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2016-11-11蒋福军

考试周刊 2016年84期
关键词:道家思想无为天人合一

蒋福军

摘 要: 当前,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已严重威胁人类的发展与生存。如何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担负的使命和急需探索的重大课题。我国道家思想蕴涵的生态原则、彰显的生态智慧、富有的生态伦理,与当代生态伦理学理论有许多共通和契合之处,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道家思想 无为 天人合一 见素抱朴 生态文明建设

引言

人类从诞生之时到以后相当漫长的一段历程中,对自然充满好奇、敬畏、崇拜之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近代以来,人类开始藐视自然。随着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脚步的不断加快,自然生态逐渐遭到破坏。20世纪中叶以来,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已严重威胁人类发展与生存。如何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与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担负的使命和急需探索的重大课题。我国道家思想蕴涵的生态原则、彰显的生态智慧、富有的生态伦理,与当代生态伦理学理论有许多共通和契合之处,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道家“无为”思想蕴涵的生态原则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写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老子把“无为”视作最高原则,希望君王能顺乎自然,不干涉世间万物,任其自然消长变化。其第二章写道:“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圣人无为,顺应自然,任凭万物自然发生而不管制,生养万物而不占有,助长万物而不望报答。其第六十四章写道:“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圣人辅助万物的自然变化,不敢妄为。其第五章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对万物无恩无为,听凭其自长自消。

庄子在其《至乐》篇中感言:“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生。芒乎芴乎,而无从出乎!芴乎芒乎,而无有象乎!万物职职,皆从无为殖。故曰:‘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庄子继承了老子“无为”的思想,认为无为之道,自然之理,可使天地清静安宁,万物化育生长,起到“无不为”之效。在《至乐》篇中,庄子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鲁侯对海鸟的礼遇厚待,违背了海鸟的自然天性,是强作妄为,是对海鸟的折磨,最终导致其死亡。《人世间》中,庄子道:“夫爱马者,以筐盛矢,以蜄盛溺。适有蚊虻仆缘,而拊之不时,则缺衔毁首碎胸。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养马者对马的宠爱导致马的愠怒与逃亡。《养生主》中,庄子道:“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草泽中的野鸡走十步才能啄到一粒食,走百步才能饮到一口水,生存得那么艰难;但它很不想被养在笼子里,过那种饮食无忧的生活。

道家提倡的“无为”,不是什么事情都不做,而是不做拂逆事物天性的事,不合适的事不强而行之;凡事要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自然界有自身的运行规则,万物都有自己的天性物理,都要依照自己固有的天性物理展示自我;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皆有灵性。人类应常因自然、师法自然,尊重宇宙万物及自然天性,“无为”待之,让宇宙万物按自身内在规律自由地运行、自然地消长,不过多地对其干涉、扰乱、侵占。人类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一样,只是自然界的一分子,不是宇宙万物的中心,不是大自然的主宰。人类不应自以为是地把自己的标准强加给自然万物,而应顺其自然天性[1]。凡事要把握一定的度,不能过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是可以的;但不能没有理性地、疯狂地掠夺与践踏。道家“无为”思想蕴藏的生态原则,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正日益受到重视和提倡,对当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

二、道家“天人合一”思想彰显的生态智慧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天、人等自然万物都为“道”所生化。其第二十五章曰:“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人、地、道是相通的,统一于宇宙的大系统中,都要师法自然。老子所论为“天人合一”思想的源头。庄子在其《马蹄》篇中曰:“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人类在那天性最完美的年代,跟禽兽一同居住,跟各种物类相互聚合并存。《大宗师》中,庄子主张“天与人不相胜”,而应和谐共处,相融相通。《秋水》中,庄子反对“以人灭天”。《齐物论》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类与自然、宇宙是统一的整体。“天人合一”生态美合理结合的实现,是“道”的意义所在[2]。

既然天人合一,浑然一体,那么彼此就该相爱相通,并力同心,不能相互伤害。在《大宗师》里,庄子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人类存在于天地之间,无论净、浊、美、丑,都为天地所包容,天地不偏不倚、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大自然无偿地滋养着人类,阳光、空气、水源、土地等无偿地供人类享用。生活所有,都为天地所赐。逝去之时,还要回归大地。人类应有感恩天地之心灵,感恩大自然之情怀。人类只有慈心于物,德及微命,爱护滋养自己的自然环境,大自然才能善待人类,以此作为对人类的回报。

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与儒家不同。道家从来不主张“制天命而用之”,从来不认为“人定胜天”,反对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反对对自然界“物畜而制之”,反对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和控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我国,人定胜天的思想曾在一段时期内风行大江南北。一些词语在当时出现的频率很高,鼓动着人们的行动,诸如,战天斗地、改天换地、征服自然、驾驭自然等。事实证明,这种观念是十分错误的。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对道家“天人合一”思想及其彰显的生态智慧的关注,时刻警醒人们善待自然、感恩天地;否则人类将遭受大自然无情的报复,面临灭顶之灾。

三、道家“见素抱朴”思想富有的生态伦理

《道德经》第十二章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外物各色各样的诱惑和刺激会让人狂躁不安、纵欲不止,失去辨别是非、清浊的操守,无法拥有自然清静的心境。其第二十九章曰:“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圣人不占有艳丽、奢侈、豪华之物。其第四十六章曰:“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在老子看来,人类最大的危险来自于不知足,即人类的贪欲[3]。人的欲望会引发一连串冲动与疯狂,会破坏人性本来的自然状态,使之扭曲、异化。《道德经》第十九章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素”是没有染色的生丝,“朴”是未经雕琢的原木。人应呈现与持守原初状态的质朴纯真,减少私欲。其第三十七章曰:“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根绝私欲,心灵宁静,天下就太平稳定。

人的欲望分为两种,一种是生理基本需求的正常欲望,另一种是基本需求之外的欲望。对后一种,道家是否定、批判的。人类欲望的膨胀,使人失去自身固有的良知,无止境地对大自然进行掠夺与占有,毫无顾忌地践踏,从而导致自然生态日趋恶化。“大量事实表明,正是无限制的贪欲导致对自然资源的无限掠夺,使地球生态危机急剧加重,将人类的生存推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4]。农耕时代,由于人类对粮食与金钱的渴望,大片森林与草地被开垦,土地沙化严重,曾经澎湃的河流干枯断流,曾经繁华的城市难寻其迹。工业时代,人类对财富的追逐,导致水污染、空气污染日益严重,气温逐渐上升,海平面逐渐升高。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健康因此受到严重影响,生存面临严重挑战。由于人类对难得之货的贪欲,大量珍稀动物被捕杀而濒临灭绝。人类私欲的实现是建立在大自然的灰烬之上的。反过来,大自然反作用于人类,对人类施以报复。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创立者、著名的农业科学家莱斯特·R·布朗曾警醒世人:“人类不应该一味追求物质财富,应当学会控制自己的物质欲,把追求的物质享受维持在一个合理限度内,否则会招致大自然灾难性的报复。”[5]布朗的警示之语是很有前瞻性的。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而言,布朗的观点与两千多年前我国道家学派倡导的无私无欲、“见素抱朴”思想有相通之处与同工之效。人类只有收敛自身的私欲,仁慈于自然万物,才能获得大自然温暖的拥抱与甜蜜的回报。道家“见素抱朴”思想富有的深邃生态伦理,对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要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号召全国人民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而努力。在此背景之下,我国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受到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关注。对我国道家生态伦理思想的挖掘、探究、宣传,可以提升人们生态保护的思想境界,促进人们生态意识不断生成,促使更多人身体力行,从而推动整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白奚.道家自然主义的现代启示[J].北京社会科学,北京:2002(1):40.

[2]赵芃.《道德经》与生态美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合肥:2004,28(6):18.

[3]陈鼓应.老子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4:251.

[4]张长虹.《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启示[J].道德与文明,天津:2004(4):53.

[5][美]莱斯特·R·布朗.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M].祝友三等译,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56.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省宿迁市2016年度社科研究立项课题——“地方高校对宿迁生态建设影响之研究”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道家思想无为天人合一
中外教育思想中的“无为”智慧及其启示
老子“无为”思想的价值研究
论太极拳拳义中的儒道思想
李白诗歌悲剧意蕴探析及其走向
曹操游仙诗的形成及价值
森田疗法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