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漳州地区127例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检测及临床分析

2018-01-20曾若婉刘惠美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乳汁尿液婴幼儿

曾若婉,刘惠美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属疱疹病毒科,巨细胞病毒感染在我国广泛流行,且多在婴幼儿时期发展。巨细胞病毒通过阳性或隐性感染者的唾液、血液、乳汁、尿液、宫颈分泌物和精液等排出体外,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他人。可导致不同程度肺、肝等器官损伤和血小板减少等。本文对我院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127例已确诊CMV感染的患儿的不同类型标本的检测结果及临床表现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参考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CMV诊断标准[1]。 本文以 CMV-DNA≥1×103IU/ml为CMV-DNA阳性, 以 CMV-DNA<1×103IU/ml为CMV-DNA阴性。

1.2 对象 上述时期门诊和住院的127例符合《褚福堂实用儿科学》CMV诊断标准[1]确诊的CMV感染的患儿,年龄 0~12 岁,男:女为 80:47。

1.3 方法

1.3.1 标本收集 127例CMV感染的患儿中有119例进行了尿液CMV-DNA检测;有33例进行了血浆CMV-DNA检测。处于哺乳期的患儿共29例,诊断时亦检测相应患儿母亲乳汁CMV-DNA。该29例CMV感染的患儿其母亲其产前筛查CMVIgM抗体阴性、CMV-DNA阴性。CMV-IgM抗体由酶联捕获法检测[2]。

1.3.2 CMV-DNA检测 标本为血浆、尿液、乳汁。HCMV-DNA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由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诊断中心提供,采用Applied Biosystems公司7500 Real Time PCR仪检测。检测方法依照FQ-PCR鉴定CMV含量[3]。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PCR方法检测结果:127例CMV感染的患儿的血浆、尿液以及患儿母亲乳汁标本的CMV-DN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94.96%(113/119),30.30%(10/33),86.21%(25/29)。 尿液 CMV-DNA 阳性检出率远高于血液(P<0.01)见表1。29例CMV感染的且处于哺乳期的患儿中患儿母亲乳汁标本CMVDNA阳性时,患儿自身标本(尿液、血浆等)为阳性占 76%(19/25),阴性占 24%(6/25)。见表 2。136 例CMV感染的患儿多数临床表现为支气管肺炎、肝炎、血小板减少等,见表3。

3 讨论

CMV属于β疱疹病毒亚科,人类是CMV的唯一宿主。CMV感染多数为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一旦感染即称为长期的病毒携带者。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DNA)感染在普通人群中非常普遍,成人抗体检出率为85%以上,大多数感染者均无临床表现,在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HCMV对人体不构成危害[4]。CMV通过显性或隐性感染者的唾液,血液,乳汁,尿液宫颈分泌物和精液等排出体外,本文发现CMV在尿液中阳性检出率为94.96%,而在血液中阳性检出率为30.30%,与尿液中阳性检出率比较有显著差异,主要原因可能是CMV感染后,CMV潜伏在人粒细胞中,使得游离于血浆中的CMV较少。而肾脏具有浓缩排泄功能,可以使游离于血浆的CMV浓缩聚集于尿液,使得尿液中的CMV浓度高于血液。尿液中CMV的排泄是有间歇性的,所以也有可能是CMV潜伏在肾小管上皮细胞[5]。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使得尿液中的CMV浓度高于血液。

表1 尿液CMV-DNA与全血CMV-DNA检测结果比较

表2 29例CMV感染的婴儿自身标本(尿液、血浆)的CMV-DNA与其母亲乳汁标本CMV-DNA检测结果比较

表3 127例CMV感染的患儿临床表现统计

根据赖源等[6]于2012年的研究,母乳CMV病毒感染与婴儿罹患CMV的关联性不强。但从漳州地区所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可得到不同的答案。

29例处于哺乳期的CMV感染的患儿其母亲经回顾性产前筛查诊断无CMV感染。本文发现该29例处于哺乳期的CMV感染的患儿其母亲乳汁标本的CMV-DNA阳性且该患儿自身标本的CMV-DNA阳性 (患儿-母亲双阳性)的比例高达65.52%(19/29),主要原因是产后患儿的母亲感染CMV病毒,通过母乳传播给婴幼儿。另有6例母亲乳汁CMV-DNA阳性,但患儿标本CMV-DNA检测阴性,临床明确诊断CMV感染,可能是母亲感染CMV后通过乳汁传播给婴幼儿的病毒较少,使得婴幼儿CMV-DNA的病毒数小于1×103IU/ml即婴幼儿的CMV-DNA为阴性。乳腺为产妇CMV复发排毒最频繁的部位。所以母乳是婴幼儿感染CMV的主要途径。Stagno S等[7]报道,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比人工喂养的新生儿更容易感染CMV。综上所述,母婴乳汁传播被视为哺乳期婴幼儿CMV感染的重要途径。

CMV感染的患儿大多都有咳嗽,咳痰,发热等肺部损伤,肝脏受损及血小板减少等症状。本文发现127例CMV感染的患儿中有51例表现为咳嗽、咳痰、水泡音等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与其他报道研究结果一致[8-10]。宋文艳[11]等报道早期患者有一定的免疫力,巨细胞病毒作用于肺泡及支气管上皮,引起轻微炎症反应,肺泡壁水肿、单核细胞浸润,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等改变,随病情发展,肺泡及支气管壁上皮细胞脱落,肺泡腔内见大量脱落细胞及炎性渗出物。本文发现127例CMV感染的患儿中有27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肝脏损害,CMV感染的患儿有些表现为黄疸,肝肿大,转氨酶升高等不同程度肝脏损伤及婴儿肝炎综合症。造成婴儿肝炎综合症的病因主要有病原微生物感染、肝内外当官梗阻、母乳性黄疸、遗传代谢性疾病等[12]。本文发现127例CMV感染的患儿中有27例有血小板减少、紫癜、出血、ITP等,主要产生ITP的原因可能是血小板受病毒感染的作用而具有抗原性,刺激机体产生血小板抗体,作用于自身血小板。也有可能是血液中的病毒抗原与抗病毒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非特异性地吸附在血小板上而使之受损,也有可能是CMV病毒直接破坏血小板或对多向造血祖细胞的抑制引起血小板减少[13]。出血的原因主要是血小板减少,也有血小板功能障碍及毛细血管脆性增加的因素。

有报道CMV感染易引起免疫损害,对免疫功能正常的个体并不具有明显致病性,但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功能不成熟的个体发病[14]。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中如孕妇、儿童可导致严重的危害,有可能会发展为HCMV综合症,出现小头畸形、听力和视力损害等后遗症[15]。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即宫内感染,经母婴传播是胎儿CMV感染的主要途径[16]。

综上所述,对于怀疑感染CMV的婴幼儿的临床检测,我们应该多种标本类型,多次进行病毒基因检测或抗体检测,以提高阳性捡出率。婴幼儿感染CMV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17]。对于哺乳期的患儿,我们除了检测患儿的各种类型标本外,必要时还需检测母亲的乳汁,以明确是否经过母婴乳汁感染。

猜你喜欢

乳汁尿液婴幼儿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乳汁点目需谨慎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跟踪导练(三)
妈妈的奶为何变色了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逆境商 从婴幼儿开始培养
尿液NT-pro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