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头孢菌素类药物致临床不良反应调查分析

2016-12-17张军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18期
关键词:菌类头孢菌素头孢

张军华

山东省滨州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山东滨州 256600

研究头孢菌素类药物致临床不良反应调查分析

张军华

山东省滨州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山东滨州 256600

目的 研究头孢菌素类药物诱发的不良反应类型,探讨相应的处理方法。 方法 选择本监测中心80例头孢菌素类药物致临床不良反应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不良反应症状,研究不良反应诱发原因和解决办法。 结果 80例研究对象中出现变态反应54例,占总研究人数67.5%,其余患者则出现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第二代药物以及第三代药物诱发的不良反应明显比第一代药物和第四代药物高,经静脉滴注治疗诱发的不良反应明显比口服药物和其他方式治疗诱发的不良反应严重。结论 选择头孢菌素类药物针对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必须要科学选择给药方式,正确挑选抗菌药物品种,加强用药检查及针对性处理。

头孢菌素类药物;抗生素;静脉给药;不良反应;处理措施

头孢菌素类药物内包含有头孢烯半合成抗生素,此类物质能够对患者细菌细胞壁发挥破坏作用,在细菌繁殖阶段顺利杀灭细菌,发挥强抗菌作用。头孢菌类抗菌素可以对细菌显示出良好的选择作用性,但是不会对人类产生毒性,目前在临床医疗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为了研究头孢菌素类药物诱发的不良反应类型,探讨相应的处理方法及效果,为今后的头孢菌素类药物安全用药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本次研究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本监测中心80例头孢菌素类药物致临床不良反应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不良反应症状,研究不良反应诱发原因,现将详细研究过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本监测中心80例头孢菌素类药物致临床不良反应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样本。80例研究对象中包含男40例,女40例,患者年龄1~83岁,平均(48.5±3.5)岁。80例研究对象中包含25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以及23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有15例属于外伤患者,另外,本次研究中的肠道疾病患者有12例,其余5例属于其他类型疾病。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患者均出现临床不良反应现象。80例研究对象均为自愿加入本次调查,均配合本次调查工作。本次研究以药品种类及具体给药方式为依据将其划分为不同小组,对各个小组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

1.2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调查表》[2]针对患者不良反应状况开展调查工作,综合分析调查问卷调查结果,统计相关数据和信息。调查表由两大部分共同构成,(1)为一般情况调查表,主要针对患者疾病进行回顾等;(2)为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调查表,主要针对患者不良反应表现以及解决措施等进行记录。本研究针对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具体药物选择情况以及实际给药方法等进行全面分析,探讨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处理方法。

1.3临床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针对80例研究对象的不良反应发生器官进行观察,进一步确定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修通;针对不一样的给药方法以及药物类型引发的不良反应进行科学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经SPSS22.0数据统计学软件针对相关研究数据开展统计学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本次80例研究对象中,有54例患者出现变态反应,占总研究人数67.5%,有12例患者出现呕吐以及恶心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占总研究人数15.0%;其余14例患者属于其他不良反应类型,占总研究例数17.5%。所有研究对象均在出现不良反应现象好接受对症治疗,本研究没有患者出现死亡。

2.2患者选择的荭品种类及具体给荭方式

80例研究对象均产生不良反应现象,第一代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占12.5%。第二代药物不良反应占42.5%,第三代药物造成不良反应占45.0%。本次研究没有患者对第四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产生不良反应。80例研究对象中因为口服头孢菌素类药物导致不良反应的仅有12例。研究发现第二代药物以及第三代药物诱发的不良反应明显比第一代药物和第四代药物高,经静脉滴注治疗诱发的不良反应明显比口服药物和其他方式治疗诱发的不良反应严重。相关数据如表1~2所示。

3 讨论

近年来,头孢菌类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工作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大家对于此类药物的应用安全性以及有效性也开始更加关注,这同时也属于临床用药的一大研究热点[2]。由于头孢菌类抗菌药物自身的特性及其具备的特殊成分,一般情况下,其致敏率比青霉素类药物要低,从理论上看,此类药物在应用上应该是比较安全的。然而,医院需要不断推进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临床上应用的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种类越来越复杂,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不良反应案例,值得引起高度重视[3]。

表1 患者所选药品种类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表2 患者给药方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本次研究发现,80例研究对象均产生不良反应现象,第一代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占12.5%。第二代药物不良反应占42.5%,第三代药物造成不良反应占45.0%。所有研究对象均在出现不良反应现象好接受对症治疗,本研究没有患者出现死亡。然而,有调查显示,因为使用头孢菌类抗菌素导致患者死亡的例数在总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中占据的比例可以达到10.0%,死亡率相对较高[4]。所以,在针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进行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必须要针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实时监测,高度重视相关不良反应处理工作。

3.1头孢菌素类抗菌荭物诱发的不良反应类型

3.1.1变态反应 变态反应一般伴随出现炎性反应,部分患者同时出现组织损伤,属于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较容易诱发的一种不良反应类型。因为使用头孢菌类抗菌药物导致的变态反应通常表现为过敏反应,部分患者存在皮炎以及皮疹的症状,部分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等过敏症状。本次研究中出现变态反应的患者共计54例,在总研究例数中占据67.5%的比例,属于发生率最高的一种不良反应类型。

3.1.2消化系统不良反应 有调查发现,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可能会导致一些肠道不良反应,也可能造成患者胃部不适,此类不良反应发生率占总研究例数的5.1%,患者一般存在腹痛以及腹胀等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出现腹泻以及食欲不振等症状,针对临床反应较轻的患者不需要给予特殊处理其症状会自行消失,而针对反应较严重的患者,则必须要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理,减轻患者不良反应[4]。本次研究发现,有12例患者出现呕吐以及恶心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占总研究人数的15.0%。该研究结果与其他相关调查结果相比稍高,究其原因,也许是因为本次调查中包含的儿童例数以及老年人例数相对较多,这两个群体的患者消化系统相对较弱,很容易诱发各种不良反应现象。

3.1.3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 有调查表明,通过静脉滴注方式应用头孢唑林以及头孢哌酮,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心慌以及头晕等不良反应,情况严重的可能会出现房颤现象,停止药物治疗后应选择VC级硫酸镁针对患者不良反应进行处理[5]。本次研究发现,有6例出现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问题,占总研究人数的7.5%。头孢菌类抗菌药物的应用除了可能诱发上述几种不良反应之外,还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血糖代谢障碍,或者引发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现象,但是此类不良反应一般比较轻微,能够及时给予有效解决。

3.2不同荭物引发的不良反应

有调查发现,第二代和第一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要比第三、四代头孢菌素类药物高,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第三代和第四代头孢菌类抗菌药物的发展以第一代以及第二代药物作为基础,具备极高的抗菌活性,且其稳定性也优于第一代和第二代药物,因而在应用安全性上也相对[6-7]。而本次研究发现,80例研究对象均产生不良反应现象,第一代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占12.5%。第二代药物不良反应占42.5%,第三代药物造成不良反应占45.0%。本次研究没有患者对第四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第二代和第三代药物更容易诱发不良反应问题,这可能是因为近年来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不断推进,医疗机构在选择抗菌药物的具体品种以及品规的过程中出现一定限制,同时医疗工作中一般选择第二代以及第三代进行应用,因此更容易导致不良反应问题的发生。

3.3不同用荭方法引发的不良反应

本次研究发现,经静脉滴注治疗诱发的不良反应有50例,明显比口服药物治疗诱发的不良反应要多。究其原因,考虑是由于静脉滴注发生作用的时间相对较短,因此接受静脉滴注治疗的患者极易在短时间内出现不良反应现象。所以,选择头孢菌类抗菌药物针对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应优先选择口服用药,尽可能避免给予静脉滴注治疗,针对特殊患者尤其是存在肾脏功能障碍的患者,应开展个体化药物选择,避免患者出现过敏现象以及休克问题。

3.4用荭监护及抢救

(1)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必须要重视不良反应预防。全部头孢菌素抗菌药物的使用均可能针对肠道菌群进行抑制,进而产生维生素K,可能会诱发各种潜在风险,造成出血[8-9]。因此,针对存在营养不良问题以及肾功能障碍等问题的患者,应尽可能防止给予大剂量用药,应尽可能避免长期用药,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注意针对患者维生素K进行补充,促进患者血流量的及时回复[10-11]。此外,患者在使用头孢菌类抗菌药物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血压状况以及心率状况等开展实时监测和观察,防止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

(2)过敏反应属于头孢菌类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不良反应表现,一般会出现皮疹以及药疹等皮肤反应,而过敏性休克属于过敏反应中的一种重度反应[12]。有研究表明,在药物过敏反应患者中,超过50%的患者出现过药物过敏的问题[13-14]。所以,应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进行治疗之前,必须要针对患者个人药物过敏史以及其他过敏史等进行全方位了解,根据患者个人状况给予针对性的药物治疗,避免患者出现过敏问题。

(3)加强对患者的皮试,有效防止药物过敏现象。针对头孢类抗菌药物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应综合分析药物说明书是否要求开展皮试,如没有要求则不需给予皮试。针对一些存在过敏史的患者,应在正式应用药物之前开展皮试,选择抗菌药物稀释液开展皮试工作。

(4)科学选择用药途径。静脉滴注属于头孢类抗菌药物常见的一种用药方式,在滴注治疗时应科学控制滴注速度,同时针对患者临床症状及临床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特别是针对存在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必须要尽可能防止选择静脉推注途径进行用药,如发现异常问题,应马上开展科学抢救[15-16]。

总而言之,针对头孢菌类抗菌药物进行使用时,应加强不良反应预防工作,并学会针对不同不良反应给予针对性处理,尽可能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实现安全用药。

[1]马辉,耿凤英,杨月明.头孢菌素类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J].医药导报,2011,15(3):391-392.

[2]屈伟红.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的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16(9):1047-1048.

[3]马成洁.50例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35(22):5271-5272.

[4]闫启光.32例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安徽医学,2013,21(8):1220-1222.

[5]吴培钿,郭海花.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33(34):127-128.

[6]徐晓贤.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风险预防机制探索[J].北方药学,2015,19(1):112,127.

[7]曾丽宁.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因素分析[J].北方药学,2015,10(4):148-149.

[8]汤小平.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20(12):146-147.

[9]陈永平.头孢菌素迟发性药物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天津药学,2012,24(4):25-27.

[10]徐晓贤.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风险预防机制探索[J].北方药学,2015,12(1):127.

[11]吕铁太.临床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分析及对策[J].甘肃科技纵横,2015,44(3):102-103.

[12]曾丽宁.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因素分析[J].北方药学,2015,12(4):148-149.

[13]吴迎秋.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1):96-97.

[14]孔令申.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北方药学,2015,12(10):106-107.

[15]陈秀红.头孢菌素类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分析与临床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65):189-190.

[16]刘秋莲.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致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97-98.

Investigation on clinical adverse reactions caused by drugs cephalosporin

ZHANG Junhua
Adverse Drug Reaction Monitoring Center,Binzhou 256600,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clinical adverse reactions caused by drugs cephalosporin, and to discuss the proper disposal method. Methods 80 cases of cephalosporin drugs clinical adverse reactions of patients in our monitoring center were selected.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its adverse symptoms were analyzed of,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induced the reason and solutions were studied. Results Among the 80 cases of the study appearing, there were 54 cases of allergic reactions, accounting for 67.5% of the total study population. And other patients had adverse reactions or other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digestive system. Adverse drug reactions induced by second generation drugs and third generation drug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duced by first generation drugs and fourth generation drugs. Adverse reactions induced by intravenous infusion therapy were significantly serious than those induced by oral drugs and other ways of treatment. Conclusion Choosing cephalosporin drugs for patients to carry out the treatment process, it is must to choose way, scientific and correct selection of antimicrobial agents’varieties, and strengthen inspection and targeted treatment.

Cephalosporin;Antibiotics;Intravenously;Adverse reactions;Action

R978.1

B

2095-0616(2016)18-144-04

(2016-04-20)

猜你喜欢

菌类头孢菌素头孢
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合使用所致的不良反应的临床影响分析
菌类蔬菜交叉种植一地双收
头孢吡肟与头孢呋辛治疗癫痫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比较
头孢菌素,代数越高不一定越好
头孢菌素使用的三大误区
不是所有的头孢,孩子都可以随便吃
在雨后,与菌有约吗?
依替米星联合三代头孢菌素治疗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
注射用头孢甲肟致白细胞减少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