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转型升级实践研究

2016-09-06娄沂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精品

娄沂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 450099)

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转型升级实践研究

娄沂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 450099)

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包括了三个基本要点:一是强调了精品课程资源的建设性与示范性;二是强调了精品课程资源的共享性与互动性;三是强调了精品课程资源服务对象的开放性和网络媒体的远程开放性。建设性、共享性与开放性是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三大特质。丽水学院《大学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实践探索总体上是成功的,有很多的经验值得我们在开发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时借鉴。首先,精品团队的建设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关键;其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研活动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主线;最后,对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监督与管理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保障。

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转型升级;实践

随着我国高校课程教学改革浪潮的逐渐高涨,以多、快、好省地实现高校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高校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也开展得如火如荼。有效是教学的基本要求,而优质才是教学最终的目的,从有效教学迈向优质教学是教学在现时代教学文化环境下更合理、更高级的目标与追求。高校教学也只有走向优质教学,高校教学质量才能更好地得到保障,而高校优质教学体现在课程意识与课程思维领域,则表现为优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完善。

目前,我国各地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发展是异常迅速的,包括设计、实施与评估等。在“十二五”规划期间,教育部在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上,支持建设了共500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这足以体现了我国追求优质教学,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决心。随着我国“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转型发展也获得了技术方面的强有力支撑,一场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革命”正蓄势待发。

一、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内涵与特质

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是在高校精品课程的基础上转型升级发展而来的,它指的是以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系统丰富和适合网络传播为基本要求,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的优质课程资源。它主要包括了三个基本要点:一是强调了精品课程资源的建设性与示范性;二是强调了精品课程资源的共享性与互动性;三是强调了精品课程资源服务对象的开放性和网络媒体的远程开放性。

基于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内涵的理解,我们不难知道:建设性、共享性与开放性是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三大特质。建设性是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首要特征。它涉及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核心问题,即资源的建设与运行机制的建设两个方面。如果不能做好建设性规划,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对精品课程进行整体设计与精心谋划,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品牌效应则是很难形成的。另外,我们建设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重在突出品牌课程的特色与示范性,没有对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精心建设,是很难形成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示范效应的。共享性是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关键特征。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是高校精品课程的转型与升级,它与高校精品课程的明显差异就是资源的共享性,包括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课程方案共享、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课程标准共享以及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教材资源共享,此外,还包括精品教学团队的师资力量共享、精品系列课程体系的资源共享、精品共享课程资源的共享等。开放性是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重要特征。这里的开放性是针对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服务对象而言的,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服务的对象主要包括高校的教师与学生,还包括一些对之感兴趣的社会学习者,如需要相关专业知识的社会其他工作人员,不需要相关专业知识但对其感兴趣的社会其他工作人员。另外,这里的开放性还指的是远程网络的开放性,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需要一定的互联网技术作为强有力的支撑,以方便不同人群的网络学习与远程开放教育。

二、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转型升级”实践的成功探索——以《大学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为例

丽水学院的《大学英语》课程是全校学生的公共基础必修课,是丽水学院校级优秀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精心打造的校级品牌课程。其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学队伍的层次化

丽水学院的《大学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教学队伍呈现出层次化的特点,包括年龄结构的层次化。本课程任课教师的年龄结构也逐步趋于合理,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老、中、青搭配不合理和年龄断层的状况,培养了一个比较稳定、以老带新的教师梯队。其中,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比例比过去有显著增加。目前,本课程共有教师19人,其中,35至49岁8人,占42%;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10人,占53%,包括学历职称的层次化。目前,19名教师中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有3人,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有7人,课程负责人由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部主任担任,主讲教师四人,其中,副教授2人,讲师2人,教学经验丰富,学历职称结构比较合理,富有层次。

(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页设计的模块化

如图1所示:丽水学院的《大学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页设计呈现出模块化的趋势,每一个模块相对独立,却又彼此联系。主要包括动态信息、课程介绍、教学队伍、课堂录像、教学内容、课程测试、自我评价、课程建设规划、自主学习平台、网上资源等几个模块,每个模块里面也设置一些不同的内容,用以丰富和充实各个模块。

(三)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管理的精细化

为了提高《大学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教学质量,学校督导组每学期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包括组织教学督导组听课,教学评估委员定期评估精品团队教师的教学成果等。另外,学校还会组织学生及时地反馈精品团队教师的教学效果,包括组织学生认真地进行“网上评教”活动,了解学生四、六级的通过情况等等。

(四)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多媒体化

丽水学院的《大学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充分利用了网络电子技术功能,开发出了多样化的网络英语学习资源,包括大学英语电子课件PPT、大学英语音频材料mp3、大学英语word教案、大学英语课堂视频录像等。学生可以登入精品课程网站,自主、有计划地学习。

图1 《大学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模块图

(五)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平台的自主化

丽水学院的《大学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一大特色就是设计了适合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主学习平台,主要包括通用高级视、听、说英语课文学习平台、蓝鸽语言学习平台,以及通用高级英语课本学习平台各自的操作文字说明与截图说明,程序清晰明朗。

(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资源的拓展化

仔细探讨丽水学院《大学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网页设计不难发现:丽江学院在开发精品课程的时候,并不是局限于本科常规的教学,在其模块设计的最后一个模块,设计了一个令学习者眼前一亮的“网上资源”板块。通过这个模块,学生可以了解到各类辅导考试的简介,包括三级辅导、应试技巧、三级模拟试卷、考试大纲、四六级辅导、应试技巧、四六级模拟试卷、四六级大纲词汇、常用写作句型、新四级听力单项训练、四六级口语,以及考研辅导、应试技巧、考研模拟试卷、大纲、休闲英语、影视名篇、经典歌曲、英语幽默、趣味词汇、时尚口语、经典寓言、英语谜语、英语赠言、英美文化、历史事件、民风民俗、传统节日、谚语、英语应用、体育项目、各专业主干课程英译、求职履历词汇,绿谷风情,以及友情链接网站链等。

三、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转型升级”建设的启示与思考

通过以上丽水学院《大学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特色分析可知:丽水学院《大学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实践探索总体上是成功的,有很多的经验值得我们在开发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时借鉴。

首先,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转型升级”需要明确升级的重点方向,这里的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转型升级”的重点方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精品共享课程资源建设的“转型升级”;另一个则是精品共享课程运行建设的“转型升级”。精品共享课程资源建设的“转型升级”是前提条件,精品共享课程资源建设主要包括精品团队的队伍建设、课程资源开发建设、系列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建设、课程监督与评估建设,以及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管理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运行建设的“转型升级”是可靠保障,精品共享课程运行建设主要包括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决策运行体制机制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设计运行体制机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实施运行体制机制,以及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评估运行体制机制等。只有充分、牢牢地把握这两个方面,我国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转型升级”才可以实现。

其次,精品课程团队的建设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关键。这里的团队不仅仅包括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教学团队,而且也包括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网络维护团队,良好的网络平台需要网络技术团队的精心建构。目前很多高校精品课程在网络团队建设方面是不够的,比如福建师范大学《大学英语》精品课程,相关的大学英语网络视频课程开发得就不够。而丽水学院外国语学院的《大学英语》精品课程目前已开发了3个相关的大学英语网络视频课程,更加方便学习者远程学习,更能体现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开放性。

再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研活动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主线。没有教研活动的精品课程,是很难提高教学质量的。目前,很多高校的《大学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都开展了相关的教研活动,精心打造自身的品牌效应。如丽水学院外国语学院的《大学英语》精品课程,开展了教师集体备课活动和教学研究活动,在强调教学的同时要大力提倡教学研究,积极开展教学思想、教学理论的讨论。提倡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开展主题式教学研究讨论,申报教改项目,期中、期末考试后,各课程组要对试题难易度、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做出分析、反思、改革等。实践证明:积极的教研活动是有助于提高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教学质量的。

最后,对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监督与管理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保障。事实表明: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要实现“转型升级”,需要加强对课程进行精心管理。包括对精品课程课堂教学的督导,对精品团队的教学成果进行有效评估,也包括对课程设计、资源开发、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的统筹规划与管理,单就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设计,就涉及到方方面面的规划与管理,如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方案是否合理、课程标准是否符合学校的培养目标定位、课程系列教材是否与时俱进等。而这些监督与管理工作除了依靠管理队伍的建设外,更多的是依靠相关管理制度的规范、运行体制机制的完善,如制定相应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督导制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学评价制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研管理条例等,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转型升级”质量。

[1]刘路,魏源.大学有效教学的评价体系建构[J].新余学院学报,2014(8):133-135.

[2]刘路.从有效教学迈向优质教学[J].当代教育科学,2015 (16):29-31.

[3]张莉,李庆章.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动物生物化学转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15(10):51-54.

[4]李建春.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3(8):59-60.

[5]刘路.有效教学的深度追求[J].教学与管理,2015(4):5-7.

G642

A

1673-0046(2016)6-0108-03

猜你喜欢

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精品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福建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党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
——以南宁市委党校精品课程建设为例
心经精品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高校精品课程教学录像制作技术的研究
高职院校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与管理探索
测量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