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我国女性创业若干问题的思考

2016-05-28周文蕊

关键词:创业者

周文蕊

(湖北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互联网时代我国女性创业若干问题的思考

周文蕊

(湖北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引发的产业结构升级、商业模式创新、创业机会增多的变革正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本文通过对比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国内外女性创业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女性互联网创业中存在的问题,思考了其优势,并提出了与之相配的对策与建议,为我国女性网络创业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女性创业;“互联网+”

一、互联网时代我国女性创业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互联网在我国20年来的迅速发展,现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据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6.49亿人,人均每周上网26.1小时。在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即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互联网+”显然成为当下的经济大风口。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率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势头,网络零售市场更是发展迅速(如图1所示)。2015年淘宝“双十一”全天交易金额达912.17亿元,再次刷新单一电商平台单天交易的世界纪录,让人们看到我国网络零售市场发展的巨大潜力。电子商务正在成为拉动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和引擎,同时女性网络创业也越来越活跃,成为人们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

图1:我国2010年- 2015年电子商务交易额

(二)研究意义

据2015年阿里巴巴集团基于生态系统内的数据,在全球67个经济体系中,传统领域的女性创业者仅占女性全部人口的3.6%,与男性创业者群体存在巨大的数量差距。而在网络背景下,女性创业者却占据了“半边天”(在天猫、淘宝网交易平台上,活跃店铺的女性店主占比达到50.1%,且正向原本男性参与较多的行业渗透)。可见女性网络创业的重要地位。事实上,我国已跻身女性创业活动活跃的国家之一,然而相关研究远远不够。根据万方数据平台的统计,自2005年至2014年,每年每百万篇期刊论文中“女性创业”命中篇数均在1至3篇内不等,且经典文献的研究内容也多集中在对女性创业特征、动机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或总结上,亦没有对女性互联网创业的专门研究。因此,本文将我国女性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创业进行单独研究是有重要价值且十分必要的。

二、女性创业的现状

(一)女性创业基本概况

根据2014年戴尔公司发布的第二轮女性创业发展指数(GEDI)调研结果,中国在女性创业发展方面,与南非、韩国并列排名第11。

表1:女性创业发展指数(GEDI)排名情况

GEDI排名前十的国家均为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本身经济也高度发达。在这30个受调研的国家中,美国(83)连续两年蝉联榜首,有22个国家整体指数得分均低于50分(满分100),这表明大多数国家可能仍缺乏女性创业发展所需的基本条件。

中国与韩国得分均为42分,在东亚地区名列前茅。此次调研中,中国女性创业发展指数得分具体情况如表2。

表2:中国女性创业发展指数得分具体情况

对中国女性整体创业现状的分析如下:

1.推行了35年的独生子女政策使女性从生育角色中解放出来,获得更大的职业选择空间,同时该政策使女性受教育的机会更大,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极大提升;“男女平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国家也一直在采取相关措施,给予女性相关的支持,使这一基本国策真正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诸如此类的国家政策鼓励着女性创业。

2.国家在鼓励女性创业的同时,对女性就业也给予了诸多支持,大量高学历女性相对更愿意就业而不是创业,因此在女性企业家中高学历女性比例很低,创业领域也很少涉及高科技和贸易出口,创业规模多为中小型企业。

3.我国使用互联网的女性比例较低,因此女性在互联网创业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4.根据走访一些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构,了解到一个事实:因受男性为一家之主的传统观念影响,很多女性创业者在工商相关部门多使用其配偶的身份信息进行登记注册,而真正的运营则是由女性来完成的。

(二)我国女性互联网创业概况

以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电商平台——淘宝和天猫为例,研究中国女性网络创业的大致情况。

1.女性网络创业占比过半。根据中国政府第三次发布的《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白皮书,2013年互联网领域创业者中女性占55%。到2014年,大淘宝平台上的活跃店铺中超过一半是由女性店主开起来的,并且女性店主的店铺在交易规模方面也占到近一半的比例。

图2:大淘宝平台活跃店铺店主性别比例与交易规模

2.女性互联网创业启动资金较低。根据国家工商总局《2015年2月全国市场主体发展报告》的数据,工商新注册企业实体平均注册资本为539万,而在天猫平台女性创业的平均启动资金不及它的4%,超过60%的创业启动资金在十万元以下,基本属于女性创业可筹集资金范围内的数额,大大降低了女性创业起步的难度。

图3:天猫平台女性创业启动资金

3.女性互联网创业者较年轻。根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13年的数据,线下女性创业者平均年龄为47.6岁,而根据大淘宝平台数据,线上女性创业者的平均年龄仅为32.6岁,并且在这些创业者中,有超过75%的女性都在34岁以下。

4.女性主导行业概况。在美妆、母婴、服装、珠宝配饰、百货、鞋箱包这六大以女性消费者为主的行业中,女性网络创业者的占比均过半。同时,在这六大女性主导行业中,女性相比男性也均能带动更大的成交额,并且在这些行业中表现出的这种相对优势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图4:大淘宝平台六大女性主导行业中女性占比及女性相对优势

5.女性在申请贷款方面信用佳。在蚂蚁金服微贷平台上申请贷款的网络创业者中,女性平均申请的额度和批准的额度略超男性申请者,违约率和财务不良率比男性用户低了不止四分之一。

表3:蚂蚁金服微贷平台业务指标的性别比较

三、我国女性互联网创业存在的问题及优势分析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创业资金不足且融资意愿低。虽然互联网创业的成本相比传统创业成本较低,但是随着业务的发展扩大,所需要的投入资金也会越来越大,这对于女性来说有一定的压力。另外,女性通常是风险规避者,总是避免承担负债,因而她们也会避免融资,主要来依靠自己的积蓄作为创业初期的资金。即使向亲朋好友借款或者向银行借贷,数额通常也不会太大,导致银行重视或要求的利率较高,这又反过来降低了女性创业者的贷款意愿。

2.缺乏必要的网络创业知识和技能。任何形式的创业都要求基本的创业素质与能力,这个能力一方面来自扎实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懂相关的法律知识。在此基础上,网络创业还要求创业者具备一定的网络操作能力或计算机相关技能,而女性在这方面往往比男性要弱。

3.得不到家庭的充分支持。主观层面,因为传统观念的影响,一般家庭成员认为女性在创业方面不具优势,也不应做这样“男性化”的事,因而更支持女性就业或者在家做全职太太,而非支持其创业。客观层面,一位女性在一个家庭中可能需要带孩子、做家务等等,任务繁重而家中男性成员也因工作无法抽出身来分担这些”女人的活”,这样以来,尽管女性有创业意愿且家人愿意支持,最终也会因为现实情况而放弃创业。

4.缺乏持续创新。淘宝店铺和微商是目前最常见的网络创业,这些创业形式不需太多技术含量而且风险小、易上手,但缺乏创新,于创业者、于社会,其创造的价值都比较小。有的互联网创业起点比较新颖,但没有持续的创新产品或营销手段使其在市场上长久生存。

5.处于心理弱势状态。有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表明,男性在创业活动中追求的是“竞争”,而女性追求的却是“社会的接纳”。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一方面是社会根深蒂固的偏见,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女性本身将自己置于一个弱势的位置。这种心理非常不利于创业活动,因为它可能会从一开始就打消了女性创业的念头,或者让女性在创业遇到挫折时以此为借口。

(二)优势分析

1.网络创业中性别歧视被淡化。北京工商联的调查报告显示,在现实社会,人们潜意识中的性别歧视是影响女性创业及其事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与此不同的是,网络创业活动中,创业者的性别不再受到那么多的关注,并且还可以选择性别不被公开,因此性别歧视给创业者所带来的困扰在互联网创业中被淡化了。

2.女性的经济地位与消费者特性使然。在中国,女性对家庭收入的平均贡献已经从1980年的20%上升至50%。而且调查数据显示,由女性掌管财政大权的家庭占近60%。随着女性消费者经济地位的提升,她们也正成为消费市场的主要驱动力。亚洲尤其是中国女性对网购有高度热情,她们最大的消费特点就是注重商品外形和追求潮流,其次,女性容易非理性消费,经常因为折扣、朋友的推荐、从众心理等因素买下某件商品。并且通常女性购物不仅仅是为自己,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开支用于家庭。面对如此庞大的、与自己有着相似特性的消费群,女性创业者能更好的洞察她们所追,求的潮流,能更好的处理优惠活动,能更好地确定她们的消费领域以此确定自己的创业领域。

3.移动互联网女性用户的地位重要。由《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统计报告2015》中的数据显示,男性移动互联网用户更热衷阅读、出行旅游类应用,而女性用户应用使用内容类型更丰富,她们更热衷包括健康医疗、教育培训、生活服务消费、金融、实物消费、实用工具和娱乐等在内的消费类应用,并且在社交方面女性用户渗透率贡献也高于男性。女性用户将成为网络发展趋势的驱动力量,这一趋势将对网络创业女性产生积极影响。

4.女性的性格优势与互联网创业要求相契合。相比多擅长用逻辑思维分析问题的男性,女性则多擅长直观的、感性的思维方式,对事物的认识也更为敏锐,这一点也是很多心理学研究得出的结论。互联网的精神是开放、平等、协作、分享。没有了条条框框的束缚,网络创业正为广大女性打开大门。正如“小红书”的联合创始人瞿芳,创立这个境外购物平台的初衷,仅仅源于她本人在海外购物的经历与感受。另外,是否能够合理使用社交营销、社交宣传,是否能够处理团队关系等等,都决定了网络创业的成败,而女性情感细腻,在这些方面似乎比男性更为得心应手。

四、互联网背景下女性创业的对策及建议

(一)互联网背景下女性创业的对策

1.政府应更加关注女性受教育机会,而对于已错过受教育机会的创业女性,应有相关部门为其提供除技能培训之外的受教育机会,如创业相关法律知识和互联网相关知识的课程,还要结合不同行业的创业需求,联系起已经成功的企业家,有针对性为有创业意愿的女性咨询、指导、甚至投资。另外由于女性风险规避的特性,不愿承担风险,也就不会追求高收益,因而女性在互联网创业的时候多选择淘宝店铺一类的风险小、收益小的创业模式,对此政府也应有所举措,或间接帮助女性做好风险评测,或直接给予资金上的援助。

2.包容不同的创业模式,对于好的创业项目,相关部门在给予额外扶持、对创业者物质及荣誉奖励的同时,也应加强对其的监督,确保其产品服务质量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确保其供货渠道、宣传推广、货物配送、售后服务等环节的顺利进行,从而帮助一个好的创业项目长久运营。

3.完善社会分工和社会服务体系,帮助女性缓解或解决角色冲突,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家庭服务社会化,让创业女性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解除她们在创业时对家庭的顾虑,提高女性创业的积极性和对事业的投入。

4.积极开展宣传报道,一方面鼓励女性创业的事迹、塑造女性独立自主的形象,一方面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管理,逐步减少甚至消除性别歧视,使全社会真正尊重并赞赏女性的创业行为,为女性创业营造公平、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另外互联网发展迅猛,对于新涌现的互联网技术,也应积极报道甚至组织学习,让大众更快的了解,让全社会跟上时代步伐。

(二)互联网背景下女性创业的建议

1.女性互联网创业者本身应首先消除弱势心理。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创业活动中性别歧视已被弱化,在这种好的形势之下,女性更应摒弃“不如男性”的陈腐观念,把握商机。与此同时,还应积极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真正提升自己的实力,从而获得社会的认可。另外,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女性创业者还应修炼自己的管理能力与沟通能力,扩大自己的人脉和社交影响力。

2.紧随时代潮流,培养创新能力。一方面要学会用互联网思维去思考,对于新的想法要勇于尝试,一方面也要时刻关注新技术新思想,及时补充新的知识。学会合理利用互联网来激发灵感获取创意,利用网络这个大平台使之实现或推广,利用网络平台上不同的反馈意见来改进和完善。

3.合理利用女性在互联网创业方面的独特优势。女性创业者多为网络消费大军中的一员,因此可以充分了解主体消费者的心理而针对其做出合适的营销方案。互联网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因而女性创业者应运用自身的感性思维和敏锐的观察力去努力寻找用户的痛点和普遍需求,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提升用户体验。另外女性相比男性更乐于在各种网络平台表达自我和分享,利用好这一点,女性创业者可以获取来自其他女性不同的建议,从而完善自己的创业项目。女性网络创业应审视自身特点和优势,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去发展,甚至在经营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甚至使品牌文化得以传播。

4.全球移动互联网使用量快速增长,互联网向移动端迁移,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为83.4%,手机网民规模首次超越传统PC网民规模,可以说,“得移动互联网者得天下”。在此背景下,互联网产品和服务也要跟着网民走,移动端市场的仍有空白等待发现与填充。另外,“互联网+”的经济风口之下,如何用互联网思维将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行业进行融合也是值得思考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互联网+她时代:女性创业者报告》(阿里巴巴集团).

[2]李成彦.创业女性性别角色认定的特征及差异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12,(1):22-26.

[3]俞钰凡,余建年.关注女企业家创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J].商业时代,2004,(35):24-25.

[4]高秀娟.女性创业家个体、组织及环境特征的研究综述[J].妇女研究论丛,2009,(4):85-88.

[5] Carter,N.M,&Allen,K.R.Size Determinants of Women Owned Business:Choice or Barriers to Resources [J].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1997,9(3).

[6]魏影.论女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J].继续教育研究[J].2013,(1).

[7]贾志科,祝西冰,许荣漫.女性创业的促进对策与服务机制[J].社会科学家. 2012,(6):55-59.

[8]于萍.女性创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发展. 2009,(11):43-44.

[9]莫寰.研究述评:女性特征对女性创业活动的影响[J].中外企业家. 2007,(6).

[10]潘胜楠.浅析电子商务中的女性消费心理及营销对策[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4,(43).

猜你喜欢

创业者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桑梓情深的创业者
健康猫 体育创业者的求生战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互联网创业者
雷士照明控制权之争对创业者的启示
给可穿戴设备创业者提个醒
从教师到创业者
最值得关注的80位斯坦福华人创业者
从职场高管到创业者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