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媒体视阈下的高校真人图书馆微服务研究

2016-06-16张爱科丁枝秀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微服务微媒体微博

张爱科,丁枝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10044)



微媒体视阈下的高校真人图书馆微服务研究

张爱科,丁枝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10044)

摘要:通过对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型网络传播方式下高校真人图书馆微服务的调查,分析了微媒体时代高校真人图书馆微服务现状,提出了基于“双微”平台的高校真人图书馆微服务创新策略。

关键词:真人图书馆;微博;微信;微服务;微媒体

1引言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生了微文化。微博、微信、微书评、微电影、微视频、微课、微服务等微文化形式引发了全社会的共同关注。本文将要论述的微媒体视阈下的高校真人图书馆微服务是指利用微博、微信、微视频、微书评等信息发布与共享的新型网络传播方式,为真人图书馆读者提供更为细致化、个性化、多元化、互动性、全方位的图文并茂的信息服务。

真人图书馆(Living Library或Human Library)以真人为书,在真人书声情并茂的讲述,及借阅者与真人书面对面、轻松、开放的交流过程中,来获取真人书深潜于意识、心智中的鲜活知识[1],挖掘真人书身上特有的价值,实现隐性知识的即时传递。既让读者看到不一样的人生,了解多元价值的社会,同时在与读者交流的过程中,也促使真人书对自己的生命历程进行回望与反思。

Living Library起源于2000年丹麦的哥本哈根罗斯基勒音乐节,短短十几年即以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迅速扩展到澳洲、北美、南美、亚洲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根据Human Library Google Map最新统计,现在约有70多个国家开展了400多场真人图书馆活动。在我国,据不完全统计,已有70多所普通本科院校开展过真人图书馆活动。随着微媒体时代的到来,在真人图书馆活动中融合应用微服务是促进该活动创新发展的新契机。基于此,笔者展开以下调研。

2微媒体时代高校真人图书馆微服务现状

2.1 微博在高校真人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调查

2015年2月24日,笔者在新浪微博以“真人图书馆”为名进行搜索,搜索结果为101条,通过去除不相关用户及发表博文0篇的用户,共计有42家真人图书馆利用新浪微博平台开展了微博服务。其中只有9家真人图书馆是以高校图书馆、学院学生会或社团为主体。以同样的方法搜索腾讯微博,以高校图书馆、学生会或社团为主体的真人图书馆为零。下面列出了这9家真人图书馆相关调查内容,详见表1。

表1 我国高校真人图书馆微博服务抽样调查表

2.2 微信在高校真人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调查

2015年2月24日,手机登录微信,通过添加好友查找公众号,以真人图书馆为检索词,检索得知,名称中包含真人图书馆的公众号有24个,逐个点开查看,并辅以网络再调查。开通主体属于高校社团或图书馆且已有历史内容的真人图书馆6家,其详细内容见表2。

2.3 高校真人图书馆微博、微信服务现状分析

2.3.1 真人图书馆的微服务尚未被充分重视

从表1、表2可以看出,无论是微博还是微信(以下将“微博和微信”简称“双微”),许多早已开展真人图书馆活动的高校还没有重视利用“双微”对真人图书馆活动加以宣传推广。如早已开展此活动的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苏州大学图书馆、重庆大学图书馆等,都没查到其真人图书馆微博与微信。在调查的新浪、腾讯微博的42家真人图书馆微博中,只有9家是大学组织机构团体作为主体开通的,占比21.4%。在这9家中,只有4家是高校图书馆作为主体开博。微信比微博上线晚,开通真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高校更少,在开通的6家中,只有2家的开通主体是高校图书馆,占比1/3,且全是在2014年3月以后开通的。同时开通“双微”服务的仅有上海大学ishare真人图书馆和浙江大学聼説_真人图书馆,且开通主体都不是高校图书馆。由此说明,很多开展真人图书馆的高校图书馆还未充分认识到微博、微信作为宣传平台和互动平台对真人图书馆活动开展的重要性。

表2 我国高校真人图书馆微信服务抽样调查表

2.3.2 真人图书馆的影响力有待提高

对于微博来讲,粉丝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真人图书馆的推广效果。没有粉丝或很少粉丝的微博,只是在自娱自乐。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真人图书馆的微博粉丝数和关注数不过百人,发表微博、微信条数也大多不足百条,如聼説_真人图书馆,发表博文7篇,粉丝8人;iShare真人图书馆,发博文14篇,粉丝47人;华东师大真人图书馆微信,仅有一篇活动介绍。发文最多的Sharing真人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也仅发文24篇,但维护不及时。从表中最近一条微博发布时间看,至少有五家约有1年时间没有更新微博内容。

2.3.3 发布内容比较单一

调查发现,这几家真人图书馆微博发布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真人图书馆活动预告、真人书简介、真人图书馆活动后播报等方面。对于读者反馈、读者书评、真人书反馈、读者问卷调查、真人书招募等和真人图书馆活动密切相连,体现馆员、读者与“书”、“书”与馆互动关系的博文较少。真人书招募困难一直是影响真人图书馆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调查显示,仅BNU真人图书馆、子悦真人图书馆在微博有真人书招募活动,Sharing真人图书馆和HIT真人图书馆在微信平台有真人书招募的内容。其余真人图书馆的微博或微信均没有将此内容纳入。读者反馈和读者书评不仅有利于活动的继续开展与改进,而且能起到推广活动,令更多读者了解真人图书馆和真人书的作用。可惜在这几家真人图书馆中,仅YEA真人图书馆微博有读者书评,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真人图书馆微博有读者反馈,上海大学ishare真人图书馆微信有读者读后感。真人图书馆问卷调查是促进此项活动不断改进与提高的重要方法,却仅学在清华——真人图书馆微博有问卷调查链接。

3微媒体时代高校真人图书馆微服务创新策略

3.1 充分认识高校真人图书馆微服务的重要性

真人图书馆能在全球70多个国家举办过400多场次活动,说明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笔者于2015年6月选取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主题或题名中含有“真人图书馆或活体图书馆或Living library或Human library”为检索条件,共检索出307篇文献,对这307篇文献逐篇查看,共有281篇论文可供分析参考。说明我国图书馆届对真人图书馆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据笔者调查,全国已有70多所普通高校开展真人图书馆活动,江苏省高校的真人图书馆活动有50%是今年开展的。高校图书馆适时开展真人图书馆活动是图书馆服务的发展趋势。

“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组委会在2013年发布的《2013 最受大学生喜爱的媒体及媒体人物调查报告》中指出:微信以 75.0%的占比位居大学生“最喜爱的移动社交类应用”[2],说明微信等微媒体在用户群体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生活中的地位。如果再将微博等微媒体的用户使用数量加以统计,整个社会对媒体的应用数据将更加庞大.[3]

在笔者对江苏省高校开展真人图书馆活动的读者问卷调查中,“如果再开展真人图书活动,你希望通过什么方式获知信息”,在图书馆主页、展板、宣传海报、微博、微信、移动图书馆、人人网等选项中,近90%的学生选择了微博或微信,进一步印证了“双微”在当代大学生生活中的地位。所以,适时利用微媒体开展高校真人图书馆微服务,既满足了读者需求,又能体现高校图书馆与时俱进,主动创新的精神风貌。

3.2 以图书馆为主、社团为辅的方式开展真人图书馆服务

从表1、表2中可以看出,利用“双微”开展真人图书馆微服务的主体多数是学生社团,这跟笔者所作的江苏省高校开展真人图书馆活动调查结果是一致的。真人图书馆活动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很多图书馆还处在观望期。而大学生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有勇于尝试、探索的勇气。这使得许多大学生社团先于高校图书馆尝试开展真人图书馆活动。但是大学生社团的成员流动性比较大,营销、维护基于“双微”的微服务在人力、时间、技术、设备等方面无法保证。这也是“双微”营销、维护不及时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高校图书馆拥有具备现代信息观念与信息技术的管理人才、先进的设备、完善的编目程序等优势。以高校图书馆作为组织主体,在时间、技术、设备等方面提供保障,辅以学生社团,以学生视角对活动加以宣传,以网络时代学生流行体营销“双微”,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参与组织活动的锻炼机会,而且“双微”的营销由于更贴合学生视角,更容易在学生中传播扩散,可进一步促进微媒体时代的真人图书馆微服务可持续发展。

3.3 拓展真人图书馆微服务内容

图书馆微服务是指以“双微”为载体,为真人图书馆读者提供更为个性化、多元化、互动性、全方位的图文并茂的信息服务。拓展真人图书馆微服务内容,不仅能够多方位、多角度宣传真人图书馆服务,而且能够及时更新“双微”内容,使“双微”营销及时得到维护。

3.3.1 促进图书馆、读者、真人书线上互动

隐性知识是指内隐于人大脑与身体中,具有模糊性、个性化、无意识性等特点的个体对外部世界的独特理解和感知。 最好通过外化、表达、分享等方式转化为显性知识[4]。真人图书馆线下活动结束后,征得读者同意,将读者对真人书的微书评或读者有感的真人书语录发布到微博上,微书评以其鲜明的草根性和鲜活的生命力成为真人图书阅读的导航 ,受到大学生读者的青睐。同一本真人书,不同的阅读者收获侧重点不同,读者与读者接收侧重点的碰撞,也会有新的思想火花迸出,促进隐性知识的挖掘与再现。如武汉大学真人图书馆活动后评选优秀微书评并在微博上展示,这样的活动不仅促进参与阅读真人书的读者深思、总结,也为没到场参加活动的读者提供了从不同的侧面了解真人书的机会。真人书也很希望看到读者的反馈。曾作为广州真人图书馆“图书”的心理咨询师大雁说:“被阅读是多维度的交流,在不同读者的多元思维冲击下,我的脑子里也产生新的思想,这对我的生活和未来工作都有很大启发。”如果说阅读真人书是对其隐性知识的一次再现与挖掘,那么,微书评、读后感、真人书反馈通过“双微”的线上互动,将促进隐性知识的二次再现与挖掘。

3.3.2 利用“双微”平台开展真人图书馆问卷调查

“双微”的外部链接功能可适用于简单的读者调查、链接原有网页形式的读者调查、推广真人图书馆读者需求的调查,以便了解读者高层次的微服务需求,为读者提供更贴心的微服务。也可开展线上互动活动调查问卷,让线上活动和线下活动齐头并进。通过线上发起活动,如线上调查问卷、线上选座(如学在清华——真人图书馆)、线上报名、意见征询,可以邀请读者通过“双微”推荐真人书、微访谈、读书心得交流、微书评交流、热点问题探讨,甚至分享就业信息、分享生活经验乐趣、交流学习方法、进行投票活动等,亦可推动线下活动的开展。通过线下线上活动的有机结合,激发读者的兴趣和热情,从而吸引读者参与,提高“双微”的活跃度。

3.3.3 利用微媒体实现真人图书馆服务

在笔者调研的江苏省高校真人图书馆读者问卷中,有近1/3的参加过真人图书馆活动的读者希望看到活动的在线视频。而《2015年互联网趋势报告》显示:“12-24岁的年轻人一直在引领潮流;他们怎样利用互联网——视觉类应用占主导地位”“腾讯微信成为重要的视频发布渠道”[5]。组织者有必要在征得真人书与读者同意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双微”平台对真人图书馆的活动内容进行微视频的编辑和播放,将丰富的多媒体资源传送给每一位关注真人图书馆活动的读者,拓展真人图书馆活动的阅读范围。

3.3.4 拓展“双微”服务内容

真人图书馆活动在我国目前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借鉴其他组织者的经验,可丰富和促进自我的成长,所以利用微博搜索功能,检索与真人图书馆相关的微博,特别是各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社会团体、公益组织等开展真人图书馆的信息及相关内容,及时转发或给以链接,并适时予以回复和互动,既扩大宣传了真人图书馆活动,又为今后开展真人图书馆的共建共享储备信息。为了增加图书馆与读者情感的联接,适当发布或转发生活分享类的内容,虽然看似与图书馆工作没有直接关系,但因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容易引起共鸣,在发展、维护用户关系的过程中也是不可或缺的。[6]

3.4 通过“双微”联动为真人图书馆用户提供微服务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双微”这对网络时代新兴的信息互动交流工具,在发布的内容上有一定的重合度,但也存在信息推送方式、信息发送量、信息发送范围、功能定位等方面的差异。在真人图书馆领域的应用应根据其各自特点联动使用这两种公众平台,发挥其优势,互为补充,相互促进。

3.4.1 “双微”在信息的短、长内容方面的互补

微博带有鲜明的自媒体性质,发微博条数没有限制,有即时分享、用户可见、评价可见等特点,但是每条信息限制在140字以内,适用于利用简短信息的方式传播真人图书馆的价值和理念,使其在真人图书馆科普、活动直播、真人书微书评等服务方面发挥作用。而普通微信公众账号推送的信息则比较正式,可以允许每天群发一条微信,且在长度上没有限制,更近似于文章,包含更多信息量,可以弥补微博言犹未尽,细节不能详述的缺憾。读者阅读真人书后的读后感、长书评、真人书的反馈等较大篇幅的文字,都可通过微信推送用户。

3.4.2 “双微”在精准传播方面的互补

微博推送追求实时效果,特别适合用来发布一些时效性强的动态消息。用户很少专门进入某一微博账号页面查找消息,更多地是在个人订阅页面随意浏览。信息量大时,容易错过部分消息,所以微博在信息的精准传播方面略显不足。

而微信是一款即时通讯软件,点对点互动的特性使得微信的个性化精准服务更容易实现。微信公众平台为减少对用户的骚扰,造成用户的反感,推送的尽量是有价值的信息。

3.4.3 利用“双微”联动探索微传播服务模式

图书馆应积极探索如何利用新型微媒体为读者提供微服务。首先,应以统一用户名的图书馆作为主体来认证“双微”,用户名规范可以提高用户检索的精准度。其次,“双微”要相互提及与相互推荐[7],因微信公众平台认证需提供微博认证,所以微信可以直接链接到微博,而在微博中需要发博告诉读者开通了真人图书馆官方微信,并给出二维码,以便于读者扫码加入。如中国人民大学将官方微信置顶微博首页,方便读者发现。

4结语

《中国新媒体报告2014》蓝皮书指出:当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大行其道,微传播已经成为主流的传播方式,急剧改变着中国的传播生态和舆论格局,并正在迅速向各个领域延展。真人图书馆在我国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将来随着真人图书馆及“双微”的快速发展,基于“双微”的深层次服务,如微访谈、微直播等微服务,将对真人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曼娟,朱紫阳.Living Library与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创新[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3,(12):113-115.

[2] 易蓉,裴佳琦.超过七成大学生最爱用微信[N].新民晚报,2013-07-25(A09).

[3] 高兵,董素芹. “云”环境下的图书馆“微”服务研究 [J].图书与情报,2014,(2):128-130.

[4] 陈晋. 隐性知识表达与分享的绩效研究——以“真人图书馆”为例[J].新世纪图书馆, 2014 ,(10): 5-8.

[5] 2015年互联网趋势报告[EB/OL].http://mat1.gtimg.com/tech/2014/pdf/Internet_Trends_2015_cn.pdf

[6] 于沛.高校图书馆微博微信运营策略比较研究——以清华大学图书馆为例[J].知识管理论坛,2014,(5):13-21.

[7] 刘静.高校图书馆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信息推送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4,(8):61-63.

(责任编辑:王靖雯)

Research on the University Living Library Micro Service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Micro-media

ZHANG Ai-ke, DING Zhi-xiu

(Nanjing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llege, Nanjing210044,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micro services of university living library from the new network transmission ways such as Microblog and WeCha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micro services of the university living library in the micro media era, and proposes micro services innovation strategy of the university living library based on the double micro platform.

Key words:living library; microblog; WeChat; micro services; micro media

基金项目:2014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4SJB072)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25(2016)02-0080-06

作者简介:张爱科,女,馆员。

收稿日期:2015-07-06

猜你喜欢

微服务微媒体微博
微信公众平台在医院图书馆的应用现状调查
基于微信企业号的校园移动服务
微媒体与高校思政理论课创新探析
微媒体在高校《大学传播学》课堂教学的应用与影响
从单一模式系统架构往微服务架构迁移转化技术研究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重大突发事件中微博之力不微
体育热点事件微传播特质研究
——基于微博传播关键节点的实证分析
神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