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效果观察

2018-01-03谢祖艺陈碧霞杨作卿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12期
关键词:小柴胡汤加减中风

谢祖艺,陈碧霞,杨作卿

(广东省龙川县中医院,广东 龙川 517300)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效果观察

谢祖艺,陈碧霞,杨作卿

(广东省龙川县中医院,广东 龙川 517300)

R,255.312

B

1004-2814(2017)12-1373-02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用常规西药口服,观察组给予小柴胡汤加减口服。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压积、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疗效确切,并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中风后眩晕;小柴胡汤加减;对照治疗观察

眩晕临床表现为视物昏花、眼前发黑,感觉身体和外界景物旋转、晃动的一种综合征,症状较为轻微的,很快即可缓解;而重度的往往会有晕船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1]。内耳迷路的积水是常见病理原因,引发眩晕的基础疾病很多,如脑血管疾病、贫血、高血压、高脂血症等[2]。中风引起的眩晕非常常见,且眩晕症状容易反复发作,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不良影响[3]。我院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0例,均为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我院就诊的中风后眩晕患者,经临床检查确诊为中风后眩晕,且无中风后的其他并发症、后遗症,排除合并精神疾病、交流障碍,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5~83岁,平均(65.9±7.2)岁;眩晕轻度12例,中度14例,重度4例。观察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43~86岁,平均(66.3±7.4)岁;眩晕轻度10例,中度15例,重度5例。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地芬尼多片25mg,口服,日3次,服用1周为一疗程。

观察组给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柴胡24g,黄芩9g,人参9g,制半夏9g,生姜9g,炙甘草6g,大枣4枚。痰浊上蒙加茯苓、白术、陈皮,气血亏虚加黄芪、当归、葛根,肝肾阴虚加熟地黄、山茱萸、菟丝子,瘀血阻窍加赤芍、川芎、桃仁,肝火旺盛加栀子、龙胆草,肝阳上扰加天麻、钩藤。日1剂,由我院中药房煎药后分袋装,每剂分成2袋,服用前用热水将汤药烫温,每日早晚饭后服用,服药1周为一疗程。

两组均治疗2~3个疗程。

3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眩晕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痊愈:眩晕及伴随症状完全消失。显效:眩晕症状显著缓解,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减少超过70%,生活可以自理。有效:眩晕症状有所改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减少超过50%。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用SPSS17.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例(%)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s)

表3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血浆粘度(Pa·s)观察组30 治疗前 47.9±5.4 6.79±0.46 20.38±1.26 2.18±0.25治疗14d 42.3±3.2*△ 3.11±0.16*△ 15.32±0.56*△ 1.10±0.11*△对照组30 治疗前 48.2±5.1 6.75±0.44 20.43±1.32 2.13±0.23治疗14d 44.9±3.8* 4.76±0.24* 17.89±0.72* 1.63±0.18*组别 例 时间 红细胞压积(%)高切全血粘度(Pa·s)低切全血粘度(Pa·s)

5 讨 论

中风后,由于脑动脉硬化病变,管腔狭窄引发脑组织供血不足,缺血缺氧引起局部脑组织的变性坏死,更容易引发眩晕[4]。祖国医学很早就有关于眩晕证的记载,《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曾记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认为眩晕的发病与肝脏功能密切相关。《灵枢·口问篇》中记载“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倾,目为之眩”,指出眩晕的发病是清窍失充的表现[5]。张仲景提出痰饮致病的理论,为后世的“无痰不作眩”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肝疏泄失常,气郁犯上,脾虚不运而生痰,最终引发眩晕[6]。治疗应健脾化痰、疏肝解郁,肝脾同治,化痰调气。

小柴胡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由柴胡、黄芩、制半夏、人参、大枣、生姜、炙甘草组成,主治伤寒少阳证,有和解少阳、扶正祛邪功效[7]。方中柴胡疏肝解郁,黄芩清热利胆、通畅肝腑、清热解毒,柴胡与黄芩配伍疏肝利胆、肝郁得疏,而胆腑得舒则肝疏脾健,胆胃安和,气机升降复常[8]。人参、大枣、炙甘草健脾益气,既能健脾运,同时可断生痰之源,根治病因。制半夏、生姜降逆止呕化痰[9]。痰浊上蒙加用白术、茯苓、陈皮,可健脾养胃、疏肝调气;肝肾阴虚则加熟地黄、山茱萸、菟丝子健脾养胃、补血益气,缓解气血亏虚证候[10]。肝火旺盛加栀子、龙胆草清热解毒排湿;瘀血阻窍加桃仁、川芎、赤芍活血化瘀。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且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幅度更大,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说明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能快速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微血管、增强血液动力等作用,从而加速血流速度,改善脑组织的供血。

综上所述,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黄小强,章少华,林阳春,等.老年人颈源性眩晕症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7):1570-1570.

[2]许军峰.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眩晕50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3,32(7):593.

[3]侯灵仙,赵元琛,张晓丹,等.耳穴埋豆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中风后眩晕的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2):1403-1404.

[4]卢益中,江松平,徐建欧,等.脑心通胶囊合天麻钩藤饮颗粒序贯治疗中风后眩晕症的临床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5):7-8.

[5]李丽霞,王国明,宋永强,等.针刺太冲穴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59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2,34(11):1672-1673.

[6]席银平.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脑卒中后眩晕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1):封4.

[7]陈全叶.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1):146-147.

[8]付雅峰.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疗效评价[J].光明中医,2014,29(10):2201-2202.

[9]曹洪涛.小柴胡汤加减合耳穴埋豆治疗中风后眩晕的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17,32(3):368-370.

[10]黄志雄.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的临床效果评价[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7):1229-1230.

2017-07-25

猜你喜欢

小柴胡汤加减中风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小柴胡汤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机制
靖眩汤加减治疗梅尼埃病临证心得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自拟消银汤加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观察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归脾汤加减联合体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48例
从经方小柴胡汤谈跟师孙光荣教授心得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