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分析

2017-01-15瞿芬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期
关键词:糖化空腹胰岛素

瞿芬英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分析

瞿芬英

目的观察并分析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在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50例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对全部患者实施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并分析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患者空腹血糖为(13.5±1.8)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10.2±0.7)%、甘油三酯(TG)为(2.95±1.20)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3.85±1.14)mmol/L,均高于治疗后的(6.3±1.1)mmol/L、(6.3±0.6)%、(1.58±0.95)mmol/L、(2.16±0.85)m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结论针对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临床患者而言,实施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降低血糖和不良反应的产生,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可行性,可进行广泛的推广及使用。

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门冬胰岛素30;二甲双胍

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使糖尿病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病发率,其中多数为老年患者,若不能及时治疗此疾病,则会陆续引发多种并发症,不仅加重患者病情,还影响临床治疗的切实效果、预后状况[1-5]。近些年,治疗糖尿病的安全性、有效性备受医学研究者的关注,对于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治疗,需予以强化性控制有效措施,降低产生并发症的几率,规避其产生心肌梗死等不良状况[1,6-8]。为此,本文选取部分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旨在探讨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50例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65~75岁,平均年龄(68.8±2.4)岁。检查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均在疾病诊断的标准内,且在接受治疗前未应用降糖类药物或是胰岛素相关治疗,同时无并发症产生。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基础性治疗,主要包含:宣教健康知识、运动指导,而后将患者在检查中各项指标作为对比临床效果的依据。运用门冬胰岛素30实施治疗,将药物的初始剂量控制为10~12 IU/d,皮下注射,2次/d。治疗2~3 d后,将药物治疗剂量调整至2~4 IU/d[2]。而后联合二甲双胍实施治疗,口服0.5 g,3次/d。若患者的年龄>70岁,或是体质量偏高者,则需将剂量调整至1.0 g,2次/d。若患者在口服该药物之后胃肠道产生不适,则需适当减少该药物的使用剂量,或是将口服时间改成饭后。若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的症状比较严重,则需立即停止该药物的治疗。定期检查临床患者在空腹状态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TG、LDL-C,将指标参数控制在标准范围内[3]。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临床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TG及LDL-C的变化,同时对各指标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50例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空腹血糖为(13.5±1.8)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10.2±0.7)%、体质量为(68.1±9.5)kg、TG为(2.95±1.20)mmol/L、LDL-C为(3.85±1.14)mmol/L,治疗后空腹血糖为(6.3±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6.3±0.6)%、体质量为(69.2±12.2)kg、TG为(1.58±0.95)mmol/L、LDL-C为(2.16±0.85)mmol/L。通过以上数据比较可知,治疗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TG、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4.13、29.91、6.33、8.40,P<0.05);而治疗前后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0,P>0.05)。

2.2 50例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50例患者均未出现水肿或是对胰岛素使用出现过敏现象,共有4例患者出现低血糖状况,经相关治疗及处理之后该症状得以消失;临床药物的联合治疗实施过程之中,产生胃肠道不适共有8例,其中包含腹泻、恶心,6例在服用药物之后临床症状消失,2例停止药物的使用。本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

3 讨论

在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相关患者之中,重点就是控制血糖指标在标准参数范围内,改善代谢紊乱的状况,减缓并发症的产生及发展,并提升患者在生活方面的质量[4,9-13]。据相关研究的结果显示,在治疗糖尿病患者之时把糖化血红蛋白<7%视为控制的目标,可以减少产生微血管等病变几率[14-18]。然而,在治疗该疾病过程中应依照患者实际状况选取最佳治疗方案及其药物[5]。临床上门冬胰岛素30为人工合成相关胰岛素的类似物,它模拟了人体胰岛B细胞实现分泌的模式。二甲双胍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药物,可以抑制糖异生、糖原进行分解。与此同时,降低了肝糖的输出,且增强了胰岛素有关敏感性,提升其葡萄糖在临床上的利用率[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TG、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临床患者来说,实施门冬胰岛素30、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提升了疾病治疗的有效率,并减少了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此同时,门冬胰岛素30不需要在餐前提前半个小时,能够较好提升患者对胰岛素临床治疗的切实依从性,确保临床患者持续性的治疗,故该治疗方法可较好控制糖尿病在病情上的发展。

[1]谢立兵.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11,6(30):32-33.

[2]赵雪莲,郭文娟.门冬胰岛素 30 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中国民康医学,2016,28(12):18-20.

[3]肖刚.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分析.大家健康,2016,10(3):15-16.

[4]高春燕.门冬胰岛素 30 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 2 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糖尿病新世界,2015,22(48):48-49.

[5]潘丽燕,刘荣.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1):114-115.

[6]吴志英.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6,33(4):392.

[7]曹德云.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6(1):182-183.

[8]柏松,时艺珊,王晓蕾,等.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中国医药导报,2009,6(33):57-58.

[9]施勇华.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8,11(6):613-614.

[10]黄慧,金宁,邱小严.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56例临床观察.吉林医学,2013,34(24):4932.

[11]应文华,叶爱玲,叶韩镯.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观察.中国药师,2015(2):277-279.

[12]杨东明,何华伟,鲁立文,等.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4):3777-3779.

[13]努孜古丽·努斯来提,艾克然木·满苏尔.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探讨.中外医疗,2014(21):100-101.

[14]罗垂明.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6):518-519.

[15]李洪超,徐菲,王藩.双时相门冬胰岛素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成本-效果分析.中国新药杂志,2011(21):2163-2170.

[16]梅青,蒋萍.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用于社区门诊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山西医药杂志,2014(2):177-179.

[17]辛作文.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医学信息,2013(20):144.

[18]陆纪萍.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健康之路,2013,12(11):32-33.

Analysis on clinical effect of insulin aspart 30 combined with melbine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QU Fen-ying.Minhe County People’s Hospital,Minhe 810800,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and analyze clinical effect of insulin aspart 30 combined with melbine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MethodsA total of 50 newly diagnosed elderly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as analyzed subjects all received insulin aspart 30 combined with melbine for treatment.Clinical indexes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Before treatment,patients had fasting blood glucose as(13.5±1.8)mmol/L,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s(10.2±0.7)%,triglyceride(TG) as(2.95± 1.20)mmol/L an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LDL-C) as(3.85±1.14)mmol/L,which were all higher than(6.3±1.1)mmol/L,(6.3±0.6)%,(1.58±0.95)mmol/L and(2.16±0.85)mmol/L after treatment,and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ody mas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P>0.05).Adverse reaction rate was 24% in this study.ConclusionInsulin aspart 30 combined with melbine shows significant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newly diagnosed elderly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which can improv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and decrease occurrence of blood glucose and adverse reaction.This method has feasibility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can be widely promoted and applicated.

Newly diagnosed elderly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sulin aspart 30; Melbine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1.044

2016-10-19]

810800 民和县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糖化空腹胰岛素
采血为何要空腹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院外延伸干预模式对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自护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应用安琪酿酒曲糖化工艺的研究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空腹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