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管理在降低患者透析间期干体重增长超标率中的应用

2016-04-22尚勤卞宝花刘雷

淮海医药 2016年3期
关键词:品管圈

尚勤,卞宝花,刘雷



·论著·

品管圈管理在降低患者透析间期干体重增长超标率中的应用

尚勤,卞宝花,刘雷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手法在降低患者透析间期干体重增长超标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4月-2014年12月行血液透析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采用品管圈管理模式。结果:应用品管圈活动后,观察组患者干体重增长超标、高血压、低血压、心衰、肌肉痉挛、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透析后监测指标比较:观察组URR%,Kt/V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管理手法可降低患者透析间期干体重增长超标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透析充分性及生活质量,同时也提升了团队的合作精神及圈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品管圈;肾透析;干体重增长超标

近年来,品管圈管理模式已广泛应用于医院护理持续质量改善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血液透析是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临床治疗手段,维持体液平衡是血液透析质量的根本保证。积极进行血液透析患者体液平衡管理,控制患者体重增长范围不超过干体重的5%尤为重要[1]。我科室在前期应用常规护理及健康宣教的基础上,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对患者透析间期干体重增长的控制效果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4月-12月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60例,入选标准:(1)规律透析3个月以上;(2)每周血液透析2次以上,每次治疗时间4 h;(3)能理解并配合调查的内容。排除标准:(1)住院治疗的危重患者;(2)精神障碍无法配合者。按照随机对照方法分为对照组(传统护理组)和观察组(品管圈护理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性18例,女12例,年龄20~64岁。观察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25~68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单位] 江苏省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 血液净化中心,222000

1.2研究方法

1.2.1成立品管圈我科于2014年4月推行品管圈活动,共有6名护理人员自愿加入。其中主管护师3名,护师2名,护士1名,由1名本科学历的护师担任圈长,护士长担任辅导员。确定圈名为“平衡圈”,并设有圈徽,寓意用我们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人员的一双手托起透析患者平衡之称,延续患者的生命之帆。

1.2.2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圈员经过头脑风暴推选出5个入选主题,并通过上级政策、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4个方面对入选主题进行评价打分,最终确定本期活动主题为“降低透析间期干体重增长超标(>5%)发生率”并绘制甘特图拟定了活动计划。

1.2.3现状把握圈员对2014年1-3月患者透析间期干体重增长>5%发生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发生率为52.5%,并从护士因素、患者因素、制度因素以及流程因素等进行查检,通过流程图分析患者干体重超标发生原因,根据“二八定律”,确定本次活动改善的重点。圈会设定,观察3个月2组采用不同管理方法的效果。

1.2.4目标设定依据品管圈方法公式计算[2]: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28.73%

1.2.5要因解析全体圈员对干体重超标的原因进行分析,采用头脑风暴法绘制出鱼骨图(图1),并进一步归结出特性要因为健康宣教不到位、患者依从性差。

图1 干体重增长超标原因分析鱼骨图

1.2.6对策拟定圈员针对鱼骨图分析出的要因,再次运用头脑风暴法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按照5W1H原则,共同制订出对策。针对健康宣教不到位采取对策:(1)设置专职健康宣教员(由1名主管护师圈员担任)。(2)特邀科室主任参与给予授课宣教。(3)制作活动性展板加强宣教力度。(4)建立微信群发送宣教资料并互动,针对患者依从性差采取对策。(5)邀请医生参与,签订体液增长过多危害告知书。(6)对于进步大的患者给予表扬鼓励。(7)动员家属积极参与监督管理。

1.2.7对策实施(1)设置专职健康宣教员,设计《患者干体重知识知晓调查表》,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于干体重知识最需要掌握的内容,进行个体化宣教,对于宣教内容制作成彩页并发放。(2)特邀科室主任给予患者进行控制干体重知识的PPT授课宣教,课上设置提问环节,增加互动,加深知识掌握程度。(3)制作活动性展板,宣教干体重控制知识,每周更换一次,并配合宣传内容发放控盐勺、刻度水杯、口香糖等物品。(4)与患者建立微信群,每周推送与透析相关的知识并让患者汇报每日体重增长量,互相监督鼓励。(5)对于依从性差患者请医生参与,设计干体重增长过多危害告知书,与干体重增长>5%的患者进行签订,告知其危害后果。(6)对于进步的患者进行书面公示张贴在透析室候诊区并在微信圈内进行公示以表扬鼓励。(7)对于干体重超标的患者,动员家属积极参与管理患者在家期间的饮食情况,利用家人的关爱及管理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达到医院家庭一体化管理。

1.3观察指标

1.3.1参考指标评价包括患者干体重增长超标、高血压、低血压、心衰、肌肉痉挛、恶心呕吐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1.3.2透析监测指标评价包括尿素下降分数(URR%)与尿素清除指数(Kt/V)比较,建议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每次透析目标值≥70%,Kt/V≥1.4[3],2组患者透析前监测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A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干体重增长超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干体重增长及并发症比较 (n,%)

2.22组患者透析后监测指标达标率比较观察组透析充分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2组患者透析后监测指标达标率比较 (n,%)

3讨论

品管圈是一项具有科学性、持续性、挑战性的小组活动,可激发小组成员对工作的积极性,从被动管理者转变成主动管理者、参与者,增强了护士的事业感和使命感,提高了团队凝聚力和护理质量[4]。品管圈活动主要体现了团队合作的护理方案,有效提高了护士工作的主动性,有效地把人性化管理和科学管理结合在一起[5]。

干体重是经过透析后患者体内过多的体液全部或绝大部分被清除时的体重,自觉舒适,无浮肿、肺水肿、血压达到理想水平,无心包、胸腔积液或腹水[6]。患者干体重是需要维持的,每次透析间期干体重增加不应>5%.如果长期存在体液潴留、容量负荷过重可引起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心血管并发症。同时在透析时大量除水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除水速度快使血容量急剧降低,出现体液的失衡,易发生低血压、肌肉痉挛、恶心等并发症影响透析的充分性[7]。我科室在品管圈活动前由于对患者健康宣教不到位,以及患者依从性差,导致饮食结构不合理,水钠摄入过多,引起透析间期干体重增加过多及各种并发症。通过本次品管圈活动,全体圈员共同分析原因,找出其中突出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并实施,对照组干体重增长超标率为46.6%,而经过品管圈活动的观察组则为16.6%,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将URR%与Kt/V相结合判断患者透析充分性显示,观察组URR%与Kt/V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原因是有效控制了透析间期的体重增长,降低了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指导患者构建了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了营养的摄入,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进而增加了透析的耐受性[8]。同时通过本次活动加强了圈员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大幅度降低了患者干体重增长超标率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透析充分性,说明通过品管圈活动确实可以控制患者干体重的管理情况。

总之,本次品管圈活动不仅激发了圈员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升了团队的合作精神,也明显提高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维持干体重的依从性,减少了透析相关并发症,增加了透析充分性,提高了患者的透析质量及生活质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翟丽.实用血液净化技术及护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157.

[2]张幸国,王临润,刘勇.医院品管圈辅导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77-80.

[3]陈香美.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66-71.

[4]廉玉平.品管圈在临床护理管理工作的应用[J].包头医学,2014,38(1):59-60.

[5]徐楠,刘晓丽,王湛,等.品管圈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的护理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5):107-114.

[6]付清华.基于PDCA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干体重管理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青海医药杂志,2015,45(1):33-34.

[7]王质刚.血液净化学[Μ].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380-381.

[8]付航羽,孙亚南.行为转变理论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透析充分性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29(7):2578-2580.

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 reducing excessive rate of dry weight growth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

SHANGQin,BIANBao-hua,LIULei.

(BloodPurificationCenter,LianyungangFourthPeople'sHospital,Jiangsu222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management technique in reducing the excessive rate of dry weight of patients in the dialysis interval.Methods:From April 2014 to December 2014,60 hemodialysis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with 30 cases in each.The control group used routine nursing and health education mode,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management mode.Results:The incidences of dry weight excessive growth and related complication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URR% and Kt/V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1).Conclusion:The management technique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excessive dry weight growth and related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

【Key words】Quality control circle; Renal dialysis; Excessive dry weight growth

[收稿日期]2015-10-01

[作者简介]尚勤(1981-),女,主管护师,大学.

[中图分类号]R459.5;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044(2016)03-0289-03

DOI:10.14126/j.cnki.1008-7044.2016.03.015

猜你喜欢

品管圈
品管圈在持续改进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全周期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应用品管圈降低腹腔镜抗反流手术术前准备遗漏率的实践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质量管理的助推剂
品管圈在降低灭菌物品包装标识固定不合格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品管圈在降低血液透析性低血压中的应用效果
医疗质量也要有“品管圈”
品管圈在教学双评法带教管理中的作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