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8例胃大切术后残胃胃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分析

2018-05-10郭胜利

智慧健康 2018年6期
关键词:切术螺杆菌胃溃疡

郭胜利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六四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1)

0 引言

胃大切术为临床用于治疗胃癌及胃溃疡等疾病的常见术式,术后,残胃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及时检出,并明确感染的诱发因素,可有效预防及治疗感染,对患者预后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于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胃大切术患者中,随机选取48例作为样本,观察了术后残胃胃幽门螺杆菌的检测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患者48例作为样本,患者资料如下:性别男25例、女23例。年龄(25-81)岁,平均(54.29±1.20)岁。疾病类型:胃癌10例、胃溃疡21例、胃炎17例。

1.2 纳入标准

①所有患者均无任何合并症;②患者均符合胃大切术适应症,且均行胃大切术治疗疾病。③术前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术后,组织48例患者采用HP检测方法,检测残胃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①于吻合口、胃体及胃底交界位置,取残胃组织;②于胃镜检查后2 h,给予患者C-尿素胶囊1粒口服;③待服药25 min后,采集患者的呼吸样本,采用尿素酶检测方法检测;④观察C-UBT指标,判断检测结果是否为阳性。

1.4 观察指标

观察48例患者疾病类型与检测结果的关系,同时观察48例患者性别与检测结果的关系。

表1 48例患者疾病类型与检测结果的关系

表2 48例患者性别与检测结果的关系

1.5 阳性判定标准

当C-UBT≥100 dpm/mmol CO2时,表明检验结果为阳性。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处理数据,计数以(%)表示。P<0.05代表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48例患者疾病类型与检测结果的关系

检测结果提示,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阳性率70%、胃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阳性率66.67%,两者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胃炎患者阳性率47.06%,与胃癌及胃溃疡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48例患者性别与检测结果的关系

检测结果提示,男性胃大切术患者术后残胃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率60%、女性为60.87%,两者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胃癌、胃溃疡及胃炎,为胃部常见疾病。采用胃大切术治疗,可有效抑制病情进展,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的寿命[1]。但术后,受食物及胆汁返流等因素的影响,残胃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将显著提升[2]。本院组织患者采用尿素酶检测方法检测胃大切术后患者残胃的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后发现,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阳性率70%、胃溃疡患者阳性率66.67%,两者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胃炎患者阳性率47.06%,与胃癌及胃溃疡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与胃炎患者相比,因胃癌及胃溃疡行胃大切术者,术后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更高。通过对感染患者性别的对比发现,男女检测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大切术后,患者残胃通常作为非生理通道而存在。在食物及胆汁等返流物的长期刺激下,胃部极容易形成低酸、高pH值环境[3]。该环境更加有利于碱性粘液层的生长,因此,患者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往往较高[4]。为提高胃大切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强对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预防、诊断及治疗较为关键。考虑胃癌及胃溃疡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加强对该部分患者的健康教育,嘱其感胃部不适后,及时来院检查较为关键。临床可采用尿素酶检验以及病理学检验的方法,判断患者是否已发幽门螺杆菌感染[5]。如检测结果为阳性,则需立即给予患者药物治疗疾病,杀除幽门螺杆菌,使患者的预后得以改善。有研究指出,随胃大切术后时间的延长,患者的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将显著提升,但仍有学者提出了相反的观点[6]。本文所选患者术后时间最长为1年,因此未观察术后时间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间的关系,该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论证。

综上所述,胃癌及胃溃疡患者胃大切术后残胃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根据患者性别的不同,残胃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无显著差异。临床需加强预防,及时诊治,使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

[1] 罗晓波,罗小玲,王志娟.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术后残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研究[J].当代医学,2018(05):78-80.

[2] 丁宇,肖高芳,高双全.粤北地区贲门癌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海南医学,2017,28(12):1917-1920.

[3] 刘静,张铁亮,戴远辉.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抗血小板治疗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J].中国循环杂志,2016,31(11):1060-1063.

[4] 王韶华,李世敬,王军.根除幽门螺杆菌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中的价值[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6,37(06):655-658.

[5] 任强.胃部分切除患者术后并发胆石症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7):4940-4941.

[6] 朱建明,王文强,钱小毛.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术后残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影响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04):898-900.

猜你喜欢

切术螺杆菌胃溃疡
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刨削系统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肛裂缝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疗效观察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观察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的效果比较
中医食疗治疗慢性胃溃疡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