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018-04-19冯万欣

考试周刊 2018年39期
关键词:激发学习兴趣

摘要:为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我们要合理运用课内资源,整合课外资源,培养学生的能力,感悟历史,激发情感。

关键词:运用课内资源;筛选整合课外资源;激发学习兴趣;增色课堂

历史学科脱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学生没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习起来便没有好的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提升课堂效率、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是当今多方位培养学生个体能力应该具备的。在这一过程中我认为资源的运用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要想通过课堂的教学让学生领悟和了解浩瀚的历史知识,我们就得在常规的教学中运用课本中的资源和筛选一些课外的资源,使我们的历史课堂增色,使我们的课堂有趣味性,使我们的课堂充满远古的气息。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和他们一天生活的图片的展示使学生知道人类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演变体现了人类是文明的创建者;长城圖片、故宫图片、大运河图片等的展示让学生知道这些都是我们的祖先智慧的结晶,从而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情节。王羲之的《兰亭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使我们体会到了中国文化的灿烂辉煌、源远流长。历史就像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河,你想在河水中掬起一捧水,是不容易的,就像我们想通过一节课了解几百年或跨过几个朝代的历史是很困难和生涩的。那怎么办呢?我们就得通过运用课外资源来丰富课堂,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轻松了解历史。在学习《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课,我引入了张骞的生平介绍和一些影视资料,特别是视频资料中展示了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过程,并备有解说员对视频资料的解说,尤其是最后说:汉书中只有五个字描述了张骞出使西域的这一事迹“持汉节不失”,我觉得对学生及我都是一种心灵的震撼。并且,在这节课的讲授中,我还运用古丝绸之路的地图及与现今我国“一带一路”的提出与建设相比较,一古一今使学生认识到古今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被张骞那种为国建功立业、不怕艰难险阻、不辱使命的精神所感染的情怀,并且也通过这些资料学生很快便掌握和了解了重点知识,难点也在资料的辅助下就很容易理解和掌握了。而且这一过程中,学生即联系了实际又学会了比较的方法。从这些资料中学生也会体会到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及我国的泱泱大国地位,心中豪情万丈——我是中国人我自豪。历史的大河流到了清代,昔日的繁华和天国的地位受到了挑战,什么原因使中国经历了百年的沧桑?史料记载着答案。于是挑选史料展示给学生,如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图片及资料,伴着官员的腐败、百姓病态的面容,再展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的叫嚣、八国联军侵华的视频等资料,学生通过阅读史料观看视频知道清朝腐朽的统治、上层人物思想的落后。又因为清朝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四大发明的文明古国昔日的繁华不在。科技落后、思想顽化、经济萧条,中国人病了,泱泱大国成了别国口中的支那国!为此壮士扼腕、学士沉思、智者思虑,烽火连绵,生灵涂炭。于是,五四的呐喊、南湖游船、长沙不绝的枪声以及“新中国成立”的声音响彻天安门上方的资料视频不断地被我融入了课堂中。时间回到改革开放,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逐年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节节高。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中国北京2008年的奥运会等等,我所选取的教学资源证明了这一切。现实生活更证明了这一切。学生思考再思考,我国何以发展如此之快?答案已经出来,那就是党伟大的领导,改革开放的政策实施。于是我们知道改革是强国之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综上所述我认为资源的运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合理利用课内资源,如书中给的图片及史料,特别是初中历史教材改版后,每课中都有史料再现,历史链接等。这里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史料,而且这些史料体现了价值观的导向及正能量。我们要更好地时时运用,更好地把握这些史料的思想性,从而理解历史所要阐释的观点和情感。

二、 整合课外资源。对于课外资源我们要有针对性地筛选,围绕需要讲解的问题进行查找和利用,这些才能起到提升课堂效率的作用。这里包括一些我们自己制作的资料。如我在讲《三国鼎立》这一课时,对于赤壁之战这一子目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刘备、孙权以劣势却胜了兵力是他们几倍的曹操的原因,我们设计了一个对话的资料。那么这个资料中有曹营中从曹操到小兵的自白及对话,也有刘备、诸葛亮及孙权、周瑜、黄盖等人物之间的对话及旁白,并且在课堂上学生争抢着扮演角色,声情并茂地把这些对话从历史的角度展现于课堂上。古人的心理活动活灵活现地体现出来。通过这些角色的扮演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轻松地分析出了曹操失败的原因,已不再需要老师苦口婆心地去讲、去逐条地分析,学生自己已经迎刃而解了。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等同时也得到了提高。

可见,资源的运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也会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潜移默化中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感,也打开了他们看世界的双眼,并且学生也知道怎样通过史料来分析历史的进程,通过史料怎样去解决一些历史问题,他们在感叹人物的命运、佩服他人才华的同时也学会了用辩证的观点去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也增强了明辨是非、自主探究的能力,并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一个榜样的作用。好的资源能使课堂气氛活跃,一减历史课堂枯燥乏味除了历史事件没有其他内容的状况。整合好的资源也会让学生通过对资料的阅读,有话可说,有问题可问,可疑可答,学生的自主性便随之形成。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学生便也从司马迁的这句话中体味到了人生的真谛,我们便也在运用资源的享受中达到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万元.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4.

[2]林红琼.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心理素质教育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3.

作者简介:

冯万欣,吉林省松原市,松原市滨江中学。

猜你喜欢

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提高低年级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的策略探讨
浅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有效教学,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例谈初中数学的有效课堂教学设计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品德课
浅议高中政治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
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