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临床效果

2016-05-06赵德宽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临床效果

赵德宽



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临床效果

赵德宽

【摘要】目的 探讨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河南省尉氏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0例HIE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6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儿28 d的NBNA评分、12个月的MDI评分及PD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72 h后,研究组患儿的血清浆内皮素-1(ET-1)、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儿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HIE患儿不仅临床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患儿神经及运动功能,而且安全系数较高。

【关键词】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效果

河南省尉氏县妇幼保健院,河南开封 475500

围产期窒息导致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引发新生儿伤残甚至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HIE脑部微循环异常是导致神经凋亡的重要因素,且其与转归密切相关[1-2]。本研究就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HIE患儿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10例HIE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62例)。对照组患儿中,男38例,女10例,年龄1~6 h,平均(3.2±1.2)h,体重2~5 kg,平均(3.0±0.6)kg,胎龄36~41周,平均(38.2±1.0)周;研究组患儿中,男49例,女13例,年龄1~5 h,平均(3.1± 1.0)h,体重2~6 kg,平均(3.2±1.0)kg,胎龄37~41周,平均(38.8±1.2)周。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胎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主要包括降颅压、营养支持、镇静、止惊,纠正并维持患儿内环境稳定,稳定患儿血压及动脉血气指标水平,控制入液量。根据患儿实际情况,必要时予以机械通气,注意保持直肠温度在36.50 ℃左右。在对照组基础上,研究组患儿在出生6 h内采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进行治疗。选用型号为YYT-IB的亚低温治疗仪器,将特制冰帽放置于患儿头部,温度探头置于其鼻咽部,保持其肛温为34~35 ℃,鼻咽部温度维持在33.5~35.0 ℃,持续治疗72 h。治疗结束后患儿可自然复温,必要时给予其远红外线辐射复温,复温速度控制在每小时0.50 ℃。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NBNA分值为0~50分,MDI分值为10~100分,PDI分值为10~100分,得分均与治疗效果呈正比[3-6]。血清细胞因子:浆内皮素-1(ET-1)、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细胞介素-6 (IL-6)。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NBNA、MDI、PDI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儿治疗28 d的NBNA评分、12个月的MDI评分及PD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NBNA、MDI、PDI评分比较(分,?±s)

2.2 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72 h后,研究组患儿的血清ET-1、NSE、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血清ET-1、NSE、IL-6水平比较(pg/ml,?±s)

2.3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儿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HIE是引发新生儿脑损伤的常见病因,中重度HIE的致残率、病死率均较高,可导致新生儿智力障碍、残疾,部分患儿可发生神经功能永久性障碍[7]。而在HIE继发损伤时期予以合理有效的干预措施,可降低神经细胞损伤及行为异常,有利于患儿健康发育成长。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28 d的NBNA、12个月的MDI评分及PD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考虑可能是亚低温治疗可以改善患儿机体细胞新陈代谢、氧耗,提高缺血脑组织耐受力,从而降低机体一氧化氮(NO)、氧自由基、兴奋氨基酸产生及钙超载形成,以实现抗损伤神经细胞的调亡作用。由于脑部温度每降低1 ℃,脑部代谢率则降低7%左右[8]。通过降低患儿脑内能量消耗、乳酸积聚,可改善机体酸中毒,促进继发能量衰竭和细胞凋亡延迟,从而延长患儿治疗时间窗,协同其他治疗方案以起到保护神经功能、促进正常发育的效果。

本研究中,研究组患儿的血清ET-1、NSE、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亚低温治疗的抑制作用可能与稳定细胞膜结构,阻止钙离子内流,抑制细胞内溶酶体释放,减少细胞因子分泌相关。阻断上述各项细胞因子可改善脑组织缺氧缺血状态,促进神经细胞结构及功能恢复,从而积极改善患儿预后。另外,研究组患儿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HIE安全性较高,可作为该病的临床常规治疗方案。但在此治疗过程中仍需给予高质量的护理干预,以起到确保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治疗配合度的目的。关于发生感染等不良事件患儿的后续治疗情况,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予以验证补充,并作合理改善。

综上所述,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HIE患儿不仅临床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患儿神经及运动功能,而且安全系数较高。

参考文献

[1] 翁凌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10例临床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0):1540-1541.

[2] 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2-105.

[3] 张德双,王华,白小红,等.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最新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3, 28(14):1112-1113.

[4] 史学凯,崔其亮,吴时光,等.头部亚低温不同治疗时间对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3, 28(4):221-222.

[5] 陈剑,尚琴芬,罗群燕.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综合治疗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250-251.

[6] 赵艳红,宋相冬,李宏图.3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观察及护理[J].河北医学,2013,14(2):299-301.

[7] 王蒙荷,赵岚.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和预后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25(3):12-14.

[8] 郝珉,李好兰,宋文,等.亚低温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MMP-9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23): 52-53.

【中图分类号】R729

【文献标志码】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4.055

猜你喜欢

临床效果
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临床分析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早期应用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