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土涉医简帛中的熏法应用举例*

2016-01-29张本瑞张如青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11期
关键词:烟熏内痔熏蒸

张本瑞 张如青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

·证治探讨·

出土涉医简帛中的熏法应用举例*

张本瑞 张如青△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

二十世纪来,出土了相当数量的渉医简帛,其中载有不少中医熏法的内容。熏法是中医应用较为常见的一种外治法,可治疗内外科多种疾病。根据简帛文献记载,熏法早在秦汉时期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熏法 简帛 内科病 外科病 肛肠病

20世纪来,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简帛文献呈现在世人面前。其中有相当数量的渉医简帛,如马王堆简帛、武威医简、北大汉简、老官山医简等。这些医学简帛中蕴含着大量中医外治法内容。熏法是外治法之一种,同时期传世中医典籍《内经》《伤寒杂病论》也有记载。熏法是将药物燃烧或煮沸产生的烟雾蒸气熏蒸患部或全身的治疗方法,可分为烟熏法和气熏法。气熏法是将药物放置在器皿中,以水煮沸,令沸腾药液产生的蒸气熏蒸患部。烟熏法是将药物放置于有孔器皿中,直接点燃药物,产生烟雾,熏灼患部或经穴。根据医学简帛文献的记载,当时熏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可治疗内、外科多种疾病,兹举例如下。

1 内科病

按:上文为烟熏法治淋病,挖一个一尺半见方的土坑,在坑中燃烧陈年禾杆,让燃烧的灰烬堆积至半尺左右即土坑的三分之一深,稍稍洒上些酒,然后将皂荚、枣、茱萸、蜀椒等药物铺在上面,燔灼产生烟雾,熏炙会阴部。此法借助药烟热力及温通作用,令淋病小便淋漓的症状得以改善。这种治法在后世文献中亦有记载,如《外台秘要》卷二十六云“文仲疗痔下部如虫啮方:掘地作小坑,烧令赤,以酒沃中,捣吴茱萸三升纳中,及热以板覆上,开一小孔,以下部坐上,冷乃下,不过三度即瘥”[2]899。此处记载用烟熏治疗痔病的技术与原文一相似,并在其基础上有所改进;如在坑上放置一块木板并钻一小孔,这样既有利于药烟的集中,提高疗效,又可具有防止烫伤。

注释:①中冷病:指体內阳气虚弱表现为阳虚寒冷的一类病证。:待考。②:穿也,意为掘地。洒,取蚕砂、若桃叶、桑柏叶、诸禾糠及麦,皆可趣(取)用……布席,卧上温覆,用此发汗……勿令遇风”[2]23,两处皆是记述用药烟熏蒸全身来治疗伤寒类疾病的方法。可见此法唐以前广泛使用,并影响后世。

2 外科病

原文一(腿部溃疡):胻=久=伤①(胻久伤:胻久伤)者痈=(痈,痈)溃,汁如靡(糜)。治之,煮水二【斗】,□一参,(朮)一参,□【□】一参,·凡三物,、(朮)

按:上文为烟熏法治阴虚内寒证,在土坑中燃烧干羊屎,火灭后,将木板放在坑上,令患者卧躺木板上熏烤,直至热气散尽。通过烟熏法的物理热疗作用治疗中焦虚寒类疾病,应当有效。在传世文献中也有使用类似烟熏法治疗急症的例子,《汉书·李广苏建传》云“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4]。这是利用烟熏法的温阳固脱作用来救治急症。后世医书亦有用熏蒸法发汗疗伤寒的记载,如《外台秘要》卷一:“陈廪丘云:或问得病连服汤药发汗,汗不出如之何?答曰:医经云,连发汗,汗不出者死。吾思可蒸之,如蒸中风法,蒸湿之气于外迎之,不得不汗出也。后以问张苗,苗云:曾有人作事疲极汗出,卧单簟,中冷得病,但苦寒蜷。诸医与丸散汤,四日之内,凡八发汗,汗不出。苗令烧地,布桃叶蒸之,即得大汗,于被中就粉傅身极燥。乃起便愈,后数以此发汗,汗皆出也”[2]4。“又疗伤寒,阮河南蒸法,薪火烧地良久,扫除去火,可以水小皆【冶,□】汤中②,即炊汤=(汤。汤)温适,可入足,即置小木汤中,即【□】殹。汤居【□□】,入足汤中,践木,汤沒【□】。汤寒则炊之,热即止火,自适殹。朝巳(已)食而入汤中,到餔巳(已)【而】出休③,病即俞(癒)矣。病不【□】者一人<入>汤中即瘳④,其甚者五、六入汤中而瘳。其瘳殹不=痈=(不痈,不痈)而新肉=产=(肉产。肉产,)即毋入【汤】中矣⑤,即自合而瘳矣。服药时毋(无)禁,及治病毋(无)时。·令。(《五十二病方》332-336)[1]275

注释:①胻久伤:指腿胫部伤久不愈形成的慢性溃疡。②□湯中:缺文处,马继兴据文义补为“入”字。③餔時:当于下午3~5时,约为晚饭时候。④病不□者:马继兴根据下句“其甚者”,缺文处拟补“甚”字。⑤入湯:“汤”字原残,今补。

按:条文记述的是用药汤熏蒸、浸洗治疗腿部溃疡的方法。医者巧妙地在汤药中放一段木踏足,既可以防止足部烫伤又可以使圆木滚动以保持足够的蒸气。医者还提醒每次熏蒸时间不宜过长,温度要适当;待脓尽肉芽组织长出就应终止。程序如此周密,反映了医者高超技巧与丰富经验。《神农本草经》载“术,味苦,温,无毒。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5]41。根据所用药物的功效,上述熏法应当对“胻久傷”有一定治疗作用。早期传世文献也有气熏法治疗外科疾患(溃疡感染类疾病)记载,如《灵枢》“发于胁,名曰败疵……坐于釜上,令汗出至足已”[6]。《外台秘要》卷二十三“又疗鼠瘘瘰疬身热方。猪椒(二十斤)上一味以水淹足,煎熟去滓,置瓶中,覆瓶口,以疮当上熏,候热极乃止痛,脓血鼠当从疮出,便愈”[2]797。

3 肛肠病

原文一(内痔便血):【牝】痔之入窍中寸①,状类牛几(蟣)三□=(□□)然②,后而溃出血③,不后上乡(向)者方④:取弱(溺)五斗,以煮青蒿大把二、鲋鱼如手者七⑤,冶桂六寸,干艹彊(姜)二果(颗),十沸,抒置(罋)中,貍(埋)席下,为窍,以熏痔,药寒而休。日三熏。(《五十二病方》248-249)[1]262

原文二 (内痔痔漏合并感染):牝痔有空 (孔)而(脓)血出者方:取女子布,燔,置器中,以熏痔,三日而止。·令。(《五十二病方》253)[1]262

原文三(内痔痔漏合并感染):牝痔 五十六·治牝痔有空(孔)而(脓)血出者方:取女子布燔,置器中,以熏痔,三日而止。(2707北大汉简)[7]

原文四(内痔痔漏合并蛲虫症):牝痔之有数窍⑥,蛲白徒道出者方⑦:先道(导)以滑夏铤⑧,令血出。穿地深尺半,袤尺,【广】⑨三寸,【燔】□炭其中⑩,段(煅)骆阮少半斗⑪,布炭上,【以】布周盖,坐以熏其窍。烟烕(灭)⑫,取肥【□】肉置火中,时自启窍⑬,□煙入。節(即)火烕(滅),□以□。日一熏,下□【□】而□⑭。五六日清□□ 【□□】。骆阮一名曰白苦=(苦、苦)(浸)。(《五十二病方》254-257)[1]263

按:原文一记述每次排便时痔核出血、排便结束痔核回纳的一种内痔,用青蒿、鲫鱼、干姜、肉桂、人尿煎煮十沸,倒入陶罐中,放在席子下面,席子上开一小孔,患者将肛门对准小孔以药液蒸汽熏痔,药冷停止。原文二和三内容相同,记述用女子经水来时使用的布,在器皿中燃烧,熏灼治疗内痔痔漏合并感染。原文四记述用小木棒通导痔瘘,使脓血排出,然后用苦参烟熏之。后世亦多见用熏法治疗痔病的记载,如《外台秘要》卷二十六“掘地深一尺,圆径四寸,炭火烧令赤,去火,以鱼簿着口上,取莨菪子一合纳坑中烧烟出,痔人坐上,以被拥当汗出,密室内作之,以烟尽更着一合莨菪子熏,避风如发汗法则瘥”[2]897。

《北大汉简》的抄写年代现已基本确定为汉武帝时期,比马王堆帛书要晚,从原文二和原文三的内容来看,二者应是取自同一来源,或是《北大汉简》摘录了《五十二病方》部分内容;总之基于二者内容相同的痔病条文,可窥秦汉时期熏法广泛用于治疗痔病之一斑。且上述四例条文记述了3种不同的牝痔,针对不同的症状,采用不同的药物熏蒸治疗,可见当时对疾病的观察、诊断、治疗相当精细入微。

原文五(内痔痔漏合并蛲虫症):朐养(痒)①:痔=(痔,痔)者其直(月直)旁有小空=(孔=孔,孔)兑=(兑兑)然②,{出时从其空(孔)出}有白虫时从其空(孔)出③,其直(月直)痛,(尋—燖)然類辛状④。治之:以柳蕈一⑤、捼艾二,凡二物。为穿地,令广深大如⑥。燔所穿地,令之乾,而置艾其中,置柳蕈艾上,而燔其艾、蕈;而取,穿其断⑦,令其大圜寸⑧,以复(覆)之;以土(壅)会,毋【令】烟能(泄)⑨,即被以衣,而毋盖其空(孔)。即令痔者居(踞),令直=(月直值)有皿空(孔)⑩,令烟熏=直=(熏月直。熏月直)熱,则举之;寒,则下之;圈(倦)而休。(《五十二病方》265-269)[1]265

①朐养(痒):马王堆帛书整理小组认为“朐”假为“漏”,“朐养”即痔病形成的漏管瘙痒。②兑兑然:上小下大之状。“兑”亦通“锐”。此处指瘘管上小下大的样子。③时从其空出有白虫时从其空出:马王堆帛书整理小组将后“时从其空出”五字定为衍文。周一谋认为根据行文,应将前“时从其空出”五字定为衍文。按:周说可从,此句定为“有白虫时从其空出”更为通顺。“白虫”,马王堆帛书整理小组释作蛲虫。但“白虫”亦指“寸白虫”,即绦虫。待考。④寻然类辛状:指肛门部有灼热的感觉,类似酸痛或辛辣的刺激感。“寻”有温之义,《左传·哀公十二年》:“若可寻也,亦可寒也。”“辛”指辣味,《玉篇·辛部》:“辛,辣也。”又指酸痛,《素问·气厥论》:“胆移热于脑,則辛頞鼻渊。”⑤柳蕈:生于柳树上的一种菌类。⑥(yǒu):小盆。⑦断:有尽、极之义,引申为底部。⑧圜寸:直径一寸左右的圆形。⑨:不见於字书,当为“泄”的异写。漏泄、逸出之义。⑩令直直有皿空:让肛门正对盆底的孔洞处。前一“直”通“月直”,直肠,此处指肛門口。后一“直”通“值”释作当、临。

按:此处熏法的操作程序甚为精细,对今人仍有可借鉴之处。如其将土封于小盆口与地面接触处,可以防止泄漏药气;又将衣物覆于盆上,既能防止泄气泄热,使药气更为集中地熏灼患处,还能防止烫伤患者。《名医别录》载“艾叶,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下部疮”[8]155。柳蕈为柳树上的一种菌类,功效可能与柳絮、柳枝相似,《本经》曰“柳花,一名柳絮。味苦,寒,无毒。治风水黄疸,面热黑。叶,治马疥,痂疮。实,主溃痈,逐脓血”[5]202。《证类本草》“治野鸡痔,用槐柳枝煎汤洗痔上,便以艾灸之,七壮”[9]。根据所使用药物功用,可知此疗法对这种痔病应当有效。类似治法亦见于早期传世医书,如《金匮要略》载“蚀于肛者,雄黄熏熏之,雄黄,右一味,为末,筒瓦二枚合之,烧,向肛熏之”[10]。《外台秘要》卷二十六“广济疗五痔方……以槐煎和丸,分为五丸,取一净瓶可一升以来,掘地埋之,着一叠子于瓶上,钻叠子作孔,纳火瓶中,灰盖之,然后纳药一丸烧,以下部着叠孔上坐,便通汗,其尽一丸,药即止,内痔以药一丸纳下部立效,仍不及熏”[2]889。

4 小 结

医学简帛文献中的熏法,涉及内科、外科、肛肠科中多种疾病,它弥补了单纯以内服法或针灸法治疗一些特殊疾病之不足。运用熏法的技术也相当精湛,如用瓦盆和木板作为防止药烟和蒸气散失的工具,并在其上穿凿小孔,更有利于烟、汽的集中,增强疗效。更值得一提的是新的医学简牍材料还在不断出土和公布,例如北大汉代医简和老官山汉简都尚未完全公布,海昏侯墓中的简牍也尚未披露,这些简牍医学文献中一定有更多熏法内容。例如,老官山汉简中有一首用熏法治疗风聋的方剂[11],但具体条文尚未公布,无法得知其药物组成及操作细节。魏晋、隋唐时期的医方著作如 《肘后方》《小品方》《外台秘要》《千金方》等,也继承了秦汉时期的熏法特色,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了应用范围,涉及精神科、传染科、兽医科等其他临床学科[12-18]。据笔者了解,现今许多医院将这一方法应用于骨伤科、皮肤科及部分内科疾病。与古代不同的是,科研工作者和临床医生借助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及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制造出先进的用于熏蒸治疗的现代设备,服务于患者;提高了熏法的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安全性和可普及性。熏法的传承与发展,势必给当代医学工作者治疗各种临床疑难病症(癌痛、慢性筋骨病、皮肤病等)提供另一种手段、方法和不同的思路。

[1] 裘锡圭.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2014.

[2] 高文柱.外台秘要方校注[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

[3] 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武威县文化馆.武威汉代医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5:8.

[4]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2461.

[5] 马继兴.神农本草经辑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6] 清·张隐庵.黄帝内经灵枢集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8:458.

[7] 李家浩,杨泽生.北京大学藏汉代医简简介[J].文物,2011,6(6):89.

[8] 梁·陶弘景集.名医别录[M].尚志钧辑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55.

[9] 宋·唐慎微著.证类本草[M].郭君双等校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262.

[10]何任.金匮要略校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33.

[11]刘兴隆,赵怀舟,周兴兰,等.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医简《六十病方》方剂剂型考[J].中医药文化,2016,1(1):5.

[12]周一谋,萧佐桃.马王堆医书考注[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27,161.

[13]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461,566,568.

[14]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279.

[15]清·王念孙.广雅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3:367.

[1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2170.

[17]梁·顾野王.宋本玉篇[M].北京:中国书店,1983:527.

[18]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214.

Examples of Fumigation Method in the Unearthed Documents of Bamboo Slips and Silk Manuscripts

ZHANG Benrui,ZHANG Ruqing.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 201203,China.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a number of related medical subject bamboosilk were unearthed.There are some fumigation methods.Fumigation method is one of external therapies frequently,which is used in the many internal and external diseases.According to the bamboosilk literature,the treatment started from Qin and Han dynasties.

Fumigation method;Bamboosilk;Internal disease;Surgical disease;Anorectal disease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ZD115);上海市中医药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临床文献研究为特色的中医文献人才培养”(ZY3-PCPY-3-1055);上海中医药大学预算内科研基金项目(2015YSN68);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史学科基金项目;上海中医药大学第三期“杏林学者和优秀学科团队培养计划”

△(电子邮箱:rqzhang11@163.com)

R249.1

A

1004-745X(2016)11-2032-04

10.3969/j.issn.1004-745X.2016.11.004

(2016-08-17)

猜你喜欢

烟熏内痔熏蒸
硫酰氟熏蒸风险评估与应用(上)
——硫酰氟熏蒸应用技术
Making scents of history古法制香,感受非遗魅力
Making scents of history
自动弹力线套扎术在内痔治疗中的应用
内痔一般如何进行诊断呢
烟熏液及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艾叶熏蒸治疗肌紧张性偏头痛
中药硫黄熏蒸历史研究
烟熏肉的制作及烹饪方法探究
蒙药熏蒸舱蒸汽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观察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