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蛋白酶原检测在胃癌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2016-05-10叶铭坤梁景星吕婉娴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年7期
关键词:诊断率胃溃疡胃镜

叶铭坤,梁景星,吕婉娴,林 蔚

(1.佛山市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广东佛山 528252;2.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佛山 528000)

·临床研究·

胃蛋白酶原检测在胃癌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叶铭坤1,梁景星1,吕婉娴2,林 蔚2

(1.佛山市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广东佛山 528252;2.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佛山 528000)

目的 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1、PG2)的含量及其PG1/PG2比值(PGR)在胃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经胃镜活检病理检查确诊胃癌患者95例,胃溃疡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定量测定PG1、PG2的含量并计算PGR,并随机抽取体检85例胃镜检查正常的健康人作为对照进行对比分析。数据应用Microsoft Excel 2003 及 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胃溃疡患者血清PG1、PG2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G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血清PG1和PGR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患者血清PG2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G1、PG2的含量及其PGR对胃癌筛查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胃蛋白酶原; 胃癌; 胃溃疡

胃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早期诊断率低。根据全球恶性肿瘤统计资料,胃癌男女性年新发病例数在常见恶性肿瘤中分别居第四和第五位,死亡病例数分别居第三和第五位,年新发病例和死亡数分别为98万例和73万例,其中70%以上出现于发展中国[1]。我国属于胃癌高危地区,早期诊断率低,早期手术率小于5%[2]。胃癌早期并无明显症状,超过90%的胃癌患者是在中晚期就诊的,此时已失去最佳的治疗时机,影响预后[3]。早期胃癌的诊断率目前约10%左右,其治愈率可高达95%。胃镜检查是确诊胃癌“金标准”,但因其具有创伤性、费用较贵和早期诊断价值有限等原因,难以用于大规模人群的筛查。

寻求有效的胃癌早期筛查方法成为提高胃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胃癌死亡率的关键。近年来,胃蛋白酶原(PG)与胃癌相关性研究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可反映胃黏膜变化,可作为胃癌高发区胃癌重要筛查指标[4-6]。因为有约1%的PG可透过胃黏膜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可从血中检出,所以可通过检测血清PG判断胃黏膜状态[7-8]。日本报道应用血清PG检测进行大规模人群的普查可使胃癌早期诊断率提高至90%[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胃癌患者95例,均经胃镜活检病理检查确诊,且未经手术治疗,其中男53例、女42例,年龄24~79岁,平均(57.8±10.8)岁;收集胃溃疡患者80例,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19~81岁,平均(47.8±9.2)岁;随机抽取体检87例胃镜检查正常并且肝肾功能正常的健康者,其中男46例、女41例,年龄24~70岁,平均(40.8±6.8)岁,作为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对所有人进行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记录所有结果并进行对照分析。

1.2 仪器与材料 仪器为罗氏MODULAR P800全自动生化仪,试剂为北京九强厂家配套试剂,试剂分为PG1和PG2两种。

1.3 方法 受检者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分离出血清后,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定量测定PG1、PG2的含量并计算PG1/PG2比值(PGR),所有操作及环境条件均按说明书要求执行,记录实验结果。

2 结 果

胃癌组、胃溃疡组和健康对照组PG1、PG2的含量及PGR结果分析比较,胃溃疡组血清PG1、PG2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GR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血清PG1和PGR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组血清PG2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

表1 各组PG1、PG2检测结果及PGR

*: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3 讨 论

寻找一种具有简便、快速、重复性好、非介入性和便于动态监测等优点的检查方法是胃癌诊断方面的一个全新的研究发展方向[10]。本课题探讨胃蛋白酶原在胃癌筛查的应用价值,这将对我国胃癌的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也是提高胃癌生存率和降低胃癌死亡率的关键。

胃蛋白酶是胃液中的重要消化酶,属于天冬氨酸蛋白家族。刚分泌出的胃蛋白酶不具有生物活性称PG,即PG是胃蛋白酶的前体。人PG可分为生化和免疫活性特征不同的两种PG亚群,即PG有两种同工酶PG1、PG2。PG1主要来源于胃底腺的主细胞和颈黏液细胞;PG2除来源于上述细胞外,幽门腺、贲门腺和十二指肠的Brunner腺也能产生PG2。大部分PG进入胃肠后,进入胃腔的PG经过酸分解成有活性的胃蛋白酶,继而发挥其消化蛋白质的作用。因为有约1%的PG可透过胃黏膜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可从血中检出,所以可通过检测血清PG判断胃黏膜状态[7-8]。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胃癌组血清PG1和PGR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胃癌组血清PG1水平明显下降,表明其胃黏膜分泌功能下降,因此,低血清PG1水平和低PGR可作为鉴别胃癌高危人群的标志物[11]。PG2无明显变化,与相关文献研究结果一致[12-13]。综合目前国内外多以PGR<3.0且PG1<60 μg/L为对于血清胃癌血清学指标,若PG1和PGR明显下降,而PG2无明显变化的患者,应警惕患上早期胃癌的可能,进一步做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胃癌患者。

综上所述,血清测定PG1、PG2的含量并计算PGR,检测方便、快速、创伤性小、成本低、容易为人们所接受,故可作为早期胃癌大面积人群筛查的重要手段。若筛查出阳性患者,经胃镜活检病理检查确诊,可大大提高胃癌早期诊断率。

[1]Jemal A,Bray F,Center M,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J].CA Cancer J Clin,2011,61(1):69-90.

[2]吴云林.早期胃癌研究必须从学科建设抓起[J].内科理论与实践,2006,1(1):61-62.

[3]马颖杰,王惠吉,武抗美.血清胃蛋白酶原与良、恶性溃疡[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1):24-25.

[4]Miki K,Urita Y.Using serum pepsinogen wisely in a clinical Practice[J].J Dig Dis,2007,8(1):8-14.

[5]Oishi Y,Kiyohara Y,Kubo M,et al.The serum pepsinogen test as a predictor of gastric cancer,the hisayama study[J].Am J Epiderniol,2006,163(7):629-637.

[6]何树光.胃蛋白酶原1和胃蛋白酶原2联合检测在胃病中的临床应用[J].亚太传统医药,2011,7(8):132-133.

[7]Pomytkina TE.The serum content of gastrin-17 and pepsinogen 1 in patients with duodenal ulcerative disease in occupational contact with nitrogenous compounds[J].Klin Lab Diagn,2009,11(1):16-19.

[8]Pimanov SI,Makarenko EV,Voropaeva AV,et al.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improve gastric histology and decreases gemmgastrin,pepsinogen 1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duodenal ulcer[J].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8,23(11):1666-1667.

[9]陈智周,范振符.胃蛋白酶原1、2在早期胃癌普查中的意义[J].中华肿瘤杂志,2002,24(1):1-3.

[10]周红凤,刘丹,吴瑾,等.胃蛋白酶原和胃癌相关抗原与胃癌的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15(17):1940-1946.

[11]Fock KM,Talley N,Mouyyedi P,et al.胃癌预防亚太地区共识指南[J].胃肠病学,2008,13(4):235-236.

[12]马颖杰,王惠吉,鲍晓厉.血清胃蛋白酶原与胃溃疡及胃癌[J].中国医刊,2008,43(1):46-48.

[13]王刚,蔡明,俞蕾,等.胃癌及溃疡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的测定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24):3008-3009.

10.3969/j.issn.1673-4130.2016.07.0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130(2016)07-0979-02

2015-10-28)

猜你喜欢

诊断率胃溃疡胃镜
X 线CT联合检查对非典型性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效果研究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辣椒素-预防胃溃疡的发生
2010~2014年中山市情感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构成变化
肺炎支原体抗体联合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中医食疗治疗慢性胃溃疡30例
奥美拉唑联合黄连素治疗胃溃疡4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46例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