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分析

2016-04-22王增

淮海医药 2016年3期
关键词:针灸疗法溃疡性结肠炎

王增



中医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分析

王增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所接收的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西药美沙拉嗪口服)、治疗组(采用中医针灸治疗)各25例。对2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治愈12例(48.00%),显效8例(32.00%),对照组治愈4例(16.00%),显效2例(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好。

[关键词]结肠炎,溃疡性;针灸疗法

在医学临床中,溃疡性结肠炎作为一种弥漫性炎性疾病,具有发病率较高的特征。具体临床症状表现为急性后重感、剧烈腹部疼痛、腹泻及大量黏液脓血样便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一定影响。笔者采用中医针灸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0例,其中男33例,女17例,平均年龄(40.0±8.3)岁。病程10个月至18年,平均病程(4.2±3.4)年。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25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行乙状结肠镜检查、钡透检查[1]。

1.2治疗方法2组治疗前都停用激素和中成药等影响病情的药物,至少停药1周。治疗组:采用中医方法辨证治疗。(1)脾肾阳虚型:温脾补肾。灸天枢,直刺0.8~1.2寸,长强、足三里直刺1~1.5寸并留针15~20 min,每天1次,每个疗程10 d[2]。(2)气血淤滞型:补气健脾,活血化淤为主。重灸天枢,每天2次,刺斜刺肝俞、直刺肾俞、刺脾俞,分别为0.5~0.8,0.8~1.0,0.5~0.8寸。(3)湿热郁结型:清热、除湿。以天枢、足三里、上巨虚三穴为直刺,每天1次,每个疗程为10 d。(4)脾虚气陷型:针刺天枢、上巨虚直刺0.5~1.2寸,同时并取双侧足三里,做穴位注射鹿茸注射液。对照组:停药1周后,给予美沙拉嗪1~2 g口服,每天3次。

1.3判断标准治愈:所有临床症状均消失且排便正常,通过结肠镜检查无瘢痕情况。显效:临床症状明确改善,排便频率明显减少,且通过结肠镜检查无瘢痕情况。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发作只是偶尔,但排便中仍有一些血丝,通过结肠镜检查有当部分瘢痕。无效:临床症状没有消失,甚至还有加重的情况,且结肠镜结果在治疗前、治疗后未有差异性[3]。

2结果

治疗组治愈12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无效病例;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2例,有效1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6%。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n,%)

3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结肠、直肠黏膜的一种弥漫性炎症,属中医“肠癖”、“肠下血”范畴。临床表现复杂,主要表现为腹部疼痛及腹泻,大便中带有脓血等等,但是发病原因不明确,同时伴随的病情轻重也不一样,发作频率也存在一定差异。一般来说,腹部疼痛的症状在便后可以暂时缓解[4]。

大量的医学数据已表明,时常对曲池、足三里、大椎等穴位采取针灸方式对身体脏器进行调理,可积极调动人体各基因素并增强人体的抗病以及免疫系统功能。待针灸之后血液循环旺盛且呼吸消化功能逐渐修复,可促进体液分泌,让人体机能得到提升。针灸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已存在大量的研究结果,大多数研究结果显示为在采取药物治疗时,激素所产生的副作用尤其显著。中医针灸方式不需服用药物,同时患者腹痛、腹泻可快速得到缓解,治疗效果高于西药。穴位刺激法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有效率在90%以上,但是复发率比较高。再复发后,采取针灸治疗仍有效,且在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非常有限[5-6]。

在中医针灸治疗过程中,根据疼痛的部位、程度不同进行不同穴位的针灸治疗。当腹部有不适情况时,可以通过中脘、足三里等穴位施针进行缓解;如果遇到脱肛不受,针灸合谷、百会以此来补命门、补气;同时当遇到肠黏膜糜烂,充血炎症严重时,可灸天枢、足三里等穴位达到消炎、止泻。

人体穴位在治疗的过程当中,在临床上运用针灸治疗时,治疗作用非常突出,修复患者身体的血液、消化、内分泌循环系统,以此达到炎症缓解目的,同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但是仍要广大医疗工作者继续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7]。

溃疡性结肠炎具体的发病是一种慢性过程,所以在中医针灸治疗过程中需患者长期进行配合,尤其注意营养方面的调配。一般来说,在饮食方面要以高热能、高维生素、少油、少纤维为主。患者调养过程中,家属及本人都要关注食物对患者的影响。总结护理经验,探究出合适患者的饮食,从而加快康复速度。在临床总结、探索过程中,正确运用中医药进行针灸治疗,对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非常好,值得医学临床方面推广及运用。

[参考文献]

[1]周子东, 陈海英.中医综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3, 9(11):57-60.

[2]张军,叶玉伟.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概况[J].西部中医药,2013, 5(12):177-179.

[3]方雄平.中医针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2,8(5):58-59.

[4]邓才兵,柯常旺.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12): 1132-1133.

[5]钟贞,翟希,代秀,等.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 7(2):232-234.

[6]李文菊,张瑞汉.中西医结合治疗34例小儿腹泻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5,15(4):74-75.

[7]葛曼青,李五生.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治疗新进展[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4(11):92-94.

我刊启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IC)

为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净化学术研究环境,本刊将采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IC)”对作者来稿逐一进行检测。该系统是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与同方知网共同研制,经新闻出版总署、科技部、全国科研诚信管理委员会等有关方面指导的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全文比对资源的智能系统,可检索抄袭、伪造、篡改及不当署名、一稿多投等多种形式的学术不端文献。如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均按退稿处理。

《淮海医药》编辑部

(收稿日期:2015-11-24)

[中图分类号]R 57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044(2016)03-0317-02

DOI:10.14126/j.cnki.1008-7044.2016.03.030

[作者简介]王增(1971-),男,副主任中医师,大学。

[作者单位] 河南省虞城县人民医院 针灸科,476300

猜你喜欢

针灸疗法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8种针灸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网状Meta分析
便秘不想吃药?试试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
足底溃疡性扁平苔藓合并普秃一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愈疡消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30例
辨证论治慢性腹泻型结肠炎45例
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
针灸疗法治疗抑郁症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