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的生态文明及其建设途径

2018-05-04杨燕彬

青年时代 2018年8期
关键词:两型社会建设途径生态文明建设

杨燕彬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更是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为新常态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实践指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指出了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我们只有在日常生活中躬身实践,尽自己所能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一点建设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两型社会;建设途径

一、我国生态文明现状

当前,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快速发展经济,大规模的发展工业,在这当中不可避免会带来一些生态破坏,加之市场经济本身所固有的弊端、市场监管的不到位等,由此给我国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是相当严峻的,我们所要所付出的生态代价也是相当大的。据统计报告:我国是世界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存在着严重的酸雨问题、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等。虽然我们党和国家已经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做了不少努力,但这些问题在利益博弈下,仍然是较难得意缓解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更严重的是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也使得我国的物种不断锐减、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为了缓解现状,遏制住其不断加剧的趋势,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来进行积极地应对。

在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党中央就适时地提出了建设“两型”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这就从战略高度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为了实现这一任务,除了依靠党和国家的立法、制度等保障,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到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的严峻性,提高全国各族人民的认识,从我开始,正确对待统筹兼顾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当代的发展和后代子孙的可持续,提高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才能够真正的实现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探析

(一)加强对全国人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培养

理论只有被人们所理解、掌握和接受,他们才会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自觉积极地进行实践。同样的,生态文明观念只有深入人心,人们才能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把握住正确的方向,处理好人和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积极的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当中。生态文明意识培养在我国“两型”社会的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也是提高全民族素质、提高国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途径。

加强生态文明意识培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方法。对于青少年来说,基本的途径是在各级各类学校开设与之相关的课程,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使他们常怀生态忧患意识,增强环境保护的危机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教育学生崇尚自然、热爱自然,做一个有道德、有良知的生态公民。在学习之余,鼓励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号召身边人一起为此尽自己的一份力。

而对于一些受教育程度不高甚至是“文盲”的社会群体,则应该将生态文明教育形象化、通俗化,对他们的生态文明教育可以通过图片或是脍炙人口的一些故事的形式呈现,这样可以提高他们对生态文明的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在今后的生产生活中,不随意破坏生态环境、不加剧生态危机。同时,向他们宣传理性消费意识,对于存在的过度攀比的非理性消费行为进行教育,主张不铺张浪费、不讲排场,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延续下去。

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更加应该提高生态意识,他们只有积极、全面学习生态文明的相关知识,并以此为行动指南,才能在工作中形成一股自上而下的推动力,以此来不断加快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同时要创新生态的法制意识教育方式,多形式地推动公民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使广大人民群众将生态文明观念铭记于心,并亲身实践。

(二)加快落实我国的生态工程建设

我国先前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大都是依靠粗放型经济来拉动的,这一模式在给我们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使得我们面临了严峻的生态危机,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我们应该加大民生工程建设投资力度,优化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以节能降耗为目标,将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落实到位。

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一大有效途径就是加快落后生产能力的淘汰,将一些高耗能、低附加值的产业采取关停淘汰的政策,鼓励、培育和壮大低耗能、附加值高的产业,加快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建立新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

依靠科技创新,走创新推动企业技术进步道路。首先是相关部门实施鼓励扶持推广政策,并对使新技术行业、企业进行技术指导和引导,使新技术得以发挥作用。而企业自身也需要积极引进新技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承担在节能降耗中企业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为全社会的资源节约做出榜样。

除了利用新技术来进行“节流”,我们更需要“开源”,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开发新的能源品种,与石油、液化天然气、煤气等不可再生资源进行互补。加大对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力度,鼓励城市垃圾发电等资源再利用,使能源结构更加多元、更加优化。

努力实现绿色消费和科学发展,防治结合。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对于一些没有达标排放废气、废物、废水的企业,进行整治,防止环境污染进一步加剧,对于已经污染的一些流域和区域,则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对其进行整治,使之得到改善至少是不再恶化。

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对于那些依靠不可再生資源发展起来的城市,在面临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应积极转变其发展方式,寻求新的发展时机,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实现继续发展。

(三)加大法律和制度的约束力度

法律是规范和约束人民行为的一个重要手段,这一手段同样也适用于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只有建立健全的生态法律法规体系,才能对人们破坏环境的行为产生约束。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为了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将生态文明理念这一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现实,提出生态文建设的行动准则,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除此之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还能很好地发挥其监督制约作用,保证在建设过程中不偏离正确的方向,权力不被滥用等等,生态文明建设获得更好地发展。

首先要明确政府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的主导地位以及其所发挥的主导作用。各级政府都应该建立综合性的决策机制,政府在制定政策时,生态、环保、资源等部门都应积极参与,多方参与决策,充分考虑多方的意见和顾虑,集中民智,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在决策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因素,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利益,应当二者兼顾,甚至在二者相冲突使,将生态效益放在首要位置。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主体之一的政府,应当不断完善其考评制度,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中,对一些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总是不负起改负的责任的干部实行问责制。只有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在强大的制度的约束下,将生态建设及监管的主体落实到位,才能使生态文明的制度建真正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空谈,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有实质性的进展。

同时,我们还应该加快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我国的环境法制建设面临着起步晚、问题多的现状,因而我们必须在借鉴国外经验地基础上,立足于我国的实情,防治结合,不断完善现有的有关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不断推进生态文明立法建设、不断加强环境执法能力的建设。而我们也明白,法律的确立和制度的建设不可能一下子就完成的,必须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吸取教训,不断地完善,使之成为一套完整、高效运转的体系。

(四)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一些思想影响。因此我们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进程中,不能也不该忽视社会的宣传力量,尤其是处在信息化的时代,应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宣传作用,是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从而对我们的行为产生能动作用,指导我们自觉践行生态的生活行为方式。

首先是媒体先从自身改起。在利润的驱使下,大多的企业都是以营利为主要目的,媒体也不例外,相比于无利润的公益广告,他们更热衷于商业广告宣传,这能使他们获得经济效益。因此,媒体应该从自身先做起,改变其商业化倾向,更多地做一些生态文明宣传,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而我们的政府也应该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媒体做公益,加大生态文明的宣传力度。

再次是多途径进行宣传。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方式也越来越多样,我们应该抓住这一契机,借助网络平台,向大家进行宣传,例如可以通过一些微信公众号的推送等等。电视、报纸、期刊等传统的宣传途径也应该继续发挥其作用,让一些较少接触互联网或是尚未覆盖的地方的人们也能受到相關宣传的影响。最直接的还可以面对面交流等方式,让人们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更为深入和透彻。

总之,我们应该好好利用媒体这一宣传媒介,多途径地向人们进行生态文明宣传。同时,媒体自身也应该多多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的动态,向人们报道宣传更多的相关消息,其中正面的例子调动大家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而反面例子则可以引起人们的反思,在日后的社会生活中避免犯该类错误,更好地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我们都清楚明白,生态文明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跨越不是一部步就能实现的,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事业,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来完成。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也会不断地出现新的问题新的情况,这要求我们要坚持辩证否定的观点,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敢于进行自我否定,对于不符合客观实际要求的,要敢于抛弃;对于一些新的思路,也要敢于去尝试,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地实现自身的发展。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才会畅通、进程才会不断加快。

猜你喜欢

两型社会建设途径生态文明建设
基于浙江省港口建设现状的低碳港口建设途径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