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措施探讨

2017-05-30刘凯李雪芬

中国商论 2017年8期
关键词:应收账款管理应收账款

刘凯 李雪芬

摘 要:应收账款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商品与劳务赊销的产物,是企业由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让渡资产使用权等形成的尚未收回的款项,是客户单位所占用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同时它也是一种商业信用的体现。企业为了扩大产品的销售收入,减少库存积压,不得不采用赊销政策,而赊销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因此,企业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保证应收账款的合理占用水平和收款安全,尽最大的努力减少由此而产生的坏账损失,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本文首先对应收账款存在的普遍原因及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对GY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其他公司提供借鉴。

关键词: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管理 信用政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3(b)-106-03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对外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等形成的尚未收回的销售款项,同时包括应由顾客负担的税额、销售方垫付的各种运杂费等。应收账款实质上是企业发生销售行为而对付款单位形成的一项有权收回款项的权益。应收账款管理是赊销业务过程中,企业从确认应收款项开始到款项实际收回或作为坏账处理结束,所采用系统的方法和科学的手段,对应收款项回收全过程所进行的管理。

1 应收账款形成的基本原因及主要特点

1.1 应收账款形成的基本原因

1.1.1 外部原因

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为了保障并且扩大市场占有份额,一般都积极采取赊销方式,由于欠款单位自身资金链管理的需要,会设法拖延付款期限,更有甚者恶意拖欠货款全然不顾信用的缺失。

1.1.2 内部原因

(1)缺乏风险防范意识。企业在积极运用商业信用采取促销手段的同时,盲目的去争夺市场,赊销额大幅度上升,在赊销商品给客户之前并未对其信用状况进行调查,也没有账期的限制与额度的预警,导致应收款项逐渐增多从而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

(2)没有及时进行账龄分析,使企业风险不断增加。主观方面的原因,我国企业的管理者基本上都是销售至上,因而忽视企业的内部管理,长期不对账或者对账不清都是企业管理过程中的漏洞。大量陈账、呆账常年挂账,有些应收账款长年挂账卻没有采取措施,有的对了账,但没有合法有效的对账依据,导致坏账形成。

(3)应收账款管理体系不健全。从客观方面来说,我国企业管理者应收账款的管理经验和理论都非常不足,销售人员的薪酬主要是根据销售额而定,而忽略款项的及时回笼,加之单位销售员的流动性比较大,导致大量的应收账款,甚至导致不良债务。

1.2 应收账款的主要特点

1.2.1 较高的风险性

由于应收账款是企业的一项债权,债权人的权益是否可以如期获取,关键在于对方的财务状况、信用状况等。如企业不能及时收回货款,即有可能发生坏账。企业信用销售发生的应收账款何时变现,从理论上讲,由双方约定的时间收回,但实际情况非常复杂,导致应收账款期限无限拖延。而企业的应收账款在外期限越长,发生坏账风险的可能性也就越大,风险成本越高。

1.2.2 较长的停留时间

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企业的应收账款从开始形成到最后收回,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导致企业资产长时间被其他单位无偿占用。收款周期延长,增加了企业的总成本,减少了企业利润。

1.2.3 较高的回收成本

企业为了及时收回应收账款,往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如管理成本、机会成本、坏账损失等,在收款过程中有时甚至不得不采用一定的法律措施。

2 GY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公司应收账管理现状

2.1.1 GY公司应收账款结构分析

根据如下表将GY公司应收账款的所有客户所欠余额比重与客户户数进行分析,编制如下GY公司应收账款结构如表1所示。

从GY公司应收账款客户所占余额情况来看,零散客户数量过多,应收账款余额在1万元以下的客户有180个,占客户总数的一半,而所占应收款项额度仅为2%。零散客户过多,给客户往来款项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1.2 GY公司应收账款财务指标分析

2015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3250万元,占流动资产的52%,占总资产的25%。当年实现销售收入9250万元,与上年相比,销售收入增长15%,应收账款同比增加16%。

GY公司近三年的年度财务报表资料,如表2所示。

根据所列示应收账款余额情况来看,应收账款占资产比重及销售收入比重都较高,收入增加,净利润反而降低了,近年来应收账款增长的速度超过销售收入增加的速度,说明公司的盈利质量欠佳,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现金流的质量,由于资金的缺乏严重制约了公司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2.1.3 GY公司应收账款账龄分析

以2015年12月31日为基础。账龄在三个月以上半年以内的589万元,占总额的18%,账龄在半年以上一年以内的390万元,占总额的12%,超过一年的108万元,占总额的3.5%。根据一般经验,拖欠时间越长的应收账款,催收款项的难度越大,发生坏账的可能性越高。根据现状分析,该公司应收账款质量较差,同时也说明该公司在往来款项管理上存在很大的问题。

2.2 GY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 信用管理不到位

风险控制和信用管理工作没有落实到具体的部门,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弄清自身职责,信用管理工作基本上是销售部门人员或者其他员工顺带完成,没有单独设立信用管理部门,缺乏信用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由于没有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企业不能全面、准确地掌握信息,因此交易的风险较大。

2.2.2 缺乏信用政策

公司业务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信用風险管理制度。在业务发生前,基本就没有对客户进行比较全面透彻的信用分析,没有信用档案管理,也无法实施正确的信用政策,凭主观意识和经验轻易地做出交易决策,即使有购销合同,付款条款里也没有严格的违约责任,放松了对购货方即时监控,信用风险随时存在。

2.2.3 应收账款内控制度不完善,日常管理松散

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缺失,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信息沟通不及时,由于合同权责不清,导致内部互相推诿。逾期应收账款处置不妥善,对业务员催收款项的考核制度不完善,往来款项日常管理松散随意,坏账时有发生,资产流失严重,债务管理混乱不清。

3 GY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管理目标存在偏差,忽视资金管理

企业资金枯竭,主要是因为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只是一味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疏忽了企业的现金流,没有一个正确的应收账款管理目标。公司在进行绩效考核时指标考核设置不完善,重表面利润,缺资金回收的落实。财务部门没有设置专门的应收会计岗位,同时财务制度上缺乏对应收账款回收工作具体落实到位的管理措施,缺少必要的内部控制,对已形成坏账的往来款项不能将相关责任落实到人。

3.2 信用管理薄弱,缺乏信用风险防范意识

由于该企业领导对于客户的信用管理缺乏重视,忽视信用管理,在对客户的重要信息都没有大致了解的情况下就匆匆做出交易决策。在这样的情况下,GY公司销售人员也就一直凭借其主观臆测和与客户的亲疏远近程度确定信用额度和信用期限。并不能根据市场行情与产品本身的特点及公司的战略目标来制定可操作性强的信用政策。公司在制定信用政策时随意性比较大,在合同签定前没有对客户进行信用调查,缺乏客户信用风险识别和评估程序。在此影响下,GY公司2013年~2015年的逾期应收账款一直居高不下,2013年逾期应收账款占应收账款总额比重为46.1%,2014年则为43.76%,2015年也有42.7%。由于应收账款逾期所占比重较大,较为严重地影响到了公司的资金流动,从而也阻碍了公司的可持续性发展。

3.3 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水平低下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不完善。一般而言,产生应收账款后,企业必须马上进行清算,催收,定期对账,相互核实,如已经没有办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应该及时冲减坏账准备金。但由于缺乏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再加之业务本身复杂,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财务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也停滞不前。上述各种情况导致企业的营业周期增长,企业现金发生短缺,企业的资金循环受到阻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遭到破坏。

从2013年到2015年,应收账款总额逐年增加,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和资产总额比率逐年上升。2014年末应收账款余额2802万元,较2013年末2199万元增加603万元,增幅27.40%。同时,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率由2013年的42.9%增加到2014年的43.9%,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不健全以及管理水平的低下导致应收账款总额大幅度增加。

4 GY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相应对策及管理经验

4.1 转变经营观念,重视资金管理

为了减少坏账损失,从根源上找到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案是非常必要的。GY公司应该转变经营观念,重视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加快应收账款的收回,减少不必要的坏账损失。同时,合理制定信用政策,加强资金管理,确保日常经营需要。在赊销商品给客户之前,对客户信用情况的调查,使赊销的管理和控制专业化、规范化。

4.2 防范信用风险,控制应收账款发生

4.2.1 设定应收账款管理目标

GY公司应根据实际发展情况与管理目标的需要设置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对应收账款实行计划管理,并建立一套指标体系完备的管理制度。从该公司应收账款结构分析可知,其应收账款的客户规模大小不同,且小客户数量最多,因此对于不同的客户可设定不同的应收账款管理目标,并按100万元以上、20万~100万元、5万~20万元,5万元以下分类,从而对其进行分类管理。以2015年12月31日数据为例,虽然20万元以上客户数量仅有53个,但其余额比却占到了83%,而5万元以下客户有269个而其余额仅占8%,因此在产品走俏时,对于信用较为良好或者信用较差且规模较大的企业可以适当赊销,便于日后进行应收账款的催收。但在产品疲软时,对于赊销的控制应该格外严格。充分运用公司引进的会计信息化系统,通过系统来管理数据,设置应收账款预警,当赊销规模接近警界线时,系统会及时提醒,严格控制客户应收账款额度与期限。

4.2.2 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

以财务管理部门牵头,业务部门协助,共同制定具有可执行性的信用销售政策,保证能够及时收回往来款项。销售商品时对资信不高的客户要求全额付现,对资信一般的客户甚至较好的客户可以使用承兑汇票,资信好的客户当然允许其分期付款,但也必须限制期限和最大的累计金额。如果个别赊销客户短期内不能及时还款,必须要求对方制定还款计划,提供信用担保依据,保证其能及时还清欠款。对没有制定还款计划又不能提供担保的客户,拖欠期限过长,可以采取一定的法律手段解决。

4.2.3 建立信用风险识别机制

信用风险识别是指在信用风险发生之前,确认信用风险的来源,采用定量的方法评估和测定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影响程度和后果。GY公司要及时掌握客户的情况,更新当前的客户状况,对客户的信用状况做出合理的评价,使企业收集更完整的资料,如果客户延迟付款,企业就会有充足的资料来保护自身的利益。同时,应对不同信用级别的客户进行合理分类,对不同资信的客户区分对待,并检查客户是否突破信用额度。以针对性的进行研究,减少因信用风险未识别带来的损失。根据以往经验,GY公司可以将客户信用级别分为A、B、C、D四大类。信用级别不同的客户,采用不一样的信用策略。

4.3 建立健全公司应收账款管理机制

4.3.1 建立健全应收账款管理制度,重视对大客户应收账款的催收

要求财务部门按期编制应收账款往来明细表,栏目包括余额、信用额度及逾期账龄分析,将公司往来客户分为一般客户与大客户,同时业务部门专设大客户工作室,负责对大客户及时跟踪回访,必须及时反馈客户的付款计划并将付款是否兑现落实到位。对于GY公司来说,可将100万元以上的客户定义为大客户。

4.3.2 建立健全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

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保证资金及时回笼的重要保证。GY公司可根据自身特点及应收账款管理风险控制点制定严格的业务审批流程,审批流程不仅仅是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走过场的一种简单程序,而是必须将责任落实到人,主责部门与个人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保证现金流顺利流畅,同时也有力地保证了公司应收账款资产完整和安全,确保企业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洪艳.加强应收账款管理,防范企业财务风险[J].经营管理者,2016(7).

[2] 徐赛兰.ZL公司应收账款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6.

[3] 张文敏,张夏夏.应收账款管理对策[J].时代金融,2015(9).

[4] 魏霁云.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研究[J].商业经济, 2016(3).

猜你喜欢

应收账款管理应收账款
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研究
浅析当前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家电制造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问题及改善措施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刍议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浅谈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