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语境参数对文学翻译中语义的阐释作用

2016-06-02马海燕

外国语文 2016年1期

马海燕

(海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



认知语境参数对文学翻译中语义的阐释作用

马海燕

(海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海南 海口571158)

摘要:语境参数和概念整合理论在探讨翻译过程时具有互补作用,可以用来分析文学语篇翻译过程中语义生成的认知过程。本文探讨了英汉翻译过程中如何利用语境参数和心理空间的综合理论方法来进行消除歧义、填补空白、多义判别、合理搭配和语义推理等问题,并揭示了文学语篇翻译过程中语义生成的认知机制,突显出直观性、可描写性和可阐释性的理论方法论特点。

关键词:语篇翻译;语义生成;认知机制;语境参数;心理空间

1语境理论的发展及其对翻译研究的指导作用

语境理论从创建时就与语词意义的理解紧密相连。弗雷格早在1884年出版的《算术基础》引言中就提出过语境原则,即“必须在句子联系中研究语词的意谓,而不是个别地研究语词的意谓”(弗雷,1998:8-9)。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引用了这条原则,他说:“这也是弗雷格的意思,即一个词只有作为句子的一部分才有意义”(2007:61-63)。后来语境研究者侧重于对语境进行分类研究:Malinowski(1935)最早对语境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他划分了“情景语境”、“文化语境”和“叙事语境”;Firth(1957)区分了言内语境和言外语境,使语境要素扩展到社会环境、文化、信仰、参加者身份、历史、关系等方面;Halliday(1978)提出语境由语域体现,并进而把语域分为语场、语旨和语式;Hymes(1972)区分了形式与内容、背景、参与者、交际工具、风格、目的、音调、相互作用语境八要素等等。随着翻译研究在西方的蓬勃发展,语境被借鉴到翻译研究领域,美国人类学与翻译学者 Shaw(1987)首先提出“翻译语境”的概念,随后很多翻译理论研究者相继阐述语境对翻译的影响(Hatim & Mason,1990; Nord,1991; Gutt,1991; Lefevere,1992; Nida,2001)。从语词的理解到翻译,一脉相承,研究者们都认为语境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上述研究的特点是对语境的作用从原则上进行规定,具体研究形态则是做出不同性质的范畴概括,对语义的生成或确定缺乏动态的描述和分析。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认知语言学认为语境不是固定和静态的存在,而是随话语或文本的展开而在线构建的(Fouconnier & Turner,2002;Gavins,2007);并根据话语的展开设定了动态的语境参数(van Dijk,2008, 2009);亦有学者(曾利沙,2002)通过设定语境参数的方法使语境对翻译过程的阐释更为直观、有说服力,并证明将语境具体化为一系列可定性描述的概念或命题参数,能从宏-微观层面的操作视阈拓展上对语篇翻译中的多义、歧义、模糊、语义嬗变、语义生成的理据和连贯机制提供可行的阐释框架(马海燕,2009;吴慧坚,2010)。Boase-Beier(2011)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研究翻译,指出译文取决于动态的认知语境。他讲的动态认知语境包括作为原文读者的译者和译文读者的不同认知语境,不同的对象在不同认知语境中对文本的阐释也不同,这就解释了译文多样性的原因。

从语境理论发展的脉络可以看出,语境已从静态的上下文规约性研究转向动态的认知阐释研究,其对翻译过程的解释力也越来越强大。然而,语境如何作用于语篇中语义的生成和变化,怎样用于分析语篇翻译过程中的语义嬗变的认知过程,突出其直观性、可描写性和可阐释性,并揭示主客互动的理据仍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

2认知语境参数与概念整合的综合理论方法

Fauconnier和Turner强调语境在概念整合过程中的作用,认为“概念整合同框架化和范畴化过程一样,属基本的认知操作,是各种外在语境规约下不同层面抽象概念之间的统一化操作”(Fauconnier & Turner, 1998:134),并指出“整合的结果并非单纯地从输入空间的结构得到预测,相反,整合需要由来自输入空间的结构配之相应的背景知识以及语境结构共同激活”(Fauconnier & Turner, 1998:136)。但他们没有进而论述语境在此过程中如何发挥及发挥怎样的作用。在语篇连贯或翻译研究中,虽有学者探讨语境在概念整合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张新杰,邱天河,2010;王斌,2001;王晓丽,2008),但未能对此类问题做出如何处理的可描述性和可阐释性说明,缺乏理论方法的建构以及相应的规律性认识。目前语境用于翻译的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过程的研究有待深入和拓展,尤其是融合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形成有价值的经验模块和理论模块,扩展翻译理论方法与实践研究的空间。Bassnett(1991:6-8)曾指出,翻译研究就是要“探索一个能将文体学、文学史、语言学、符号学与美学等联系起来的全新的领域”,其目的是“要形成一种能用来指导翻译的综合性理论”。翻译过程与翻译思维研究是翻译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范畴之一,而如何将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思维和认知心理做出可证性描写,需要从交叉学科中汲取可行理论与方法要素,有机地统一起来,针对翻译中特定的研究范畴,形成一种可描写、可阐释、可推论的综合理论方法。Gutt(1991)系统运用关联理论,Tabakowsk(1993)系统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进行翻译研究,Stockwell(2002)把认知语言学理论系统运用到文学理论研究,并创造性提出认知诗学理论。这些跨学科理论的发展为翻译过程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据。因此将认知语境和概念整合理论融合起来,用以揭示语篇翻译过程中语义连贯的认知思维特点及其运作机制,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本文融合前人的观点,把翻译看作原文本与译语进行概念整合的过程,认知语境在此过程中起到规约的作用。认知语境指翻译过程中在线参与的所有语境因素,包括社会文化语境、历史语境、译者的背景知识、出现过的文内语境等,因为这些因素一旦进入译者的认知层面,就会参与译者的在线操作,即理解和翻译。本研究的另一个特点是把认知语境设定为不同的参数,参数是开放的系统,设定哪些参数视具体情况而定,而参数下面还可以再范畴化为更具体的参数(曾利沙,2002)。

3认知语境参数对文学语篇翻译中语义的阐释作用

文学语篇翻译能集中体现翻译的各种问题,每个问题的解决尤其依赖译者心理空间中如何进行概念整合以及如何利用语境参数进行映射、填补、完型、排他、赋值等。认知语境参数对语义的阐释作用表现在语境参数在心理空间中投射到焦点话语上使其形成符合语境的整合意义,具体的操作过程见图1。下面根据实例具体阐释认知语境参数如何参与概念整合,在语篇翻译中起到消除歧义、填补空白、多义判别、合理搭配和语义推理等作用。

图1

3.1认知语境参数的消歧作用

当字面义和词典释义不适合译文语境,会给读者带来阅读的困难和理解的障碍时,可以利用认知语境参数进行分析,消除直译产生的歧义。

例(1)

In time my eyesgraduallyshutup; and, from seeming to hear the clergyman singing a drowsy song in the heat, I hear nothing, until I fall off the seat with a crash, and am taken out,moredeadthanalive, by Peggotty. (Dickens,2007:13)

我这样想了一会儿,我的眼睛就慢慢地闭上了,起初还好像听见牧师在烘烘的热气中唱使人昏沉欲睡的圣诗,以后就什么都听不见了,以后就从座儿上砰的一声掉在地上,跟着坡勾提把我抱到外面,已经半死不活的了。(张谷若,译:22)

图2

原文描写了大卫被奶妈带到教堂参加弥撒打瞌睡的经历,描写非常生动逼真,极易勾起读者对童年往事的回忆。然而,张谷若先生把“more dead than alive”直译为“半死不活”把“gradually shut up”直译为“慢慢地闭上了”,笔者认为该译文容易产生歧义。“半死不活”使中文读者误解大卫发生了什么事故,“眼睛慢慢地闭上了”表明大卫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这不符合原文语境和我们的认知体验。Malinowski认为所有词义都源于身体体验 (参见 Halliday & Hasan,1985:7),Lakoff & Johnson (2002:249)进一步指出“大脑是体验的,意义是体验的,思维也是体验的”。因此,基于语境参数对原文场景进行认知体验建构而非拘泥于字面表达,能得出更为合适的译文(见图2),在语境参数(人物:小孩;地点:小教堂;行为:听唱诗;环境:人多,闷热;心理:想睡不敢睡;结果:睡着)的共同制约下,more dead than alive心理空间被整合成“sleep more deadly”,然后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和语境表述为:酣然入梦。该体验建构过程具体描述如下:作为一个几岁的孩子,大卫在教堂参加弥撒,牧师在唱圣诗,人多而空气混浊,他感到昏昏欲睡,但是在大人的警告和众目睽睽下又不敢睡,强睁双眼,上下眼皮不停打架,最后终于睡着摔下椅子,奶妈抱他出去,他已睡得很沉。这种打瞌睡的过程常人都有体验,根据这种认知语境的体验和建构我们把原译文修改如下:

渐渐地我的眼皮开始打架了,教堂里热气烘烘,我恍恍惚惚听到牧师在唱一首令人昏昏欲睡的圣歌,也没听进去唱的什么内容,接下来就“砰”的一声从椅子上栽下去,坡勾提赶紧把我抱出去,我已是酣睡入梦。

3.2认知语境参数对原文空白的填补作用

文学作品中作者或出于简洁,或出于习惯,或故意留下空白让读者自己去填充,有些空白对原文读者不构成理解障碍,但若不填补,对译文读者则会造成误解或理解上的困难。

例(2):

“Myfamily”, said Mrs. Micawber, who always said those two wordswithanair, though I never could discover who came under the denomination. (Dickens,2007:149)

本例中的两处斜体部分原文留下了空白有待读者去填充,如果译者直接按字面直译为“我家”和“带着一种态度”,则等于把空白留给了读者,造成读者的困惑。原文是米考伯太太向租住在自己家的小大卫讲述自己的娘家的事情,从上文语境得知,因为和米考伯先生一起的生活困难,米考伯夫人经常会回想自己在娘家时的美好时光,而且每次谈起自己的娘家,她都非常自豪。我们可以利用认知语境参数对米考伯夫人的过去和现在进行对比:家庭参数(娘家-夫家);生活状态(原来生活富足-现在生活困顿);心情(原先无忧无虑-现在充满烦恼);心理(对过去生活的自豪感-对现实生活的自卑感)。因此,原文中的“my family”在认知语境中被整合为“my parents’ family”(我娘家)。“air”词典释义项有“impression given; appearance or manner”给人的印象; 外貌; 态度(《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如果按字面理解,“with an air”成了“with an impression/appearance/manner”(带着一种印象/表情/态度)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且给读者造成困惑。根据认知语境参数的对比分析可知,其实际要表达的意思是“with an air of pride”(带着自豪的神情)。译者若能替读者填充这些空白,便可使读者准确理解而不产生困惑。张谷若先生的译文充分考虑到这点差异,翻译为:

“我娘家,”米考伯太太说(她说“我娘家”这几个字的时候,老是很神气的(样子),不过我却从来没能发现,她娘家到底都是什么人。)(张谷若: 150)

3.3认知语境参数在多义词判断中的作用

英语中很多一词多义的现象,针对词典上为数繁多的释义项,译者只能根据语境进行相关语义的选择,而大多时候,词典释义项也只能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依据而非现成的译文。如“sharp”一词的基本释义项有“锋利的;陡峭的;清晰的”等,在此基础上引申出许多其他义项,如何在具体语境中做出正确选择,需要译者小心取舍。

例(3):

A school ofminnows swam by, each minnow with its small, individual shadow, doubling the attendance, so clear andsharpin the sunlight.(E.B. White:OnceMoretotheLake)

“sharp”一词可以产生多种解读,笔者上课探讨该例时学生给出了三种比较合理的解读:1)阳光照射到湖面,反射出来的光很刺眼,因此可译为“湖水刺眼”;2)一群鱼游过来,在阳光下鱼鳞很刺眼;3)鱼和影子在阳光下的湖水中和“清晰显眼”。为确定哪种解读更为合理,我们需要对原文语境进行参数化分析,并结合认知体验进行解读:时间参数——八月某一天上午;地点参数——湖边;环境参数——灿烂的阳光、清澈的湖水;关系参数——米诺鱼和它小小的影子(说明鱼不大,鱼鳞不大);观察者的视觉参数—鱼数很多,水很清澈。根据这些语境参数,我们可以排除前两种理解,因为既然看起来很清楚(clear),就不存在反射光刺眼这种说法,而小小的影子(small, individual shadow)说明鱼本身不大,因此它的鳞片也不会太显眼,排除第二种理解。结合这种鲤科鱼类群游的习性,我们初步判断第三种理解的合理性,从而进一步从词典寻求支持,发现“clear and sharp”在英语中有并列在一起表示“非常清晰”的意思。最后形成如下译文:

阳光下,一群米诺鱼游过,每条鱼都拖着个细小的身影,影随鱼行,清晰可见。

然而在下例中,sharp又具有了其他的含义。

例(4):

“What! Bewitching Mrs. Copperfield’s encumbrance?” cried the gentleman. “The pretty little widow?” ∥ “Quinion,” said Mr. Murdstone, “take care, if you please. Somebody’s sharp.” (David Copperfield:20)

此例中的原文语境是小大卫和即将成为他继父的Murdstone一起去海边玩,Murdstone和朋友在谈论大卫的母亲,他怕大卫对这个话题敏感,故要朋友说话小心。原译文为:

“怎么!这就是那个迷人精考坡菲太太的小累赘儿吗?”那个绅士喊着说。“那个漂亮的小寡妇儿?”∥“昆宁,”枚得孙先生说。“请你说话留点儿神。有人可尖着哪。”(张谷若,译)

笔者针对该译文在所教翻译课上对大三学生的进行调查,除一些北方学生认为“尖”可以指人“聪明、狡猾、机灵”之外,其他学生并不能理解译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因此,笔者认为为广大读者考虑,最好改译为:“你说话小心点,有人可敏感啦。”

翻译为“敏感”就是采用了语境义而非词典义或字面含义。

3.4 认知语境参数在选词搭配中的作用

一词多义还体现在同一个词,在相同文内语境中,针对不同的搭配时,译者该怎样确定词义的问题。

例(5):

Who is a good Christian, a good parent, child, husband or wife.(Thackery:VanityFair)

真是虔诚的教徒,慈爱的父母,孝顺的儿女,尽职的丈夫,贤良的妻子。(杨必,译)

该例中,“good”一词有很多含义,如:好的、优良的、上等的、虔诚的、愉快的、慈善的、好心的、有益的(《现代汉语综合大词典》),而汉语却没有一个对应的词汇含有如此多的概念义,所以翻译时语义的选择要靠语境。我们对认知语境参数进行分析:时间参数(19世纪),基督教图式(教堂,教徒,礼拜,弥撒,忏悔……),父母图式(生育,抚养,教育,工作,家务……),子女图式(接受教育,听从长辈,长大成人,反馈家庭,回报社会……),夫妻图式(相互扶持,承担家务,养家,教育后代……)。每一个不同的图式又细分出次级语境参数,这些具体的语境参数在时间参数的整体制约下,形成那个具有时代特征的认知模型,而good一词在这些语境参数制约下,使图式中的某些典型特征得以凸显,形成译者(原文读者)的理想化认知模型(ICM)。正如Cook(1994:23)所指出,译本要考虑读者的认知语境,包括阅读之前的共享语境和阅读过程中变化的语境,这其中就包括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从杨必的译文可以看出,“good”一词的理想化认知模型就受到原文时代特征和杨必自身生活时代特征的双重影响:好的基督徒——虔诚,好的父母——慈爱,好的儿女——孝顺,好的丈夫——对家庭尽职尽责,好的妻子——温顺、贤良。译者对good一词的取义和赋值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判断。当然,不同时代不同背景的译者会有不同的译文,这是因为文本尤其是文学文本的翻译是不断阐释的过程,具有更大的开放性,涉及作为读者的译者对原文的创造性阅读以及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创造性阅读(Boase-Beier,2011:54)。

3.5认知语境参数在语义推理中的作用

当原语表达存在多义、模糊或译文存在语义不通或上下不连贯时,译者可以利用认知语境参数对语义进行推理,给出确切的译文。

例(6):

I was a social worker in my first incarnation,” he said, profile to the wind against a blue and scudding sky. “No good at it, but I met a lot of them, awful boys who never grew up. I suppose they radicalized a lot of big sisters in their day. How often has he been inside?”∥ “I suppose three or four times: petty theft, drunkenness, nothing big or skillful. We were no help of him, you know. He needed a lot of attention from adults, not sisters who’d rather be doing something else.(“我想大概有三四次吧,都是因为小偷小摸、酗酒,倒没有什么大事,也不是什么技能性犯罪。要知道,我们也没法帮他,他需要的是长辈对他的悉心照料,当姐姐的无法做到这一点。”)(杜丽霞,2002:39-50)

该段语境为加拿大中年女白领Anita刚又受到其游手好闲的弟弟杰克的骚扰和讹诈,正与新男友Clive在一起谈论她的弟弟。原译文以直译为主,翻译腔较浓,划线部分存在误译,会使读者产生疑问:为什么需要长辈对他的悉心照料?难道有什么残疾?产生这些疑问的原因是译者没有充分考虑语境因素。

“attention”和“adult”的词义确定依赖于认知语境而非词典释义。Attention原译为“照料”,这明显不符合原意,因为杰克已经长成大人,不存在需要照料的问题,尤其在西方国家,孩子的独立意识从小就有,所以该译文会引起人们的迷惑。根据上文语境,他的几次违法行为(小偷小摸,酗酒滋事等)都是因为缺少“attention”而造成,而“缺少照料”与这些违法行为并不构成直接的因果关系,因此语义链条产生断层。该句动词“needed”用了过去时,表示一种过去的状态,结合文中谈到杰克小时候受到妈妈的溺爱,其自幼顽皮淘气的个性没有得到纠正致使长大之后做出违法行为,故而此处该动词应理解为一种虚拟语气:“本来需要”,即若早有这样的“attention”,杰克现在也不至于如此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因此“attention”在认知语境中应为“看管”、“管教”之意。该意义也可根据动词“attend”的意思“留心”“看管”推出。那么需要谁的管教呢?原文说的是“adult”s,显然“adults”仍然不能按照词典直译为:成年人。“adults”在前文主人公“family”图式参数的制约下获得该家庭中的成年人这样的限定,该家庭图式中的成年人包括杰克的爸爸、妈妈、四个姐姐和一个弟弟,他们现在都是成年人。该框架受到语篇中行为参数——杰克经常去骚扰姐姐们、忽略性人物参数——没有具体介绍弟弟Bill和排他性参数——“not sisters”的映射,“adults”排除了姐姐们和弟弟,那么在该家庭框架中,只剩下杰克的爸爸和妈妈。文中还提到杰克从小受到母亲的盲目溺爱,母亲常常让女儿们照看儿子,而爸爸经常酗酒打骂妈妈,是一个没有责任感的父亲,这表明杰克从小就缺乏父母的管教,而姐姐们根本也管不住他或不敢管他。那么“needed”为虚拟过去的用法就得到合理解释,此处可以翻译为:“他早该受到父母的严厉管教,当姐姐的怎管得了他?”原译虽对“adults”进行了处理,但模糊和扩大了其具体所指,且没有表达出“needed”的虚拟过去时态。

根据上述分析改译如下:

有三四次吧:小偷小摸,酗酒滋事,倒没有犯过什么大案。你知道,这种事我们可无法帮他。父母早该对他严加管教,做姐姐的怎管得了他,做点别的什么还可以。

4结语

语篇翻译中的语义多义性、空白、模糊、歧义等问题是译者常常面临的难题,经验丰富的译者通常会利用自身的经验知识和具体的语境判断给出准确而合理的表达而非囿于词典意义的选择,但有的可能是凭自己的经验或直觉做出的主观判断。由于各种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内化为译者的认知语境,而上下文中的各种语言语境被译者进行经验提取又会转化为认知层面的语境,它们共同制约着译者的概念整合过程并对新语境的理解提供背景知识。因此,从语言到认知两个层面是一个交互作用的映射和整合过程,而在此过程中认知语境参数随时进入各个心理空间并起到规约、映射、排他、赋值、完型等作用。用认知语境参数对翻译过程进行描述有助于阐释翻译这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并对译者进行翻译操作提供理据,并为初学翻译者提供可供操作的范式,因此该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方法论意义。

参考文献:

Bassnett, S.1991/2005.TranslationStudies[M]. Routledge.

Boase-Beier, J.2011.ACriticalIntroductiontoTranslationStudies[M].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Cook, G.1994.DiscourseandLiteratur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auconnier, G. & M. Turner.1998. 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s[J].CognitiveScience(2): 134.

Fauconnier, G. and M. Turner.2002.TheWayWeThink[M]. New York: Basic Books.

Firth, J.R.1957.PapersinLinguistic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avins, J.2007.TextWorldTheory:AnIntroduction[M].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Gutt, E. A.1991.TranslationandRelevance:CognitionandContext[M].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Halliday, M.A.K. 1978.LanguageandSocialSemiotic:theSocialInterpretationofLanguageandMeaning[M]. Baltimore, MD: University Park Press.

Hatim, B. & Ian Mason. 1990.DiscourseandtheTranslator[M]. Singapore: Longman Singapore Publishers (Pte) Ltd.

Hymes, D.H. 1972.TowardEthnographiesofCommunicativeEvents[M]∥ P.P. Giglioli, ed.,LanguageandSocialContext. Penguin Books:21-44.

Lefevere,A.1992/2004.Translation,RewritingandtheManipulationofLiteraryFame[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Malinowski, B.1935.CoralGardensandTheirMagic(II) [M]. London:Allen and Unwin.

Nida, E.A. & C. 1969/1982. TaberTheTheoryandPracticeof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Nord, C. 1991.TextAnalysisinTranslation[M]. Amsterdam. Rodopi.

Stockwell, P.2002.CognitivePoetics:AnIntroduction[M]. London: Routledge.

Tabakowska, E. 1993.CognitiveLinguisticsandPoeticsofTranslation[M]. Tubingen: Narr.

van Dijk, T. A. 2008.DiscourseandContext:ASociocognitiveApproach[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van Dijk, T. A. 2009.SocietyandDiscourse:HowSocialContextsInfluenceTextandTalk[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弗雷格.1998. 算术基础[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杜丽霞.2002. 英语短篇小说选读 加拿大篇[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马海燕.2009. 论古汉语诗词翻译的“阈限”性——从主题与主题倾向看译者主体艺术性的发挥[J].外语与外语教学(7):48-51.

维特根斯坦. 2007. 哲学研究[M]. 北京: 九州出版社.

王斌.2001. 概念整合与翻译[J].中国翻译(3):17-20.

吴慧坚.2010. 主题与主题倾向规约下的关联性语境融合——林语堂《记承天寺夜游》译文评析[J]. 社会科学战线(5):168-173.

王晓丽.2008. 语篇转化中的心理空间网络构建[J].外语学刊:72-75.

曾利沙.2002. 论“操作视域”与“参数因子”——兼论翻译学理论范畴——“文本特征论”的研究[J].现代外语(2):154-164.

张新杰,邱天河.2010. 语篇连贯构建的动态模式[J].外国语文:79-87.

责任编校:肖谊

Interpretive Role of CCP to Meaning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MAHaiyan

Abstract:Context Parameters Theory (CPT) and 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 (CIT) play the complementary role in exploring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which can be used to analyze the cognitive process of meaning generation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use the comprehensive theoretical method of CPT and CIT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ambiguity, gap filling, polysemy, collocation, and semantic reasoning; it also reveals the cognitive mechanism of meaning generation in literary text translation, with its vividness, descriptiveness and interpretiveness highlighted.

Key words:text translation;meaning generation; cognitive mechanism; contextual parameters; mental space

作者简介:马海燕,女,海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认知语言学和认知诗学研究。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认知语境等值的界面研究”(14YJC740064)的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15-10-15

中图分类号:I10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414(2016)01-01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