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类高职院校英语岗位能力社会需求的调查、分析及启示

2016-06-16陈钦兰张小川周卓林

高教论坛 2016年4期
关键词:岗位能力需求分析调查

陈钦兰,张小川,周卓林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农类高职院校英语岗位能力社会需求的调查、分析及启示

陈钦兰,张小川,周卓林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530007)

摘要:通过调研涉农企业及用人单位对农类高职院校种植类专业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种植类专业岗位以及英语职业能力要求,对专业英语(ESP)课程大纲的修订和公共英语(EGP)教学提出了相应建议。文章对高职英语教学中的EGP与ESP衔接与融合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岗位能力;需求分析;调查;英语教学

2009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稿)指出,各高职院校应以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为目标设置高职英语课程,以职业需求为主线开发和构建教学内容体系。通过开设行业英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提高就业竞争力。行业英语(ESP)是高职英语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内容设置应与产业和学生未来职业需求对接,开发满足行业、企业岗位(群)需要的教学内容与资源,体现工学结合的原则[1]。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大学英语(EGP)是高职高专学生的必修课[2]。为了解涉农企业及用人单位对农类高职院校种植类专业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合理确定课程标准,项目组开展了此次调查研究。

一、调查的设计和实施

(一)调查对象

到校(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进行校园招聘的农资企业、通过学院招生就业部门为毕业生提供招聘信息的农资企业、种植类专业实训实习基地、生物技术系校企合作企业、生物技术系定点见习及实习企业。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对来校园参加招聘会的农资企业发放调查问卷,招聘企业相关人员填写好问卷内容后回收并进行统计。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5份,回收有效问卷23份。

2.访谈法。课题组成员到种植类专业实训实习基地及用人单位进行走访,先后走访了广西药园中药材种苗有限公司、广西兆和种业有限公司、广西玉林至真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广西金子农化有限公司、南宁汇福达农资有限公司等5个单位,面对面地交流了企业对种植类专业学生的英语能力的要求、种植类专业学生使用频率较高的英语技能、种植类专业学生使用英语的主要场景、“专门用途英语”(种植类专业英语)在高职英语课程设置中的重要程度以及给毕业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即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翻译五方面的重要性打分,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建议等问题,了解企业对高职种植类专业毕业生英语岗位能力的要求及企业对英语课程设置的建议。

(三)分析方法

课题组对23家企业发放调查问卷或进行访谈,收集了样本并进行有效性整理和筛选后,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得出每项重要性分值的百分比。问卷采用重要性作为评价尺度,评分范围为1-5分。1分-非常重要;2分—重要;3分—基本重要;4分—不重要;5分—非常不重要。

二、调查结果

走访农资企业5家,对5家农资企业进行了访谈;对校园招聘的农资企业发放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3份。

表1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需求(%)

表2 种植类专业学生使用频率较高的英语技能

表3 种植类专业学生使用英语主要场景

表4 用人单位对英语课程设置的要求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用人单位对学生英语能力的需求情况分析

1.在英语听、说、读、写、译五项能力的需求上,企业认为阅读“重要”的占84%,翻译“重要”的占68%,听力和口语“重要”的分别占52%和64%,写作“非常不重要”的占32%(见表1)。这表明企业对毕业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需求主要在阅读和翻译,对听力、口语和写作的技能需求其次。种植类英语属于专业性较强的专业类英语,因此对阅读能力的需求较为迫切,口语和听力作为交流的必备技能,需求其次。在种植业中,较少用到写作,因此对写作的需求不大。

2.通过调查和访谈得知,在日常口语交际能力、种植类专业工作场景交流能力、普通资料阅读翻译能力、种植类专业资料阅读翻译能力、职场信函写作等多种英语应用能力中,种植类专业学生使用频率较高的英语技能是日常口语交际能力、种植类专业工作场景交流能力和种植类专业资料阅读理解能力,分别占72%、75%、80%(见表2)。

3.通过访谈得知,在常见英语使用场景中,翻译资料、阅读产品说明书、介绍种子品种是种植类专业学生使用英语频率最高的场景,分别占60%、72%、76%(见表3)。原因是翻译农资资料、阅读产品说明书和介绍种子产品涉及到较多的专业英语词汇,在大学期间系统学习过ESP课程的毕业生更能胜任。而一些员工虽然英语水平已经达到四级甚至六级,但是大学期间学的是通用英语(EGP),对一些专业术语和特定表达不熟悉。而陪同外宾考察、涉外工程中的外事接待、参观生产基地等工作通常由专业翻译人员担任,所以这几个场景的使用频率不是很高。

(二)用人单位对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需求分析

1.不同类型的用人单位对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要性认识比较一致,72.6%的企业认为英语课程是非常重要的,这与当今世界全球化的趋势及国际化的趋势相适应。

2.在英语课程设置的需求上,企业对于两类英语课程给予了相当程度的重视。27.7%的企业认为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讲授通用英语(EGP)很重要,另外27.7%的企业认为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讲授专业英语(ESP)重要,剩下的44.6%的企业认识较为一致,认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应该采用“通用英语(EGP)+专业英语(ESP)”的模式,即将专业英语融入到公共英语教学中(见表4)。这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重要的启示,那就是要重视对“用英语来做事”的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职业相关的英语能力。

3.对于专业英语的需求恰恰迎合了当今大学英语教学界从通用英语向学术英语转化的大势所趋,也是今后我们教学改革的方向。

四、对高职英语教学中的EGP与ESP衔接与融合的启示

(一)制定英语教学课程新标准,对专业英语(ESP)课程大纲进行修订

以岗位需求为基础,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对农业领域运用英语表达技能的训练,根据种植类专业英语岗位能力需求和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选择教学内容,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提炼中草药与花卉栽培、中草药加工与营销、种子培育与贮藏、种子生产与加工、植物保护、有机农产品的生产与研发、农业机械化、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方面的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选取和确立单元内容,制定英语教学课程新标准。课程标准包含课程性质、课程学分与时数分配、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教学实施建议等内容,发放给任课教师,用于指导教学。

(二)编写EGP与ESP融合教材,作为对公共英语(EGP)教学的切入点

开发EGP和ESP融合的教学内容,编写EGP和ESP融合的教材,在EGP教学中融入ESP,紧扣专业知识,使农类专业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在特定的工作场合中能运用英语作为工具为他们的工作提供服务,实现农业领域交流与合作的目的,培养既掌握农业专业知识又能用英语在农业专业领域解决特定工作岗位实际问题的复合型人才,同时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以企业对学生的英语岗位能力需求和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为基础,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农业种植情景为载体,整理种植类相关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同时结合种植类专业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通过与农业专家、农业技术推广员的合作,进行农业情境设计、农业词汇、农业种植对话编排、精选国内外农业英语新闻报道和种植知识点,编写出适合高职种植类专业学生的英语教材。教材涵盖要广,包括种植、生产与加工、植保、研发等方面,知识精炼而全面,实现说、读、译、农业专业词汇拓展一体化,适应农业人才国际化和高职高专教学的需要。

(三)组织英语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相互听课、进行企业岗位实践,全面提升授课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

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是教学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所在,而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是成败的关键。虽然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行业英语的重要性,开始在教学上进行EGP与ESP融合,但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大学英语教师专注于英语教学,对行业知识不甚了解,无法进行ESP教学;而专业课教师对专业知识十分在行,却无法进行EGP教学。要破解这种局面,英语教师必须通过师资培训、企业岗位实践、与专业课教师相互听课、与种植类专业教师进行合作与交流等方式进行行业培训,提升自身素质,完成从单一的英语语言教师向“双师素质”教师的转型[3]。教师专业能力得到提高后,能担任农业展会的翻译和志愿者,能承担农业厅、农业部举办的相关英语项目教学。

五、结语

要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能力,必须以职业需求为主线开发和构建教学内容体系。将专业英语中的满足行业、企业岗位(群)需求的教学内容融合到公共英语教学中,使教学内容与学生未来职业需求对接,体现工学结合的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提高就业竞争力。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与专业教师进行交流合作、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更新行业知识和专业英语知识,以满足社会发展对高技能型人才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需要。

(责任编辑:夏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

[2]于佚.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应用能力社会需求的调查及分析[J].科教文汇,2014(4):82-83.

[3]何丽玲.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下对英语高职教学的思考[J].广西教育,2014(7):123-125.

The Investigation,Analysis and Enlightenment of the Social Demands for English Post Ability of Agriculture Related Vocational Colleges

CHEN Qin-lan,ZHANG Xiao-chuan,ZHOU Zhuo-lin

(Guangxi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Nanning 530007,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agriculture related enterprises and employing units’requirements for students’English ability who majors in planting,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on the ESP syllabus revision and public English(EGP)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planting position and professional English ability. The article also has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in the integration of English Teaching of EGP and ESP in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post ability;demand analysis;investigation;English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19(2016)4-0119-03

作者简介:陈钦兰(1982-),女,广西合浦人,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二语习得。

收稿日期:2016-02-24修稿日期:2016-03-10

基金项目: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高职种植类专业EGP与ESP衔接与融合的研究与实践”(2013JGA354)。

猜你喜欢

岗位能力需求分析调查
技工院校电子商务物流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制造业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
大学师生需求发展分析
基于UML技术的高校贫困生管理系统建模分析
指挥信息系统模拟训练评估需求分析
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计算机网络原理》实践教学探索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