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型疗效观察

2018-01-03程,徐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12期
关键词:气虚半胱氨酸血瘀

洪 程,徐 丹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太仓中医医院,江苏 太仓 215400)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型疗效观察

洪 程,徐 丹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太仓中医医院,江苏 太仓 215400)

R541.61

B

1004-2814(2017)12-1399-03

徐 丹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指标的影响。方法: 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口服。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积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BNP含量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LVEF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Hcy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型可改善心功能,降低血浆Hcy水平。

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型;中西医结合;对照治疗观察

本研究中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0例,均为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太仓市中医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67.12±7.23)岁,平均病程(5.24±3.76)年。对照组男19例、女21例,平均年龄(71.03±5.47)岁,平均病程(5.89±4.12)年。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基础病(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心功能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版《中药新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指导原则》(试行)。证属气虚血瘀型。主症为心悸,气喘,气短,形寒肢冷,下肢水肿;次症为乏力,胸闷,脘腹胀满,小便短少,口唇紫暗,面色晦暗,胁下痞块,颈部青筋暴露等。舌质淡或暗苔白或白腻,脉细促涩或结代。具备主症2项或以上,兼次症2项或以上,参照舌、脉象即可辨证为气虚血瘀型。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为心功能Ⅲ级、Ⅳ级的中、重度心衰。心功能Ⅲ级为体力活动明显首受限,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可引起疲劳、心悸、气短或心绞痛等,也称中度心衰;Ⅳ级为不能胜任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可有心力衰竭或心绞痛发生,也称重度心衰。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西医抗心衰治疗。用ACEI、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硝酸酯类等药物。口服依那普利5mg,日1次;倍他乐克缓释片23.75mg ,日1次;呋塞米20mg,日1次;螺内酯20mg,日1次;单硝酸异山梨酯(欣康) 20mg,日1次。根据情况调整用药剂量。

治疗组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药用黄芪30g,当归15g,赤芍10g,地龙10g,桃仁10g,红花10g。伴气喘明显者加葶苈子、莱菔子、白芥子,痰多者加半夏、陈皮、茯苓、浙贝母,心悸者加桂枝、煅龙骨、酸枣仁、柏子仁,小便不利者加泽泻、猪苓、茯苓。水煎服,每次100mL,日2次,

两组疗程均为2周。

3 观察指标

主观症状积分:将常见临床症状如心悸、气短、疲劳无力、肢肿、胸闷胸痛、气喘、咳嗽、少尿等8项按照正常、轻度、中度、重度分为4个等级,分别记分0~4分,用问卷调查方式统计治疗前后主观症状评分。

客观观察指标:清晨安静卧位采静脉血3mL静置后立即送检,OLYMPU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监测BNP、Hcy含量;超声室使用彩色多普勒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左室舒张末内经(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

用SPSS19.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s) 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治愈:症状消失。好转:症状减轻。未愈:症状无改善。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主观症状积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主观症状积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主观症状积分比较 (分,±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40 23.12±8.43 15.00±10.12△对照组 40 23.03±7.24 20.20±9.36

两组治疗前后客观观察指标比较见表3、表4。

表3 两组治疗前后BNP、LVEDd、LVEF指标比较 (±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BNP、LVEDd、LVEF指标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 BNP(pg/mL) LVEDd(mm) LVEF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40 1372.1±543.7 516.2±237.5△ 53.12±8.94 44.15±3.38 0.42±0.02 0.51±0.04△对照组 40 1468.2±610.1 678.5±210.7 52.78±8.94 45.05±2.79 0.41±0.05 0.46±0.06

表4 两组治疗前后Hcy指标比较 (μmol/L,±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Hcy指标比较 (μmol/L,±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40 27.41±10.23 18.34±7.82△对照组 40 25.84±11.57 21.34±9.28

6 讨 论

慢性心衰是临床多种心脏疾病发展到后期不可避免的结局,因为心脏排出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肺循环以及体循环瘀血而导致各种临床症状,如心悸气喘、乏力、呼吸困难、食欲不振等。西医治疗多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

慢性心衰属中医“心悸”、“喘证”等范畴。病位在心,与肺、脾、肾密切相关。病机为标本俱病,虚实夹杂。心气、阴、阳虚为本,痰浊、瘀血、水湿为标。2002年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指导原则》将心衰证型分为:心肺气虚证,气虚血瘀证,气阴两亏证,痰饮阻肺证,心肾阳虚证,阳虚水泛证及阴竭阳脱证。中老年气血渐衰,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行不畅,则瘀血内停。病程较长,久病多虚多瘀,故气虚血瘀证在心衰中较为常见。补阳还五汤出自王清任《医林改错》,为益气活血的代表方。方中以大量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配合,共奏补气活血、祛瘀通络之功。大剂量黄芪补益元气,气旺血行,使瘀去而络通,故为君药。当归尾长于活血,且化瘀通络而不伤血,故为臣药。川芎为血中气药,有行气活血之功;赤芍、桃仁活血祛瘀,地龙通络除痹,四药共助当归尾活血通络之功,为佐药。诸药合用,具有补气活血之功。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体内蛋氨酸代谢形成的一种含硫氨基酸,研究发现高Hcy血症与心衰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高Hcy血症不仅与心衰有关,还与心衰的严重程度相关[3]。陈平安等[4]研究发现,心功能Ⅲ级、Ⅳ级的心衰患者Hcy浓度高于心功能代偿期患者。研究发现,治疗组治疗后Hcy浓度明显下降,提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心衰可使其血浆Hcy浓度降低,这也可能是治疗组较对照组心功能改善明显的一个原因。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衰气虚血瘀型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02.

[2]白光辉,巴应贵.高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肾衰竭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1,27(3):210-220.

[3]WASHIO T,NOMOTO K,WATANABE I,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plasma homocy steine levels and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Int Heart J,2011,52:224-238.

[4]陈平安,李韶南,雷晓明,等.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的关系[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3,29(12):931-933.

2017-07-18

猜你喜欢

气虚半胱氨酸血瘀
张淑芬辨治血瘀型崩漏的临床经验
话说血瘀证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血瘀体质知多少
气虚了,病多了
西安地区同型半胱氨酸参考区间的初步建立
中医特殊诊法在血瘀证辨证中的运用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86例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相关性分析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