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作文素材的积累

2017-11-27何云清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1期
关键词:素材积累作文

何云清

【摘要】学生怕作文是当前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问题。在作文时,学生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尤其是小学生。这就是学生作文素材缺乏问题。然而,导致素材缺乏的原因是学生缺乏社会实践,不留心观察事物,不懂得阅读积累。因此,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积累,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迫不及待,要从重视学生生活实践体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善于阅读三个方面做起,学生作文就会随心所欲、得心应手。

【关键词】作文 素材 积累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1-0085-01

学生怕作文是当前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题。在作文时,学生拿起笔来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尤其是小学生。这是为什么呢?那就是学生作文素材缺乏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在物质丰富,电子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学生还缺乏作文素材呢?那是与学生素材积累有关。然而,学生在家庭娇生惯养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家长代办,学生的自主能力,生活实践被抹杀了,造成了缺乏生活了解,导致了学生作文素材贫乏。因此,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积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迫不及待。那么,怎样才能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积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下面几个环节做起。

一、重视生活实践,积累素材

矛盾曾经说过: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写作来源于生活,生活实践是作文最好的素材。由于孩子少的缘故吧!现在的家庭中,不少的家长过于溺爱孩子,担心孩子怕这怕那,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帮孩子代办,什么事情都不让孩子去做。无形中剥夺了孩子的生活实践,违背了创作规律。试问,孩子写作的生活素材能不贫乏吗?那么,怎样才能积累学生的写作素材呢?

首先,要重视学生家庭生活体验。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要让孩子多参加家务劳动。如:做饭,洗衣,拖地,叠衣服,叠被子以及其他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让孩子通过劳动实践,在劳动中了解劳动过程,掌握劳动技能,体验劳动的快乐和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锻炼思想意志和增强审美能力。这样能积累家庭生活素材,为写作打下基础。

其次,是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大家都知道实践是创作的源泉。家长要让孩子多参加社会上的一些有益活动,让孩子体验活动的整个过程,体会活动的意义。如社区中的联欢会,中秋晚会,春节联欢会以及其他的一些扶貧济困的公益活动,让孩子了解人们的生活情况和变化以及当地的一些风俗习惯。让学生参与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积累社会素材,为写作添砖加瓦。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平台。我们应该关注学生在学校生活的体验,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开花。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科教学中,重视学生兴趣诱导,鼓励学生积极实践,体验学习过程,在实践中总结,又在总结中不断实践,从而积累学生的学习生活素材。

二、善于观察,积累素材

观察是作文的基础。想写好文章就要善于观察,没有观察就没有素材的积累。成语故事“胸有成竹”。讲的是古代一个人很善于画竹,他画的竹子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他平时非常注意观察,把各种情况下竹子的不同样子牢记在心。因此,画竹时他信笔画来,那笔下之竹无不逼真,宛似真竹。画画如此,作文也是如此。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注意留心生活中各种有意义,有意思的事物,写起作文来就会言之有物了。打个比方,我们的生活就像一个大舞台,每天你都看到许多人在这个舞台上表演,要发生许多事件,产生许多感人的场面。这都可以作为我们观察的对象,成为写作的素材。如果有的人对周围的人与事漠不关心,听而不闻,视而不见,遇到作文题目当然就会抓耳挠腮,不知所措了。观察是作文的基础,我们要学会观察,善于观察,做个爱学习的有心人。世界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他的研究院门石碑上刻下了“观察、观察、再观察”的名句,以此来强调观察对于研究工作的重要性。达尔文也曾经说过:“我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他们进行精细观察道德能力上,我可能是中上之人。”可见,观察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活动的能力呢?

观察力的培养,首先是要接近大自然,培养浓厚的观察兴趣。当然,我们所说的观察,是在观察和思考中相伴随的。在美丽广阔的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值得细心观察的事物。如什么花在春天到来时最先开放,哪些动物在夏天时总在树上叫,秋天来临时白天时间变得短了还是长了,冬天下雪的时候冷还是雪融化的时候冷等等。经常细心留意这些观察,养成爱观察、爱思考的习惯,会有助于积累更多的经验,更好地认识世界。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有耐心;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在观察的基础上,还需要与别人交流看法,进行讨论。这样的观察有助于素材的积累,只有观察和积累,写作才能随心所欲。

三、善于阅读,积累素材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明确指出了阅读对写作的作用。阅读是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环节,我们不能忽视各种书籍的阅读。无论写一个人,一件事还是一处景物,都是语言的表达,而语言表达要靠平时阅读的积累。因此,要重视阅读,善于阅读。我认为学生在阅读时应掌握“浏览”、“博览”、“速读”、“精读”四种方法。“浏览”是在读书时,对文章的次要部分一目双行,大略地了解其大概内容,不需细嚼慢咽、品滋品味,这样省出时间可在重点部分多下功夫;“博览”则指读的范围要广,即博览群书,不仅要读作文书,还要读科学书、童话书、故事书等,而且要掌握书中文章的主要内容;而“速读”是指默读与思考同步进行的快速阅读,即注意力高度集中的默读,做到眼到、心到,读与思相结合;“精读”则需对文中描写精彩、含义深刻的重点部分做到细读、深思,理解其义,晓之其理。 只有有效地读书,才能积累语言,沉淀情感,才能笔下生挥!

首先,举办形式多样的读书竞赛活动。在班级中多些组织开展有关阅读竞赛活动:如百科知识竞赛,作家作品知多少比赛,演讲比赛,故事会、报刊剪贴、编辑赛、手抄报、墙报黑板报比赛等活动,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阅读的价值所在。

再次,定期举办读书笔记展览。表扬奖励一批读书收获大的学生,抽取他们的读书笔记,在学习园地上开辟“优美词句赏析专栏”,选登同学摘记的优美词句,放假期间则让学生把“优美词句共赏析”作为手抄报的内容,办个人手抄报,让每个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还要,召开读书心得交流会。在班级经常性组织学生之间开展课外阅读的心得交流会,交流学生阅读时的心得体会。通过交流会的形式,让学生彼此增进对阅读的进一步了解,这样就能给学生动力,激发读书的劲头,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只要我们重视学生的生活实践,诱导学生善于观察以及培养学生善于阅读三个方面积累作文素材,学生怕作文这一难题就能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刘孟宇,诸孝正.写作大要[M].中国写作学会广东分会,1984:15-20.

[2]张洪玲,陈晓波.小学语文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2012(1):138-154.

猜你喜欢

素材积累作文
移动互联开发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镉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