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相关性研究

2016-09-06樊希望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教养惩罚温暖

樊希望

(皖南医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相关性研究

樊希望

(皖南医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文章随机抽取几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人际关系存在显著相关性,倾向于温和理解型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人际关系存在显著正相关,严厉惩罚型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人际关系存在显著负相关。

大学生人际关系;家庭教养方式;相关性

这些年来校园暴力事件时常见诸报端,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家庭教养方式作为大学生成长的重要环节,对大学生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本研究对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来探讨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一、研究过程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从芜湖地区高校随机抽取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发放问卷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79份(问卷未做完、个人信息填得不完整、没有认真回答问卷的视为无效问卷),共有男生89人,女生90人。

表1 被试的具体构成情况(N=179)

(二)研究工具

1.家庭教养方式评价量表

采用岳冬梅等人修订的家庭教养方式量评价表,该量表中,各题目的评分1、2、3、4分别对应的是“从不、偶尔、经常、总是”,要求被试根据父母对自己的教养方式进行评分。该量表分别包括父亲教养方式的6个因子和母亲教养方式的5个因子,分别为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关心(F1)、母亲的情感理解关心(M1),父亲惩罚严厉(F2)、母亲的过度干涉(M2),父亲过度干涉(F3)、母亲的拒绝否认(M3),父亲偏爱被试(F4)、母亲惩罚严厉(M4),父亲拒绝与否认(F5)、母亲偏爱被试(M5),父亲的过度保护(F6)。

2.人际关系量表

制作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问卷,涉及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城乡等不同的因素,用来确保调查结果的真实性。

(三)统计工具与方法

对收集到的问卷进行有效性筛选,把有效问卷得到的数据输入电脑,运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数据统计

由表2可知,约有25%的大学生存在人际交往困难,其中,5%的大学生人际关系是非常糟糕的。此外,有大约37%的大学生对与人交往抱有冷漠、无所谓的态度。

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到结果如下:

表3 家庭教养方式各因子的样本统计量

由表3可知,平均分高的分别是父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和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其次就是父亲的惩罚严厉和母亲的过分干涉与保护。由此可知,在所调查的大学生群体当中,主要的家庭教养方式是情感温暖与理解。

与母亲相比较而言,父亲更倾向于采用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来教育子女,这可能与中国的传统思想“子不教,父之过”有关。在家庭中,父亲是权威的象征,父亲承担着整个家庭的重担,而母亲多扮演慈母的角色,她们往往有更多的机会与孩子亲近,因此,孩子可能更依赖母亲。在拒绝否认的得分上,父亲远低于母亲,可能是由于大学生自身人格的发展,他们渴望独立与自由,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自我认同感,他们希望被别人视为成年人来对待。母亲往往对孩子的成功有着殷切盼望,所以对孩子更多的是督促和鞭策,而大学生却认为是母亲对自己不赞同与否认。

(二)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性

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后输入SPSS软件,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以下结果(见表4):

由表3可知,父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F1)、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F2)与大学生人际关系呈现显著正相关,父亲的严厉惩罚(F2)、母亲的严厉惩罚(M4)与大学生人际关系呈负相关,父亲的过分干涉(F3)与大学生人际关系呈负相关,父亲的偏爱被试(F4)、母亲的偏爱被试(M5)与大学生人际关系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父亲的拒绝否认(F5)、母亲的拒绝否认(F3)与大学生人际关系呈现出负相关。由此我们可知,父母采取情感温暖与理解型教养方式,该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一般呈现良好状态,而一旦父母采取严厉惩罚、过分干涉、拒绝否认等类似的教养方式,该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无法与人相处。

三、分析与讨论

大学生人际关系与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城乡以及家庭等多方面因素有关,来自城镇的大学生人际关系满意度要稍低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这可能和他们的生活环境有关。在被调查的学生当中,部分来自城镇的大学生表示很难融入来自农村大学生的生活圈子,源于生活方式、家庭因素、消费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是否独生子女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都是家庭的核心,他们缺少与同辈人相处的经历,来到陌生的环境可能会难以适应,就会产生人际方面的问题。总而言之,家庭因素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父亲在子女成长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父亲采用的教养方式对于子女人格的形成、处事的风格、人际交往能力等有着重要的的影响。父亲采用严厉惩罚型教养方式,久而久之,孩子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也更倾向于采用这样的方式,对待他人不够宽容理解。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问题,甚至会影响身心健康。

相比较于父亲,母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具有多重性,如长辈、启蒙老师、朋友,源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母亲就是相夫教子,因此,母亲有更多的机会与孩子亲近,孩子对母亲也有更多的依赖。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和大学生人际关系呈正相关,母亲的拒绝否认与严厉惩罚都和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呈现负相关。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母亲应多选用情感温暖与理解型教养方式,孩子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会表现出温和、善解人意。

表4 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性

[1]王玉花,付潇潇.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2):2763-2765.

[2]赵欣.大学生社会幸福感问卷的编制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D].西南大学,2010.

[3]李晓艳.中职生父母教养方式、道德同一性和人际关系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4]黄河清.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子女的心理健康[J].教育评论,1998(2):43-45.

[5]PatrickJ Mc Ewan,Kreisten ASoderberg.Roommate Effectson Grades:Evidence fromFirst-Year Housing Assign ments[J].Researching Higher Education,2006(473):23-26.

G641

A

1673-0046(2016)6-0072-02

猜你喜欢

教养惩罚温暖
温暖冬夜
神的惩罚
在温暖中流逝的美
Jokes笑话
温温暖暖
教养方程式
爱·温暖
惩罚
使人高贵的是根植于内心的教养
真正的惩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