APP下载

试析无症状脑梗死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多因素及护理

2018-05-10胡玮

智慧健康 2018年6期
关键词:功能障碍脑梗死研究组

胡玮

(保定市第三中心医院,河北 保定 071051)

0 引言

无症状脑梗死又称静止性脑梗死,作为脑梗死特殊类型,多见于冠心病与心肌梗死患者,临床以头痛、晕眩与四肢麻木为主要症状,大量资料显示,无症状脑梗死患者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易滋其负面情绪,降低其生活质量,科学把控患者常见症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以改善其生活质量,帮助其恢复健康身心[1-3]。本文就无症状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多因素及护理要点作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前来我院就诊的无症状脑梗死患者中选取48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将该组患者归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体检的48例健康民众归为对照组。研究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41-78岁,平均(67.1±4.2)岁;大专及以上学历21例、高中文化程度15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12例。对照组男24例,女24例;年龄40-79岁,平均(68.2±4.7)岁;大专及以上学历23例、高中文化程度14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11例。两组参选者性别、年龄及学历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用以对比分析。

1.2 研究方法

研究组患者行护理干预:①健康教育,组织患者及家属为其普及疾病知识,借助成功病例增强其信心,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同时告知家属患者承受的心理和生理压力,以便其多给予患者支持,利于患者重拾信心积极应对病魔;②心理干预,患者常伴有头痛、晕眩、四肢麻木及睡眠障碍等问题,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抑郁问题,根据患者病情、精神状态及文化程度有针对性的制定护理方案,多与其沟通,为其解答疑惑,缓解负面情绪,闲暇时间可播放轻音乐转移注意力,同时按摩患者太阳穴与合谷,缓解其头痛问题;③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时间,调节饮食结构,注意水电解质平衡,以低脂低热量低盐食物为主,多为其补充维生素、蛋白质及微量元素;④组织患者开展业余活动,如午后读书会不仅能锻炼其认知功能,同时可改善其负面情绪,必要时可让患者服用阿尼西坦颗粒(国药准字H20030630,河北长天药业有限公司)1-2袋/次,3次/日。可组织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如手指操、写字,提高其手指灵活性和协调性,同时多与患者交谈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⑤临床研究表明无症状性脑梗塞多为原发疾病,以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最为常见,加大血压、血糖及血脂监测力度,建立患者档案,根据医嘱进行监测,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给予对症治疗;⑥优化病房环境,每日通风消毒,根据患者需求及医生建议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定期更换床上用品,可于闲暇时间播放轻音乐转移其注意力,缓解负面情绪,可于病房内与走廊张贴标识语为患者提供温馨舒适安静的医疗环境,以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此外,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完善的训练方案,如记忆力训练,发挥家属的作用,通过回忆往事和看照片的方式维持其永久记忆;定向力训练,选择患者感兴趣或有深刻记忆的事件、地方或人物进行强化练习;执行能力训练,制定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组织患者进行针对性练习,穿衣、洗漱、如厕及就餐等,以改善其认知功能。

1.3 观察指标

自制认知功能评估表从感知功能、记忆力、注意力及思维能力四个方面为患者测评,单项25分。干预前后组织研究组患者就生活质量进行评定(躯体健康、精神状态、睡眠质量、亲友关系、社交情况),总分为100分。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涉及所有数据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处理,用()表示计量资料,用t对数据进行检验,分析组间差异,若P<0.05,即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认知功能评分

研究组患者感知功能、记忆力、注意力及思维能力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参选者认知功能评分

表1 比较两组参选者认知功能评分

组别 例数 感知功能 记忆力 注意力 思维能力研究组 48 17.8±4.1 15.2±3.6 13.6±4.1 12.3±3.5对照组 48 23.4±2.7 22.4±2.3 22.7±1.8 23.4±1.1 t 7.903 11.677 14.080 20.961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 生活质量评分

干预前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62.4±5.3)分,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评分为(89.6±4.2)分,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t=27.867,P=0.000)。

3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劲动脉狭窄及房颤TIA等均为引发无症状脑梗死的高危因素,有学者指出无症状脑梗死患者其血压、血脂及血糖值较之健康民众差异较大,其中冠心病和心肌梗死患者无症状脑梗死发生率最高,严重影响患者劳动能力及生活质量,且易滋生负面情绪,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庭负担,医者推出护理干预,从专业角度出发为其提供针对性医疗,以期改善其认知功能[4-7]。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感知功能、记忆力、注意力及思维能力各项评分均低于健康民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干预前后其生活质量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证实无症状脑梗死患者存在一定认知功能障碍,给予其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生活质量,医护人员应秉承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结合患者病情、体质、精神状态、生活习惯、家庭环境、文化程度设计个性化护理方案,采取劝导、安慰、疏泄的方式给予心理干预同时搭配饮食和健康教育,有效缓解其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针对性的引导患者进行认知功能锻炼,提高其生活能力[8-10]。总之,无症状脑梗死后患者常伴有认知功能障碍,准确把握高危因素,提早预防,同时搭配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实现最佳治疗效果。

[1] 戴轶伟,季燕.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影响因素[J].医学综述,2016,22(21):4316-4318.

[2] 符晓艳,王羚入,马瑞雪,等.高龄患者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J].重庆医学,2017,46(10):1394-1396.

[3] 黎计明,罗伟良.60岁以上非瓣膜性房颤住院患者无症状性脑梗死与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6,42(8):473-478.

[4] 雷军,王淑娟,刘业松,等.老年脑梗死后认知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5,31(2):114-117.

[5] 黄连铭.老年腔隙性脑梗死后影响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2):1334-1335.

[6] 杨璇,穆兰,林青,等.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估与干预[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5):537-539.

[7] 程红,徐耀凤,唐艳琳.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4):28-30.

[8] 陈晓云,叶斌.多维度深度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合并抑郁患者预后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6):827-829.

[9] 兰恒群.康复护理干预在改善脑梗死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中的应用效果[J].安徽医药,2016,20(9):1803-1806.

[10] 郑红.连续性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依从性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3(4):443-445.

猜你喜欢

功能障碍脑梗死研究组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护理干预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作用分析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