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间歇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掩盖急性冠脉综合征一例

2018-02-28徐思怡应许青蔡卫勋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完全性导联冠脉

徐思怡 应许青 蔡卫勋

患者男,62岁,因“胸闷半月”入院。入院查体:脉搏74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 158/91 mmHg,体温36.7℃。心界不大,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辅助检查:我院首次静息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V1导联ST段上斜型抬高0.1 mV,V2、V3导联ST段弓背型抬高0.05~0.1 mV,V1~V5导联T波深倒置或负正双向,V2导联可疑Q波,提示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可能。询问患者既往是否有心肌梗死等相关病史,患者予以否认,遂以心电图危急值告知临床首诊医生。首诊医生翻阅患者既往就诊材料发现患者10 d前外院心电图示:① 窦性心律;② 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对危急值心电图表示疑问,并再次行心电图检查(图2):可见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型QRS波群和窄QRS波群(同图1)两种图形,V4导联可见S波有切迹(Cabrera征)。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变异型心绞痛不能排除,间歇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急查TNI(-)。心脏超声示:主动脉硬化,二尖瓣、主动脉瓣及三尖瓣轻度反流,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冠脉造影示:左前降支中段重度狭窄。结合患者胸闷已有半月病史、心电图表现及冠脉造影结果,临床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遂行手术植入支架一枚。术后第二天患者胸闷症状缓解,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可见间歇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半月后复查动态心电图(图3)示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讨论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长期以来,心电图在左束支阻滞合并ACS诊断上明显受限。而仅就此份心电图而言,亦无法排除心肌梗死可能。目前对于左束支阻滞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尚无统一的心电图诊断标准,较有代表性的有Sgarbossa诊断标准[1](表1),在此基础上后续又出现了Stephen等于2012年提出的 ST/S比值的概念,即改良版的Sgarbossa诊断标准[2](表2),及Philips QRS面积标准等。这些标准在对左束支阻滞伴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上的特异性较好,但敏感性都不够理想[3],使其在临床应用上有较大局限性。究其原因,正常心室除极始于室间隔中部,从左向右除极,除极向量方向为自右向左后方。而左束支阻滞时,心室初始除极向量方向改变为自右向左,此时心电图V1、V2导联QRS波呈QS型或rS型,左胸导联q波消失而呈R波,且无S波,同时伴随着ST-T的继发性改变。当左束支阻滞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时,便可能掩盖心肌梗死时出现的异常Q波、ST段抬高及T波改变的心电图表现,使心肌梗死心电图特点变得不典型而发生漏诊。本例患者V4导联出现S波有切迹(Cabrera征),有学者提出左束支阻滞伴急性心肌梗死时,Sgarbossa标准联合QRS波群特点可提高其对心梗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尤其是Sgarbossa 5分联合Cabrera征对左束支阻滞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价值最大[4]。

图1 我院首次静息心电图

图2 我院第二次静息心电图

2007年10月,欧洲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和世界心脏联盟(ESC/ACC/AHA/WHF)组成的联合专家组共同发表了“心肌梗死全球统一定义”的专家联合共识,认为心电图提示新发的ST-T缺血性改变、新发的左束支阻滞和/或病理性Q波的形成,是急性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诊断标准之一。该患者心电图出现间歇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冠脉造影结果为左前降支中段重度狭窄,追溯到该患者一年前体检结果为正常心电图,考虑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可能为此次发病引起,并支持急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诊断。

现就QRS波间歇性正常化的出现提出以下两种可能情况:① 左束支缺血损伤引起间歇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其出现多是由于左束支不应期的间歇性病理性延长。该病例只见两种形态QRS波形,首先考虑为有效不应期间歇性延长所致。当有效不应期延长时,激动落入不应期内出现宽大的QRS波形态,而当有效不应期恢复正常时,下一激动又可脱离有效不应期,即可见正常形态QRS波。② 左前降支除参与左束支主干供血外,还参与右束支的供血。

图3 半月后复查心电图

表1 左束支阻滞伴急性心肌梗死的Sgarbossa诊断标准

≥3分时诊断意义较大

表2 左束支阻滞伴急性心肌梗死的改良Sgarbossa诊断标准

三项中至少有一项符合该患者左束支阻滞间歇性出现,亦可能为左右束支同时损伤,使两者相对不应期发生延长。当激动通过左、右束支传导时间差≥40 ms时,即出现宽大QRS波形;两侧束支传导时间差≤25 ms时,出现正常QRS波形态;25 ms<两侧束支传导时间差<40 ms时,理论上可见不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形态的QRS波,但该患者由于采集时间所限而未能发现。该患者行冠脉造影支架植入术后,胸闷症状缓解,术后动态心电图示间歇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半月后复查动态心电图示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可能由于左前降支中段的慢性阻塞及本次ACS病程中已造成左束支不可逆的损伤,从而造成永久性左束支阻滞。该患者心电图因发病期间出现了间歇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滞,使得原本被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掩盖的ST-T改变及异常Q波得以暴露,进而帮助医生避免了对ACS的漏诊,同时患者也得到了及时的治疗。心电图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尽管对于ACS诊断有一定局限性,但其操作的便利性和灵活性是其优势所在,在临床工作中需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其他辅助检查方能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1] Sgarbossa EB,Pinski SL,Barbagelata A,et al. Electrocardiographic diagnosis of evolv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the presence of left bundle-branch block[J].N Engl J Med,1996,334(8):481-487.

[2] Smith SW,Dodd KW,Henry TD,et al. Diagnosis of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the presence of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 with the ST-elevation to S-wave ratio in a modified Sgarbossa rule[J].Ann Emerg Med,2012,60(6):766-776.

[3] Gregg RE,Helfenbein ED,Babaeizadeh S.New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criteria for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 based on QRS area[J].J Electrocardiol,2013,46(6):528-534.

[4] 张兆国,马宏艳,李秀云.左束支阻滞对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的影响及其诊断步骤[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2(2):124-126.

猜你喜欢

完全性导联冠脉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回旋支闭塞引起孤立Ⅰ、aVL导联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例并文献复习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数学直觉与数学实在性探析
急性心肌梗死冠脉造影与心电图相关性研究
小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围手术期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冠脉造影与心电图相关性研究
心电图F导联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与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