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倍他乐克对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效果和药理探讨

2016-06-30安徽中医药大学合肥230031

北方药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药理心肌病有效率

李 娟(安徽中医药大学 合肥 230031)



倍他乐克对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效果和药理探讨

李娟(安徽中医药大学合肥230031)

摘要:目的:探讨倍他乐克对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效果和药理。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48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抽取,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倍他乐克治疗,对照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两组患者各指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倍他乐克治疗后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而且可以对患者的症状进行有效改善,增加患者满意度,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关键词:倍他乐克扩张型心肌病效果药理

扩张型心肌病是临床常见症之一,属于猝死性心力衰竭,从表现特征来看,以心脏扩大、收缩功能受损最为突出,常见症状有心律失常或衰竭、血栓栓塞、猝死,通常采用对这些症状的有效控制达到治疗效果[1]。本文选取48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对其进行分组比较研究,探讨倍他乐克对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效果和药理,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研究中选取的48例患者经病史问询、病例查看、体格检查、X线片拍摄、超声心电图等相关检查等均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其中,对照组有男性11例,女性13例,年龄31~68岁,平均年龄(44.6±2.4)岁;观察组有男性12例,女性12例,年龄32~70岁,平均年龄(45.2±2.1)岁;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首先,在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也就是以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对患者进行治疗,重点在于对心脏功能的恢复[2]。其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倍他乐克治疗,根据患者的耐受性,用药情况为每天2次,每次6.25mg向上增加,但最大量需控制在每天75mg以下,从而帮助患者提高治愈效果;本次研究中按照患者情况以4~6周作为1个疗程,并对两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与比较。

1.3判断方法与评估标准:首先,按照NYHA对患者心功能进行分级,用药时也以此分级标准为准;若患者在II度以上,则要求在治疗结束后给予各方面指标的统计与评估,如疗效、心率、超声等。其次,在判定方法方面,若症状消失或心功能改善至II级,则视为显效;若症状局部改善且达到I级心功能则视为有效;若患者无明显改善或病情有所加重,检查结果未见好转等,则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或100%-无效/总例数[3]。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软件操作系统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1所示。对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超声指标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2所示。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血压、超声指标变化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血压、超声指标变化情况比较(±s)

组别 HR(次/ min)收缩/舒张压(KPa)LVD (mm)LVC (mm) EF(%)观察组(n=24)对照组(n=24)X2 P 64.0±7.0 96.0±17.0 31.52 <0.05 16.4±1.4 18.3±2.2 8.66 <0.05 53.9±0.7 65.1±0.5 14.54 <0.05 43.1±2.2 47.8±1.3 9.03 <0.05 50.8±10.7 41.3±11.9 22.36 <0.05

3 讨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了解到扩张型心肌病以心腔扩大或心肌收缩力减弱为特征,在临床表现方面以心力衰竭为主,所以,心室重塑属于它的运行机制的基础,但是,由于慢性激活细胞因子的存在等,在交感神经及肾、血管等整体的构造系统中,会受到负面影响,心功能趋于恶化,若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得到这种影响或作用的激活,那么它会恶性循环,因此,需要对心力衰竭的控制对其治疗,要求对过度激活神经内分泌系统进行有效的阻断[4]。

从药理方面看,倍他乐克属于阻滞剂,且作为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可以通过心功能的接触而实现可逆性的下调,从而让其复位;还可以通过密度的上调达到对反馈抑制的预防,比如高浓度去甲肾上腺素即属于此例;倍他乐克的受体功能得到恢复之时,就可以对心肌进行保护,最重要的是以降低的手段使交感神经的活性受到抑制、改善心室功能、提升治愈率,降低死亡可能性[5]。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应用倍他乐克之后可以比常规治疗方法效果好一些。对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超声指标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发现应用倍他乐克之后效果也优于常规治疗。

综上所述,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方面,采用倍他乐克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而且可以对患者的症状进行有效改善,增加患者满意度,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因此,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发有,范洁.肌联蛋白基因截断突变致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循环杂志,2015,8(7):206-207.

[2]巫雪飞,黄燕,房晓楠,等.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经标准药物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恢复正常的发生率及预测因素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15,12(5):1036-1037.

[3]宋玉新,李莉,赵碧琼,等.华法林联合毛花苷C治疗老年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6(5):115-116.

[4]姜艳杰,毛成刚,宁险峰,等.肌肉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4):2179-2185.

[5]兰天,赵世华,陆敏杰,等.磁共振成像在缺血性心脏病与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循环杂志,2014,3 (4):884-885.

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351(2016)06-0039-01

猜你喜欢

药理心肌病有效率
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特征及临床用药分析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诺欣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致心衰的效果分析
黄芩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探讨
黄芩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探讨
高职院校动物药理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以伊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并扩张性心肌病诊断相关性研究
肥胖女性易患心肌病
很有效率
提问扩张型心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