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关系是否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2017-12-29张丰羽韩少秀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48期
关键词:修昔底中美关系陷阱

◎张丰羽 韩少秀

中美关系是否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张丰羽 韩少秀

中美关系复杂多变,并非简单的“非敌即友”的关系。通过修昔底德的论断和分析中美关系发展历程,发现从结构上来看中美已经陷入了“修昔底德陷阱”。但是,中美关系之间的“修昔底德陷阱”远比历史上的同类情况复杂。这是因为,中美之间不但有对抗还有合作,且两者之间的合作范围广、相互依存度高,所以中美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努力走出“修昔底德陷阱”。

什么是“修昔底德陷阱”

“修昔底德陷阱”作为一个政治学术语源始于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修昔底德撰写《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记录了公元前5世纪前期至公元前411年发生在斯巴达与雅典之间的战争,在分析发生的原因时总结为:良性的竞争关系因雅典的强大和对外扩张、以及斯巴达的嫉妒与不满,使得恐惧和误解不断增长并最后导致双方兵戎相见(刘文祥、杨小勇,2015)。修昔底德给出的原由很明确,迅速崛起的新兴国家必然会对原先守成霸权之国的权威形成挑战,两者之间必然为此原因而发生战争。这个术语与“陷阱”(trap)一词结合,则源自1980年美国小说家赫尔曼.沃克在美国海军军事学院的一次演讲。2012年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拉汉姆.艾莉森(Graham T.Allison)发表《修昔底德陷阱已凸显于太平洋》一文,在该文章中他这样写道:“未来数十年全球秩序的关键问题是:中美两国是否能够避开修昔底德陷阱”。拉汉姆认为在当前中美两国间的权利斗争、利益博弈类似于千年前的斯巴达与雅典间的争斗,中国就像不断崛起并挑战美国权威的雅典,而美国则代表着守成的斯巴达。这个论点一经提出就受到极大关注和众多认可。纵观历史,一个大国的强国路程看似必将挑战原有强权的权威和政治地位,“修昔底德陷阱”就像国际政治中的一个无法打破的魔咒。

中美关系是否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当前中美关系的许多特征因类似于当年的斯巴达与雅典,所以部分专家认为中国如同当年实力增加的雅典,这势必会刺激到如斯巴达一样守成霸权的美国,伴随着美国担忧的加深和中美关系中猜疑成分的增加,美国绝不会旁观崛起的中国给自己带来巨大冲击而毫无行动。但是,也有部分专家学者认为中美之间虽然有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可能性,但是如今的世界格局与政治文化大环境已远非当年,另外中美之间的经贸往来和政治依存度也是高度捆绑在一起的。正因如此,中美完全有可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

中美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中美关系如今已发展成为国际政治外交领域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其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伴随着双方实力对比的变化,不同阶段的中美关系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正因为如此,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和参考资料,将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后总结为以下阶段:

1.接触调试阶段。这个过程始于新中国成立,伴随着中美关系从最初级的兵戎相见到后来关系逐渐解冻到破冰。1972年建交后,为应对苏联对美国的挑战和对中国的压力,中美之间进入了一个短暂的蜜月期。但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美关系又进入了一个曲折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虽然两国关系还没有完全成型,但是双方政府都就中美关系定下了基调,江泽民同志在1993年就处理中美关系指出了明确的方针,那就是“增加信任,减少麻烦,发展合作,不搞对抗” 。这条方针日后成为了中国对美外交政策的指导方针,也为中美关系打下了动态调整的基础(金灿荣、赵远良,2014)。

2.定位微调阶段。从1997~2016年间,中美关系经历过以下五次大的调整。分别是1997年《中美联合声明》中的“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之后中美关系虽经历各种起伏波折,但总体上保持相对平稳态势;进入21世纪伴随着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中美之间在各方面的交流愈发频繁与深化,因此在2005年小布什访华时,中方就中美关系适时提出了“21世纪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建议;2008年金融危机虽然冲击了全球的经济稳定,但是中美之间的经贸往来增长势头并未因此而受到大的冲击,反而是在更多方面加强合作与沟通协调,2009年伦敦G20峰会胡锦涛同志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会晤期间,针对性的提出了“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而在同年底,美国总统奥巴马在首次访华时也提出就中美关系的发展前景提出要建立“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在此之后的2011年,针对中美关系发展的新特点和国际局势的新发展,中国又提出要“致力于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2013年,伴随着中国新一代的领导集体的产生,中国适时地提出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最新定位。

自2014年以来,中美关系时好时坏,不能简单地定义为是敌是友。近年来,中美之间的冲突和摩擦主要发生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就中国设置防空识别区方面,美国批评中国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是一种“挑衅行为”,强调“既不承认也不接受中国宣布东海防空识别区”;其次是美国总统奥巴马不顾中方的强烈反对会见达赖,中方就此问题向美方提出了严正的抗议;再次就是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金灿荣。2015)。综合来看,中美在双边和国际贸易上的摩擦非常激烈和频繁。在网络安全方面中美之间也有冲突,标志性事件就是2014年5月19日美国司法部宣布以网络窃密为由正式起诉5名中国军官,这一行为的直接后果是严重损害了中美之间的合作互信,中国随之终止了双方的网络安全组活动。除这些问题外,两国还有其他方面的小冲突和小摩擦,比如中国与相邻国家在东海和南海上的领土争议问题,美国或明或暗地拉偏架让中国很不满意。而美国方面,对于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方面展现的咄咄逼人态度而心存不满。

两国间关系虽然充满冲突与摩擦,但也并不代表双方在合作和交流方面处处掣肘,2014年上半年中美关系发展的不和谐基调终于在7月迎来转折。伴随着第六届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的举办,美国也就中国的发展和壮大释放出一系列理解和支持的善意,奥巴马表示美国欢迎一个稳定、和平与繁荣的中国崛起(金灿荣,2015)。2014年中国海军第一次组团前往关岛参加了由美国主导的“环太平洋”(Rim of the Pacific)多国海上联合军演。之后前来中国参加APEC会议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与习近平主席举行了瀛台会,两国元首进行会晤的主题是新型大国关系,尤其是就中美两个大国在构建什么样的新型大国关系这个问题上达成了重要的共识。

2015年,中美关系全年总体比较平稳,但也有小的波折。一句话总结就是双方之间既有矛盾又存在合作。首先,中美之间的既有矛盾并未得到解决,1月21日美国国贸委员会就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光伏产品给出了存在倾销和补贴的仲裁结果,随后美方邀请达赖参加包括美国总统和众多政要出席的国家祈祷早餐会。但是中美之间正面积极的互动也不少,在这一系列的互动和合作中,最瞩目的当属习近平主席接受美国总统奥巴马的邀请于当年9月份对美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而美国的常务副国务卿布林肯上任即访问中国,并与中方就多种国际重大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换意见。在2015年上半年,奥巴马政府向国会提交了其任内的第二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在这份报告中奥巴马政府提到一方面要提高对于中国急速的军事现代化要提高警惕;另一方面,鉴于中美之间的合作是如此的广泛而深远,美国一定要避免与中国陷入对抗,一定要多寻求与中国之间的合作。

2016年中美关系继续以时而友好时而对抗的状态保持。上半年,中国海军继续参加由美国主导的“环太平洋”军演,继续扩大两军的联系与交流。但是美军持续在南海的巡航和通过,中国对此表示了严正的抗议。尤其是7月,在美国的默许纵容下,菲律宾向一个临时拼凑的“国际法庭”提交了仲裁申请,中国对此荒谬无理的仲裁过程和结果给出了坚定回应。总之,中美关系在2016年上半年既有合作也有对抗。2016年下半年,尤其是9月份G20在杭州召开,中美两国元首利用这个机会对中美关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更多交流和深入探讨。总的来说,中美间既有大量合作又有多方面对抗的复杂外交关系短时间内不会改变。

是否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对于中美两国是否已经陷入“修昔底德陷阱”这个问题,众多专家学者给出了看法。首先根据修昔底德的论断推导,那就是“守成大国”在面对新崛起的“新兴大国”时,必然会因畏惧其必然的挑战而有所反应,最后会因为双方之间的矛盾不调和以及彼此的冲突得不到解决而必有一战,这样的历史悲剧在世界发展的过程中一再上演。结合现在的实际情况推断,中美关系之间虽然没有发展到彼此不能相容而直接对抗的程度,但也已经出现了类似的苗头。所以综合起来,正如金灿荣(2015)的研究结论认为的那样,中美关系从结构上来说已经陷入了“修昔底德陷阱”,但是双方有能力且有努力在避免出现历史悲剧的行动。

中美间虽没有直接发生诸如战争一类的直接激烈对抗行为,但是两者之间的发展道路和当前世界地位,以及诸如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都决定了从结构上双方正步入并已经陷入了“修昔底德陷阱”。

首先,自从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后,美国是世界仅有的超级大国。根据修昔底德的论断,美国属于当前世界秩序体系和发展背景下的“守成大国”;中国从1949年建立新中国以来快速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发展速度更是令人惊奇,这很显然符合“新兴大国”的形象。根据修昔底德的论断推导,在结构上中美已经陷入“修昔底德陷阱”。既然已经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则说明中美关系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发生冲突则是必然的,且基本面也是对抗的。修昔底德得出论断基于当时的希腊城邦国家之间,而处于当前的全球化时代,涉及中美两国的“修昔底德陷阱”远比两千年前的斯巴达和雅典之间复杂,因为两国之间的冲突是涉及多方面的。不光有地缘政治、经济利益而且还涉及到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自不必赘述,有关意识形态的问题在中美之间表现明显,且与以往的案例都有所差异。首先美国虽然不同于英国,是一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但现已经发展成资本主义世界里的“标杆”了。而中国在苏联解体后成为世界上仅有的唯一施行社会主义体制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这使得中国成为在意识形态领域与美国形成竞争的唯一对手。随着全球化的加深,彼此之间互动和接触的增多,亚洲文明和欧美文明之间的文化差异也将不断突显出来。中国在亚洲地区传统上一直占据着重要的文化地位,因其为东方文化的发源地,而美国虽是全球文化的“大熔炉”,但仍以西方文化为主流。因此在双方的交流接触过程中,双方是否能够求同存异和彼此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正因如此,中美已经陷入了比以往更加复杂的“修昔底德陷阱”。

除了比历史上不同时期出现的“修昔底德陷阱”涉及更多方面外,存在于当前中美之间的“修昔底德陷阱”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双方在多方面依存度高。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时,中国就已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金灿荣、赵远良,2014)。除了贸易往来,双方的人员往来和交流也日益频繁,2015年,美国来华旅游的人数就达到了208.5万人次,而中国赴美旅游人数也达到了266.8万人次。2015年,中国赴美留学人员总数占到了美国留学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而美国来华留学人数也接近三万五千名。在全球化时代,面对全球化问题,在全球治理中更需要不同国家之间的通力合作。正因如此,在诸如气候变化、环保、反恐、核不扩散以及金融稳定等方面美国也展现出与中国合作的强烈兴趣。正因在双边、地区和全球领域存在如此广泛而又深远的合作前景与领域,中美之间“合则两利,斗则两伤”。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中美之间从结构上已经陷入了“修昔底德陷阱”,但是中美之间存在的合作和联系又使现存的“修昔底德陷阱”不同于以往。这种新的情况与问题就是中美之间冲突比以往都更要复杂多元,另一方面就是虽有对抗,但中美之间合作依存的情况又比以往类似的情况多。因此,面对这种情况中美之间应该一起努力、加强沟通,在尊重彼此核心利益与重大关切问题上坚守底线。同时双方应建立起长期有效的沟通机制与渠道,消除分歧并避免正面的冲突。在理解沟通的基础上管控双方之间的利益分歧和意识形态之争,不断拓展双方的合作范围,加深双方之间的合作程度,发展更好的合作项目,夯实彼此之间的合作基础,共同走出“修昔底德陷阱”。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猜你喜欢

修昔底中美关系陷阱
修昔底德啊,你真该遭雷劈!
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下的中美关系走向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破解修昔底德陷阱
如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中国与世界面临的大考
陷阱
中美关系向何处去
陷阱2
陷阱1
从积极推动到保守谨慎——美国国务院在中美关系缓和中的角色(1969—1972)
略论朝鲜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