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大肠早期良性肿瘤疗效观察

2016-04-22胡韬

淮海医药 2016年3期
关键词:治疗结果

胡韬



电子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大肠早期良性肿瘤疗效观察

胡韬

[摘要]目的:观察电子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大肠早期良性肿瘤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大肠早期良性肿瘤患者96例,随机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通过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电子结肠镜下行黏膜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不完全切除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结肠镜下行黏膜切除术治疗大肠早期良性肿瘤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大肠肿瘤;电子结肠镜;黏膜切除术;治疗结果

大肠早期良性肿瘤虽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放任病情不管,病灶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侵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需要及时通过手术予以治疗[1]。本文对电子结肠镜下行黏膜切除术治疗大肠早期良性肿瘤的疗效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大肠早期良性肿瘤患者96例,随机分成2组,其中观察组48例,男33例,女15例,年龄28~55岁,平均年龄为(41.42±2.51)岁。对照组48例,男34例,女14例,年龄28~54岁,平均年龄为(41.63±2.29)岁。2组患者性别分布以及平均年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2组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前,均需对肠道进行清洁,清洁方法通过口服泻药进行,当患者有水样便排出时,判定为清洁完成[2]。对患者进行血清癌胚抗原、凝血功能、胸片、血常规、腹部B超、心电图的检查,确保患者能正常接受手术治疗。(1)对照组:通过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进行治疗。引导患者至手术床,进行常规麻醉,并通过内镜对肿瘤部位进行确认,对病变部位标记完成后,依据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圈套电凝摘除或者热活检钳夹除。(2)观察组:在电子结肠镜下行黏膜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的前期麻醉工作与对照组相同,在行黏膜切除术前,通过电子结肠镜的辅助对患者的病症部位进行确认,确认后对其进行生理盐水的注射,促使病灶呈现突起状态,及时通过圈套器对突起的病变黏膜进行固定,再通过高频电切仪对病变黏膜进行切除,切除成功后对患者的创面进行处理。手术完成后,对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不完全切除率进行观察比较。

2结果

观察组早期良性肿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8%(1/48),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0.42%(5/4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期良性肿瘤患者的不完全切除率为4.17%(2/48),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2.5%(6/4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并发症及不完全切除率比较 (n,%)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临床上大肠早期良性肿瘤显示高发趋势。大肠早期良性肿瘤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即为手术,治疗目的是将患者体内的良性肿瘤完全清除[3]。临床通常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对大肠早期良性肿瘤患者进行治疗,但此种治疗方案在对患者的肿瘤进行切除时,由于没有将病变部位进行一定的抬升,医护人员字操作过程中手术视野受阻,影响对病变部位进行完全的切除,甚至有操作不当加大手术创伤,造成术后出血以及穿孔的可能,延缓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时间[4]。因此,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在治疗大肠早期良性肿瘤并不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案。电子结肠镜下行黏膜切除术对大肠早期良性肿瘤进行治疗时,则能有效对医护人员的手术视野进行保障,在电子结肠镜的辅助下,相比于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患者术中的创面更小,所承受的疼痛也相应较小,对手术后的预后具有正面的作用[5]。另外,电子结肠镜下行黏膜切除术的治疗费用并不十分昂贵,不会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

总之,在电子结肠镜下行黏膜切除术对大肠早期良性肿瘤进行治疗,不仅能有效对患者临床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控制,还具有更低的不完全切除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陆俊.电子结肠镜粘膜切除术治疗大肠早期良性肿瘤56例临床效果评价[J].医药前沿,2014,21(29):42-43.

[2]谭年炎.电子肠镜下高频电切除和微波凝固术治疗大肠息肉的临床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3,6(13):51-52.

[3]张平.电子结肠镜下高频电刀治疗大肠息肉250例临床体会[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5(6):1491-1492.

[4]曾灵,江晋渝,李兴洁,等.电子结肠镜下大肠息肉电凝电切术的护理体会[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7):878-879.

[5]王薇,付肖岩,黄恒青,等.麻醉肠镜在老年患者大肠息肉黏膜切除术中的应用[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4,23(11):1296-1298.

(收稿日期:2015-11-20)

[中图分类号]R 735.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044(2016)03-0304-02

DOI:10.14126/j.cnki.1008-7044.2016.03.022

[作者简介]胡韬(1983-),男,主治医师,大学。

[作者单位] 江苏省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215316

·临床经验·

猜你喜欢

治疗结果
个体跟进式护理方案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及预后影响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探讨肩胛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并Ⅱ型呼吸衰竭应用早期与延迟无创通气治疗的临床分析
分析比较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
侧柱稳定性对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术后疗效的影响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微创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观察
感染性眼内炎病因及治疗效果分析
剖宫产瘢痕妊娠不同临床类型治疗结果的回顾性研究
藏药蒺藜药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