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企合作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016-06-16张绍兵冯福生宣丽萍

高教论坛 2016年4期
关键词:物联网工程合作模式校企合作

张绍兵,冯福生, 宣丽萍

(黑龙江科技大学 1.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2.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2)



基于校企合作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张绍兵1,冯福生1, 宣丽萍2

(黑龙江科技大学1.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2.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2)

摘要:目前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正处于一种探索状态,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校企合作是一把利器,能够实现高校、企业、学生互利共赢的新局面。本文从物联网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现状、合作模式、落脚点以及关键问题四个方面予以研究,给出了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运营模式和整体脉络。我校实践证明,该体系能够实现人才培养的突破性进展和办学质量的跨越式提升,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物联网工程;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合作模式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一个新型的学科,实践教学在该专业建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体制改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企合作无疑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一把利器,能够改善和摆脱学生就业难、企业招工难的互锁局面,能够形成高校、企业、学生三方共信共赢的新景象[1]。我校自2011年设立物联网工程专业以来,始终以校企合作机制作为实践教学的基石,摸索与探究出一种适合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校企合作现状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一个多领域、多种技术交叉复合的综合学科,自成立几年来,虽然在基于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完善之处,综合国内多个高校在目前的发展状况,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在合作中受益不多,缺乏校企合作的热情和动力,需要进一步提高校企双方合作观念建设;合作模式单一,缺乏深度融合,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缺乏有经验专业化的师资力量;需要健全完善合作政策法规制度,缺乏政府的支持和指导;缺乏有效的合作质量评价与评估机制;缺乏保险措施的保障和第三方监管机构的监督;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需搭建高效的管理平台;校企双方共赢互利不明显,缺乏合作的可持续性,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预期要求[2]。

二、校企合作模式

我校物联网工程专业经过几年的校企合作历程,在摸准行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依据自身特点以及市场行情,探究出几种适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新模式:高校主动型模式、企业主动型模式、校企均衡型模式和研发带动型模式。在这几种模式的驱动下,能够建立起高效的利益激励机制、利益抉择机制、利益保护机制、利益共容机制以及利益协调机制,能够培养一批精良过硬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能够呈现高校、企业、学生三方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如下图所示。

图 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模型

在这些合作模式的氛围中,能够提高学生工程意识与素养,能够锻炼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工程创新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使高校学生能够与用人企业良好对接,在就业领域中得到企业和社会的认可;高校也能有效解决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就业数量以及就业质量等难题;企业同时也能得到人员招聘、技术支持以及社会影响力等多方面的受益点,高校、企业、学生互惠共赢的局面也能为地方经济的腾飞奠定基础[3]。

三、校企合作的落脚点

基于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区别于传统的教学形式,集教学与实践于一体,融创新和发展于其中,着重体现“四创新”的合作特色,使“创新授课、创新内容、创新考核、创新形式”理念贯穿始终,实现高校和企业之间信息与资源的深度共享。

(一)创新授课方法

将传统的课堂教学移植到企业生产环境中实施,聘请企业高级工程师作为教学导师,以项目为基本单位,让学生真刀实枪地融入到企业生产线中,让每一名学生均能体会到自身实践技能的优势与不足之处,从而能不断调整自我的发展规划,有的放矢地积累与充实实战经验,为就业任务提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创新实践内容

脱离授课内容纯粹取自于教材的传统模式,企业工程师全程参与到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授课内容的制定过程中,企业工程师要与高校教师协调合作,协商完成实践教学整体方案的规划,使实践教学内容不仅能打破传统模式而推陈出新,而且能突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特色,保障育人质量不断攀升。

(三)创新考核方法

将实践考核的标准向动手操作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科技研发能力倾斜,注重现场考核与检验,组织高校和企业专家共同组成的考核队伍,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进行测评,综合现场答辩、报告评分、作品评估等多个环节得到一个全面打分。实践考核方法的创新,可以使校企合作更加实质化,而非流于形式。

(四)创新组织形式

对全体学生进行测评筛选,按照能力等级或者志趣擅长分成若干个小组,坚持“以人为本、分类实施、专攻特长、交叉递进”的原则,遵循“组长负责制、组与组之间融合贯通”的方针,分阶段、分任务、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开发能力和协作精神,将整个项目离散成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组装测试、细化改进等多个环节,最终形成一个多层次、多领域、立体化的科研梯队。

四、校企合作的关键问题

(一)政府指导与制度建设

政府在校企合作中充当着监督者和保护者的角色,可以提供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宏观控制合作发展方向,保证校企合作持续稳定发展,保障合作各方的合法权益。政府可以牵头制定校企合作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合作者明确自己所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将合作风险最低化,树立起全体合作者的信心与决心[4]。

(二)第三方监管与保险举措

在合作过程中,当合作者遇到矛盾或者冲突时,可以由第三方监管机构予以调解,保护合作各方的利益不受损失,保障合作者自觉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同时,通过为企业、学生投保的方式,祛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其全身心投入到教与学的模式中,这样的合作才能更接地气,更具有冲击力。

(三)合作质量评估机制

分时段对校企合作质量进行评估,及时反馈评估结果,取消成效较差的合作,以减少投资和人力资源的浪费,巩固和加强具有优势的合作,确保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保障合作长期稳定发展。

(四)搭建合作管理平台

建立高效的管理平台,对合作过程中各种事务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展示优秀校企合作成果,及时向高校、企业、第三方监管机构汇报出现的问题,吸引更多有实力、有特色的企业加入到校企合作的队伍中,确保合作健康顺利发展。

(五)选取“竞赛”机制作为突破口

选取“竞赛”机制作为突破口,是校企合作成果展现的便捷途径之一。所谓竞赛机制,是指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以竞赛的方式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进行全方位检验的一种有力举措,是衡量校企合作成效的关键指标之一。只有通过有效的校企合作,依托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让学生在实践研发中练就扎实过硬的本领,在实际生产环境中掌握超强的创新意识与实践技能,才能在竞赛中有所突破并取得佳绩。

竞赛能够历练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实践素养,能够完美呈现大学生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近年来,针对物联网感知、通信和应用三个层次,我校学生积极参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博创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物联网设计大赛、全国创业计划系列竞赛等活动,并取得了佳绩,良好展示了校企合作的成果。

五、结语

基于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必然途径,也是新时期下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本文从物联网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现状、合作模式、落脚点以及关键问题四个方面予以研究,给出了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运营模式和整体脉络。我校几年的实践证明,这种机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使学生在未来工作领域中更具有竞争力,同时也增强了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不断的探究与摸索,可以实现人才培养的突破性进展和办学质量的跨越式提升,也能引发其他应用型本科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思想上的共鸣和理念上的启迪。

(责任编辑:梁京章)

参考文献:

[1]潘策,陈旭,王婷婷. 基于校企合作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训教学体系[J].计算机教育,2015(10):82-85.

[2]许淑慧. 地方高校转型期如何化解校企合作“一头热”[J]. 高教论坛,2015(4):36-39.

[3]温健,邓远美,林才志. 校企合作背景下学生顶岗实习权益保护的探究[J].高教论坛,2015(10):47-51.

[4]杨素琳,李国淮. 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制度的政策探析[J]. 高教论坛,2014(7):43-46.

Construct the IOT Engineering Specialty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Based on University Enterprise Cooperation

ZHANG Shao-bing1, FENG Fu-sheng1, XUAN Li-ping2

(1.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llege;2. Electronic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College,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150022, China)

Abstract:The IOT engineering specialty practice teaching in the universities is an exploratory state at present, and exists many deficiencies, university enterprise cooperation is an edge tool which can realize the new situation of mutual benefit and win-win among university, enterprise and student. This paper researches current situation, cooperation mode, foothold and key problem of the IOT engineering specialty practice teaching based on university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presents the operation pattern and macro-venation. My university’s experiment proves that the system can realize the breakthrough of applied talent training and the promote with great strides of university-running quality, and has upper promotional value and reference significance.

Key Words:Internet of Things engineering;practice teaching;university enterprise cooperation;cooperation mode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19(2016)4-0069-03

作者简介:张绍兵(1977-),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物联网工程。

收稿日期:2016-02-26修稿日期:2016-03-15

基金项目:2013年度黑龙江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物联网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Y13-94);2013年度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电类专业构建多元协同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G2013010485)。

猜你喜欢

物联网工程合作模式校企合作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
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深化与发展
关于商科院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的思考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战略新兴物联网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