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公共基础课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探析

2018-04-19罗定华杨建宏马绍文彭钦王蓉

考试周刊 2018年39期
关键词:公共基础课创业创新

罗定华 杨建宏 马绍文 彭钦 王蓉

摘要: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多元智能理论是高职公共基础课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高职公共基础课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有着什么样重要的作用;应该通过融入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强化实践教学来提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关键词:高职;公共基础课;创新;创业

创新是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我国要实现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迈进,就必须加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十九大报告还强调:要“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要“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加强培养高职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方面。

一、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依据

1983年美国学者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认为:一种智能的发展需要其他智能的支撑。加德纳认为,人类的智能包括语言、数理逻辑、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内省等智能范畴。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获得与发展不是独立的,它需要与其他能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才能真正形成创新创业能力。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由两大体系构成,公共基础课体系和专业课体系。在公共基础课中,高职院校一般都开设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课等。这些课程的开设对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大学语文、大学英语提升学生的语言智能,高等数学培养学生的数理逻辑智能,体育课则锻炼了学生的身体—运动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协调人际关系,注重自省内省的作用。因此,我们看到高职院校这些公共基础课的开设会对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现实中,仍有部分高职院校不重视公共基础课的建设,不开设或压缩公共基础课课时等现象时有出现,这样的做法是一种短视的、急功近利的做法,从长眼看是不利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的。

二、 高职公共基础课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

(一) 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保证创新创业教育正确的方向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首要的要求是德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则是高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以培养大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主要目标,为保证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导航定向的作用。从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来,全国上下加强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正在逐步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为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和创业人才的培养起到了政治方向保证和思想动力支撑的作用。

(二) 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本领

语言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学生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人,在思考的过程中能保持语言的规范和流畅,也能保持思路的清晰,并顺利完成人际沟通。这是创新创业人才必不可缺的能力。大学语文、大学英语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教学活动都能很好地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 丰富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拓展学生创新创业思路

高职学生由于自身文化基础和社会认知的偏见,往往只重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缺乏对人文精神的塑造和人文情怀关照。尽管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不能直接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程序性知识,不能在操作层面直接帮助创新创业者,但却能为他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认识、判断生活的是非、善恶、美丑,提供价值标准。

(四) 提高学生数理逻辑能力,为创新创业增添动力

创新创业教育要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理论,在实践领域中,不断地提供具有科学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实用价值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新创造的能力。而高等数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等。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与创新创业的完美融合,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提供有力支撑。

(五) 锤炼学生意志品质,增强学生创新技能

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个体良好的心理过程,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创新创业人才取得成功的原动力。大学体育课对于锤炼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有积极作用。创新创业需要一定的技能支撑。除了专业知识外,一定的外语沟通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和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都是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不可或缺的技能。

三、 高职公共基础课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

(一) 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在公共基础课的课程中,有大量可以发掘的创新创业教育素材。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关于时代精神的时候,就可以用大学生中优秀的创业典型作为素材。大学语文素材中不乏大量与创业和职业精神相关的典范文章。例如《庖丁解牛》一文通过厨师给梁惠王宰牛的故事,说明了在利用规律的同时要反复实践,才能精通专业的道理。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学生可以搜集名人创业故事,用英语讲授,这样既能提升学生英语能力,又能激发学生将自我意识转化为创业意识。在视听教学中,可以通过欣赏英文版励志电影激发学生创业激情。高等数学要整合课程内容,本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原则,把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加强强调思维方法和实际应用的内容。在计算机教学中,可以对一些IT界成功人士,如比尔·盖茨、乔布斯的案例进行介绍,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二) 改革课程教学手段,启发学生创新创业思维

言传胜于身教。教师改革创新教学手段,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学生在接受了长期的传统教育手段后,如果任课教师创新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而且教师身体力行也为学生树立了榜样,让学生明白创新创业最终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在大学语文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可以举办关于创新创业的演讲活动或者设计比赛,也可以邀请创业成功人士到课堂进行经验分享。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以将创业模拟实训中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引入到英语课堂教学中。高等数学的教学则要由讲授式变为启发式,教师要激发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发表独立意见,标新立异,学会真正的思考,才能找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计算机教学与网络有着天然的亲近关系,因此与网络有关的教学手段创新是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必然方向,例如微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和慕课等。这些新兴的教学表现形式或教学模式都是借助网络与移动设备来实现的,给予了学生更多的归属感和自主权,有助于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

(三) 增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高职公共基础课大多属于知识性、理论性课程,表面上看实践性不强,也不易操作,但只要我们创新思维、创新方法也能够找到适合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根据创新创业理念,创新教學方法,开展教学实践,将教学实践与网络教学、第二课堂、专业教学相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形式,建立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大学语文课教师,可以收集一些知名企业的文化资料,让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了解体会企业创业的艰辛以及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设计商业谈判、商业推销情景,并用情景剧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创业兴趣和能力。大学英语可以通过拼词比赛、自创主题编讲小对话、电影配音的形式进行实践活动;还可以组织学生到专业实训实验场所进行一些符合专业特点的英语实践教学活动,比如对一些进口设备的英文说明书进行翻译。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要将数学建模思想引入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团队合作能力。

要发挥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对创业创业教育的最佳功能。高职院校的相应职能部门要起到总览全局、协调四方的作用。要从理念上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在谋划上科学部署创新创业教育,在实施中强化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监督检查,在考核上激励在创新创业教育上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

参考文献:

[1]邱代东.大学语文在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与定位[J].现代语文,2017(4):61-63.

[2]何飞.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探析[J].教学育人,2015(12):90-92.

[3]周文静.创新创业理念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研究[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7(6):36-38.

作者简介:

罗定华,杨建宏,马绍文,彭钦,王蓉,重庆市,重庆三峡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公共基础课创业创新
基于“工学结合”理念下公共基础课程改革探讨
关于中职公共基础课教学中的德育研究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