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课多研”语言教学的实践研究

2017-02-26文李玉侠

好家长 2017年6期
关键词:小屋教研诗歌

文李玉侠

“一课多研”语言教学的实践研究

文李玉侠

在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背景下,基于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以中班教研组作为切口,通过研究幼儿、深挖教材、合作教研的实践研究,全面研讨幼儿语言教学的目标、设计和环节,了解年龄班诗歌语言学习的特点、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积极探究语言教学有效性的路径与策略。

幼儿园;一课多研;语言教学;实践研究

为提高省内各大市教研水平,徐州市幼教中心组建了以“语言教学”为中心内容的教研协作组,2017年3月中旬,我园开展以年级组为单位,以语言领域的语言教学为内容的“一课多研”教研活动。一个年级组的三位老师同课异构,选择相同的教材,依次研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采取循环往复,螺旋教研,多人多次同课研磨。历时近一个月,集中集体智慧,研究教学大纲目标,研究《指南》课程实施的领域目标,研究幼儿,深挖教材的教育价值。甄别和选择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与实施策略,完善语言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多维度设计教学目标,多元整合教育过程。将语言教育与各领域有机渗透,过程设计合理、易操作可行、符合幼儿发展需求及能力水平的教学方案,从而使教师们对幼儿园语言领域的教学活动有所研究、有所思考、有所实践、有所收获。

经过近一个月的时间,我参与研讨、上课、听课、评课、反复修改,反复学习研讨,对“一课多研”语言教学的实践研究颇有收获。

一、基于儿童的学习与发展,研究幼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及《指南》是幼儿园各项工作和教学研究的行动指南,在《指南》背景下的新精神、新理念及新举措在“一课多研”教研活动中,有很大的体现。

首先各环节设计均能够尊重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特点。以幼儿为主体,观察幼儿的年龄特点,激发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如,中班三位教师执教的《快乐的小屋》,整个活动过程让幼儿自己完整感受诗歌的内容,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搭建小屋,有的选择彩纸搭建,有的选择蒲草搭建,还有的选择花草来搭建。教师对于幼儿的不同材质不予干预。这种方式是根据幼儿自己的喜好自主探索的,这样获得经验最能被幼儿接受和理解,获得的直接经验是最有效的。其次,将游戏精神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幼儿语言活动的词汇量不足,语言交往的能力较弱,教师根据幼儿形象思维这一特点,将萤火虫、小蜘蛛、小麻雀、蛐蛐等可爱有趣的小动物用拟人化的语言、动作、表演来引导幼儿去学习,去感受,去创造,让幼儿在帮助的过程中感知小屋带给他们的快乐。再次向幼儿通过发放调查表,调查幼儿现有发展水平现状和幼儿计划用什么方法来装扮自己的小屋,了解研究幼儿的语言学习方式。教师针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情况汇总,发现幼儿学习的层次性和针对性。小班幼儿语言词汇不够丰富,处在一问一答、甚至问而不答的阶段。中班幼儿虽然能够说出自己的意思,但内容单一,词汇不够用。大班幼儿喜欢看图书,但倾听和连贯表达能力都有待提高。以年级组为单位,调整实施策略,让小班幼儿知道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并欣赏动画。中班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并知道为别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会给别人带来快乐。大班分段分层欣赏理解诗歌并能初步创编诗歌。

二、基于儿童的学习与发展,研究教材

此次“一课多研”的教学教研形式,使得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机会深入挖掘教材,研究教材,通过反复学习、研讨、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发现教材的教育价值,且有深度、有效地加以利用。如,中班教研组的老师多次在一起研讨,首先确定语言教学活动的重点和难点。通过理解诗歌的内容,初步学习诗歌,难点是体验快乐的真正意义。其次答疑设问进行全面的思辨。“如果你上这一节课,你会如何挖掘教材的教育价值?”“将教材设定新授、初学、欣赏、创编,为什么?”“你这样设计过程的依据”“你打算对提问做哪些有效性的调整,为什么?”“活动环节为什么做如此的调整?”等等。教研组再次对《快乐的小屋》语言教材进行了分层研究,诗歌共分为四个段落,包括搭建小屋——打扮小屋——小屋内产生的快乐——总结是一间快乐的小屋。大家对使用PPT方式进行问答式理解、聚焦式讨论、分组活动、游戏扮演等主要环节没有太大争议。重点对教学过程的综合性、儿童学习的有效性、学习方式的多样性进行了讨论。如:是选择前知识再现——范读——理解——学习——游戏巩固——分组,还是选择前知识——游戏——理解——学习——巩固再现。通过争辩,教师们基于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觉得选择后者,遗憾会少些。

三、基于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教研初见成效

此次“一课多研”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间的合作意识增强,合作效果初见成效,幼儿、教师、管理者不同程度地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较大地激发了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教师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适宜地挖掘了幼儿发展的潜能。如整个教学过程以照相、录像、文字的形式记录,课后采取微定格的切割教研方式,让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重点进行有效地观察记录、分析调整。

研讨课给老师提供了精炼课堂教学,认真研究幼儿,深挖教材的机会,同时极大地发挥了互相合作、有效沟通、专业成长,示范带动的教研作用。

(江苏省徐州市朱庄中心幼儿园)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李季湄,冯晓霞主编.3—6岁儿童发展指南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小屋教研诗歌
诗歌不除外
春天的小屋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波比建小屋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山中小屋
诗歌岛·八面来风
教师到底需要怎么样的教研主题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