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本形成性评价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09-04李书平李星莹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英语写作校本

李书平+李星莹

[摘 要] 与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相比,形成性评价更符合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更适合人的教育可持续性发展。校本形成性评价在目前的英语写作教学中还是一个涉足不多的领域,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是个具有挑战性、探索性的任务。需要注意的是,形成性评价在校本环境下,只是英语写作评价手段中的一种,在实践过程中,应科学地和其他评价手段兼用,随教学的需要进行灵活使用,这样才会使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产生质的变化,素质教育的理念才会真正得以实现。

[关键词] 校本;英语写作;形成性评价;应用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的斯克里芬(G.F.Scriven)在其1967年所著的《评价方法论》(Methodology of Evaluation)中提出来的,半个世纪以来,不断有国内外教育工作者发展其内涵。随着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行为评价的重视和应用比较,形成性评价在教学中的科学性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所谓形成性评价,即“通过多种评价手段和方法,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兴趣、态度、参与活动程度,对他们的语言发展状态做出判断,对他们的学习尝试做出肯定,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形成性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对学习者分等或鉴定,而是帮助学生和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到为进一步提高所必需的特殊的学习上"。与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相比,形成性评价更符合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更适合人的教育可持续性发展。在此,笔者将沿用上述定义,在校本教学环境下探讨形成性评价的应用。

一、目前中学英语写作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受应试教育思想影響和应试考试要求的束缚,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阶段,教育过程中的参与者大多只片面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漠视学生英语写作学习过程的关键性。一是重结果轻过程,二是重成绩轻兴趣,三是重眼前轻长远。这些都不利于学生英语写作及其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也与素质教育要求相违背。

(一)教师对学生英语写作的本质认识缺乏

部分教师对中学英语写作能力的评价与考试成绩完全挂钩,并以此为标准评价学生和开展教学,忽视了英语除了作为一门考试科目外,其本质是一门与外部环境沟通的技能,是与世界文化交流的手段,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自我更新活动。教师缺乏对于写作能力培养的本质认识,舍本逐末,忽视了学生对英文情感、意识的培养和引导,其结果必然影响学生的学习目标(Learner Profile)和动机(motivation),进而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和长远发展。

(二)教师对学生英语写作评价存在误区

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英语教师对初中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仅停留在作业和试卷评价方面,过度依赖总结性评价,方式方法欠缺和单一。只重视学生在英语写作知识与语法能力方面的评价,缺乏对评价方式的探索和创新;过于强调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评价过程没有考虑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评价中的自我评价作用,即学生的主体性,有悖于教学相长原则。

二、形成性评价在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校本形成性评价体系由教师、学生、课程与教材、作业、评价方式及手段等因素共同构成,每个因素既相互独立,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在评价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因素的作用,科学制定评价策略和方式内容。实施形成性评价的方式较多,操作过程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教师有较大的空间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使之在实践中更贴近教学的实际需要。考虑其在本地区的可操作性,笔者仅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在校本环境下形成性评价的实施。

(一)教师评价(teacher evaluation)

教师是校本形成性评价体系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和分析者。因此,教师需要坚持人文主义原则、过程性原则、学评结合原则、全面评价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多元多层性原则,重视提高学生英语写作的素质,而不是强化应试。教学的改进依据学生的评价反馈,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征和能力水平。

1.基准调查和需要分析

基准调查和需要分析亦可称为起点评价(sizing-up assessment)。了解学生原有学习情况,包括学习态度、兴趣、方法、能力等方面,再参照课程标准,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目标,确立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teaching strategies)。可如下图操作:

2.课堂评价

按照上图所示,通过设计问卷调查和访谈获取的信息,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统筹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教师在课堂上要做正确的引导,并在教学中不断使用正面的评价方式,调动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当学生在写作训练教学过程中表现突出,老师可用肯定评价语气如 “Wonderful!” “Good job!” “Great!” “Excellent!” “Well done!”等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表现不够自信时,教师可适当采用鼓励性语言如 “Can you try” “Try you best” “Dont be afraid” “Think it over and try again”等激励学生克服心理困难,增强学生自信心;当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表现不理想时,“Dont worry. I believe youll do better next time” “Dont worry about it. Im sure youll do even better” “Work hard at your lessons and youll do as well as the others”等信任及鼓励性的语言将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鼓励学生开放式、发散式答案,不拘一格,在塑造学生自信心时可引入和参考借鉴IB课程系列的核心教学法——探究式学习(Inquriy-bsed Learning),即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写作教学法,区别于传统的填鸭式教育(Spoon-feeding education),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和学习困难。

3.作业批改

作业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性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进行形成性评价时,由于评价手段的多样化,书面测验已不再是唯一的量化标准,对作业的评估变得尤为重要。教师布置作业应注意多样性、针对性,应侧重预测型、纠正型、创造型的作业,引导和促成学生通过查阅字典、利用网络进行英语写作、阅读课外读物等。作业批改是常规教学的一个环节。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学生作业的对错情况,而且以定量评价为主。而在形成性评价过程中强调定性评价,以鼓励为主,注重批语互动性、人性化,注重在学生的作业后写上一些鼓励的话语,而不是采用简单的、单一的形式来评价学生的作业。批改作业时可以用A+、A、A-、B+、B、B-等。校本形成性评价应注重每次批改作业以后,教师将比较优秀的习作选出,并在课堂上朗读、讲评。好的作品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让同学之间相互吸取好的经验,并指出努力方向,以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写作能力参考评价表

(二)学生评价(student evaluation)

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是主动参与者,教师应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自评、互评等评价活动。通过自评互评,不断自省和反思,不断改进和形成有效的、符合个性特点的学习策略,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取长补短,最终成为学习的主人。由于学生评价的主观性较强,容易出现对成绩或问题估计过高或过低的现象,这是学生评价的突出缺点。因此,教师开展学生評价时要特别注意对评价者的引导,把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便达到预期目标。

1.自我评价(self evaluation)

具体操作中,教师必须和学生一起制订各项具体评价标准,如讨论优秀英语范文的构成与表达、体现良好合作精神的标准、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评价标准等。要做到这一点,仅仅用抽象的文字进行陈述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具有语言表现特点与要素的实际范例,并让他们能够“听到”或“看到”这些具体的范例。这样,学生就能够知道究竟什么样的作品是优秀作品,进而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客观评价。学生在自我评价过程中,应时刻与教师沟通,了解评价的目的、方法以及评价的手段,学会评价方式,理解评价技能,在评价过程中熟练使用。

学生自我评价一览表

2.学生互相评价(peer evaluation)

学生互评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划定的学习小组为单位,依据与教师共同制定的评价标准,通过同学之间的互相合作来实现对写作范文、短篇、各自作品的有效评价,需要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学生的相互评价可以通过简单的活动来实施。例如,可以让四五个学生评价一个学生,每一个评价者为该生的学习行为写出评语,重点在于肯定其优点,并提出改进的建议。然后,被评的学生根据同学和老师的评语写一个总结,确定自己的改进计划和目标。与自我评价一样,学生互评的成功需要教师提供榜样,展示优秀的互评范例。通过评议,学生可以充分理解评价的标准,逐步增强“我也能行”的信心。同时,让他们学会信任、诚实、公正地对人和对己。学生互评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了解对方包括学习经历在内的各方面信息。互评鼓励学生合作和向他人学习,通过与同学讨论,学生可以说出自己的忧虑、困扰和问题所在,听取他人的意见,从而制订自己下一步学习的改进措施,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成长记录袋评价(portfolio assessment)

所谓的“档案袋评价”,即新课程方案中称为“成长记录袋”的评价方法。通常以一个文件夹的形式收藏每个学生具有代表性的学习成果(作业、作品、课堂表现等)和反思报告,是体现每个学生的学习经历、展示学习过程所做的努力与取得的进步,以及反映学习成效的一个集合体。学习档案收集学生一个阶段或一个学期的学习成就。它根据复杂程度和目的分为6个步骤:收集、反思、评估、精选、思考和评价。

学习档案可以向教师展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轨迹,同时可以引起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反思,以客观的记录帮助教师全面细致了解学生,选择正确的教学策略,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和调整学习策略,增强自信(下转第50页)(上接第34页)心。针对英语写作,学习档案可包括以下几方面评价的内容。

教师可指导学生将体现自己阶段性变化的写作基础测试结果,以纵向(阶段时间)和横向(同期类比)为坐标轴建立文件夹,将每次的作业、作品、课堂表现结果记录整理收入学习档案内,并不定期地添加,使该项学习档案的内容能通过直观比较展现自己变化进步,体现每一次的进步,为以后的改进提供参考。

校本形成性评价在目前的英语写作教学中还是一个涉足不多的领域,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是个具有挑战性、探索性的任务。需要注意的是,形成性评价在校本环境下,只是英语写作评价手段中的一种,在实践过程中,应科学地和其他评价手段兼用,随教学的需要进行灵活使用,这样才会使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产生质的变化,素质教育的理念才会真正得以实现。

[参 考 文 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Genesee and Upshur. Classrooom-based evalu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education[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符 洁)

猜你喜欢

形成性评价英语写作校本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母语负迁移对初中英语写作的影响
从高考英语作文评阅看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语境与英语写作研究
词块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中药分析综合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思路与实践
论形成性评价与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