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医学院校非直属附属医院全程教学教师培训调查与分析
——以广西医科大学为例

2016-12-13陈金梅蒋凤艳

高教论坛 2016年11期
关键词:附院直属教龄

陈金梅,蒋凤艳

(广西医科大学,广西 南宁 530021)



地方医学院校非直属附属医院全程教学教师培训调查与分析
——以广西医科大学为例

陈金梅,蒋凤艳

(广西医科大学,广西 南宁 530021)

通过问卷调查,对广西医科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全程教学教师的培训现状及需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培训意愿上,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参加教学培训的主动性不高;培训需求上,教育教学基本理论与知识、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是教师最大的需求;培训建议上,全程教学教师希望继续提高培训质量并增加现场观摩示范教学的培训内容。结论:全程教学教师教学培训需特别关注处于边缘地带的全程教学教师尤其是其中的青年教师群体的教学成长需要、需调动教师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需关注培训的实效性。

非直属附属医院;全程教学;教师;教学培训

20世纪末,随着医学生的扩招,医学院校直属附属医院医学教育资源无法满足临床教学,为解决资源不足这一难题,各大医学院校增设了多家非直属附属医院,因此,目前各大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格局普遍由直属和非直属附属医院组成。附属医院作为高等医学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承担包括临床理论教学、临床见习教学、临床实习和毕业实习在内的临床教学全过程的任务,而完成临床教学全过程被称之为“全程教学”。

实施全程教学不仅能大幅度减轻医学院校直属附属医院临床医学教育的压力,更能直接提高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师的教学能力,间接促进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师临床分析、解决问题以及科研思维能力的提高。然而,相对于直属附属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建设初衷主要是解决学生临床实习需求,这客观影响了目前非直属附属医院实施全程教学的质量。要保障全程临床教学质量,必须提高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师的教学能力,而实施有效的教学培训能够帮助教师在教学能力上尽快提升。鉴于此,本文以“教学培训”作为切入点,调查分析了广西医科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全程教学教师培训现状,为有效开展教学培训以提高非直属附属医院全程教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提供思路。

一、调查方法与对象

采用经过预调查后经专家、教师讨论完善的自制问卷,以不记名方式对广西医科大学7个非直属附属医院(分别是:三附院、四附院、六附院、七附院、八附院、九附院、十附院)参加全程教学培训的教师进行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为教师参加教学培训的意愿、现状及需求等。

问卷于各附院全程教学培训结束后现场发放、填答、回收。共发放问卷667份,回收有效问卷592份,回收率88.8%,全部有效问卷采用SPSS17.0 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录入、整理和统计分析。调查对象所在附院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在性别、职称、最高学位和教龄上的情况分布见图1。

表1 各附院回收的有效问卷数

图1调查对象分别在性别、职称、最高学位和教龄上的情况分布

从图1的调查对象分布可以看出,参加培训的男女人数基本持平;参加培训的人员职称最多的是中级,其次是副高,说明目前及未来承担全程教学工作的教师主体的职称主要是中级和副高;参加培训的人员其最高学位绝大多数是学士;参加培训的人员教龄范围最多的是“3年以下”,其次是“3-5年”,这说明参加培训的教师教龄普遍不长,结合年龄分析,“31-40岁”的教师占的比例为47.5%,可以看出,参加培训的教师主体为青年教师。

二、全程教学教师教学培训现状

为全方位了解全程教学教师教学培训的现状,本文从工作单位、教龄、职称这三个关键维度分别对教师参加教学培训的意愿、目前学校及所在附院开展的教学培训活动是否能满足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需要、对参加的全程临床教学培训的满意度、未来的培训需求及培训改进建议等五大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师参加教学培训的意愿

从工作单位的角度看,采用交叉列联表分析,经卡方检验发现,各医院的教师参加培训的意愿无显著差异,均呈现出“被动”状态及“说不清”的心理。表2显示的是主动参加教学培训的教师占其所在附院教师的比例,可以看出,教师参加教学培训的积极性不够高,约为50%左右。

表3显示,从教龄来看,从教年龄10年以上的,在其从教年龄段中,主动参加教学培训的教师占其所在教龄段的比例最高,为65.0%。

表4显示,从职称来看,主动参加教学培训的教师在正高职称教师内的比例最高,为76.2%。

表2 主动参加教学培训的教师占其所在附院教师的比例

表3 各教龄段内主动参加培训的教师比例

表4 各职称内主动参加培训的教师比例

可见,总体来看,各附院教师参加教学培训意愿不强。从教龄和职称来看,从教年龄越长、职称越高的教师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越高,而从教年龄短的、职称为初级、中级的教师主动参加培训的意愿最低。

(二)学校及所在附院开展的教学培训能否满足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需要

无论从工作单位、教龄还是从职称看,均无显著性差异。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全程教学教师认可目前学校及其所在附院开展的教学培训基本能够满足其提升教学能力的需要。换言之,在问题的填答上,选择教学培训活动“远远不能满足”其教学能力提升需要的教师较少。

图2显示,各附院全程临床教师对学校及本附院开展的教学培训活动“远远不能满足”自身需要的情况。其中,最高的是六附院,有33.0%的教师认为学校及本附院开展的教学培训活动“远远不能满足”自身需要的情况;最低的是三附院,仅有14.8%的教师认为学校及本附院开展的教学培训活动“远远不能满足”自身需要的情况。

图3显示,从教龄分析,教龄在3年以下的教师中有31.8%的教师认为目前学校及所在附院开展的教学培训活动“远远不能满足”其自身教学需要,这一比例在各教龄段中最高。

图4显示,从职称分析,中级职称教师中有28.4%的教师认为目前学校及所在附院开展的教学培训活动“远远不能满足”其自身教学需要,这一比例在各职称中最高。

图2 教师认为教学培训活动“远远不能满足”自身需要在各附院教师中的比例

图3 教师认为教学培训活动“远远不能满足”自身需要在各教龄段教师中的比例

图4 教师认为教学培训活动“远远不能满足”自身需要在各职称教师中的比例

(三)教师对全程教学培训的满意程度

学校组织的全程教学培训包括六部分内容:教学管理及师培工作介绍、教案书写及课堂教学设计、备课四层次、临床见习带教的技巧、临床大班教学的开展及教学课件的制作。运用“单因素ANOVA”分别对上述六个培训内容进行满意度分析,结果显示,方差均值均大于4分,4分代表的是“比较满意”,可见教师对培训的满意度认可程度较高。在此前提下,采用交叉列联表分析“完全满意”(打分为“5”分)的结果,结果如下:

图5显示,三附院和九附院教师的总体“完全满意”度最低,七附院、十附院教师的总体“完全满意”度最高。

图6显示,1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总体“完全满意”度最高,3年以下、3-5年教龄的教师总体“完全满意”度最低。

图7显示,副高职称的教师总体“完全满意”度最高,其次是正高职称的教师,中级、初级及其他职称的教师总体“完全满意”度最低。

图5 教师“完全满意”教学培训开展占其所在附院全体教师的比例

图6 教师“完全满意”教学培训开展占其所在教龄段全体教师的比例

图7 教师“完全满意”教学培训开展占其所在职称内全体教师的比例

(四)教师未来的培训需求

通过多重响应、交叉制表的统计分析方法发现:无论从工作单位、教龄还是职称看,各附属医院的培训需求高度一致,都集中在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和知识、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

首先,三附院、七附院在最强烈的培训需求上是一致的,都是对“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和知识”的需求。其次,四附院、六附院、八附院和十附院在最强烈的培训需求上也是一致的,都是对“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的需求,尤其是四附院,在其本附院中高达90.2%的教师在“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上有再次加强培训的需求。再次,九附院需求最强烈的则同时是“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和“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均为77.4%。

由此可看出,在培训需求上,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及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是各附院全程临床教师亟需的。

(五)对学校全程教学教师培训的改进建议

对于改进建议,这是一道半开放题型,即:多选题的形式加上填写具体建议。问卷从三个维度设定,包括:拓展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和开展其他形式培训,无论从各单位、还是各教龄段或是各职称来看,所有接受调查的全程临床教师对未来的培训建议要求最多的是要“拓宽培训内容”。

根据调查对象的开放填答发现,在“拓宽培训内容”方面,除了要求继续强化此次教学培训内容外,参加培训的教师明确提出要增加临床理论教学、见习及实习带教的观摩学习内容,即在教学实践的观摩体验中学习。而在“提高培训质量”上,从上文的满意度分析中可以看出,教师对参加的培训表示比较满意,同时也一致认为在未来的教学培训中仍要继续关注质量,不断提高培训质量。最后,在“选择开展其他形式培训”中,大多数教师认为应当拓展培训的形式,尤其是要增加“现场观摩示范”的培训形式。

三、结果讨论及启示

(一)结果讨论

1. 教师参加教学培训的主动性普遍不高。从教龄、职称看,从教年龄越长、职称越高的教师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越高。

2. 教师总体认为目前其所在附属医院和学校的教学培训能够基本满足其提升教学能力的需要。从教龄和职称看,3年以下教龄的满足度最低,中级职称的满足度最低。

3. 参加培训的教师比较满意学校组织的现场全程教学培训活动。从教龄维度,1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总体“完全满意”度最高;从职称维度,副高职称的教师总体“完全满意”度最高,中级、初级及其他职称的教师总体“完全满意”度最低。说明学校组织的现场全程教学培训比较契合10年以上教龄、副高职称教师的教学需要。从另一角度看,对于全程教学教师的主体,中级职称、教龄在“3-5年”的青年教师,还应继续针对其需要,开展更符合其教学成长需要的教学培训。

4. 对于未来的培训需求,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是各附属医院全程临床教师最大的需求。

5. 对学校全程教学教师培训的改进建议,重点在拓宽培训内容。在培训内容上,除继续强化教育教学基本技能的巩固培训外,还需要增加临床理论教学、见习及实习带教的观摩学习内容,在教学实践的观摩体验中学习;在培训形式上,现场观摩示范的培训形式需求较高,此外还有网络、视频培训等;在培训质量上,要求教学管理部门继续重视、提高。

(二)启示

1. 培训需要关注边缘地带的全程教学教师的教学成长需要。那么,作为边缘地带的全程教学教师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呢?一是临床医疗和教学工作的双肩挑,而且现实情况是临床工作居于优先地位;二是相对于学校直属附属医院临床教师,其教育教学水平较低。因此,开展教学培训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全程教学教师现有的教育教学水平。结合全程教学教师中最高学位为学士、职称为中级的教师居多、且均未接受过任何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的实际,根据调查结果,建议在未来的教学培训中,应重点培训全程教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及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

2. 培训需要激发教师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全程教学教师主动学习、主动提高其教学能力的意愿较差,因此,在未来的培训中,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至关重要。在美国高校中,绝大多数的教师发展项目都是教师自愿参加。一旦项目内容不适应教师的需要,不能达到教师的预期目的,教师就会选择退出活动[1]。这给了我们启示,如何从服务教师教学发展的角度出发,开展满足全程教学教师需要、能吸引教师积极参与的培训项目是调动教师主动学习的最佳方式。

3. 培训需要倾向于青年教师。目前的青年教师,未来将成长为骨干教学能手,而在青年教师成长为骨干教师的过程中,针对青年教师的有效的教学培训是必不可少的,调研结果也显示了目前的教学培训的内容和组织形式还不够契合青年教师的教学成长需要。因此,必须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成长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为其开展专项的教学培训项目。

4. 培训需要注重实效性。在培训内容上,除继续强化教育教学基本技能的巩固培训外,应循序渐进地增加临床理论教学、见习及实习带教的观摩学习内容。在培训形式上,除单一的理论授课式的课堂培训外,还需要开展更加丰富多样的情景式、体验式的教学培训,如:现场示范教学观摩、现场教学点评等,精选内容、拓宽培训形式;而在提高培训质量上,要从完整的培训系统出发,做好培训需求分析、对培训进行整体设计,明确培训目标、设计、开发培训课程、监控培训实施、评估培训效果[2],以此来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责任编辑:王金明)

[1]徐延宇.高校教师发展——基于美国高等教育的经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244.

[2]赵德成,梁永正.教师培训需求分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eacher Training on Teaching in Whole Teaching Process at Non-Directly Affiliated Hospitals of Local Medical Colleges——Taking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as an Esanple

CHEN Jin-mei, JIANG Feng-yan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Nanning 530000,China)

Through questionnaires, analysis training status and demand of teacher of whole teaching process in at non-directly affiliated hospitals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the results show: About the training willingness ,teachers, especially young teachers participate in teaching training initiative is not high; About the training needs, teaching basic theory and knowledge, the use of teaching methods approach is teachers’ greatest need; About the training recommendation, teachers wish to continue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raining and increase the site to observe the training of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onclusion: teaching training to the teachers which carry out the whole teaching need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al needs of teachers, especially young teachers groups, the need to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teachers in active learning, to be concerned abou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raining.

non-directly affiliated hospitals;whole teaching process;teacher;training on teaching

G647

A

1671-9719(2016)11-0043-04

陈金梅(1983-),女,广西合浦人,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医学教育;通讯作者蒋凤艳(1966-),女,广西全州人,教授,研究方向为医学教育。

2016-08-26

2016-09-23

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临床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体系研究与构建”(2016JGZ119)。

猜你喜欢

附院直属教龄
专家集体跳槽
湖南省孤独症康复教师培训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区12家直属文艺家协会西乡街道分会揭牌成立
提高教师教龄津贴,激励教师终身从教
中学数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研究
喜迎新年
——文化部直属艺术院团赴遵义春节慰问演出
马秀珍:建议提高教龄津贴标准
发挥工会参与职能 推进附院建设文化
县市级非直属附属医院建设的实践与探讨
我校第二临床学院在第五附属医院挂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