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7例报道

2018-01-17秦二云智一晓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发绀查体家族史

秦二云,华 芳,智一晓,李 祯,华 瑞*

(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肝胆胰内科,吉林 长春130021;2.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心血管内科;3.山东医药技师学院,山东 泰安271000)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asia,HHT)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该病十分罕见,容易产生漏诊、误诊。我们收集2010年至2018年于我院确诊患者7例,详细报告如下,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1 临床资料

病例1

患者,男,12岁,因“口唇青紫4年、甲床青紫2年”入小儿呼吸科。既往史:平素活动耐力下降,喜蹲踞。鼻衄病史。家族史:其母亲、舅舅、姥爷、表弟均有鼻衄病史。查体:双侧面颊、双膝内侧可见散在毛细血管扩张。口唇、甲床、耳廓发绀,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杵状指、趾。辅助检查:血常规、凝血常规正常,血气分析:PH:7.42,PO240 mmHg,PCO232 mmHg,SO276%。肺二期增强:双肺纹理增强、模糊,双肺胸膜下可见多发结节状、条状高密度影,边缘清楚,连续层面观察与肺内血管相连,增强检查见双侧胸膜下肺小动、静脉相吻合,管腔限局性膨大呈结节状。影像诊断:①考虑支气管炎②双肺内弥漫性动静脉畸形。头部MRA、头部MRV及心脏彩超:未见异常。随访患者,曾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行肺动脉栓塞术,目前状态未见明显改善。

病例2

患者,女,42岁,因“咳嗽3年,下肢浮肿1年,加重伴呼吸困难、心悸1周”入心内科。既往史:鼻衄病史。家族史:其两个弟弟及其母亲均有鼻衄病史。查体:血压96/68 mmHg,贫血貌,口唇发绀,面部、舌体可见粟粒大小毛细血管扩张,颜色鲜红或紫色,压之褪色。肺动脉听诊区P2>A2。肝脾肋下可触及,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中度水肿。辅助检查:凝血常规正常。血常规:HBG:72 g/L。尿常规:尿潜血3+,尿蛋白+。铁代谢:铁:3.6 μmol/L,铁蛋白<7 μg/L,总铁结合力:81.3 μmol/L。肝功能:白蛋白:36.5 g/L。心脏超声所见:右房、右室大,肺动脉增宽,肺动脉压力增高室间隔反常运动,右心功能减低,三尖瓣中度返流,肺动脉瓣轻度返流,心包腔少量积液,左室舒张功能减低。肺部一期增强:①双肺CT平扫未见明确异常;②奇静脉改变,考虑先天变异;③考虑肺动脉高压;④肝脏强化改变。肝胆脾多排CT平扫+三期增强;①肝左叶外侧段可疑异常密度影,不除外海绵状血管瘤。②肝静脉及肝动脉明显增粗及动脉期肝内异常强化。③脾大。腹部大血管彩超:肝动静脉扩张,流速增快,可疑肝内动静脉瘘形成。入院后给予降低肺动脉高压、强心、利尿、改善循环、补充铁剂等对症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后患者心衰症状仍反复发作,终因心脏功能衰竭死亡。

病例3

患者,女,53岁,因“间断黑便、呕咖啡样物5月余”入胃肠内科,既往史:鼻衄30余年,自行填塞后可止血。已绝经,平素月经量正常。5年前发现指尖及舌尖、面部红斑,曾就诊于外院及本院血液科,考虑毛细血管扩张。家族史:母亲及兄弟姐妹三人中有诊断为毛细血管扩张。查体:指尖及舌尖、面部可见散在毛细血管扩张,直径约0.1-0.2 mm,颈静脉充盈。心尖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辅助检查:血常规:红细胞:2.93×10^12/L,血红蛋白69 g/L。腹部CT平扫:肝胆脾未见明显异常。颅脑MRI:颈椎退行性病变,颈椎间盘轻度突出,脑内少许缺血灶。心脏超声:心功能测定:FS:34%。EF:63%。主动脉瓣瓣下狭窄,左房、左室增大,左室舒张功能减低,二尖瓣环强回声,三尖瓣、主动脉瓣轻度返流,心包腔微量积液。胸部正位片:双肺未见活动性病变。胃镜:胃体:充血,胃内少量半透明粘液,胃角、胃窦:充血、后壁可见3处红斑,最大约0.2*0.3 cm,边界清晰,后壁可见一大小约0.3*0.3 cm溃疡,有白苔,色泽红白不均,以红为主,蠕动良好。检查诊断:胃溃疡、胃毛细血管扩张。结肠镜可见:乙状结肠、直肠粘膜充血,未见溃疡及肿物。印诊:慢性结肠炎。骨髓穿刺结果回报:缺铁性贫血。随访患者,仍间断口服铁剂治疗。

患者4

朱某,男,17岁,因“发绀1年3个月,伴活动后心悸7个月”入小儿内分泌代谢科。既往史:鼻衄病史,2年前颅咽管瘤术,术后1年左右出现发绀。内分泌激素替代治疗。家族史:无。查体:血氧饱和度82-86%。右手背、右侧面颊、后背部可见散在毛细血管扩张。口唇、口腔粘膜、鼻尖、两颊及指(趾)甲明显发绀。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吹风样杂音,腹部紫纹。可见杵状指(趾)。辅助检查:血常规:凝血常规正常、HBG:127 g/L。肺通气功能检测提示常规肺通气功能符合混合型障碍,以轻度限制型改变为主;小气道功能符合轻度阻塞型障碍,最大通气量正常;肺弥散功能符合重度障碍,残气/肺总量百分比正常。心脏彩超提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降主动脉缩窄、右室增大、肺动脉压力增高。右心导管检查提示吸氧前体动脉及体静脉吸氧饱和度明显减低,吸氧后体动脉及体静脉吸氧饱和度明显升高。在省医院检查后基本排除了心脏畸形导致的动静脉血混合所致发绀。肺增强CT:提示双肺血管纹理增强,待除外不典型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此患者因颅咽管瘤术后出现继发性全垂体功能不全,而于2016年5月出现垂体危象死亡。

患者5

李某,女,59岁,因“间断乏力、便血2年,加重3天”入肝胆内科。既往史:鼻衄病史。家族史:弟弟、姐姐、外甥都有鼻衄病史。查体:贫血貌、肝肋下4 cm,舌尖及指尖点状、片状毛细血管扩张。辅助检查:血常规:HGB:82 g/L,白蛋白:38 g/L。凝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乙肝两对半、丙型肝炎抗体、免疫球蛋白G4、ANA系列、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凝血因子Ⅷ正常。胸片:不除外右下肺野炎变,及右肺门饱满。心脏彩超:左房内径43 mm,左室舒末径59 mm。EF:68%。左房,左室增大;左室舒张功能减低;二尖瓣、主动脉瓣轻度返流。磁共振脑血管成像:提示右侧大脑前动脉A1段略纤细,显影浅淡,不除外先天发育所致。结肠镜回报:乙状结肠及直肠粘膜充血、水肿、血管纹理粗乱、部分粘膜血管网结构消失。印诊:慢性结肠炎。腹部彩超:肝实质弥漫性病变;肝动脉及其分支扩张,流速增快;肝静脉扩张;可疑肝内动-静脉瘘形成。肝胆脾三期增强CT:腹腔干动脉、肝总及肝固有动脉、左右肝动脉增粗迂曲;动脉期门静脉提前显影,肝静脉较宽。目前患者规律随访过程中。

患者6

程某,女,43岁,因“间断右上腹胀痛5年余,加重1月”入肝胆胰内科。既往史:鼻衄病史30余年。家族史:其父亲、姐妹均反复鼻衄史。查体:舌及上颚可见毛细血管扩张,贫血貌。辅助检查:血常规:HBG:75.8 g/L。铁代谢:铁 3.1 μmol/L,铁蛋白:6.4 μg/L。 肝功、ANA系列1、抗M2抗体、抗组织细胞抗体无异常,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阴性。心脏超声:心内结构、功能未见异常。肺CT:①双肺散在炎变及炎性条索;②右肺上叶、下叶、左肺舌叶钙化灶;③纵膈淋巴结略大;④肝脏改变。全腹CT平扫+增强:肝脏动脉期多发斑片状异常强化及胰腺多发异常强化,不除外动静脉瘘或局部血管扩张所致。现规律随访过程中。

患者7

王某,女,48岁,因“发现肺动脉高压1年,大便带血近1年,持续性腹痛2天”入心内科。既往史:肺动脉高压病史1年,曾于上海确诊为“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家族史:亲属有鼻衄史。查体:血压84/52 mmHg,心界不大,心浊音界左侧最远点位于左锁骨中线内0.5 cm,心率77次/分,节律规整,A2=P2,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额外心音及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轻度水肿。辅助检查:凝血常规:PT 18S。血常规:RBC:3.36×10^12/L, HGB 80 g/L。便潜血阳性。肌钙蛋白0.16 ng/ml。BNP:5820 pg/ml。D-二聚体 1.7 μg/ml。淀粉酶正常。心脏彩超:右房大小60×71 mm,右室内径41 mm。EF:59%。右房右室大;肺动脉增宽、压力增高;左室舒张功能减低;三尖瓣重度返流、肺动脉瓣中度返流。腹部彩超:肝多发囊肿、肝右静脉扩张;右肾囊肿;腹腔积液。给予改善心功能、降低肺动脉压力及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后出院。后死于心脏功能衰竭死亡。

2 讨论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主要分为HHT1和HHT2,分别由9号染色体上ENG基因 和12号染色体上ACVRL1基因突变引起,约占所有确诊患者85%。最新的研究将致病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7号染色体分别命名为HHT3、HHT4,但仍未克隆出致病基因,其所占比例约为15%。以累及10号染色体GDF2基因以及18号染色体SMAD4基因分别命名为HHT-Like型及幼年性息肉病伴HHT(JP/HHT)[1],其所占比例极少。这些基因突变可导致全身任何部位血管壁结构异常,进而形成毛细血管扩张、动静脉瘘,进而出现鼻出血、便血、呼吸困难、发绀等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常见累及器官为皮肤粘膜、肺脏、脑、肝脏,亦可累及胰腺、胃肠、泌尿系统、脾脏、脊髓等。进而引起一系列严重并发症例如脑出血[2]、脑脓肿、肝硬化、肝性脑病、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等。我们报道的病例5中,对家系中先证者及其姐弟行基因检测均为12号染色体ACVRL1基因的10号外显子第1436位碱基的鸟嘌呤突变为胸腺嘧啶,导致其编码的氨基酸由精氨酸变成亮氨酸,属于HHT2。

总结以上患者病例资料,除病例7是在他院明确诊断,资料尚不完全,余病例均有以下特点:①患者鼻衄病史;②家族多个成员中均存在鼻衄病史;③在皮肤、粘膜等处都可见点状、片状毛细血管扩张;④均有不同器官的累及。病例1、4累及肺,主要表现为发绀;病例2、5、6累及肝脏,症状严重者如病例2主要表现为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心力衰竭;病例3累及胃,临床表现为黑便。目前普遍应用2000年国际基金科学顾问委员会制定的HHT诊断标准[3]:第一:反复鼻出血; 第二:多个特征部位的毛细血管扩张;第三:内脏受累;第四:直系亲属中发现HHT患者;具备以上三项可明确诊断,两项可疑,少于两项排除。根据上述诊断标准,文章报道的7个病例均可诊断为HHT。

针对该病仍无有效的针对性治疗。有报道称利沙度胺[4]、抗纤溶药物[5]与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6]对减少该病引起的出血有一定作用,但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清楚。

HHT早期临床表现轻微,起病隐匿,且可涉及多种脏器,临床表现多样,可涉及到临床各个科室,建议临床医生如遇到类似患者,详细询问病史和家族史,积极完善相关检查,以期尽早明确诊断,减少误诊、漏诊。

猜你喜欢

发绀查体家族史
郑瑞丹:重视询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家族史
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父母焦虑与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及其相关性
携带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的新生儿母系家族史分析
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多次体肺分流术的体会
健康查体中以人为本服务的应用
健康查体中护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有家族史与无家族史的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表现异同的研究
在妈祖的庇佑下:女性家族史与民间信仰
老年男性单膝关节炎误诊为痛风1例
大蓝环章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