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填塞与切开挂线术治疗肛瘘患者的临床效果

2016-05-06胡海平陈喜丽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肛瘘临床效果

胡海平 陈喜丽



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填塞与切开挂线术治疗肛瘘患者的临床效果

胡海平 陈喜丽

【摘要】目的 比较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填塞与切开挂线术在肛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肛瘘患66例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及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填塞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0%,对照组为18.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复发病例。结论 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填塞术治疗肛瘘患者效果非常理想,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无复发。

【关键词】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切开挂线术;肛瘘;临床效果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湖南长沙 140000

【Key words】Acellular dermal matrix;Incision and thread;Anal fistula;Clinical effect

肛瘘是肛肠科常见疾病,患者痛苦大,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和生命质量。肛瘘的治疗目的是一期痊愈,降低患者的疾病复发率。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治疗肛瘘,但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后复发的概率非常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挂线治疗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肛瘘治疗方式,但治疗后效果并不理想。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填塞是一种微创治疗,本研究就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填塞与切开挂线术在肛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肛瘘患者66例,根据患者入院顺序以及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填塞治疗,其中男19例,女14例,平均年龄(43± 19)岁;平均病程(9±4)d;低位肛瘘12例,高位肛瘘2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其中男20例,女13例;平均年龄(43±18)岁;平均病程(9±5)d;低位肛瘘11例,高位肛瘘2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美蓝探针确定患者瘘管情况,将有孔的一端传入橡皮筋,食指深入直肠,将肛门拉出,然后抽出探针,将橡皮筋留在瘘管内,切开瘘管外口与内口间的皮肤,在挂单位组织外缘用血管钳夹紧,扎紧橡皮筋,挂线完毕后用无菌辅料覆盖。术后常规给予抗菌、换药治疗。

1.2.2 观察组 患者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采用美蓝探针确定患者瘘管情况,将瘘管外口、内口周围组织环形切除,彻底清理瘘管,将瘘管内的腐败物质、肉芽组织全部清除。用双氧水及甲硝唑盐水冲洗瘘道,消毒会阴、直肠、肛管,自外口向内口植入脱细胞真皮基质材料,采用10号线缝扎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将其固定在瘘管外皮肤处,入瘘管内至内口,拆除缝扎的丝线,用4~0薇荞线将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缝合固定在内口黏膜肌层并同时闭合内口黏膜,用薇荞线将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与瘘管外口皮肤固定,剪去外口处多余的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剪去多余的组织,用无菌敷料覆盖,术后常规给予抗菌、换药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对患者随访半年,观察疾病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2.2 疾病复发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均无复发病例,复发率为0.0%。

3 讨论

肛瘘的致病原因主要为肛腺感染诱发直肠脓肿,直肠脓肿破溃后会采用切开引流进行治疗,若患者治疗后伤口感染不愈,则很容易诱发肛瘘。患者疼痛非常严重,且肛瘘不会自行愈合,需要采取手术治疗[1]。以往临床上多采用肛瘘切开、肛瘘切开挂线方式进行治疗,但患者手术创伤较大、伤口愈合时间长,且术后很容易发生肛门畸形,严重者会诱发大便失禁,非常不利于预后[2]。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创伤小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填塞术是一种新的微创手术,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3-4]。该手术方式能够有效保留肛门原有组织的支撑结构,填塞后能够作为细胞支架使用,诱导新的血管生成、促进组织细胞恢复,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此外,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非常低,大大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中仅1例发生术后感染,而对照组患者1例发生大便失禁、4例发生肛门畸形、1例发生感染,进一步证实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填塞术在肛瘘中具有更为显著的疗效。

综上所述,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填塞术在肛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更加理想,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无复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 林家威,吴鸿根,黄顺荣,等.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填塞与切开挂线术治疗肛瘘的对比研究[J].微创医学,2013,8(6):687-688.

[2] 王健诚,王炜,张科,等.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填塞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对比研究[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4,18(34):223-226.

[3] 赵勇,朱震宇,赵玉涓,等.脱细胞真皮基质在复杂性肛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23):7787-7789.

[4] 韩加刚,土振军,赵宝成,等.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治疗肛疹的愈合机制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1,12(14):964-967.

Clinical effects comparison of acellular dermal matrix filling and incision and thread in treatment of anal fistula

Hu Haiping Chen Xili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reatment effects of acellular dermal matrix filling and incision and thread in the treatment of anal fistula.Methods 66 cases of anal fistula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3 to February 2015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hospitalization order and patients’ awareness.Each group contained 33 cases,with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given acellular dermal matrix filling treatment,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incision and thread treatment.The treatment effects of these two group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complications incidenc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3.0%,and 18.2% in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P<0.05).Two patients had no disease recurrence, the recurrence rate was 0.0%.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acellular dermal matrix filling in the anal fistula is good,and the complications incidence is low.

作者简介:胡海平(1978.11-),硕士学位,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肛肠外科手术

【中图分类号】R657.1+6

【文献标志码】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4.064

猜你喜欢

肛瘘临床效果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手术可以根治肛瘘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肛瘘微创手术治疗进展分析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