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优化的实现途径

2017-11-27郭萍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1期
关键词:教学过程优化

【摘要】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为研究目标,全面统筹教与学两方面的资源,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整合教学过程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有意识地、有科学根据地找到一种最适合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整个教学过程优化的模式,以保证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教学过程 优化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1-0246-01

一、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1.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加强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质量的重要保证。高校必须努力解决专业教师短缺的被动局面,主动培养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态度良好、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将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所有老师组织起来,成立研究小组,定时进行研究交流,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考核标准和方式上达成共识,形成规范;主动运用科学的方法、措施,激励教师提高自身实践能力。

2.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操作应用能力。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最优教学效果的取得依赖于多元化教学手法的运用。教师在讲授课程基本内容的同时, 引导、组织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 教学上采用案例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观摩、专题讨论、创业大赛、社会调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软件等体验式教学方法, 通过阅读、情景、互动、实践、反思等环节, 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掌握, 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创新性思维。

二、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

1.应突出课程体系的模块化教学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可以分为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薪酬与福利、绩效管理、员工关系六大模块。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六大模块分别设立理论和实训课程,让学生掌握六大模块的操作技能,并通过综合实训掌握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

2.改革考核方法

要对人力资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必然要改变传统的以考察学习成绩为主的考核形式,因为它很难体现学生的工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考核方式的优化需要做到:1)对学生应进行全面的评价。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所以应降低传统的笔试在整体评价中的比重,提升实践课程的比重以及增加实践项目教学中学生表现的评价。2)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延续性和整体性。可以将阶段性评价与日常性评价结合起来,将考核评价渗透于教学的方方面面,学生期末卷面考试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比重最多只能占到50%,其余50%的比重应按出勤、平时作业、上课表现情况、实践项目作业等合理分配。3)可以使用多主体评价体系,改变由教师作为单一评价主体的做法,重视评价主体间的多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加强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和其他人员交互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这些考核方式的改革有助于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丰富案例教学资源

在案例教学被广泛采用的同时,也存在比較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本土化的、规范的、贴近学生将来工作实际的教学案例。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通过对企业调研或企业课题的研究,结合我国国情与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组织专业教师编写人力资源管理教材、教学案例集等。另一方面,学生通过社会调查、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 在老师的指导下收集素材、整理案例。教师和学生共同编写案例,可以解决教师和学生对企业认识不足的问题, 从而使案例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4.更新教学内容

提供给学生的教材应做到出版时间新(如要求最近三年内出版的)、内容全面、权威性与适用性强。从国内已出版的教材而言,大部分都是采用国外比较著名的教材编写体例和内容安排,呈现出趋同的现象。国内外的社会现实、专业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一味的移植并不适合我们的国情。所以,如果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贯彻现代教学方式,一个必要条件是建设与完善本土化、有吸引力和高质量的专业教材。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工具,不断改善教学效果

1.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1)善用多媒体技术,教师要花心思制作电子课件,尽量发挥电子课件图文并茂,绘声绘色的优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知识变得生动、易懂。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同学们也可以通过自己制作PPT展示自己对于某个学习模块的认识。(2)教师可以收集一些经典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视频供学生观摩、研究和讨论,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工作氛围,感受实际管理工作中的多变性和复杂性。(3)选用难度适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将学生分小组进行操作,体会模拟真实环境里的管理。(4)教师可以建设个人教学网站,在网站中除了呈现每一模块的电子课件、相关案例、练习和阅读资料等内容之外,还可以设置论坛,让学生针对专业知识或教学等方面进行讨论;同时也可以提供该行业的热点、焦点和咨询,方便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知识共享、交流、探究。 网站的建设以老师为主导和主管,学生参与并出谋献策,使教学不仅局限于课堂,更能在课外得到延伸和发展,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广阔平台。

2.建立健全科学的课堂教学质量反馈评价机制

首先,要设置科学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点,其设置应该着眼于大局、着眼于未来,应在一定程度上考虑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所可能带来的暂时的、局部的影响。如果课堂教学质量监控点设置不合理,那么教师将会对于其课堂教学过程优化持保守态度。“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的教师意识,是不利于课堂教学过程优化管理的。其次,建立健全科学的课堂教学质量反馈机制。教学过程优化管理的效果,最终还是要通过教学质量的变化来进行评价。建立健全科学的课堂教学质量反馈机制要坚持及时性、客观性以及多元化的原则。

四、整合现有教学资源,不断优化教学环境

1.加强校内专业实训室建设

人力资源管理实训室不能生搬硬套其它专业实训室,应该针对专业特点,建立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实训室进行实践教学。实训室要引进多媒体设备和人力资源管理实训软件,特别是引进生动形象、操作性强的技能软件。在工作分析、员工招聘、绩效评估、人员素质测评、职业生涯设计、薪酬体系设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等内容模块的教学中会涉及学生对相关测评软件和专业技能的运用,由此让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亲身感受到较为系统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的管理活动,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企业实践基地

课程和教学走校企结合的路线,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不脱离企业 ,到一线去学习和锻炼,在实际岗位上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实践中校企可以达成双“赢”的模式,即一方面企业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实习条件,另一方面学校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和服务,选拔出优秀的学生为企业工作,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的就业压力,又可以让企业选到合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邢梅,刘东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体验式”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 中国人才,2011,(14):93-94.

[2]向丽.工作过程导向理念下高职实践教学模式的解构与重构[J].职教论坛,2008,(16):31-34.

作者简介:

郭萍(1977-),女,硕士,讲师,青岛滨海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猜你喜欢

教学过程优化
优化问题设计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多方位选拔与培养网络综合布线技能竞赛人才
欣赏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CAE软件操作小百科(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