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班绘本《神奇的蓝色水桶》

2017-02-26文钱芸

好家长 2017年6期
关键词:橡皮筋水桶蓝色

文钱芸

大班绘本《神奇的蓝色水桶》

文钱芸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强调:“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于是我就追随孩子的阅读兴趣,生成了此活动。

【活动目标】

1.借助图画、音乐,感受文学作品中语言的优美。

2.在游戏、绘画中体验合作创造的快乐。

【活动准备】

《神奇的蓝色水桶》绘本、头饰、小棒子、彩圈、皮筋、纸、笔。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幼儿根据水桶展开想象

老师带来一只蓝色的水桶,小朋友想一想,如果你有一只这样的水桶,你会用它来干什么呢?如果里面装上水,你又会用它来做什么?

二、听一听——幼儿随音乐欣赏故事

1.幼儿听音乐欣赏故事一遍

你们的水桶可真神奇,有一个叫莎娜的小朋友,她也有一只神奇的蓝色水桶,她会用它来做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个故事吧。

2.幼儿再次听故事,并跟随老师一起讲故事

三、变一变——神奇的水桶

1.用自己的身体动作变水桶

(1)一人变

莎娜的水桶真神奇,会变大变小,你们想不想变?怎么变呢?

除了手之外,还有哪里也可以变呢?

(2)合作变

想不想和大家合作,变成一个更大的水桶?

(所有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圈越来越大,最后松开,表示水桶破了。师语言:变大——变小——再变大——嘣。)

2.使用提供的材料变水桶

刚才我们小朋友用手、脚还有身体的其他部位变了大大的水桶,除了我们的身体,还可以用什么来变大大的水桶呢?

小朋友自主选择圈、小棒、橡皮筋,自然分成三组变化水桶。

刚才我们分别用圈、小棍、橡皮筋变了三只水桶,能不能把这些材料都合起来,变成一个更大的水桶呢?再想一想,试一试,怎样用所有的材料变成一个更大的水桶?

四、演一演——幼儿分角色表演水桶和小动物欢快游戏

水桶变得好大啊,水桶里还来了许多小动物呢,猜猜看都有谁呢?谁愿意当水桶?谁愿意当小动物的?扮演小动物的小朋友可以选一个头饰进行表演。

(提供头饰供幼儿选择,帮助幼儿明确自己的角色,听音乐在“水桶”中模仿各种动物快乐地游戏。)

根据音乐“嘣”一声,水桶倒了,小动物们都回家了,小朋友们也结束游戏,回原点坐下。

五、想一想、画一画——神奇的水桶

这水桶真是太神奇了,这本书也真是太美妙了,你最喜欢这本书中的哪一幅画呢?你还希望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呢?

随着水桶越变越大,水桶里的小动物也越来越多,又会来了哪些小动物呢?我们把它们画出来吧。(教师提供一张大大的画纸,幼儿边听配乐朗诵,边进行创作。)

【活动反思】

一、总结

《神奇的蓝色水桶》是一篇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活动中幼儿通过视觉、听觉、运动觉等多种感官的参与来理解、表现文学作品,体验文学作品中由神奇的想象所带来的愉悦。在表现作品时,通过营造宽松自然的氛围,引导幼儿运用肢体动作等手段,从幼儿单人游戏到多人游戏,从分组用材料游戏到合作游戏,最后升华到所有的幼儿全身心地投入,让幼儿在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的过程中,使整个活动涌向高潮,并一直延续下去。

二、活动过程中的“亮点”

1.图画书设计别致

这本书的设计别具一格,给人以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孩子从视觉上直接能感受到画面上的水桶一次次地变大,并一次次为它发出惊叹,尤其是“水桶大得不得了”时书面从两页猛然翻开到整体的四页,幼儿都情不自禁地“哇”地叫出声来。

2.意境美

根据故事情节发展的变化,我们特地制作了与之相匹配的音乐。开始部分宁静、飘悠,把幼儿带到梦幻般的世界中,然后是轻快的戏水声,再接着是朋友来的脚步声,大家一起游戏时的笑声、闹声……音乐伴着图画,让幼儿的思绪随着故事的展开一直飞到浩瀚的大海上。

3.材料简洁

此次活动材料简单易取,都是幼儿现实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且喜欢的玩具,如圈、小棒、橡皮筋等,这些随手可得的材料,却在活动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在整个教育活动中,优美的图画、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起了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勾起他们强烈的阅读欲望,再加上音、画、形等综合手段的运用,让幼儿充分地理解、表现、体验,使活动达到最高潮。活动虽是结束了,但活动内容却无限拓展延伸,超越了活动本身。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掘港镇环北幼儿园)

猜你喜欢

橡皮筋水桶蓝色
生活中的小魔术
蓝色的祝愿
蓝色的祝愿
跟踪导练(五)(3)
彤彤和水桶
橡皮筋
蓝色使命
橡皮筋小妙用
蓝色的五月
巧提水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