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2016-01-27聂英

关键词:行业英语应用能力市场需求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聂英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600)

摘要:目前就业市场上具有英语能力证书的毕业生很多,而企业需要的具有英语应用能力的人才短缺。本文调研了10个民生行业的20家用人单位,了解职场岗位对毕业生和员工的英语能力需求,从而探索研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和以应用能力为目标的“基础英语+行业英语”的大学生英语能力培养模式。

关键词:市场需求;应用能力;行业英语

一、需求理论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需求理论发展至今已有近40年的历史,对外语教学改革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需求理论是以评估范畴为标准,外语教学的设置和学生的外语学习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goal-oriented)的一种理论。查阅到的最早的资料便是1972年Richterich提出的应用于外语教学的需求理论,该理论一直是指导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课程设置的重要指导理论之一,理论还重点指出需求分析是动态连续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分析需求-调整补充-分析新的需求的一个动态过程。ElaineTarone & George Yule提出应从全局需求分析和语法修辞需求分析两个层面探讨学习者的需求。Berwick和Brookfield提出了规定的需求与意识到的需求的概念。Hutchinson & Water的需求理论是当今在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方面比较权威具有代表性的,该理论通过内省、访谈和调查问卷等多种方法确立了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理论。该理论通过分析学习者的条件、知识、技能、策略和动机来分析学习者的优势与不足,帮助学习者建立合理的目标、策略和方法使其在未来的目标情景中实现语言的工具效用。束定芳从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角度阐述了需求理论,她认为外语能力的培养必须以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任职人员的外语需求为目标,同时从个人现有水平出发,满足个人的外语需求(束定芳2004)。鲁子问对中国从业人员的英语运用频率和进技能需求的调查分析,反映了职场英语的应用需求。覃新宇主张从分析主观需求和客观需求入手来定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陈冰冰2010)。余樟亚把需求划分为以目标情景需求为核心的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余樟亚2012)。

二、毕业生英语需求调查

(一)调查对象

调查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的行业分类标准为参考,选取了批发零售行业、餐饮旅游行业、医疗卫生行业、房地产行业、制造行业、金融服务行业、文化教育行业、运输仓储行业、公共服务行业、信息技术行业等十大类行业共20家企事业单位为调查对象,对象选取具有全面性、类别性和代表性。

(二)调查内容

A.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考试证书要求

①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英语等级考试CET4/6的证书要求

②用人单位是否在面试后有英语口试

B.岗位工作中英语应用的情境和频率

①岗位工作中英语应用的情境

②岗位工作中英语应用的频率

C.用人单位对员工英语能力的评价

(三)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采用访谈(实地访谈、邮件访谈、电话访谈)、问卷调查、网站查询(企业官网、招聘网)等方法。

(四)分析方法

对调查结果采取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种方法。

①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法(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方法。通过对调查结果中的数据分析,找出职场中英语应用需求的规律。

②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五)调查结果

A.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考试证书要求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企事业单位的岗位都要求毕业生具备英语四级证书,一些部岗位对英语六级证书也有要

求。因此可以看出大学生英语水平考试证书代表了大学毕业生一定的语言能力,成为用人单位检验毕业生语言能力的一个标准。通过对对企业的访谈分析总结,81%的用人单位认为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比证书更重要,62%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岗位应聘有口试要求,大部分为大型国企和外企,很多大学生会对这样的岗位绕道而行,不敢应战,拿着很多证书却缺乏英语应用的能力和信心。一些应聘者试着迎接挑战,却听不懂问题或者语言表述不清,所答非所问。“相比一个具有英语专业八级资格但英语实用能力并不强的应聘者,和一个口语表达能力很强但没有证书的应聘者,我们更愿意考虑后者”,韦博国际英语的董事长助理Nicole认为。

B.岗位工作中英语应用的情境和频率

通过对采访内容的记录和回顾,总结出如下岗位英语应用情境:

①用英语进行日常交谈

②快速阅读大量英文专业文章并提取有效信息

③英汉互译技术资料

④阅读专业设备说明书

⑤阅读并撰写英文合同协议

⑥撰写英文商务函电

⑦撰写英文工作报告

⑧用英文进行商务沟通、谈判

⑨用英语讨论技术问题

⑩听懂国际培训课程

能用英语进行日常交谈是大部分岗位所共需的基本能力,体现了英语是现代职业人生存发展的基本工具。在很多国际企业中,对专业英语的运用能力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例如其研发性岗位需要大量阅读专业文献,吸取国际最新最前沿的技术动态,在此基础上融入自身的创新设计。很多先进的设备都是从国外引进,专业技术人员要能阅读设备的英文说明书,认识英文缩略词的专业含义,否则很多价值高昂的设备容易操作不当,造成损失。在国际企业的跨国经营过程中,涉及到很多的跨国业务交流,撰写商务函电、进行商务沟通和谈判、进行技术交流等等是很多岗位必备的能力。参与国际课程培训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很多高端岗位人员能力和职位晋升的重要途径。从上面表格中看出,要求读写能力的岗位要从整体上多于要求听说技能的岗位,但从访谈中了解到越是大企业里级别高的职位对听说能力的要求也越高,因此提升英语听说能力是培养高端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

C.用人单位对员工英语能力的评价

采访了30位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和高级管理人员,了解企业对在职人员英语应用能力的满意度,从结果看出大部分企业对员工的英语能力不满意。根据深入的访谈了解到如下方面的问题:(1)能读写日常交际类文章,但专业类文章阅读困难;(2)听说交际能力并不能完全满足岗位职能需求;(3)交际中存在文化障碍。

三、需求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改进建议

(一)教学目标

普通应用型高校的英语教学目标应定位为以应用为目标、以实用为原则、以实践为手段、以行业为依托、以专业为基础、突出应用型口语教学特色的开放自主的新型英语教学体系。培养基本日常英语交流能力的同时,提高专业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

(二)教学内容

在教材选取上应该在大学一年级采用具有完备体系的权威教材来继续夯实学生的基础英语能力,在大二阶段应该选取国内外权威的商务英语和专业英语教材来提升学生的商务和专业英语能力,如果资源不足或时效性不强,可补充自编教材作为补充。除此之外,教师应当关注行业的最新最前沿的内容在课堂上印发给学生作为补充,以时效性和趣味性引发学生的学关注和兴趣。教材的引进和编写,都要以英语能力需求为导向,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文献快速阅读能力、技术资料的英汉互译能力、专业术语的认知、专业报告、合同、函电的撰写能力、商务谈判沟通能力等等。

(三)教学方法

语言本身只是一门工具,而不是一门科学,因此语言只能作为工具来传授,而不是作为知识来传授。传授工具性语言应该采用应用型教学而非传输式教学。岗位中对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视也要求我们的外语教学应该用应用型教学来培养应用型英语人才。课堂上可以采取情境观摩、小组讨论汇报、情境模拟、翻译竞赛、辩论抢答等方式来实现听说读写的应用性和趣味性。课外可以通过网上课堂聘请企业专家讲座、商务谈判视频和专业技术应用情境视频来加深课堂内容的吸收。还可以通过校企联合项目实践,让学生参与商务和专业技术方案和项目,企业评估筛选,对优秀方案给与奖励并采纳实施。

(四)考核方法

引入教师评估、企业评估机制,改变终结式封闭式评估为动态形成性多维度立体评估体系。国外很多高中和大学对学生的学业评估并不是通过一次期末考试来形成,而是把学生学期内的每一次作业、项目、论文和老师的评估分数都列为学期评估分数的一部分,多维的评估体系更能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全方位综合能力,企业评估机制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岗位需求和自身不足,动态的评估体系避免了“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弊端,也督促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来对待每一个学习环节。

四、需求理论对学校政策和管理的要求

(一)加强跨专业合作教学管理

为了弥补行业所需的专业英语的空白,充分利用校内的英语教学和专业教学资源,使二者最佳融合渗透,通过专业教师与英语教师合作制定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评估体系来加强教材的专业性、技术性和外语应用的准确性和适用性、授课方法的科学性和目的性以及评估标准的专业性和准确性。通过外语教师的专业研修培训来提升外语教师语言工具的专业服务性能。然而在我国各综合性院校中,各专业间体制的独立性、管理的排他性导致这种合作需要学校宏观政

策的指引和管控,来打破各院系之间各自为战的教学和管理上的独立性和分割性,塑造学校内部良好的“基础英语+行业英语”教学环境。

(二)引入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在学校内部整合资源,提升具有专业性和应用性的外语教学内部环境的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宗旨、分析岗位能力要求基础上的“基础英语+行业英语”的外部校企合作办学更是一个治标治本的办法。学校和企业全方位连动,在课程设置中加入企业实习课程,在学校建立企业项目试验基地,在企业建立学生培训评估体系,让英语专业教师到企业专业岗位兼职,请企业专业权威人士到校内任教,在企业建立高校的调研基地,为学生提供多维的行业英语应用能力锻炼空间。

(三)培养具有过硬英语能力和专业素质的教师

适应市场岗位需求的英语教学,最核心的一环是具有优秀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行业知识的教师资源。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校内跨专业合作,加强英语教师的行业英语培训。另一方面,可以引进校企合作的英语教学模式,让教师走进行业一线去调研,到企业专业岗位兼职等等。学校还可以为英语教师提供到其它优秀院校的优秀专业调研学习,提供教师到国外权威院校调研培训的机会,打造适应市场需求的英语专业教师队伍。

(注: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2014年课题“应用技术型高校学生英语水平和社会需求的调查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G14DB092)

参考文献:

[1]West, R. Needs Analysis in Language Teaching [J]. Language Teaching,1994,(27).

[2]李萌涛.科技界英语需求调查[J].外语界,1994,(4):20.

[3]陈冰冰.大学英语需求分析模型的理论构建[J].外语学刊,2010,(2):123.

[4]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行业英语应用能力市场需求
麻纺标准紧贴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不旺 红枣行情暂稳
全球磷肥市场需求减少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渗透行业英语的价值反思与解读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高职护理学生行业英语口语现状及教法初探
高职电脑艺术类行业英语与高职电脑艺术类行业英语与
基于为专业服务的高职行业英语课程开发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