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驱走抑郁症“黑狗”,对自杀说NO!——专访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病区主任罗炯

2016-12-17文图中国医荭科学海慧芝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18期
关键词:黑狗精神科流行病学

文图/《中国医荭科学》记者 费 菲 特约作者 海慧芝

驱走抑郁症“黑狗”,对自杀说NO!——专访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病区主任罗炯

文图/《中国医荭科学》记者 费 菲 特约作者 海慧芝

即将到来的10月10日是第25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因自杀新闻而走入大众视野的抑郁症,也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和警惕。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30多岁时得了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他辞掉了学校的工作,每天沿着苏黎士湖畔走,问自己“这么干枯的生活,我没有一点点活下去的力气。要怎么办?”英国作家安东尼·斯托尔在其著作中提到丘吉尔的一句名言:“心中的抑郁就像只黑狗,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丘吉尔之后,黑狗(black-dog)便成了英语世界中抑郁症的代名词。

据世界卫生组织2012年统计数据,全球约有3.4亿抑郁症患者,发病率约为11%。与我国高发病率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目前全国地市级以上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率不到20%。很多人已经患上抑郁症,却意识不到或不愿面对,也不知道该到何处确诊就医。在我国现有的抑郁症患者群体中,只有不到3%的人接受了相关的药物治疗。对抑郁症的知晓率、就诊率低,严重影响着相关医疗服务推广及学科发展。

□罗烔:我国与国外在抑郁症科普和诊疗制度建设尚有差距

《自然》杂志(Nature)2013年的一期特刊专门介绍了抑郁症造成的全球负担,并详解了目前相关的全世界科学研究现状。[Prevalence: A. J. Ferrari, et al. PLoS Med, 10, e1001547 (2013) based on data from 2010; Psychiatrists (201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报告中特别指出,中国的精神科医生数为0.16/10万人,抑郁症患病率为3.02%,相对较低,可能是诊断方法的问题,而不能说明实际患病率就很低。抑郁症患者通常报告的症状,如胃痛或者头痛等,在计算患病率的标化诊断标准中可能会漏掉,这些标准往往聚焦于情感,而缺乏动机和疲劳。

2006年1月,北京安定医院成立了国内首家专门治疗情感性精神疾病的抑郁症治疗中心。目前该院抑郁症患者年门诊约7万人次,年收治抑郁症住院患者约1200人次。为加强对抑郁症临床治疗的指导,以蔡焯基教授、马辛院长、王刚教授等学科带头人,凭借医院在抑郁症治疗领域积累的临床经验,先后主编出版了《抑郁症基础与临床》《现代精神病学》等专著。

流行病学调查欠统一规划

据罗炯教授介绍,我国尚未开展全国性的抑郁症流行病学调查,但北京、上海等都开展过地区性的抑郁症流行病学调查。由于使用的流行病学调查工具的不同,其结果也不尽相同。由于重性抑郁症具有明确的诊断标准,国际研究数据指出,我国重性抑郁症患病率约为5~10%。

2005年前北京市卫生局公布的抑郁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北京市15岁以上人群中约有30万人正罹患抑郁症,终生患病率为6.87%,时点患病率为3.31%。另一项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地区患有抑郁症的大学生不少于10万人。“抑郁症的流行病学调查的工作现在没有开展,所以城市还是农村发病率高,哪个城市发病率高,以及呈现什么样的特点尚不明确。全国性的抑郁症流行病学调查需要统一的工具,希望能有人牵头来开展这项工作,真正把全国抑郁症的流行病学数据弄清楚,以便指导疾病治疗。”罗炯教授表示。

焦虑、老年痴呆与抑郁症“有点像”?

抑郁症、焦虑症和老年痴呆是否有相似的表现,如何鉴别诊断?罗炯教授介绍,目前抑郁症和焦虑症、老年痴呆都是依靠症状学的诊断。抑郁症患者可以出现焦虑的症状,老年痴呆的患者也可以出现抑郁和焦虑的症状。抑郁症的诊断应该严格根据诊断标准、病史、临床症状、病程及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目前国内主要应用中华精神科学会2001年发布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该标准通过 41 家精神卫生机构负责对24种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完成了前瞻性随访测试,在症状描述部分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的《ICD-10 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抑郁症诊断标准是世界卫生组织(WHO)《ICD-10 研究用标准》和美国的《诊断与统计手册(第 5版)》(DSM-5),这里是指首次发作的抑郁症和复发的抑郁症,不包括双相抑郁。抑郁症在青壮年人群中发病率相对较高,女性在几个特定的生理期具有抑郁症发病危险因素,比如产后、更年期等。

抑郁症如何预防?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方式、维持健康的人际交往、稳定的家庭生活和传播正能量,以及在抑郁症发病早期药物干预和积极的二级预防,治愈后给予巩固治疗,预防下一次抑郁症的发作。疾病发展处于不同的阶段,预防策略也不同,即使有不可改变的因素如遗传等,也是可以治疗的。未来医学的发展甚至可能改变遗传因素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

现在我国在抑郁症治疗和研究水平方面与国际保持基本一致,尤其是北京、上海、深圳、湖南等在专业水平方面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在抑郁症的科普方面得到越来越多国内业界专家的重视,但与国外在科普教育的广泛性和诊疗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差距。

罗炯教授还指出,目前我国在很多疾病领域,如内分泌科的糖尿病领域,医学专业协会提出两种指南,分别针对医师的诊疗规范指南和对社会公众的疾病预防指导,但在抑郁症领域目前尚没有面向公众的抑郁症预防和就医指导。很多相关学科的专业人士抑郁症相关的科普工作均是各自为战,缺乏专业协会整合性的目标和行动。

前卫生部调查数据显示,全国注册精神科医师只有2.05万人,护士3万人,平均每10万人口仅有1.49名精神科医生。医患比例高达1∶840,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精神科医生在医疗领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长期忍辱负重、默默无闻地守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千万个家庭的幸福与安宁。然而长期面对特殊的工作对象,他们是否也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或躯体疾病?如何为精神科医生自身的健康保驾护航?

罗炯教授表示,在工作状态下,我们医生为患者解决问题,但每天下班后脱掉白大褂,处于生活状态时,和普通社会人没什么不同,也会有心理烦恼、身体不适和生活压力;当我们是社会人时,遇到任何疾病问题也要向相关专业的医生寻求帮助。不管是患了什么疾病,比如阑尾炎、肝病或是抑郁症,同样需要积极地去面对和治疗。医生职业工作压力大,如果有抑郁症就积极去治疗,和所有社会人一样。

他指出,抑郁症并不是凶猛的老虎,我们不必过于畏惧。抑郁只是一种情绪。每个人都会有情绪波动起落的时候,一生中都有过抑郁的体验。

抑郁症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是许多人都体验过的一种负性情绪,也是一种正常而自然的心理现象。而抑郁症作为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愉快感缺失为主要临床特征。

抑郁症有很多常见的症状,因人而异。有些人表现为情感、认知方面的问题,出现阅读障碍,记忆力减退,反应慢,学习能力减退;有些人有失眠、早醒,睡眠过多等睡眠障碍的症状;有些人常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疑病观念;有些人经常会感到无精打采、生活没有乐趣,快感丧失,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等;有些人出现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有些人出现性欲减退、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还有一部分抑郁症患者以躯体不适、各种疼痛为主要表现,比如难以解释身体症状、胃肠不适、慢性疼痛等。以上这些症状并不一定出现在所有的抑郁症患者身上,许多是重性抑郁症的症状,而更多的轻性抑郁症患者只存在上述少部分的较轻症状。

抑郁症=自杀吗?

今年9月10日是世界第14个“世界预防自杀日”。自杀已成为中国人群的第5位死因。2016年2月19日,华东师范大学青年学者江绪林自杀身亡,学术界为之扼腕叹息。2月25日,备受宋史学界瞩目的17岁西安高三学生林嘉文因抑郁症不幸离世。此前,一些明星、名人等因抑郁症自杀的新闻也屡屡见诸媒体,人们开始担心抑郁症的最终结局都是自杀。对此,罗炯教授说纠正说,“抑郁症没有得到干预和治疗,并不必然走向自杀,多数患者都不会真正走到自杀这一步。”抑郁症患者有很大的一个群体,自杀只是重症抑郁症患者较为极端的一个表现。既不要把抑郁症的自杀后果扩大化,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不能轻视抑郁症的自杀问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有关调查显示,在我国抑郁症发病患者中约60%伴有自杀观念或自杀行为,约为10%~15%重症抑郁症患者可能自杀死亡。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统计,我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63%的自杀者曾患有各种精神疾病,其中70%为重症抑郁症患者,抑郁症已经成为自杀的头号原因。

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难以防范,计划极其周密。所有抗抑郁药物的起效时间,一般都至少需要一两周的时间,有的药物甚至时间更长。所以很多抑郁症的患者,刚刚服药一两天,两三天,病情明显好转,面带笑容,这时候我们要高度重视其自杀的可能——微笑性自杀!他们用这种微笑,用这种情绪的改变去麻痹周围人。所以在诊断抑郁症的时候,医生都会询问患者是否有自杀观念,如果自杀观念比较强,我们强烈建议患者住院治疗,在家里自杀成功的危险度更高。

抑郁症,何必忌讳药物治疗?

抑郁症是一种与心理、生物、社会诸多因素综合起来导致的一种常见疾病,如果发现身边的人或自己可能有情绪方面的问题,最需要做的不是贸然做出判断或诊断,而是应该积极寻求专业帮助。三级甲等医院的精神卫生服务机构和接受过专业培训的社区医生都能提供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但目前抑郁症的就诊率仍然非常低,这主要是因为大众对抑郁症的认识还有一些误区:一是患者往往心存顾虑,讳疾忌医,不愿到心理科或精神科就诊,担心被扣上精神病患者的帽子。二是把抑郁症和心理障碍混为一谈,片面追求心理治疗,拒绝药物治疗,过分强调药物的毒副作用。

罗炯教授认为,应注意下面几点:一是恰当评估自己的能力,明确自己的价值和目标。二是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良好的睡眠习惯。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既不暴饮暴食,也不过度偏食、节食,控制酒精的摄入;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三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多做好事,与人为善,以诚待人,结交知心朋友。当发生不良生活事件时,有一个可以完全信赖的人可以倾诉,能使不良情绪得到及时排解宣泄,这是治疗和预防抑郁的最重要保证之一。四是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一个人如果没有兴趣爱好,则生活单调,枯燥无味,一旦遭遇不良生活事件,就会无所适从,极易产生不良情绪而加重病情。

难治性抑郁怎么破?

有的患者会问:为什么同样患上抑郁症,别人没有复发,而我却反复复发?罗炯教授介绍,任何疾病都有特殊性,以糖尿病为例,有的患者服用降糖药8~10年进展很慢,血糖控制良好,有的患者一开始服药降糖药效果好,3~4年后就出现胰岛素抵抗,血糖控制不好。这都与疾病的一些特殊规律有关,抑郁症也不例外,其主要临床特征是显著持久的情绪低落或抑郁心境,具有高复发的特点。抑郁症的复发涉及到多种因素,有强阳性家族史、发病年龄早、发作时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病情严重者复发率相对更高。既往研究数据显示,大部分抑郁症患者预后良好,但仍有部分患者病程迁延,继第一次发作后,50%~85%的患者会第二次复发。如果患者反复发作会转化成慢性甚至难治性抑郁。

2015年第2版《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也特别强调,需要对抑郁症早期治疗、足量治疗和全程治疗。因为一旦没有按照疗程治疗患者很容易出现复发,每一次复发使患者更容易陷入病程慢性化,带来更多的功能受损。患者康复后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回归工作岗位,这不仅需要医护人员的治疗,还需要家属、雇主和社会共同给予患者更多的理解和关爱,组成的“治疗联盟”,让治愈的患者回到原来的工作环境后,减少抑郁情绪的来源,才能避免抑郁症的复发。大多数患者的治疗效果都是很好的,总体结局良好,有效率达到60%~70%以上。但其中很少一部分会有治疗上的困难,这是医学领域共同面临和需要探索的问题。

链接 关爱医生的精神健康

“医生是最糟糕的患者。”这句老话不无道理,特别是当医生尝试治疗一名同行,但却没有为潜在的挑战、障碍及陷阱做好准备时。这些挑战,一方面与医生群体共同的人格特质及行为模式有关,另一方面则来自种种外在因素。

针对这一话题,拥有近40年临床经验的美国精神科医生Penelope P. Ziegler的建议,2016年6月30日发表于Psychiatric Times。医学教育及选拔所使用的标准促成了医生难以作为患者治疗的现实。医生常忽视常规的医疗手段,注意不到功能受损的早期征象。愿意接受帮助的医生通常在个体心理治疗中表现良好,某些也需接受针对抑郁、焦虑及其他诊断的药物治疗。加入某些团体,如“苦恼的医生”,也是一个有效的辅助策略。

猜你喜欢

黑狗精神科流行病学
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调查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哑巴狗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区域流行病学调查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猜字谜(猜一字)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精神科医院安全隐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