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拓教研新模式
——以“交换空间”实操性教研活动为例

2017-02-26文贾文芬

好家长 2017年6期
关键词:教研创设班级

文贾文芬

开拓教研新模式
——以“交换空间”实操性教研活动为例

文贾文芬

有效的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和提高园所保教质量的重要抓手。本文以“交换空间”为例,在专家引领下进行了教研模式的新探索,这种实操性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让老师们从“台下”走到“台上”,适合园本教研与园际互动,有效助推教科研工作的开展和提升园所的保教质量。

幼儿教师;实操性教研;交换空间;新模式

大港中心幼儿园自2013年加入镇江市第一批《指南》实验园以来,先后组织开展多期《指南》专题培训,以“基于跨班游戏的课程与资源建设”项目为践行《指南》的抓手开展园本教研活动,同步参加市级《指南》实验园以及一些优秀幼儿园的观摩和专题教研活动,在活动中教师的观念发生了转变,专业水平得到了提高,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我们的问题

(一)教师只是一个被动的参与者,教研成果不明显

教研成果最终要运用到幼儿园的保教工作中,要能够保证对该方面的保教工作有所推动和改善才能够真正地发挥教研的重要作用。然而有很多教师只是被动地参与,出现“看着心动,听着激动,过后一动不动”的状况。有的出现目前重视什么,该方面的工作就做得较好,而一旦内容更换,原有的成果就逐渐消失,甚至回到原有的水平。

(二)不能将教研培训学习与日常的教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随着《指南》的推进,教研活动的开展,各种培训活动的深入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活动不是独立于教育教学之外的研究,而应该把它们与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联系起来,但由于原有的行为、观念根深蒂固,很难在短期内有所改善。

鉴于以上的问题,在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叶小红博士的指导下,市内5所《指南》实验园利用镇江新区大港中心幼儿园的活动室开展了“交换空间——创设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与学习环境”的实操演练式的专题教研活动。

二、我们的实践

(一)各实验园确定环境打造的班级,进行前期的构思和设想

大港中心幼儿园作为活动现场,在前期将试验班级活动室的平面图、原有的班级环境照片以及近期开展的主题活动传给了各实验园,各实验园组织本园的骨干教师对所打造年级幼儿的年龄特点、主题活动进行研究,进行环境打造的前期构思和设想,并制作成PPT备交流所用。

(二)进入打造班级所在的年级段,进行现场环境及游戏观摩

在进入现场观摩游戏前,提出如下观摩要求:1.各负其责的老师进入相应的年级观察现有的区域游戏环境。2.研讨对环境创设有什么设想?设想的依据是什么?3.在环境创设过程中是如何考虑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的?带着这些问题,各实验园的老师们进入现场进行环境、游戏观摩。

(三)集中研讨,畅谈打造方案

观摩结束以后,各实验园从观摩要求入手,畅谈了即将打造班级的方案,虽然各幼儿园所侧重点不一样,但都能够紧紧抓住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各区域创设的具体要求进行环境的创设和打造。如:中山路幼儿园提出了“利用身边的废旧纸箱和报纸及其他常见废旧物品进行废物利用的环境打造”;京岘幼儿园提出“阅读区应设在教室中光线较好且比较安静的角落,要布置得温馨舒适,美术区也是一个相对安静的区角,适宜与语言图书阅读区相邻”。而作为主办方的大港中心幼儿园也提出了“阅读区可以请孩子将损坏的图书进行分类,放入到指定的盒子里,让家长和孩子带回家一起修补,让孩子懂得要爱护图书”。

(四)各园按照预想方案进入实验班级布置区域游戏环境

各园在有限的时间内组织本园的精干力量根据预想方案进入实验班级进行实地现场区域环境创设。在创设中,实验园的老师们各显神通,紧紧围绕指南的要求创设了各具风格的区域游戏环境,尽显出各自对游戏的独特视角。

(五)专家引领,实地研讨与点评

打造结束后,叶博士带着所有参会人员逐班进行研讨,各实验园从空间的布局,区域的选择、材料的准备、各区域环境的布置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班级区域环境打造的情况,观摩人员针对改造后的现场进行了交流互动,叶博士从专业的角度给予了点评。

三、我们的思考

(一)实操性教研活动,让老师们从“台下”走到“台上”

实操性教研活动从以往“专家说、教师听”的教研模式转变为“教师说、专家听”,老师们从台下被动地接受,转变成教研活动的研究主体,在活动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思考,在活动中拥有“说”的机会,观点交锋、各抒己见,大大增强了参与教研活动的主观能动性。

(二)实操性教研活动,促使教师专业成长更快

实操性教研活动从“理论”层面落实到“实操”层面,更加贴近教师的需要,通过实地的操作以及和专家的互动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亮点和问题所在,既能强化原有的经验,又可以避免问题的再次发生。

(三)实操性教研活动,既适合园本教研又适合园际互动

实操性教研活动搭建了宽松的教研活动平台,让教师有更多的交流机会,既适合园内教研活动的开展又适合园所之间的问题探究,在缺少专家引领的情况下,集体智慧的碰撞亦能助推教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和促进保教质量的全面提升。

(江苏省镇江新区大港中心幼儿园)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教研创设班级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班级被扣分后
教师到底需要怎么样的教研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