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T-pro-BNP与hs-CRP在慢性心力衰竭危险预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6-12-17张奇志赖胜华范华青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18期
关键词:正常者心衰分级

张奇志 赖胜华 王 娟 范华青

广东省东莞市麻涌医院,广东东莞 523778

NT-pro-BNP与hs-CRP在慢性心力衰竭危险预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张奇志赖胜华王 娟范华青

广东省东莞市麻涌医院,广东东莞 523778

目的 探讨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于预测慢性心衰危险性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NYHA心功能分级,同时选择44例心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试患者实施治疗前后的NT-pro-BNP与hs-CRP数据,同时检测对照组相应数据。予以对比。 结果 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慢性心衰患者实施治疗后,其NT-pro-BNP与hs-CRP水平均得以显著性下降(P<0.05),但同心功能正常者相比,仍明显偏高(P<0.05)。心功能分级越高,其对应二者数值越大(P<0.05)。 结论 NT-pro-BNP与hs-CRP可作为预测心力衰竭危险程度的科学依据,可以用作判断患者预后的重要参考。

慢性心力衰竭;NT-pro-BNP;hs-CRP

近年来,冠心病患者的比例居高不下,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在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炎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1]。临床研究证实,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属于一种非特异性的炎性标记物,该物质同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具有正相关关系,可以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一项独立因素[2]。近年来,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被广泛应用于对心力衰竭的程度进行评价,是判断心衰预后以及实施针对性治疗的科学依据[3]。采取有效方式,针对慢性心衰危险情况实施准确预测,对于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具有积极意义。我院探索分析NT-pro-BNP与hs-CRP对于预测慢性心衰危险性的应用价值,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基本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所纳入患者均为我院2015年6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共计118例。含男78例、女40例。患者年龄50~76岁,平均(72.6±6.5)岁。在病史方面,冠心病史0.5~25年,平均(8.9±3.2)年;心力衰竭史0.5~20年,平均(2.6±3.5)年。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含Ⅱ级50例、Ⅲ级38例、Ⅳ级30例。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应用针对性剂量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以及硝酸脂类和洋地黄等实施治疗。上述118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随机抽取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心功能正常者44例作为对照组,含男24例、女20例;年龄48~75岁,平均(71.9±5.2)岁。两类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相对接近。

表1 不同分组慢性心衰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与hs-CRP变化情况比较

1.2方法[4]

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次日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4mL,经离心分离血清后,将其置于-30℃冰箱中妥善保存待测。hs-CRP应用散射比浊法实施测定,设备选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同时选择由西门子公司所提供的配套试剂,线性范围为0.08~160mg/L。NT-pro-BNP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设备选用罗氏公司生产的Cobas E601免疫分析仪,同时选用配套试剂。分析灵敏度为5ng/L,检测范围为5~35000ng/L。完成相应治疗后,所有患者再以上述方式实施一次测定。两个项目的测定均由专业人员实施。心功能正常者对照组,则只实施一次测定。

1.3观察指标

将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患者实施治疗前后的NT-pro-BNP与hs-CRP数据进行对比,同时将其与心功能正常对照组实施对比[5]。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数据资料以方式表示,结果以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慢性心衰患者实施治疗后,其NT-pro-BNP与hs-CRP水平均得以显著性下降(P<0.05),但同心功能正常者相比,仍明显偏高(P<0.05)。心功能分级越高,其对应二者数值越大(P<0.05)。见表1。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已经成为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违停,全球大约有3800万该类患者,其发病率表现为每年50%递增趋势。临床研究认为,慢性心力衰竭属于冠心病的严重阶段,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临床治疗难度较大。目前,针对该类患者的心功能实施科学评估,主要应用心导管创伤检测方式,尽管可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但其操作相对繁琐,临床上应用难度较大,因而受到限制[6]。所以,临床上一般使用NYHA心功能分级,该方法主要是参照患者的临床表现同时结合超声心动图实施行评估,尽管操作较为简单,但获得的数据不够精确。采取有效方式,获得敏感性以及特异度高的数据,对于快速诊断慢性心衰患者病情以及观察期疗效和转归等,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而言,其病理生理机制不仅与心肌重塑具有密切关系,同时还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脑钠肽以及炎性因子等同样具有密切关系。其中,NT-pro-BNP以及hs-CRP是目前条件下被广泛应用与临床的心血管标记物。NT-pro-BNP属于一种心血管肽类激素,主要来源于心室肌细胞,由左心室分泌,在发生心力衰竭时,其心脏收缩以及舒张能力均下降,其心腔内压力以及容量负荷增加,从而刺激心室壁释放BNP前体(pro-BNP),并迅速分解为NT-pro-BNP及BNP[7-8]。NT-pro-BNP与BNP具有极为相似的功能,均参与纳调节并维持血压的动态平衡,可以起到促进纳排泄、利尿、扩张血管、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以及抑制交感神经等作用。NT-pro-BNP可以较好的反映患者的左心室功能,与心力衰竭的程度密切相关。但是,在相同的条件下,NT-pro-BNP同BNP相比,其半衰期明显更长,临床更加容易实施检测,更能够有效反映患者的心功能受到损伤的具体情况。NT-pro-BNP以及BNP对于心衰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判断等,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NT-pro-BNP水平是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用的独立性、有效性预测因素,其预后判断作用针对不同的慢性心力衰竭阶段均具有有效性[9-10]。《2013中国CHF诊断治疗指南》指出,与急性心力衰竭相比,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于NT-pro-BNP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均较低,患者即使在接受相关治疗使心衰得到控制后,其NT-pro-BNP水平仍可维持在较高水平[11-13]。所以,将NT-pro-BNP作为确诊慢性心力衰竭指标,实际上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14-16]。心肌炎症状态下,炎症因子Hs-CRP水平将相应升高,可作为预测心血管疾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能够用以评估未来6-10年心血管疾病发作危险性。CRP属于肝脏在IL-1以及IL-6等细胞因子介导作用下所产生的致炎因子,起参与机体炎性反应[17]。研究结果表明,CRP或者hs-CRP在短时间大量释放,将破坏血管屏障,造成心肌缺血以及缺氧,从而有效激活凝血系统,导致患者的心功能发生恶化。在人体的血清中,hs-CRP浓度增加,不仅和冠脉事件发生的危险度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同时还与患者的心衰严重程度具有密切关系,且属于心衰预后独立预测因子[18-19]。

本研究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NT-pro-BNP与Hs-CRP联合检测,其结果显示,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慢性心衰患者实施治疗后,其NT-pro-BNP与Hs-CRP水平均得以显著性下降(P<0.05),但同心功能正常者相比,仍明显偏高(P<0.05)。心功能分级越高,其对应二者数值越大(P<0.05)。完成治疗后,二者水平均显著下降,表明NT-pro-BNP同机体炎性反应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这一结果证实,NT-pro-BNP与hs-CRP在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1]王慧.N-末端脑钠肽前体.肌钙蛋白T.超敏C反应蛋白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5):127-128,131.

[2]黄耀宁,莫晓能.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检测的临床意义[J].新医学,2013,44(5):311-313.

[3]李雪琴,吕菊红,李文君.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与C反应蛋白在小儿川崎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研究,2014,27(5):583-584.

[4]刘玉芳.N末端B型利钠肽和C反应蛋白在舒张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J].四川医学,2014,35(8):1026-1027.

[5]赵勇,陈青青,郭峰,等.血清cTnI和NT-proBNP对稳定性慢性心衰病人的预测价值[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4,23(4):401-404.

[6]吴颖,严卫国,曹立平,等.陈旧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23(6):13-15.

[7]孙奡燕,富萍,赵雅琳,等.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对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J].上海医学,2010,33(10):927-929.

[8]任明霞,张茂洪.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和N末端脑钠肽原水平变化及意义[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11,30(5):529-530.

[9]冯红兵.磷酸肌酸钠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及部分指标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3):304-306.

[10]胡智华,方智敏,黄振达等.奥美沙坦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其对血清IL-23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4(16):2354-2356.

[11]孟竹,崔国方,付丽娜,等.冠状动脉狭窄患者NT-proBNP/hs-CRP与心脏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2,4(6):524-526.

[12]徐英,姚健辉.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N末端钠尿肽前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与左心室射血分数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11):1205-1206.

[13]王亚利,唐礼江,刘元伟,等.血清NT- pro- BNP和MMP-9水平变化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疗效的可行性研究[J].浙江医学,2014(10):850-853.

[14]林敏瑜,刘菁,辛福顺,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血浆肌钙蛋白I、hsCRP检测的意义[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2,8(4):379-382.

[15]Fedak PK.Paracrine effects of cell transplantation:modifying ventricular remodeling in the failing herat[J]. Semin Thorae Cardiovasc Surg,2008,20(2):87-93.

[16]裴志勇,赵玉生,李佳月,等.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病因学及近期预后的15年变迁[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5):434-439.

[17]邱晓燕.血浆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 (11):1299-1300.

[18]Troughton RW,Richards AM.Outpatient monitoring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guided by aminotenminal pro-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measurement[J]. Am J Cardiol,2008,101(3A):72-75.

[19]李春银.缬沙坦治疗高血压致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其对血hs-CRP、NT-porBNP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5,5(6):31-33.

Application value analysis of NT-pro-BNP and hs-CRP in risk prediction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ZHANG QizhiLAI ShenghuaWANG JuanFAN Huaqing
Mayong Hospital, Guangdong, Dongguan 523778, China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NT-pro-BNP and cs-CRP in risk prediction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Methods 11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5 to May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They were treated with heart function grading of NYHA. At the same time, 4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normal heart function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n the NT-pro-BNP and hs-CRP data respectively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s were tested, as well as the data for the control group were also tested. And the data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given the treatment of heart function grading of NYHA, the NT-pro-BNP and hs-CRP data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the treatment (P< 0.05). But it’s still high in comparison with normal heart function (P<0.05). The higher the heart function grading was, the bigger differences of the data were (P< 0.05). Conclusion The NT-pro-BNP and hs-CRP can be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risk prediction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and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prognosis of the patients.

Chronic heart failure; NT-pro-BNP; Hs-CRP

R541.6

B

2095-0616(2016)18-185-03

广东省东莞市医疗卫生一般项目(201610515000572)。

(2016-07-08)

猜你喜欢

正常者心衰分级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体重过轻易提早进入更年期
分级诊疗路难行?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
单纯肥胖不增加死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