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口语机考环境下学生心理焦虑研究

2016-01-27刘云

关键词:考试焦虑性别差异

大学英语口语机考环境下学生心理焦虑研究

刘云

(安徽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凤阳233100)

摘要:本研究通过问卷的方式,对考生在考前、考试过程中以及考后三个阶段在大学英语口语测试机试时的心理焦虑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学生在机试状态下,比较焦虑,男女生只有在考后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总的来说,女生的焦虑值要高于男生。本文还对学生的计算机使用时间和学生的焦虑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发现使用计算机1年以下的考生焦虑值最高,而2~3年焦虑值最低。

关键词:英语口语机考;考试焦虑;性别差异

一、引言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外合作办学的进一步深入的背景下,社会对英语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英语的口语交际能力。2004年教育部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要求》,强调了听说的重要性。2009年7月10日,高教司在北京举办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讨会”。会上张尧学院士强调改革的方向为以听说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口语教学与测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采用计算机的方式进行口语测试,然而机考能否让学生真正发挥应有的水平以及考生考试时的心理焦虑如何,因此有必要了解学生在不同的阶段考试焦虑状况,从而帮助他们进行调整,让他们发挥出最佳水平。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相关的实证研英语口语机考;考试焦虑;性别差异

二、理论基础

焦虑是情绪的一种,众多研究表明焦虑对认知的操作功能起着很大的影响,适当的焦虑会提高大脑活动的效率,从而提高人的认知操作速度与质量,相反,过度焦虑或没有焦虑会干扰或抑制人的认知功能。测试焦虑是语言学习焦虑的一个部分,Horwitz et al(1986)把焦虑分为三种:考试焦虑,负面评价恐惧和交际焦虑。他们研究发现,外语学习中学生的焦虑是普遍存在的,它常常与一些消极的情感因素如自我否定、不安、忧虑和紧张等联系在一起。

国内一些学者也对测试焦虑进行了相关研究。如石运章、刘振前(2006)通过对外语阅读中的焦虑与英语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阅读焦虑与阅读成绩存在负相关关系,但余心乐(1999)在对课堂焦虑与英语成绩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时发现,课堂焦虑与学生的英语成绩之间基本不相关。由此可见,焦虑对学生的英语水平的影响到底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测试方式也越来越多,传统的直接型面试,录音面试的方式逐渐被计算机辅助测试方式所取代。学生在机考环境下,不仅面临着口语测试本身的焦虑,还有可能来自计算机方面的焦虑。每次考试之前,之中,之后,都会给考生带来心理和生理上的不同程度的变化。为了了解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口语机试时的心理焦虑情况,笔者做了问卷调查,本研究旨在探讨以下三个问题:(1)学生考试时的总体焦虑以及考前、考试中和考后的情况;(2)考前,考试中和考后的学生焦虑情况有无显著差异,男生和女生在这三个阶段有无显著差异;(3)心理焦虑与计算机使用年限之间的关系。

三、研究工具与对象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安徽某高校215名非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涉及的专业包括金融工程、动物医学、汽车服务、电气等专业。在期末口语测试之后由本人和各个班的班长一起随即对215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96份。

(二)测量工具

本次采用的测量工具是笔者根据Sarason(1978)设计的测试焦虑量表(Test Anxiety Scale(TAS))并结合本次调查的目的改编而成的。本次问卷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个人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和计算机使用时间;第二部分共23个问题,主要调查学生测试前,测试过程中及测试后的焦虑情况,每个题目分为从坚决不同意到坚决同意(1~5分)五个等级,得分越高表明焦虑程度越高,反之则焦虑程度越低;第三部分是关于学生对口语机考的看法。

四、结果与讨论

(一)英语口语机考学生的焦虑程度

表1:口语机考焦虑描述性统计

通过表1可以看出,学生在机考过程中,总体焦虑平均值为2.90,焦虑较高,在考前焦虑,考试过程中的焦虑以及考后焦虑中,考后焦虑平均值最高,为2.99,说明考生在这三个阶段心理状态比较复杂,在平时英语课堂中,很多学生不愿用英语进行交流,一是爱面子,对自己不自信,担心说错会出丑,二是怕别人说爱出风头,因此造成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是能不说就不说的现象。在面对考试时,他们又感到自己平时练习的少,缺乏自信,同时因为口语测试时间短,节奏快,还涉及语言输出的语音,语调,流畅性,相关性等众多方面,所以口语测试一直被认为是英语测试中最让学生焦虑的情景。而考后学生的焦虑最高正说明了学生很重视考试结果,担心自己是否能通过考试。

表2:考前、考中、考后焦虑差异性

表2是对考生考前、考试过程中、和考后三个阶段学生焦虑的差异性配对检验。通过表2可以得知,考生在考前和考中,考前和考后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而考试过程中和考后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678)。这说明考生在这三个阶段心理变化比较大,只要存在考试,学生就会存在压力。由于口语测试主要是考的学生综合语言交际能力,书上没有固定的习题可以复习,所以考生一般在考前很少复习口语,在考试过程中,由于采用的是倒计时的方式,给予准备的时间也较短,每个话题只给20秒的思考时间,因而增加了考生的焦虑,在考后,由于目前的教育体制,很多学生还是很重视考试结果,因此在考后最焦虑。

(二)男女焦虑差异对比

表3说明男生和女生对待口语测试的态度不同,从总分上来看,女生焦虑的平均值(2.96)大于男生焦虑的平均值(2.86),在考前,考试过程中以及考后三个阶段,只有在考前男生的焦虑(2.77)略大于女生(2.75),这说明女生比男生更重视口语测试。而在考后女生的焦虑感最强,说明女生比男生更介意考试结果。

对男女生在总分、考前、考中和考后显著性差异检验中,在总分以及考试的三个阶段中,男女生只有在考后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8),而在总分(P=0.248)、考前(P=0.886)以及考中(P=0.510)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在整个考试过程中,考生的焦虑和性别关系不是很显著。这一结果与Chang (1996),吕增红(2010),Hembree(1988)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他们的研究也表明男女生在测试焦虑中没有显著性性别差异,但女生比男生更看重考试结果,这可能与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有关。

表3:男生和女生焦虑差异性检验

(三)计算机使用时间和焦虑的关系

由于测试采用的是计算机辅助测试的方式,因此本研究还调查了学生计算机使用时间的长短与考生的焦虑之间的关系。时间分为三个阶段:1年以下,2~3年,3年及以上。通过对电脑使用时间与考生的焦虑情况分析得出以下结果:电脑使用时间与考生总焦虑之间存在负相关,r=-0.176,p=0.014;与考后焦虑存在负相关,r=0.145,p=0.042;而与考前焦虑相关度最高,r=-0.215,p=0.002;与考中则不存在相关性,r=-0.059, p=0.413。而且这三个时间段与焦虑存在显著性差异,电脑使用时间在1年以下的学生焦虑值最高平均分为113.65;其次是3年及以上,平均分为90.76;最后是2~3年,平均分为80.09。而使用电脑时间1年以下的学生有84人,占43%,近一半的人数,这说明很多学生在上大学之前,由于条件的限制,基本上没接触过电脑,对电脑本身有些恐惧,不知如何操作,导致焦虑感的增加。使用电脑时间2~3年的焦虑却低于3年及以上的,这说明随着对电脑知识的掌握,那些熟悉电脑的考生的焦虑则更多的来自于其它方面,而不是对电脑的恐惧感。

(四)考生对口语测试的看法

问卷的第三部分涉及到考生对口语测试的看法。问题1是关于口语测试时间的问题,有68%的学生认为整个口语测试的时间比较短,希望能延长考试时间。问题2是关于对口语话题的熟悉程度,该部分有59%的学生认为对话题比较熟悉。问题3是关于引起焦虑的主要因素(多选题),选择每个话题准备的时间太短居首位(占73%),特别是倒计时的方式,后面依次为平时口语练习的少(占65%),缺乏自信(占46%),话题难度较大(占39%),最后是对电脑操作不熟悉(占38%)。而在问题4中87%的考生认为口语测试不能反映他们的真实水平。问题5是关于测试题型的问题,约41%的考生希望能增加考试题型的多样性,如看图说话,看视屏回答问题等方式。

五、结论

在我国英语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的背景下,大部分高校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建设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进行大规模机助口语测试,从而实现英语口语测试的现代化,任何一个新事物的产生都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大学英语实施机考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应考虑到考生可能对机考产生的焦虑,为此在实施机考时,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平时口语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多进行口语交流,在考前教师还要实施正确引导,增强其自信心,减轻学生考前的压力。第二,考前要对考生进行培训,让他们熟悉考试的整个流程,减轻对计算机的恐惧感。第三,在设计考题时,通过多方位的感官刺激和多形式的测试内容,为考生创造较为轻松的语言交际环境,从而缓解他们考试时的焦虑感,让他们发挥出真实的口语水平。

(注:本文系安徽科技学院校级质量工程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2012100;安徽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jyxm410)

参考文献:

[1]Chang, G. B. Y.. A study o f anxiety in Chinese EFL learners [J].Teaching & Research, 1996(18): 67- 90.

[2]Hembree,R. Correlates. Causes and Effects of Test Anxiety[J]. Review of Education Research, 1988(l): 47-77.

[3]Horwitz,E. K., M. B. Horwitz & J. Cop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86,(70):125-132.

[4]Sarason, I.G. The Test Anxiety Scale: Concept and Research. In C.D. Spielberger & I. G. Sarason (Ed.) Stress and Anxiety[M]. Washington D.C. : He Misphere Publishing Crop, 1978.

[5]吕增红.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口语焦虑与口语学习策略的相关性[J].外语研究,2010,(5):65-71.

[6]石运章,刘振前.外语阅读焦虑与英语成绩及性别的关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2):35-41.

[7]余心乐.成人学生英语课堂焦虑感与听力理解成绩的关系[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2):132-143.

猜你喜欢

考试焦虑性别差异
害怕英语考试的女孩
初、中级水平汉语学习者的性别差异研究
考试成绩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考试焦虑影响的实验研究
心理弹性和核心自我评价对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影响
团体心理辅导对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影响研究
不同性别青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性别差异
性别差异对TWA的影响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45岁以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性别差异
关于性别差异研究的几个理论判断