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江西诗派”对南宋高宗朝贬谪诗人的影响

2018-01-25蔡龙威

克拉玛依学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影响

摘 要: 在南宋高宗朝“江西诗派”雕琢文风大行其道的情形下,其时的贬谪诗人们,均不同程度地与之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关联。与此同时,这些贬谪诗人能够保持较为清醒独立的头脑,辩证地汲取“江西诗派”的诗学思想和创作手法,显示出批判性继承的特点。“江西诗派”对南宋高宗朝贬谪诗人所产生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对“点铁成金、夺胎换骨”诗学理念的认同和对章法炼字的辩证体认上。

关键词: “江西诗派”;南宋高宗朝;贬谪诗坛;影响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77/j.cnki.cn65-1285/c.2017.06.13

欢迎按以下方式引用:蔡龙威.论“江西诗派”对南宋高宗朝贬谪诗人的影响[J].克拉玛依学刊,2017(6)71-74.

“江西诗派”一词源于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吕居仁近时以诗得名,自言传衣江西,尝作《宗派图》,自豫章以降,列陈师道、潘大临……合二十五人以为法嗣,谓其源流皆出豫章也。”[1]327南宋高宗朝是“江西诗派”如日中天之际,当时很多诗人的创作均不同程度地受其影响。正所谓“豫章稍后出,荟粹百家句律之长,究极历代体制之变,搜讨古书,穿穴异闻,作为古律,自成一家,虽只字半句不轻出,遂为本朝诗家宗祖。其后学之者众,衍为江西诗派,南渡诗人,多受沾溉,虽以陆游之杰出,仍与江西诗派有相当之渊源”。[2]35总的来看,南宋高宗朝贬谪诗人与“江西诗派”的关系密切。“江西诗派”对当时贬谪诗人产生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对“点铁成金、夺胎换骨”诗学理念的认同和对章法炼字的辩证体认。

一、与“江西诗派”的密切关联

南宋高宗朝“江西诗派”对此期贬谪诗人在诗歌创作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具体到某个诗人身上,或明或暗,或直接或间接。其中,既有虔诚如张九成“谪岭下,居无与游忧,过之不闻,学之不进也,乃于书室中,置夫子、颜子像。……黄鲁直、秦少游、晁无咎、张文潜,诸画像,乃环列于夫子左右,晨朝瞻敬,心志肃然,其所得多矣。”[3]卷18222亦有如程俱般间接关联的诗人,可以《以夜宿匠舍诗示晁以道说之,乃以古句为谢,次韵酬之一首》等诗歌为证。总之,此期贬谪诗人与“江西诗派”之关联实为确证。更直白的如:李光与“江西诗派”的关系,其诗《与善借示<鲁直集>,雕刻虽精,而非老眼所便,戏成小诗还之》为证,诗中“知君欲嗣江西派,净几明窗付后生”[4]47句,可确认二者的关联。而其与“江西诗派”之吕本中交往的“谪居古藤病起,禁鸡猪不食,与儿子攻苦食淡久之,颇觉安健。吕居仁书来,传道家胎息之术,因作食粥诗示孟博,并寄德应侍郎”一诗,更能表明他与“江西诗派”交与往还的关联。

赵鼎与“江西诗派”的关系既体现为生活阅历上的交集,如绍兴八年“上欲罢本中用勾龙如渊,因赵鼎力荐,乃有是命。”[5]1945-1946又表现为诗歌酬唱上的交往,如其《次韵子苍诸公韵》就是与韩驹的诗歌酬唱。综上所述,可推知其诗歌创作所受“江西诗派”的影响。

贬谪诗人吕本中,本为“江西诗派”之人,“老杜之后有黄、陈,又有简斋,又其次则吕居仁之活法,曾吉甫之清峭,凡五人焉。”[6]1091其在当时诗坛“少陵衣钵在涪翁,传述东莱得正宗”[7]760的地位使之成为“江西诗派”的领袖。在诗歌实践中,吕亦能遵循“江西诗派”标举“夺胎换骨”“点铁成金”的主旨。一方面,吕本中主张遍取百家,并言:“学诗须熟看老杜、苏、黄,亦先见体式,然后遍考他诗,自然工夫度越过人。”[8]603另一方面,又强调:“‘诗清立意新,最是作诗用力处,盖不可循习陈言,只规摹旧作也。鲁直云:‘随人作诗终后人,又云‘文章切忌随人后,此自鲁直见处也。”[8]596此种创作主张正是对“江西诗派”的继承。

张元干与“江西诗派”过从甚密,“芦川老隐之为文也,盖得江西诗友之传……近作殊有老成之风,无复少年书生之气。”[9]218-219在其《苏养直诗帖跋尾六篇》中体现了与“江西诗派”诸人的唱和:“往在豫章问句法于东湖先生徐师川,是时洪刍驹父、弟炎玉父、苏坚伯固、子庠养直、潘淳子真、吕本中居仁、汪藻彦章、向子諲伯恭,为同社诗酒之乐。”[9]173正所谓:“少监张公,早岁问道于了斋先生,学诗于东湖居士,凡所游从,皆名公胜流。”[9]220

二、对“点铁成金、夺胎换骨”诗学理念的认同和改造

“点铁成金、夺胎换骨”是黄庭坚诗歌理论的核心,为“江西诗派”遵循的创作准则。黄庭坚云:“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10]186對“夺胎换骨”,惠洪言:“诗意无穷而人之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虽渊明、少陵不得工也。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11]242

此种理论,后人既有肯定也有讥评,如王若虚:“鲁直论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喻,世以为名言。以予观之,特剽窃之黠者耳。鲁直好胜而耻其出于前人,故为此强辞,而私立名字。”[12]86实际上,该理论为当时诗人提供了可资效法的手段,对快速提高诗人创作技能有积极的作用。其对当时贬谪诗人的影响,主要为对句式仿写和使事用典的运用。

先看句式仿写:诗人们为表达自身情感的需求而对前人诗句做改写,如赵鼎对苏轼诗之改造: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苏轼《送子由使契丹》)

琴发清弹庐阜月,诗探妙意武林春。(赵鼎《用元长韵赠空老》)

苏轼诗中“清禁月”被赵鼎换成“庐阜月”。在看似机械仿写中,实则表达了赵鼎本人的心绪。苏轼诗在告诫子由要心系朝廷和杭州。而赵鼎诗中则在庐山月下清幽弹唱的情景中,表达优雅闲致的情怀。赵鼎对黄庭坚诗句的改写,如:endprint

淘沙邂逅得黄金,莫便沙中著意寻。指月向人人不会,清霄印在碧潭心。(黄庭坚《观化十五首其四》)

宦学平生着意深,要从黄卷古人寻。功名富贵非吾事,只有渊明会此心。(赵鼎《役所书事用山谷观化韵其十》)

赵诗直抒胸臆,情感真挚,但缺少黄诗流转婉致的韵味,质朴有余而意境不足。

汪藻对前人诗句的仿写重于表达字面相近、含义相仿或更进一层的意义。如:

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杨广《野望》)

近村应渐寒,已有鸦数点。(汪藻《庚午岁屏居零陵七月二十日以门掩候虫秋为韵赋五首其二》)

该诗为贬永州所作。汪藻活用隋炀帝诗句,描写乡村萧索景象,烘托孤寂心情。作者不是一味模仿,而是对诗歌情境的再造。

再看效使事用典。林语堂说:“用著名的词语与典故而不明言其来源出处。饱学之士读来,便有高雅不凡之乐。这是一种癖好相投者之共同语言。读者对作者之能写此等文章,心怀敬佩;自己读之而能了解,亦因此沾沾自喜。作者与读者所获得的快乐,是由观念暗示与观念的联想而来。此种暗示比明白真说更为有力动人。因为一语道破,暗示的魅力便渺不可得矣。”[13]27用典是宋人以才學为诗之表现。黄庭坚“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就是要用前人典,达到“以故为新”的效果,如其《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等。

李纲《伏读三月六日内禅诏》诗,学黄而多用典。尾联“累臣独荷三朝眷,瘴海徒将血涕挥”表达绝望和愤慨。整诗用典一唱三叹。赵鼎诗典频密,陶潜挂冠南山之典为其青睐,如:

不如多置葫芦酒,直使渊明醉后归。《次韵止老见赠》

乞得残生对儿女,不愁无粟贮陶瓶。《丙子夏病卧汗后》

可见“江西诗派”对其诗歌的影响。同样地,胡铨诗歌中也大量用典。如《次雷州和朱彧秀才韵时欲渡海》:

何人著眼觑征骖,赖有新诗作指南。螺髻层层明晚照,蜃楼隐隐倚晴岚。仲连蹈海齐虚语,鲁叟乘槎亦谩谈。争似澹庵乘兴往,银山千叠酒微酣。

诗作于往吉阳途中,是时“铨徒步赴贬,人皆怜之。至雷州,守臣王趯捕游崇私茗械治,厚饷铨”[14]1099。铨用鲁仲连典,表达忠君报国之豪气。

三、对章法炼字的辩证体认

宋诗的困境,黄庭坚总结以往,提出鲜明的作诗理论和可操作的手法,使宋诗有了别于唐诗的独特面貌,逐渐发展成“江西诗派”。在此,黄庭坚等人注重形式技巧的探寻,喜拗句、奇句和用典。南宋高宗朝贬谪诗人受其影响,在诗歌形式与技巧等方面承“江西诗派”之风,但又主张“活法”,既不失格律之严,又以淡然语言抒情,为此期贬谪诗人诗歌语言艺术的创新之处。

张九成常参与“江西诗派”的炼句论诗,“诗每句中须有一两字响,响字乃妙指,如子美‘身轻一鸟过,‘飞燕受风斜,‘过字、‘受字,皆一句响字也。”[15]208赵鼎诗中亦有炼字,但雕琢生硬。如《南泉》:

雨液沦山巅,天匠凿其腹。喷薄涌飞泉,散落珠百斛。

喷薄的泉水难与“凿其腹”的生硬动作浑融,用有力度的词来描绘自然景色,使景致显得突兀和生硬,而全无美感。

与赵鼎等人生硬学“江西诗派”不同,张元干诗在锤炼字句时,更重用字的精练与整体诗风的交融。如:

凉生白苹,落日照紫翠。《送舒希古》

青山浑在眼,白发暗添头。《寄钱申伯》

花飞伤宿雨,山润照清晨。《喜钱申伯病起》

上述诗句在对仗上较为匀称和工切,用字上也较为凝练,且每句诗均有点睛之笔,清新爽朗的格调中不失严谨的格式法度,艺术水准较高。同样,张元干在学习“江西诗派”注重炼字的同时,亦注重汲取苏轼等元祐诗人自然诗情。这种辩证地对待“江西诗派”锤炼字句的态度,在同期张九成的诗中亦有体现。张九成为“文不贵雕虫,诗尤恶钩擿”,主张作诗要行云流水、自然成文。其诗借多娇之江山抒自然真率之诗情。如《双秀峰》,“乱山明灭外,古刹有无中。笑指双峰翠,回看落日红”。将主观之情与客观之景互融一体,诗风平缓圆融。同时,诗人善于将日常之草木如竹、菊、海棠等容纳于诗中,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再如《菖蒲》一诗,“劲节凌孤竹,虬根蟠老龙。傲霜滋正气,泣露泫春容。座有江湖趣,眼无尘土踪。终朝澹相对,浇我磊磈胸”。诗人在描绘自然之景物的同时,也颇为注重将自我的真实情感融入其中,使得其诗叙议结合,内涵丰富。在此诗中,作者借物言志,将菖蒲的物性特质与自我的内心操守结合起来,表明了自己处忧患之境而不甘沉沦的心态。

高宗朝贬谪诗人深谙“江西诗派”章法谋篇之道。莫砺锋将其归纳为:“在诗中谈禅说理,吞吐腾挪,有峰回路转之妙。刻厉思深,即使是写景抒情的小诗,也往往显得气象森严。在语言上追求瘦硬生新,在章法上讲究急转陡折。使人读后如见危峰古松,筋骨嶙峋。”[16]17这种章法谋篇上的影响,可从李纲和李光诗中窥见。如:

在李纲所处的时代,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已深入人心并成为诗人们创造的不二法门。因此,他的诗歌创作,亦常见散文的铺叙笔法,从而使他的诗歌在叙述的章法上显得摇曳多姿。“我诗昧格律,枯耳类蛙尾”是李光学“江西诗派”重视韵律章的生动概括,也使得其诗歌具有抑扬顿挫之美。同时,其在《与胡邦衡书八》中“佳篇乃未尝得见苏、李句,此句法则工,而拟非其伦,则不敢当”之论中亦可见他对章法格律之重视。如受“江西诗派”之影响,李光惯于在句首运用对比式的描写。如“衣巾翠湿阴阴竹,屐齿寒生步步云”(《山居次韵止老》)等。

综上所述,在南宋高宗朝“江西诗派”雕琢文风大行其道的情况下,其时的贬谪诗人们,均不同程度地受其影响。同时,他们能保持较为清醒独立的头脑,辩证汲取“江西诗派”的诗学思想和创作手法,显示出批判性继承的特点。在“点铁成金、夺胎换骨”诗学理念的认同和对章法炼字的辩证体认上受到“江西诗派”的影响,成就了当时具有独特风貌的贬谪诗歌创作。

参考文献:

[1]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八)[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2]缪钺.诗词散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3]解缙.永乐大典残卷[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9.

[4]傅璇琮.黄庭坚和江西诗派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8.

[5]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二十)[M].北京:中华书局,1998.

[6]方回选评,李庆甲校点.瀛奎律髓汇评(卷之二十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7]傅璇琮.黄庭坚和江西诗派研究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8.

[8]郭绍虞.宋诗话辑佚[M].北京:中华书局,1980.

[9]张元干.芦川归来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0]黄庭坚.山谷集(卷十九)文渊阁《四库全书》本,[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1]惠洪.冷斋夜话(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2]郭绍虞.六一诗话 白石诗说 滹南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13]林语堂.苏东坡传[M].张振玉,译.长春:时代文

艺出版社,1988.

[14]厉鹗.宋诗纪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5]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6]莫砺锋.江西诗派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1986.endprint

猜你喜欢

影响
不同上蔟蔟具对茧丝质影响
影响大师
I Have the Right to Be a Child
Say 'No'Because It's Your Life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影响他人
APRIL siRNA对SW480裸鼠移植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