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托伐他汀对狭窄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临床疗效

2016-06-30罗选才广东省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惠州516211

北方药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阿托颈动脉硬化

罗选才(广东省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惠州 516211)



阿托伐他汀对狭窄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临床疗效

罗选才(广东省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惠州516211)

摘要: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狭窄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不同程度狭窄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患者87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4例,治疗组43例,对照组及治疗组均根据病情需要进行降血压、血糖等常规治疗,对于血脂异常,对照组给予非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或控制患者饮食,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1次/d,疗程为6个月,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的TG、TC、LDL-C、HDL-C和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组较对照组的TG、TC、LDL-C、HDL-C和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变化颈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降低血脂效果明显,对狭窄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狭窄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颈动脉粥样硬化(CAA)与患者血脂异常密切相关,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理基础。狭窄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指的是颈动脉狭窄小于70%,不需要运用支架进行介入治疗。研究表明升高HDL-C或降低TG、TC、LDL-C的水平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抑制或反转的作用[1]。他汀类药物可升高HDL-C水平,降低TG、TC水平。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不同程度狭窄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患者,观察其TG、TC、LDL-C、HDL-C和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变化,研究阿托伐他汀对狭窄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选取本院神经内科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不同程度狭窄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患者87例按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4例,治疗组43例。男性45例,女性42例;年龄56~82岁,平均年龄69.4岁;对照组血脂均有异常,高血压病13例,冠心病21例,糖尿病9例,脑梗死1例;颈动脉超声检查:硬斑14例,软斑20例,混合斑10例;治疗组血脂均有异常,高血压病13例,冠心病16例,糖尿病8例,脑梗死6例;颈动脉超声检查:硬斑15例,软斑19例,混合斑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原发病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均为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及治疗组均根据病情需要进行降血压、血糖等常规治疗,对于血脂异常,对照组给予非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或控制患者饮食,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商品名:立普妥,辉瑞制药有限公司)20mg,1次/d,疗程为6个月,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的TG、TC、LDL-C、HDL-C和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变化。

1.3指标检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分别抽取患者空腹时静脉血6mL,采用美国雅培ALCYON-3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由上海申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对患者进行血脂检测,分别测定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及肝、肾功能的检查,B超(FHILIPS SONOS 7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观察患者颈动脉有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位置、形状及大小。

1.4统计学方法:SSP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测;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

2 研究结果

2.1治疗前后两组血脂水平的比较: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有明显差异(P<0.05),二者比较结果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血脂水平的比较(mmoL,±s)

表1 治疗前后两组血脂水平的比较(mmoL,±s)

注:*表示P<0.05。

组别 TC TG LDL HDL正常水平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4.40±1.041.13±0.572.95±0.351.39±0.54 6.34±1.13 5.92±1.05 2.17±0.87 2.13±0.69 3.92±1.05 3.38±0.76 1.31±0.26 1.34±0.30 6.50±1.32 4.53±1.31*2.39±0.64 2.16±0.50*3.91±0.82 2.72±0.59*1.31±0.33 1.39±0.30*

2.2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面积和斑块的厚度比较: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前颈动脉斑块面积和斑块厚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颈动脉斑块面积和斑块厚度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二者比较结果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面积和斑块的厚度比较(±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面积和斑块的厚度比较(±s)

注:*表示P<0.05。

组别 斑块面积(mm2) 斑块厚度(mm)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0.81±0.62 1.42±0.52 0.80±0.58 1.41±0.54 0.82±0.61 1.43±0.62*0.51±0.39 1.14±0.21*

3 讨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CAA)与患者血脂异常密切相关,血脂过高导致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脑血流灌注不足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理基础[2]。研究表明,71%~78%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是由于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脱落、破裂,或者由于稳定性斑块造成动脉管腔狭窄使血流量减少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患者易发生缺血性脑卒中[3]。对颈动脉粥样硬化需要进行调脂治疗,此外抗血小板、抗凝治疗也是此类疾病治疗的关键[4]。升高HDL-C或降低TG、TC、LDL-C的水平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抑制或反转的作用。他汀类药物为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可升高HDL-C水平,降低TG、TC水平。

本研究表明阿托伐他汀治疗组较对照组TG、TC、LDL-C、HDL-C和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变化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阿托伐他汀降低血脂效果明显,对狭窄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Li JJ,Fang CH.Creative protein is not only an inflammatory maker but also a direct caus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J].Med Hypotheses,2003,62:49.

[2]马敏芳,尚伟民.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脂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08,35(10):47-48.

[3]王杏儒,崔玉红,赵明哲.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纤维蛋白原浓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J].疑难病杂志,2007,6(8):485-486.

[4]刘俊艳,沈宏锐.阿托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研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6,14:99.

中图分类号:R5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351(2016)06-0090-02

猜你喜欢

阿托颈动脉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效果评价
老年冠心病运用阿托伐他汀钙复合曲美他嗪的临床诊治效果分析
阿托伐他汀结合缬沙坦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CRP、TNF-α、IL-6水平影响分析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人参皂苷Rg1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