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水过少对围生儿影响的处理及护理

2016-04-22李凤莲

淮海医药 2016年3期
关键词:分娩方式护理

李凤莲



羊水过少对围生儿影响的处理及护理

李凤莲

[摘要]目的:观察羊水过少对围生儿影响的正确处理方法及护理。方法:对2007年1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68例羊水过少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68例羊水正常病例进行比较对照。结果:羊水过少易造成羊水污染、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经阴道分娩危害更大。结论:羊水过少对围生儿的影响较大,确诊后应配合医生选择适宜的分娩分娩方式,确保新生儿安全。

[关键词]羊水过少; 分娩方式; 围生儿; 护理

羊水过少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是引起围生儿不良后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助产士在临床中应严密观察,配合医生根据适当时机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确保胎儿安全。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68例羊水过少病例,并与同期68例羊水正常病例进行比较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07年11月-2009年12月住院分娩总数2 658例,其中羊水过少68例,占2.6%。将68例作为观察组,年龄20~41岁,平均年龄28.1岁。其中经阴道分娩7例,剖宫产61例。随机抽出同期羊水正常病例68例作为对照组。

1.2诊断标准[1]分娩结束测得羊水量<300 mL可确诊(经阴道分娩采用会阴垫称重法,剖宫产采用吸引器吸出羊水);人工破膜时无羊水流出或量极少不足10 ml者;B超检查,羊水最大暗区垂直深度(AFV) ≤2 cm或羊水指数(AFI)≤5 cm。

1.3观察方法对2组围产儿情况进行观察比较,并对观察组不同分娩方式对围产儿影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1.4护理方法产前嘱产妇取左侧卧位。每日吸氧30 min 2次,并嘱其多饮水遵医嘱静脉输液,以增加羊水量。密切观察胎儿情况,严密监测胎心并教会产妇每日自数胎动,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临产时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连续胎心监测,宫口开大2-3cm时,进行人工破膜,了解羊水量和性质,若羊水粪染胎心异常,则胎儿宫内窘迫容易造成新生儿窒息,窒息时间越长新生儿愈合越差。除了遵医嘱给予相关药物治疗,若宫口开全短时间内能分娩可以顺产并做好新生儿复苏抢救准备工作,若长时间内不能分娩则以剖宫产为宜。只要我们坚持原则,产程中严密观察,正确判断胎儿情况,配合医生根据适当时机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确保胎儿安全,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2结果

观察组在胎儿生长受限及延期妊娠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生长受限率及延期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而羊水Ⅱ,Ⅲ污染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采用阴道分娩方式,其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高于剖宫产。见表2。

表1 2组围生儿羊水污染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 (n,%)

表2 观察组不同分娩方式对围生儿影响比较 (n,%)

3讨论

羊水过少多发生在妊娠28周以后,为妊娠期的并发症。胎儿与羊水的关系非常密切,在妊娠期间羊水为胎儿的生长发育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环境,不但可以保护胎儿免受外来伤害,而且可以维持胎儿的新陈代谢和水平衡,并促进胎肺发育和促进分娩顺利进行。羊水过少使羊水缓冲保护作用减少或消失,易发生脐带受压,尤其在临产时脐带受压明显或产时宫缩直接影响胎盘血液循环而致胎儿窘迫甚至死亡。本组资料表明,羊水过少观察组羊水粪染、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羊水正常对照组,可见羊水过少对胎儿危害极大。羊水过少因其对围生儿危害较大,越来越受到产科工作者的重视,且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提高,羊水过少检出率逐年提高,有报道羊水过少发生率0.5%~4.0%[2],本组发生率2.6%,与文献报道一致。

3.1羊水过少与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羊水过少时,胎盘功能常降低,胎儿缺氧,而且,羊水过少,羊水的缓冲作用降低,子宫紧裹胎体,宫缩时脐带受压的几率增加25%[3-4],致使胎儿宫内窘迫,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本组资料中观察组羊水污染及新生儿窒息例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医学技术发展以及人们对自身疾病与健康的重视,一旦发现羊水过少,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3.2羊水过少与分娩方式羊水过少的分娩方式对胎儿的预后很关键。表2可以看出,羊水过少阴道分娩,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高于剖宫产,这是因为临产时脐带受压及产时宫缩影响胎盘血液循环致胎儿宫内缺氧,而剖宫产可避免分娩发动后宫缩对胎儿的影响,快速解除胎儿宫内缺氧。而本组资料中羊水过少患者阴道分娩例数很少,这与医学技术发展,超声诊断技术提高,羊水检出率提高,我院对羊水过少重视,放宽剖宫产指征有关。

总之,羊水过少对围生儿危害较大,笔者认为B超检查羊水最大暗区垂直深度(AFV) ≤4 cm时应高度警惕,助产士应加强产前、产时监护,加强护理,密切观察并配合医生及时给予处理,提高新生儿生存愈合率。

[参考文献]

[1]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8.

[2]李钦文.足月妊娠羊水过少相关性因素探讨及妊娠结局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9):1042-1043.

[3]谬予妹,耿正惠.羊水过少的病因及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8):453.

[4]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护理学(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654.

(收稿日期:2015-11-03)

[中图分类号]R 714.7;R 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044(2016)03-0355-02

DOI:10.14126/j.cnki.1008-7044.2016.03.053

[作者简介]李凤莲(1972-),女,主管护师,大学。

[作者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 妇产科,安徽 巢湖 238000

·临床护理·

猜你喜欢

分娩方式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治疗性早产267例临床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研究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的影响
巨大胎儿发生的原因及分娩分析
足月妊娠超声检查羊水偏少时分娩方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