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日语阅读课速读与细读教学方法探索

2016-06-01

关键词:教学方法

相 卓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辽宁大连116600)



高校日语阅读课速读与细读教学方法探索

相卓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辽宁大连116600)

摘要:阅读训练是教学的一个手段,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是日语阅读教学的目的。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包括速读效率的提高和细读理解的加深这两部分。由于速读与细读的目的和方法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在教授环节中将这两种方法相结合进行综合训练。

关键词:日语阅读课;速读;细读;教学方法

一、引言

在外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被认为是必不可少的五个基本技能。在当今这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读”不仅是获取信息、提高自身修养的一种重要手段,更是外语学习者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一个最有效的途径。

在阅读课程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有阅读速度过慢或是过于依赖词典等现象。从结果上来看,会导致学生阅读效率很低、对文章的大意也是一知半解。这种现象的持续,大大影响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无法得到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学生的阅读困难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词汇量少,语法知识掌握不够扎实。以至于一遇到过长的段落或文章就无法读懂。二是一遇到生词,就必须查字典,不依靠字典的话,就无法将阅读活动继续进行下去;三是对文章理解不够深入,自以为完全读懂了文章,但到了具体的做题环节,就会发现准确率很低,说明对于文章并没有完全准确的把握。

面对以上问题,如何在有限的教学环节中,通过速读与细读环节中,不同教学方法的使用,既提高学生的速度能力,让学生掌握速度技巧,又能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指导,提高阅读综合能力就成为了摆在日语教学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限时阅读的学生常出现的误区及指导要点

在教学环节中,我们要目标明确、逐步推进地让学生进行阅读速度的锻炼。内容上可以由简入难,生词量上可以由少及多,文体上由记叙文、说明文到议论文较好。除此之外,要提高阅读的速度,我们还要指导学生注意以下三点,尽量纠正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

(一)避免重复阅读

重复阅读会影响理解力的集中,减慢阅读的速度。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经常抱怨说有些文章内容较为松散,表面上看不到明显的逻辑上的上下文衔接,因此经常出现当阅读到后面时,前文中的内容就完全忘记了的情况。无奈之下,只能不断回读大大滞后了阅读速度。对于这一现象,可以让学生以段落或部分为单位,划出中心词或中心句,以便提示自己之前的内容大意,并且在阅读过程中,要做到精力集中,专心致志,这样就可以缩短或省去不必要的回读时间了。

(二)不要过于依赖字典

学生如果一遇到生词就求助于字典,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没有工具书就无法阅读的定式,从而失去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大多数词语的含义都是复杂多样的,不联系好上下文单靠查字典,所得到的释义往往不是原文的绝对等同含义,这对于学生理解文章也是毫无帮助的。因此,在速读阶段中,我们并不推荐学生使用字典。

(三)视幅小,断句困难

视幅小,即阅读时不以意群或句子成分为单位进行断句,而是以单词或词组为单位。这样做,不仅将阅读中一部分的注意力分散于词形和词音上,而且增大了语音信息块的密度,引起不必要的能力损耗。针对日语这一语言本身的特点,我们在阅读中,以每一个句子为单位,首先要找到句尾的中心词及中心语法点,其次以每一个助词为单位进行断句,构成一个个的连句节,最后考虑中心词对连句节的支配作用,就可以更加透彻地理解句子的真正含义。

三、速读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

在日语阅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具体、可操作性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沟通、讨论、询问等各种形式来完成任务。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启发下,每个学生都有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的机会,易于保持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值得注意的是,在任务型教学法中,教师和学生都有各自的任务。教师在任务的设计中,要贯穿连贯性、可操作性、实用性及趣味性等原则。任务的设计不能仅仅注重形式,课堂任务总是服务于教学的。在任务设计中,要避免为任务而设计任务,教师要尽量为学生的个体活动创造条件,利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互动和交流的机会,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表1:任务型教学法应用示例

四、细读的教学方法及重点

学生要想读透、看懂一篇文章所覆盖的所有细节和信息点,进行有效的细读是必不可少的。在学生进行细读的环节中,也并不是毫无规律可循的。根据日语独特的语言特点,我们可以在指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高效的细读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自形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指示词的重要性

指示词的出现是日语这一语言的特有现象之一。指示词是用来直接指代事物、性质或状态的词。它包括代名词、连体词、副词以及由这些指示词所派生出来的一些短语。虽然其他语言如汉语、英语中也有指示词,但却不像日语这么系统和复杂。因此,经常在文章中出现的指示词,就既成为了语法中的重点,也成为了考核阅读者的主要项目之一。其目的主要是考查阅读者是否能够准确捕捉到其指代内容。针对这类问题,我们首先要理清句子结构及上下文的联系,明白指示词的指代关系。我们可以在专项练习环节中,找出一些有代表性的材料来让学生加以理解和训练。在课上我们可以让学生做一些这方面的专项练习,让学生逐渐形成这种思维习惯,联系好上下文及支配词,去注意并主动思考指示词的指代作用。

(二)助词的特点及其对句意的影响

助词在日语中,虽然本身不表示任何意义,但是它和其他实词结合形成某些词组就发挥出别样的作用。不仅在文章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在语法和意义上能体现出微妙的差异,这是日语的一个有别于其他语言的显著特点。在日语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省略了主语的句子,通过助词的使用,我们也可以迅速判断出主语的所在。灵活地掌握助词的含义及特点以及含义相似的助词之间的微妙区别对于准确把握语句及文章大意都是很有帮助的。

(三)理解好上下文断句及逻辑关系

日语中长句较多,针对这一语言特点,采用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先抓住句子主干,再详看定语部分。句子的主干是由句子的主要成分所构成的句子的主要框架。一般来说,句子主干的关系并不复杂,比较容易抓住。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可以根据助词及词形变化活用规则等语法方面的基础知识来帮助我们顺利找出句子主干。在初级阶段,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做一些这方面的专项练习,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就会循序渐进地掌握好抓住句子主干的技巧。当面对冗长的句子时,把握好助词的用法、灵活掌握词类的活用修饰特点,对理解句意会有很大帮助。

(四)剥丝抽茧,把握文章主旨

在阅读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文章、材料都不是一针见血地在一开头就直接写出主旨,而是有很多的铺垫、渲染,甚至是会举出一些反例,来更加鲜明地映衬出作者真正的写作意图及文章主旨。有些学生在遇到此类文章时,容易按照所涉及内容的长短来片面地判断文章主旨,认为篇幅较长、作者描述较详细的内容就一定是主要内容。但在实践中却发现事实往往并非如此。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环节中,要教会学生掌握一些能够准确抓住文章中心思想的技巧,让学生不断加以练习,来做到排除干扰内容,分清作者意图与用来论证的例子之间的区别,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文章。

(五)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立思维、记忆、猜想能力

独立思维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核心,在教学环节中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就具体方法而言,我们可以通过设定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此环节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让他们积极发言,并对其合理的、有创新性的成分引向深入,扩大思维中的闪光点,这一过程往往就是思维创新的过程。

锻炼记忆力是提高阅读效率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尤其是针对篇幅较长、信息含量较大的文章,能够在阅读中记住文章的重要信息点就会为学生节省很多不必要的回读时间。就具体方法而言,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在通读较长材料之后,迅速说出关键点的方法,来逐渐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记忆能力。这一过程是循序渐进、逐步形成的。对于有一定的内容和情节的叙述性或议论性的文章,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联想自身或在头脑中自行举出生动的例子来帮助加强记忆。对于说明文等纯信息类文章,学生可以通过对重要信息点进行圈划或标记的方式来记忆。

想象力在某种程度上说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有限而想象却无限,想象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支柱。在阅读中,这种想象能力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在阅读中,如果带有着猜想阅读下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成就感,也对学生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比如,在课堂上可以给学生做一些读写或补写的练习,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猜测下文可能出现的内容。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多进行这样的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专项练习,学生就会逐渐地形成自我猜想的习惯,为课下的自主阅读做好铺垫。

(六)重点词汇及语法的讲解

在阅读材料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和语法,我们要详细讲解,以期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在今后的学习中灵活运用。这里我们所说的讲解,并不是完全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受体的填鸭式教学法,我们可以通过布置任务、指导监督、确保完成并及时反馈的方式,参与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讲授环节中去。只要注意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课堂的中心就可以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做到了全面参与,又可以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可以让他们通过对课堂的组织,切身体会到掌握知识以外的成就感。

五、结语

总之,速读和细读是阅读链条上的两个重要环节,既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共同决定着阅读所能达到的高度。教师通过启发、诱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采取最佳的阅读方法,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注:本论文是辽宁省十二五课题《提高人文信息素养的高校日语多媒体应用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JG15DB073)

参考文献:

[1]刘金钊,刘晓丹.日语读解技能训练[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0.

[2]顾明耀.标准日语语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汤丽.日语泛读授课方法初探[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79-81.

[4]张爱.日语阅读中的理解监控[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2):41-44.

[5]葛建敏.面向初级日语学习者开设的泛读课程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文法意识为中心[G].上海:全国大学日语教学研究会,2009,(12):139-141.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数学复习教学方法
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初探
浅谈高等数学中教学方法的创新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之我见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