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安忆《长恨歌》与张爱玲小说比较

2018-05-04贾梦楠

青年时代 2018年8期
关键词:悲剧命运长恨歌女性形象

贾梦楠

摘要:四十年代的张爱玲书写了一段文字传奇,而八十年代的王安忆同样也用她独特的女性视角与细腻的文笔写就她的创作人生。有人说王安忆是张爱玲的继承人,细读两个人的作品,张爱玲的文字的确在某种程度上唤醒了王安忆的一些写作意识,但其实她们两个人在写作上还是有着很大的不同。本文将以《长恨歌》为例与张爱玲小说进行比较。

关键词:平淡;故事情节;女性形象;悲剧命运;坚强独立

王安忆的创作风格是多变的,很难用一个特定的词语来定义她的作品,也许上一部作品刚被人评价为“寻根文学”,下一部作品就会换另外一种风格来叙事,《长恨歌》是王安忆著名的长篇小说,获得过茅盾文学奖,故本文将以《长恨歌》为例。

一、语言风格的区别

读王安忆的《长恨歌》在故事刚开始时一定要是耐下心来的,在文章开头的四节里用了大量铺陈的语言来描绘五个具体的事物,从那形形种种,声色各异的弄堂到带着阴沉之气的流言,从女儿的闺阁到城市的精灵鸽子再到弄堂的女儿王琦瑶们,可以说王安忆用了大量琐碎的生活化的细节去不厌其烦的描写,像是要把这个事物写透一样。

就像王安忆自述《长恨歌》中说到的那样:“语言是密不透风的风格,是一种华丽的、绵密的、在写实基础上的一种夸张。”这种叙述在读者看来也许是索然无味的,但是如果你细读的话就能发现作者文笔的绝妙之处,用不同意象的叠加让你更加细致更加深刻的了解到上海弄堂文化底蕴的方方面面,没有任何疏漏。而对于生活细节的铺陈也在整本书中都有体现,通过一个个小的细节来表现人物的性格或是关系,让人不禁赞叹王安忆观生活入微,写生活更是将文字渗透到每个生活中的行为中去。

张爱玲的语言风格则是色彩浓厚的,敏锐的,这色彩浓厚体现在她对于景物的描写,如《金锁记》开头一句描写:“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若说王安忆小说中的世界是“淡”,那么张爱玲小说中的世界则是“丽”,不仅艳丽而且都带有一些苍凉的意味,张爱玲的文字从来不是平实的,在表现人物性格上,每一句话都像是精心为这个人物准备的一样,印象最深的在表现曹七巧这个人物形象上,几乎全部凭借着对话,用尖酸刻薄的话语把曹七巧因为金钱所被扭曲的性格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让人生恨。这是张爱玲文字的魅力所在。

二、故事情节的叙述方式

《长恨歌》讲述了一个女人四十多年的情与爱,小说主人公王琦瑶从竞选上海小姐开始,她的爱情也就随之开始,一生遇到了不同的男人,但无论是李主任,康明逊,萨沙还是老克腊都没能给她现世安稳的幸福,最后以死在女儿同学男朋友的手上结束。王琦瑶的一生应该是传奇的,曾经竞选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上海小姐”,并且取得了第三名,一生又与不同的男人有过纠葛,但是在王安忆的笔下你感受不到王琦瑶身上的传奇色彩,她的一生在上海小姐的竞选后,李主任“金屋藏娇”这里是个高潮,在李主任死后王琦瑶的生活就像是铅华尽洗,一切都归于平淡了。没有什么很曲折的故事情节,王琦瑶就是住在平安里为人家扎针然后遇见了不同的男人,就是一种如普通人一样的平淡生活。而王琦瑶的爱情似乎也是日常化的,没有惊心动魄,也没有刻骨铭心,这些男人在王琦瑶的生命中似乎就像云一样,待一段时间就飘走了没有留下什么痕迹。甚至于连王琦瑶最后的死都是很突兀的,一个小说的主人公最后的结局竟然是以这样一种方式结束,整部小说有戛然而止的感觉。

从这部小说中可以看出王安忆并不是要刻意追求故事情节的曲折,也非特意描写多么惊心动魄的爱情,这生活是日常化的,这爱情也是平平淡淡的。而张爱玲笔下的故事完全称得上说是传奇,她们的爱情是惊心动魄而非庸常,《倾城之恋》中作者这样描述,一个城市的陷落成全了白流苏的爱情,这种爱情故事是传奇的而不是生活化的。

王安忆和张爱玲的小说都是处在一个大时代的背景下,这个大时代是动荡而非和平,而这个动荡的时代在两者的小说故事中体现的程度也是不同的。在《倾城之恋》中,白流苏和范柳原两人一直处于各自有各自的心思在,谁也不愿先往前进一步,但是香港的战争让两人的爱情有了一个白流苏想要的结果,她的爱情和一个城市的存亡竟然密切相关。所以在张爱玲的小说中一个时代对人们的影响是很明显的體现出来的。而王安忆的小说则不然,其“体现出一种日常化倾向,即将非常态的重大历史事件寓于人物的日常生活中。”在《长恨歌》中,与其说王安忆在写王琦瑶40年的人生倒不如说她在写上海40年的起起伏伏,王琦瑶只是上海这座城市的缩影。我们可以从书中看到那些历史中的大事件,但是它们似乎没有什么重量,仿佛只是王琦瑶平淡生活中的很轻描淡写的一笔。王琦瑶的生活也并没有因为这些事情的发生而有什么改变。

在爱丽丝公寓的那段时间对于上海来说,是处于黎明前的黑暗——解放的前夜,但是王安忆书中呈现出的画面不是战火的蔓延,也不是战争的惨烈,而是王琦瑶在爱丽丝公寓像一只金丝鸟一样日夜盼着李主任的到来,外面的世界怎么样她全然不知,只有从李主任不断逃难并最终命丧于飞机失事中才能感受到那个年代是不安稳的。而王琦瑶后来在平安里的生活也是如此,你总会觉得她的生活是那么平淡。似乎没有什么事情可以打扰到她,任凭外面世界怎样动荡不安,王琦瑶,严师母和康明逊他们在那一方小天地里照样吃茶点聊天没有受到丝毫影响,而随后的文化大革命也是在程先生的自杀中体现出来。正是因为王安忆把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都放在了日常的生活中去,才会显得《长恨歌》整本书的故事情节几乎没有什么跌宕起伏,这与张爱玲讲述故事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但同时人们可以从这些日常的小细节中可以看到上海这座城市四十年的变迁。

三、女性形象的塑造

作为女性作家,张爱玲和王安忆自然是把关注点放在女性自身当中去,两个作家所塑造出来的女性命运都是具有悲剧色彩的,而有所不同的是张爱玲的作品所昭示出的是“女性最大的悲剧是内在的,她们的灵魂都深深浸透着依靠金钱、男人、婚姻的女奴意识。”女性的悲剧命运往往都是这样,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封建社会和男权思想对女性的迫害自然是导致她们不幸命运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但是女性本身的愚昧麻木才是真正让人痛心的。《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就是典型的金钱奴隶,她这一生的悲剧命运都是因为金钱的利诱和束缚,如果当初不是因为对金钱的贪欲,哥嫂让她嫁给姜家残废的二少爷,或许她也能和一个爱她的人成家过一个平稳的一生,但是金钱就像一个枷锁锁住了她一生,为了守住她的财产她与她深爱的男人反目成仇,羞辱儿子的媳妇,毁了女儿的婚姻,可以说对金钱的占有欲和仇恨扭曲了她的人格,导致了她的悲剧命运。而《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葛薇龙,原本是一个纯洁且有着自己思想的人,生活所迫住在了姑母家,渐渐沉迷于这靡丽生活,又爱上了一个纨绔子弟乔琪,最后心甘情愿的把自己“卖”给了梁太太和乔琪,可以说像薇龙这样的一种悲剧命运是她自己所选择的,就像她对乔琪说的那样:“我爱你,关你什么事?千怪万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所以张爱玲笔下女性形象的悲剧命运是让人痛心又无奈的。

而王安忆创作的《长恨歌》中,女性也有为了金钱,男人而堕落,王琦瑶选择了李主任心甘情愿的做他的一个情妇而没有选择一心爱她的程先生,是因为李主任有钱有势,而后半生她也曾多次抚摸着李主任送她的一盒金子,这钱是她的底气。而王琦瑶也有过想用金子来换老克腊几年陪伴的卑微做法。但是与张爱玲塑造的女性形象所不同的是王安忆笔下的王琦瑶虽然也爱钱,却不贪恋也并没有沦为金钱的奴隶,在平安里生活的时候,严师母她们三人经常来王琦瑶的家里开茶话会,吃的喝的大部分都是由王琦瑶来准备的,但王琦瑶却并不在意这额外的支出;她爱康明逊,但是她知道康明逊的情况,她没有去求康明逊给自己一个婚姻对自己负责,与张爱玲塑造的依附于男人的女性不同,王琦瑶自己毅然的做了决定把责任推给萨沙,在萨沙跑了之后也没有自怨自艾而是独自把孩子养大,王安忆赋予了王琦瑶坚强自立的性格,也许是因为王安忆处于新旧交替的时代,女性虽然还是会依靠男性,但是她们已经在慢慢独立起来了。

四、总结

王安忆的小说在某种程度上对张爱玲的文学是有继承的,但是这继承只是一个方面,更多的是突破,两者的小说在很多方面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不仅仅是在故事情节,形象塑造等方面,在城市空间的书写上,个人经历所带来的对文学的影响上都是有着许多的不同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两者都是文笔绝佳,且有着自己独立思考的优秀女作家。

猜你喜欢

悲剧命运长恨歌女性形象
《长恨歌》中王琦瑶的物化爱情——用马克思“交换—消费”系统解读
长恨歌
——笔画设计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成因分析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兰峪水,长恨歌
理性思考 深切同情——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之法探究《长恨歌》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