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次侧不合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2016-04-22王晓华王恩波李兴华

淮海医药 2016年3期

王晓华,王恩波,李兴华



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次侧不合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王晓华,王恩波,李兴华

[摘要]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MGT)交叉配血次侧不合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2015年1-7月1 221例输注红细胞成分患者MGT交叉配血情况,分析MGT交叉配血次侧不合的原因并探讨临床输血策略。结果:1 221例输注红细胞成分的患者中,MGT交叉配血次侧不合69例。其中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DAT)阳性57例,假凝集5例,献血者不规则抗体阳性2例,加样错误3例,微柱凝胶干涸2例。结论:由DAT阳性导致的次侧配血不合,在排除自身免疫性溶贫情况后,可以考虑给患者输注悬浮红细胞。假凝集、凝胶孔干涸、加样错误等原因导致的次侧配血不合,可在加强配血各环节的质量控制中减少或杜绝发生。

[关键词]微柱凝胶法; 交叉配血; 次侧不合; 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

微柱凝胶法(MGT)交叉配血,与传统的试管法抗人球蛋白技术及凝聚胺试验技术相比,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结果易于观察等优点,在全国各大医院输血科被广泛推广和使用[1],因而大大降低了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但因其灵敏度高等特点也导致了其配血不合率远远高于其他两种方法[2]。本院对备血患者已常规性做不规则抗体筛查,所以日常交叉配血工作中遇到的次侧出现凝集反应较多见,现将次侧出现凝集反应的原因总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本院2015年1月-2015年7月输注红细胞成分的患者1 221例,其中出现侧凝集反应69例。患者年龄17~96岁.女19例,男50例,输血次数为1~21次,均为血液同型输注,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包括输注悬浮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机采血小板和冷沉淀凝血因子。

1.2方法试剂及仪器: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卡,ABO、RhD血型定型检测卡(长春博讯生物技术责任公司)、TD-3A型微柱孵育器、FTQ型离心机(长春博研科学仪器有限责任公司)、低离子强度盐溶液(长春博讯生物技术责任公司)、氯化钠注射液(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不规则抗体筛检细胞、人ABO血型反定型用红细胞均为上海市血液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操作方法:标本经2 000 r/min离心5 min,分离血浆和血细胞,用低离子液制备0.8%的红细胞悬液,主侧加受血者血浆50 μL和供血者红细胞悬液50 μL,次侧加供血者血浆50 μL和受血者红细胞悬液50 μL,37℃孵育15 min,离心(900 r/min 2min,1 500 r/min 3 min)判读结果。红细胞在凝胶柱的上端或中间,判定为阳性;红细胞到达微柱的底部判定为阴性。

若配血出现次侧凝集反应,仔细核对标本有无错误、观察配血卡有无异常、血样有无异常。若无则加做患者抗人球蛋白试验和献血员不规则抗体筛查实验。直接抗人球方法:将患者红细胞用生理盐水制备0.8%的红细胞悬液,在标记好的检测卡中加入50 μL,离心判读结果。抗不规则抗体筛查方法:在标记好的检测卡中加入50 μL献血员血浆,再分别加入Ⅰ~Ⅲ抗体筛查细胞及自身细胞50 μL,将检测卡放入37℃孵育器中孵育15 min,离心,判读结果。

2结果

2.1次侧配血不合的原因及处置69例出现主侧相合、次侧配血不合情况的患者中,抗人球蛋白实验阳性57例,假凝集5例, 献血者抗体筛查阳性2例,加样错误3例,微柱凝胶干涸2例。DAT阳性患者配血次侧凝集强度(+~++)均等于或弱于DAT(+~+++)的强度。患者和供血者ABO正、反定型和Rh(D)定型相符。供者血液标本不规则抗体筛查均为阴性结果。见表1。

表1 69例患者配血次侧不合原因构成

2.2直接抗人球阳性科室分布见表2。

表2 各科室直接抗人球阳性病例构成

3讨论

从本资料结果中可以看出,应用微柱凝集技术进行交叉配血,导致主侧相合、次侧不合的主要原因是患者DAT(82.61%)阳性。微柱凝集技术用于交叉配血,提高了交叉配血的准确性,同时对红细胞上结合的lgG或补体检出率也明显提高[3],使得患者DAT阳性所致的次侧配血不合率也大幅升高。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是检测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相应的免疫球蛋白和(或)补体的一种方法。导致红细胞直抗阳性的原因很多,免疫、药物、感染等都能引起DAT阳性。从科室分布来看,重症监护病房、老年科、血液科分布最多,感染科、放化疗科、呼吸科、肾内科等其他科室也各有分布。随着抗生素的使用越来越广,药物引起的DAT阳性也为较常见。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β内酰胺类药物均可能干扰抗球蛋白试验。红细胞膜受头孢菌素类等药物的影响而改变,导致蛋白(包括免疫球蛋白)非特异性地吸附到红细胞膜上,造成DAT阳性[4]。重症监护病房(ICU)及呼吸科等患者大多数属于此种情况,ICU患者病情较重,基础疾病合并感染较多,都不同程度的应用抗生素,导致DAT阳性。反复输血的患者,血浆中的蛋白质(包括免疫球蛋白、补体)非特异性地吸附到红细胞表面,使得患者的红细胞被致敏,而MGT法的微柱中试剂内含有抗IgG,C3d的溶液,它可以与人红细胞上的IgG及补体结合,在体外发生凝集[5]。本院老年科患者DAT阳性多为此种情况,多次输血,开始时配血次侧无凝集,几次之后次侧不同程度凝集、DAT阳性。血液科、肿瘤科患者,血型特异性物质过高,如卵巢癌、肝癌,或长期使用化疗药物后红细胞被吸附致敏[6]均可致DAT阳性。

DAT阳性的患者,为保证输血安全,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各医院往往为患者提供洗涤红细胞。王显荣等[7]报道非自身免疫性贫血性溶血DAT阳性患者输注洗涤红细胞除提升血红蛋白外,还加速了红细胞的破坏,增加肝脏的负担。有调查显示,配血次侧不合与配血主次侧均相合的患者输注红细胞输血反应发生率、输血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本次直抗阳性的57例输血患者中,配血均为主侧阴性,次侧弱阳性(+~++)低于患者本身DAT的凝集强度。患者红细胞与供者血浆混合后,红细胞凝集强度并未加强,同时加做自身对

照、在复检血型确定无误,给予输注红细胞悬液后无迟发型溶血反应的发生。所以,我们认为由DAT阳性导致的次侧配血不合,在排除自身免疫性溶贫情况后,可以考虑给患者输注悬浮红细胞。

配血次侧不合的其他原因相对DAT阳性来说要少得多。标本抗凝不充分,纤维蛋白析出并网络游离红细胞,可出现假凝集。陈旧标本配血,因红细胞在体外被致敏也会造成假凝集[9]。加样时吸到白膜层会造成微柱凝胶孔堵塞造成假凝集。另外标本错误,凝胶干涸均会影响判断。以上各因素均可在加强配血各环节的质量控制中减少或杜绝发生。由于血站对供者血液不常规做抗体筛查,献血员抗体筛查阳性的血液偶尔遇到,我们通常是退回血站报废处理。

[参考文献]

[1]王跃华,毛伟,王芳,等.微柱凝集技术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7,11(7):930-932.

[2]赵国华,赵维齐,柴庆波,等.柱凝集技术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10,23(12):1057-1058.

[3]李勇,马学严.实用血液免疫学:血型理论和实验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568-569.

[4]孙国常,张芸.直抗阳性导致配血不合的快速处置对策[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7):695-696.

[5]唐长玖,王华,李瑞云,等.微柱凝胶配血次侧不合17例临床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5,7(1):61.

[6]陈丽娟,高华英.微柱凝胶卡式法交叉配血次侧不合原因分析[J].北京医学,2010,32(8):686-687.

[7]王显荣,储松炜,许立,等.非AIHA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患者输注洗涤红细胞的临床实验观察[J].临床医学,2006,26(2):27-28.

[8]林嘉,何屹,饶绍琴.微柱凝集技术交叉配血主侧相合、次侧不合的处理流程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5):581-582,585.

[9]张宝艳.微柱凝胶法在交叉配血试验中弱阳性结果的分析[J].河北医药,2010,32(1):115.

Analysis and solution of minor incompatibility in cross matching with microcolum gel test

WANGXiao-hua,WANGEn-bo,LIXing-hua.

(DepartmentofBloodTransfusion,TheFirstPeople'sHospitalofLianyungang,Jiangsu222002,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reasons and solutions of minor incompatibility in cross matching with microcolum gel test.Methods:1221 cross matching cases who were infused with red blood between January and July 2015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o figure-out the reasons and solutions of minor incompatibility in cross matching.Results:Of the the1221 cases, minor incompatibility occurred in 69 cases in cross matching with microcolum gel test,including 57 cases positive in red blood cell direct anti-human globulin test,5 cases of false agglutination,2 cases positive in blood donors' irregular antibody scanning,3 cases mistaken with adding samples, and 2 cases for dried up microcolumn gel.Conclusion:Patients suffer from minor incompatibility caused by DAT positive could be infused with suspended red blood cells when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 is excluded.Cases of minor incompatibility caused by false agglutination,dried up microcolumn gel,or mistakes with adding samples could be reduced or eliminated when quality control of each section of transfusion is improved.

【Key words】Microcolumn gel test; Cross matching; Minor incompatibility; Direct antiglobulin test

(收稿日期:2015-12-30)

[中图分类号]R 4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044(2016)03-0267-03

DOI:10.14126/j.cnki.1008-7044.2016.03.006

[作者简介]王晓华(1981-),女,主管检验师,研究生。

[作者单位] 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输血科,222002

·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