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芍药与甘草配伍镇痛消炎作用实验研究△

2016-06-30梁文能苏慕霞陈慕媛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510405

北方药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通透性毛细血管芍药

梁文能 苏慕霞 陈慕媛(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州510405)



芍药与甘草配伍镇痛消炎作用实验研究△

梁文能苏慕霞陈慕媛(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510405)

摘要:目的:研究芍药与甘草配伍的镇痛消炎作用。方法:观察芍药甘草汤、芍药水煎液、甘草水煎液与消炎痛对小鼠扭体反应及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结果:芍药甘草汤能减少小鼠的扭体反应发生次数(P<0.05)及降低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P<0.05),其镇痛消炎效果优于芍药水煎液和甘草水煎液。结论:芍药甘草汤、芍药水煎液、甘草水煎液都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芍药甘草汤能降低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

关键词:芍药甘草汤配伍镇痛消炎

1 材料

1.1试验药物:芍药、甘草选用广州市岭南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生产的中药材。经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梁文能副主任中药师鉴定。阳性对照消炎痛购自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1.2试验动物:SPF级KM小鼠(18~22g),雌雄各半,动物许可证号:SCXK(粤)2013-0034,经一周喂养。小鼠及饲料动物购自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1.3试剂:生理盐水(四川科伦药业有限公司,批号T14020115),冰醋酸(天津市科盟化工工贸有限公司,批号20140829)。

1.4仪器:DT3000型电子天平,AE-200型电子分析天平,Tu-1810P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5实验环境:将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为50%~70%,实验环境设施许可证号:SYXK(粤)2013-0092。

2 方法

2.1药品制备:芍药甘草汤(取芍药与甘草按照1:2的比例调配,加10倍量水,经过30min浸泡,煮1.5h后过滤,滤液备用;再加8倍量水,煎1h后过滤,将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含生药量2g· mL-1),按相同方法制得芍药水煎液(含生药量0.6g·mL-1)、甘草水煎液(含生药量1.4g·mL-1)。生理盐水溶解消炎痛片,制得药物浓度为0.027mg·mL-1阳性对照液。

2.2分组给药

2.2.1分组:分为甘草组、芍药组、芍药甘草汤组、消炎痛组、模型对照组。

2.2.2给药:每组小鼠10只,雌雄各半,各组按各自的药物浓度、相同体积灌胃给药(0.22mL/10g),1次/d,连续7d。

2.2.3给药剂量:芍药组:13g·g-1、甘草组:30g·g-1、芍药甘草汤组:43g·g-1、消炎痛组0.60mg·kg-1。

2.3实验方法

2.3.1小鼠扭体反应实验[1]:选取SPF级KM小鼠50只,雌雄各半,将其分为5组,每组10只:芍药组、甘草组、芍药甘草汤组、消炎痛组、模型对照组。持续7d给药,最后一次给药0.5h后,按0.2mL/20g体重腹腔注射0.6%冰醋酸溶液(致痛剂),20min内观察并记录小鼠的扭体反应(腹部内凹、躯干与后腿伸张、臀部高起)的个数和次数。

2.3.2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2]:条件同上。持续7d给药,末次给药0.5h后,分别按0.1mL/10g体重与0.2mL/只,尾静脉注射0.5%伊文氏兰(NS配制)及腹腔注射0.6%冰醋酸溶液。20min后将小鼠断头处死,切开腹部皮肤肌肉,用6mL生理盐水多次洗涤腹腔,以吸管将洗涤液吸出,合并洗涤液,加入生理盐水至10mL,离心(r=300rpm,30min),590nm波长下,测上清液的OD值。

3 结果

3.1药物对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各组小鼠均发生扭体反应。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芍药甘草汤、芍药汤和甘草汤均能明显减少扭体反应发生次数(P<0.05)。芍药甘草汤对扭体反应发生次数抑制率最高,芍药组次之,甘草组最低,药物对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信息,详见表1。

表1 药物对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s)

表1 药物对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s)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组别 例数 剂量(g·kg-1) 扭体次数(次) 抑制率(%)芍药甘草汤组芍药组甘草组消炎痛组模型对照组10 10 10 10 10 43 13 30 0.6×10-3-28.1±9.2*30.2±10.4*31.3±9.5*6.8±6.6**42.3±13.2 33.6 28.6 26 83.9 -

3.2药物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芍药甘草汤能显著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芍药水煎液和甘草水煎液对毛细血管通透性有降低的趋势,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药物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信息见表2。

表2 药物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s)

表2 药物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s)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组别 例数 剂量(g·kg-1) OD值 抑制率(%)芍药甘草汤组芍药组甘草组消炎痛组模型对照组10 10 10 10 10 43 13 30 0.6×10-3-0.26±0.12*0.31±0.14 0.32±0.22 0.19±0.09**0.38±0.12 31.6 18.4 15.8 50 -

4 讨论

课题组前期研究芍药与甘草配伍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和大鼠棉球肉芽肿实验的消炎效果,通过对芍药甘草汤、芍药水煎液、甘草水煎液的抗炎效果进行比较,得出芍药甘草汤的抗炎效果优于单独使用芍药或甘草的效果,初步证实了芍药与甘草“酸甘化阴”会产生相互助益的功效[3]。本研究表明,芍药甘草汤能减少扭体反应发生次数,而且具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作用。药理实验证明了芍药甘草汤具有显著的镇痛抗炎作用,其作用优于芍药和甘草单方水煎液。

参考文献

[1]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637.

[2]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305.

[3]梁文能,李翎,陈慕媛.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配伍药效实验研究[J].世界中医药杂志,2015,10(11):388-389.

△本文为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20401,自筹)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351(2016)06-0123-02

猜你喜欢

通透性毛细血管芍药
芍药鲜切花 美景变“钱”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扩张型毛细血管的发生率、眼底影像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90锶-90钇敷贴器治疗单纯性毛细血管瘤的护理体会
陆抑非《芍药》
Systematic review of robust experimental model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for basic research
PICCO监护仪观察ARDS肺血管内皮通透性的临床研究
盆栽与大田栽培水稻的生长及产量的比较研究
芍药为谁生
PBEF在体外循环术后肺血管内皮通透性中的机制研究
疏通“毛细血管”激活“神经末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