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2018-01-03怡,周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12期
关键词:汤加减益气腹痛

郭 怡,周 凤

(湖北省中医院体检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0)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郭 怡,周 凤

(湖北省中医院体检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0)

R256.352.2

B

1004-2814(2017)12-1370-02

周 凤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腹痛、便秘症状积分变化,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症状程度和症状频率评分实验组分别为(0.78±0.22)分和(0.89±0.11)分,对照组为(1.92±0.26)分和(2.34±0.15)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实验组92.5%,对照组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实验组5.0%、对照组2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较好,且复发率低。

肠易激综合征;便秘;补中益气汤;对照治疗观察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且伴排便习惯性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约占胃肠门诊量的30%~50%[1]。IBS发病时常表现为腹痛、腹胀、大便性状改变及分泌功能紊乱等,病程长,易反复发作。便秘型是IBS具有代表性的类型,目前临床多给予促胃肠动力、缓解胃肠痉挛或抗抑郁药物治疗,不过远期效果不甚理想,复发率较高[2]。本研究中用补中益气汤辨证加减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0例,均为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便秘型IB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18~62岁,平均(40.42±2.23)岁;病程1~18年,平均(6.22±2.22)年。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19-62岁,平均(41.14±1.79)岁;病程1~20年,平均(6.76±2.16)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标准:符合1999年FGIDs罗马Ⅲ关于肠易激综合征诊断标准,在过去12个月内,腹痛或腹部不适12周,或排便次数发生改变、每日超过3次,黏液状,便意急迫,排便不尽感。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及《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排除标准:器质性病变如溃疡、炎症等,内分泌代谢病变,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培菲康(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S10950032)500mg,日3次口服;西沙比利(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存,批准文号I206073)5mg,日3次,口服;适当加用谷维素(济宁安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20130318),急性症状者可辅助阿托品对症治疗。治疗4周。

实验组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减。党参20g,黄芪20g,炒白术20g,炙甘草6g,升麻6g,柴胡6g,火麻仁10g,陈皮6g。腹痛明显加延胡索12g,白芍30g;便秘严重加何生首乌15g,槟榔15g,柏子仁12g;腹痛绵绵加芍药9g;脾虚湿盛加苍术15g,厚朴12g;脾阳不振加附子9g,干姜6g。水煎服取汁400mL,日1剂,分早晚服用。

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排便异常、腹疼、腹胀不适症状及发作频率等作为指标评价中医症状改善情况,评分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反之改善效果越好。

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评定标准。治愈:大便性状正常,排便次数恢复正常,腹痛、腹胀等症状消失,痞闷满胀等症状消失。显效:腹痛、腹胀等明显改善或基本消失,排便趋于正常,排便次数正常,痞闷满胀症状显著改善或基本消失。有效:排便有所缓解,排便次数日2~3次,痞闷满胀症状有所好转。无效:大便性状无改变、腹疼腹胀不适未改善或加重。

5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症状程度评分 症状频率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 40 3.22±0.56 0.78±0.22 3.41±0.53 0.89±0.11对照组 40 3.28±0.41 1.92±0.26 3.50±0.67 2.34±0.15 t 0.672 5.167 0.572 6.143 P>0.05 <0.05 >0.05 <0.0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复发情况比较。两组均随访6个月,实验组复发2例,复发率5.0%。对照组复发9例,复发率22.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5)。

6 讨 论

IBS是肠道功能紊乱的身心疾病,主要表现为长期反复腹疼、腹胀、腹泻,大多伴有心理障碍、胸部满闷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状[2]。关于IBS的发病原因,多认为与肠道感染有关,约8%的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于病情好转后会进展为IBS。也有学者认为饮食、心理、肠道菌群失调、遗传、分泌功能异常也是致病因素[4]。

便秘型IBS属中医“便秘”、“痞满”范畴。病位在肠,与肝脾肾密切相关。因为饮食不节、情志不舒。肝气过旺而乘脾,脾胃运化失常,或气机不利而生痞满,致使大肠传导受阻,便下无力,排便不畅而终致便秘[5]。便秘型IBS以脾胃虚弱为主,故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方中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君药;炙甘草、白术补气健脾,为臣药;辅以少许升麻、柴胡疏肝解郁、升阳举陷,炙甘草调和诸药。《素问》云“塞因塞用,通因通用……”补益药物治疗闭塞不通的虚证属于真虚假实的证候。

综上所述,补中益气汤辨证加减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1]曹晓龙,陆敏.肠康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3):232-234.

[2]胡玥,陶丽媛,吕宾.益生菌制剂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Meta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15,54(5):445-451.

[3]梁文杰,方朝义,沈莉,等.实验诊断学在现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应用分析[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1,26(2):47-48.

[4]左秀丽.肠易激综合征病因及发病机制[J].中华消化杂志,2015,35(7):434-438.

[5]罗昶,吕尚泽,白涛,等.功能性便秘和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相关生活因素上的差异[J].中华消化杂志,2015,35(7):460-464.

2017-07-25

猜你喜欢

汤加减益气腹痛
靖眩汤加减治疗梅尼埃病临证心得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自拟消银汤加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观察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排卵后腹痛,别大意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腹痛候”导引法
下腹部腹痛应做哪些检查诊断
益气温阳通便方治疗老年性便秘31例
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30例
归脾汤加减联合体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