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兵团向南发展战略下的兵团人才发展对策研究

2018-01-25张明王龙淼李志飞

克拉玛依学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对策研究

张明+王龙淼+李志飞

摘 要: 党中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提出了兵团向南发展的战略,实施兵团向南发展战略离不开人力支撑。文章从兵团向南发展的意义出发,分析当前南疆兵团人才发展现状及问题,并从完善兵团人才发展体系和积极发挥兵团高校人才库的功能两个层面进一步提出服务兵团向南发展战略的对策。

关键词: 向南发展;兵团大学生;对策研究;长远目标

中图分类号:C961.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77/j.cnki.cn65-1285/c.2017.06.02

欢迎按以下方式引用:张明,王龙淼,李志飞.兵团向南发展战略下的兵团人才发展对策研究[J].克拉玛依学刊,2017(6)8-11.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向南发展的进程。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疆一盘棋,南疆是棋眼”,同时也指出,“兵团向南发展,既是当务之急,更是战略之举”。2017年3月,兵团第七次党代会提出“要发挥兵团特殊作用,必须坚决推进向南发展”。人才是推动发展的“第一资源”,作为为新疆和兵团发展提供人才“蓄水池”的兵团高校,亟需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服务于兵团向南发展战略。

一、兵团向南发展的意义

1.基于国家战略发展的长远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强调,新形势下兵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他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也指出“支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壮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上提出要“支持兵团向南发展。壮大南疆兵团实力,辐射带动南疆发展、促进南疆稳定”。兵团第七次党代会也对此作出相应部署。党中央和各级政府从顶层设计做出了加强新疆兵团在南疆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这是党中央治国安邦、强化边疆治理的一项战略安排,是兵团当前必须认真完成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兵团发展的重要契机和经济增长点。

2.基于新疆实现社会稳定、长治久安总目标的关键要素

新疆发展稳定,事关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兵团是实现党中央关于新疆工作总目标的重要战略力量。兵团第七次党代会报告指出“新疆一盘棋、南疆是棋眼,棋眼一活、全盘皆活”。盘活南疆这个“棋眼”,就盘活了新疆这盘棋。兵团要发挥好“稳定器、大熔炉、示范区”功能,就必须注重加快兵团向南发展这一关键要素,推动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工作总目标。

3.基于兵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特殊要求

兵团党委六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上指出,到2018年,新疆兵团将率先在西北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由于历史原因以及发展基础薄弱,占兵团总人口14.5%、占兵团团场总数20%以上的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发展相对缓慢,部分群众至今还没有脱贫,形成了“北重南轻”的格局。贫困团场8.1万贫困人口中南疆和边境区域贫困人口占86%,尤其是南疆贫困人口为4.4万人,占兵团贫困团场贫困人口的54%[1]。由此可见,在南疆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直接关系各族群众的福祉,也是兵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

二、当前南疆兵团人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南北分布不均且南疆人口体量较小

2006-2015年,兵团人口数量呈平稳上升趋势,年增长率为0.7%;新疆人口数量年增长率为1.42%,说明兵团人口资源数量、增长幅度与自治区相比都有较大差距(见表1)。

2015年,兵团南疆所在师团人口总量为78.35万人,占当年兵团人口总量的28.33%,呈现“北众南寡”现象;新疆南疆四地州人口总量为995.01万人,占当年新疆人口总量的42.17%(见表2)。兵团南疆人口资源与地方相比,体量较小。

2.就业结构不均衡

长期以来,农业是兵团的主要支柱产业。兵团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了“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构建具有兵团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的目标。兵团南疆师团人数总量不大,从事第二产业人员数量较少,产业人员分布不均,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兵团的发展(见表3)。

3.基层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受区域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空间及薪资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兵团与发达地区相比竞争优势不明显,兵团人才引进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人才优惠政策在一些单位执行不到位,“重引进轻培养”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也导致兵团人才外流现象严重,尤其是南疆的师局团场人才流失现象更为严重。据2014年的数据显示,北疆地区基层人才的巩固率约为60%,而南疆地区基层人才的巩固率约为40%[2]24-33。基层单位人才流失率较高成为团场发展的桎梏。

4.政策滞后,高校毕业生“引、用、留”效果不佳

“十二五”期间,兵团引进高校毕业生22 000人,招聘特岗教师4 275人、招录选派生2 642人、选聘大学生连官3 685人、接收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和“三支一扶”大学生5 343人[3],这些大学生充實到了兵团基层一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兵团高层次人才匮乏的情况。但是,兵团一些团场重引进,却轻培养和使用。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兵团选派生”优惠政策多年未曾调整,且有关政策落实难以兑现,难以调动大学生积极性。兵团团场呈“两圈一线”格局遍布于新疆,南疆垦区及边境线团场地处偏远、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生活设施不完备、交通便利性相对较差,加之缺乏足够吸引力的特殊优惠政策,团场招录的大学生稳定性较差。

三、服务兵团向南发展的人才对策

1.完善兵团人才发展体系

要推进兵团在南疆发展,更好地发挥兵团“稳定器、大熔炉、示范区”作用,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只有下好干部人才“先手棋”,才能做活南疆“棋眼”,赢得主动,占据优势。

(1)做好兵团人才规划的顶层设计。兵团党委应围绕推动兵团改革发展稳定的迫切需求,剖析兵团与发达省市区在人才建设方面的差距,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对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有关要求,做好新形势下兵团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顶层设计,突出问题导向,补齐人才短板,构建更加科学高效的人才管理体制,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坚持走具有兵团特色的人才发展道路。endprint

(2)利用国家人才项目吸引高端人才服务南疆兵团。兵团应充分利用国内人才智力资源,积极争取中央“青年千人计划新疆项目”“青年英才开发计划”“海外智力援疆工程”等特殊政策,提供更加优惠的条件,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来兵团创新创业。协调推进“兵团英才”选拔培养工程、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及边境团场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工程和兵团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等,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人才培养等方式,引导高层次人才向南疆基层一线流动,改善南疆基层干部、人才队伍结构。

(3)落实南疆兵团引进人才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兵团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等一系列已出台的人才政策措施,尤其是在围绕加强南疆团场、边境团场、贫困团场和少数民族团场的基层大学生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出台特殊政策予以倾斜,鼓励大学生向南疆发展,将人才的重心向南聚焦,引才聚智。

(4)优化南疆兵团大学生工作环境。一方面,健全科学的人才选拔和评价机制。着眼兵团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向南发展的现实需要和长远需要,实施公开、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机制,树立重能力、重实绩、重公认、重基层的用人导向,加大对优秀人才的激励力度,为有志于服务南疆兵团的优秀大学毕业生脱颖而出提供发展平台。另一方面,兵团及各师局政府部门要充分落实“兵团选派生”“特岗教师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解决选派生身份编制问题,规划基层就业大学生职业发展路径,改善用人环境,提高基层就业待遇,做到“环境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激发大学生投身兵团基层就业的积极性。

2.积极发挥兵团高校人才库的功能

改革的落实需要人才的落实,兵团高校应切实发挥高校基本职能,积极为兵团改革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1)坚持专业设置与社会需要相适应。当前,兵团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兵团各高校应充分发挥学校的办学定位及优势特色,以新疆、兵团优势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发展、结构调整需求为导向,突出地域特色,促进专业融合,拓宽专业口径,在专业设置上坚持“改老、扶优、增新、汰劣”,不断调整、优化、重组现有专业,大力扶持紧缺人才专业,增设直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专业,满足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2)坚持人才培养与市场需要相适应。兵团高校应树立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观念,根据新疆、兵团社会经济发展和用人单位需求,积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统筹规划课内外、校内外教育教学活动,扎实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开放办学思想,与社会各界加强联合办学,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服务,充分利用对口支援优势与内地高校联合培养区域紧缺型人才,努力培养适应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3)坚持实践培养与岗位需要相适应。加强对社会需求的调研,通过调研了解新疆、兵团不同行业对毕业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设置集中实践小学期,提高各专业实践教学学分比例,增加综合型、设计型实验比例,建立科研训练、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教育于一体的实践运行机制。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科研训练项目或参加专业学科竞赛,努力培养“高素质、重创新”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4)坚持招生计划编制与就业需要相适应。高校应坚持“以出口定入口,以就业定招生”的原则,紧跟市场就业需求制订招生专业规模。同时,依据毕业生就业情况,每年减少或停招不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专业,促使学校的各个院系、各位教师都关注人才培养全过程、关注人才培养质量、就业市场变化以及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服务,有针对性地为新疆、兵团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专业化的高素质毕业生。

(5)坚持开展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兵团各高校应把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创业观念教育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五观”、“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思想、“兵团精神”贯穿学生教育全过程,邀请兵团领导、军垦老战士、老教授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基层优秀毕业生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开展区情、垦情教育,在课程中设置《兵团概论》《道路與人生——石大名师思想政治课导读》等具有区域特色的公共课,使学生了解、熟悉新兵团,激发学生献身兵团、维稳戍边的爱国热情,切实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马钧禹.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兵团“向南发展”之脱贫攻坚篇[EB/OL]. http://www.xjbt. gov.cn/c/2016-04-07/2251537.shtml,2016-04-07.

[2]刘追,张佳乐.新疆兵团基层人才开发的问题及 对策[J].新疆农垦经济,2015(9).

[3]沈元赓.人才战略让兵团事业薪火相传,三十万人才安边固疆[EB/OL].http://www.zuzhirenshi.com /dianzibao / 2017-03-22 / 3 / dbdb6421-d344-4cf9-

9f1c-a8edbb502ffb.htm,2017-03-22 .endprint

猜你喜欢

对策研究
当代大学生思想现状:问题、成因与对策
暑期游泳培训班现状及对策研究
“营改增”对高职会计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河南省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对策
大学体育教学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乡村传统财会工作转型升级的思考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